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 (EAAT)位于突触前膜、突触囊泡和神经胶质细胞膜上。它们对于兴奋性氨基酸的再循环 ,兴奋性信号的终止以及保护神经细胞免受兴奋性毒性损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EAAT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研究的新进展房云峰,杨光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自从1969年Olney首次报道非肠道注射大剂量谷氨酸(Glutamicacid,Glu)破坏新生期小鼠下丘脑弓状核以来,相继发现了许多内源性兴奋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3.
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EAA)主要指谷氨酸(Glutamate,Glu)和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兴奋性突触的主要神经递质。大量研究证实谷氨酸不仅具有营养神经、促使神经元生长发育及轴突生长等重要生理作用,同时也是一种神经毒素,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十多年来对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EAA受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EAA的毒性作用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与第二信使及其对LTP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与第二信使及其对LTP形成的影响蒋学英,张均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以谷氨酸为代表的酸性氨基酸在哺乳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起着传递兴奋信息的作用。多年来有关兴奋性氨基酸的研究进展迅速,认为它们与中枢神经细胞存活,突...  相似文献   

5.
6.
石钊  陈怡  于泳浩 《临床医药实践》2009,(3Z):1503-1505
目的:以慢性关节炎大鼠模型为基础,通过鞘内给与吗啡时间的不同,观察脊髓背角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EAAT)水平变化,以阐述阿片耐受的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6)。盐水组(S组)鞘内注入20ul生理盐水1d;吗啡1d组(M1组),鞘内注入20ug吗啡1d;吗啡3d组(M3组),鞘内注入20ug吗啡3d;吗啡5d组(M5组),鞘内注入20ug吗啡35;吗啡7d组(M7组),鞘内注入20ug吗啡7d。各组于注药后完毕后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并取脊髓腰4-5节段,应用免疫组化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观察大鼠脊髓背角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结果:随着吗啡应用时间的延长,大鼠脊髓背角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表达逐渐下降(P<0.05);缩脚潜伏期减少(P<0.05)。结论:形成关节炎吗啡耐受的大鼠脊髓背角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表达变化随着吗啡应用时间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7.
8.
脑缺血时兴奋性氨基酸及其拮抗剂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时兴奋性氨基酸及其拮抗剂的作用高骏,程介士,张安中(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032)近来许多实验证实,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在脑缺血造成的神经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体和离体的实验均证明谷...  相似文献   

9.
兴奋性氨基酸与原癌基因c-fo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EAA)在哺乳动物脑内含量丰富,分布较广泛.它们是大多数兴奋性神经元的递质;同时,它们又与全身代谢及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和离子的分布相关,是中间代谢物.EAA的代谢紊乱或过量EAA在神经组织中的积聚可通过兴奋性毒性作用引起脑组织损伤.哺乳动物脑内至少有五种EAA受体类型:N-甲基右旋天冬氨酸(NMDA)型、a-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型、海人藻酸(KA)型、L-AP_4型及亲代谢型.  相似文献   

10.
氨基酸及其受体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及相关药物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时,以Glu为代表的兴奋性氨基酸通过激活NMDA受体,引起Ca^2+内流增多,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加重神经元损害。同时,GABA等抑制性氨基酸通过与Ca^2+通道偶联,减少Ca^2+内流,阻断Glu的兴奋毒效应。这些作用机制为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NOS抑制剂、Ca^2+拮抗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等作为脑缺血损伤防治药物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 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是哺乳动物脑内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中枢神经系统(CNS)内大多数兴奋作用都由Glu及其他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EAA)传递。高浓度Glu及其结构类似物对神经元有明显毒性作用,这是引起缺氧—缺血、低血糖、癫痫病中神经元损伤和产生亨廷顿氏症、Alzheimer病、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症等神经溃变病的重要原因。EAA神经毒性作用机制在于通过受体引起靶细  相似文献   

12.
毛庆祥 《重庆医药》2009,38(15):1891-1892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疼痛慢性状态,其疼痛症状有持续性疼痛、自发痛、痛觉过敏(hyperalgesia)、痛觉异常(allodynia),另外还可能伴有疼痛部位的感觉缺失、皮肤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有研究发现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excitatoryaminoacidtransporters,EAATs)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对胶质细胞EAATs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认为,在缺血的脑组织中,有大量兴奋性氮基酸(EAA)的释放,EAA中主要是谷氮酸(GLU)和天门冬氮酸(ASP),对中枢神经系统(CNS)产生兴奋性毒性作用,其在神经元缺血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采用高效液相层析方法测定急性脑梗塞患者和对照组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递质GLU和ASP含量,从临床角度探讨其在脑梗塞发生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抗兴奋性毒性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浚  王晖  金星 《药学实践杂志》2008,26(4):258-260,296
目的:研究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各亚型所介导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跨膜电流的特征及其中Ⅲ型受体激动剂L-SOP的作用途径.方法: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从成年大鼠脑中提取总RNA,以寡聚脱氧胸苷酸纤维素亲和层析法分离出mRNA并注射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使表达,以全细胞双电极电压钳位法灌流此卵母细胞.结果:100 μM KA(kainate)(离子型)产生一主峰电流后缓慢下行,成为一稳定电流平台,最终脱敏,脱敏时间平均为37.57 min.2 μM QA(quisqualate)(代谢Ⅰ型)产生一峰值电流后转为一持续性钙振荡或直接出现钙振荡,振荡维持时间为(6.72±1.33)min,脱敏时间均随激动剂浓度的增加而缩短.0.8 mM L-SOP(L-phosphoserine)(代谢Ⅲ型)灌流产生规律性电流振荡,振荡时间为(20.17±8.47)min.此振荡电流可被代谢Ⅰ型受体拮抗剂L-AP3所拮抗.结论:离子型、代谢Ⅰ型及代谢Ⅲ型受体均产生各自特征电流模型;L-SOP不仅是Ⅲ型受体的激动剂,而且是Ⅰ型受体的弱的激动剂,即细胞振荡电流是L-SOP通过Ⅰ型受体的作用途径而产生.  相似文献   

15.
化学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研究的重大挑战是如何使药物透过血脑屏障(BBB)转运到神经系统中,因为BBB对大部分化学药物来说,是致密而难以通过的屏障。研究发现,BBB上存在许多特殊的转运体系统,用于转运大脑所需营养物质。人们可以把这些转运体作为研究对象,使得药物能够经过这些转运体的介导而透过BBB转运入脑。在这些转运体中氨基酸转运体LAT1(large amino acid transporter-1)逐渐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许多研究也已经证明LAT1在BBB上高表达,本文对LAT1的结构功能、转运调节及表达进行介绍,综述近年来关于LAT1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研究进展,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L-型氨基酸转运体1(LAT1)是L-型氨基酸转运蛋白家族的一个成员,它是由两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形成的异二聚体,也是异二聚体氨基酸转运体SLC7 亚家族的重要成员。LAT1 的主要功能是介导一些分子中含有苯环或者支链的、分子质量较大的、体液环境中酸碱性呈中性的氨基酸(L-亮氨酸、L-甲硫氨酸和L-苯丙氨酸等)及其类似物(美法仑、多巴和甲状腺素等)的跨膜转运,其跨膜转运方式为不依赖Na+和ATP 的协助扩散。LAT1 转运体在许多肿瘤细胞中有特异性的高表达,且其表达程度与临床上肿瘤的分期情况及治疗预后有密切的联系。LAT1 不仅被证明在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个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本文对LAT1 的结构和转运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LAT1 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转运体是存在于体内几乎所有器官上的有转运功能的蛋白,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核受体是存在于细胞内的配体依赖性转录因子,可以激活配体影响代谢酶和转运体的表达和活性,进而影响药物在机体内代谢.本文综述了转运体和核受体家族中几个重要的成员以及它们对药物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及机体应激激素表达与前庭性偏头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我院诊治的3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为试验组,同时期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及机体应激激素表达情况,并比较试验组中不同疼痛程度患者的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分析处理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及机体应激激素与前庭性偏头痛的关系。结果试验组的血清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及机体应激激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重度疼痛患者的血清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及机体应激激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疼痛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及机体应激激素均与前庭性偏头痛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及机体应激激素均呈现异常表达,且不同疼痛程度患者的表达差异较大,上述指标与前庭性偏头痛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唐洪丽  刘放南 《江苏医药》2003,29(10):725-727
目的 了解抽动障碍患儿血兴奋性氨基酸中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水平现状及其与行为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48例抽动障碍患儿血浆GLU、ASP水平,其中暂时性抽动13例,慢性运动性抽动2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15例;并对其家庭状况和相关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48例抽动患儿血浆G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慢性运动性抽动组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组患儿血浆GLU、ASP分别与对照组和暂时性抽动组比较,结果发现前两组血浆GLU水平明显高于后两组(P<0.05、P<0.01);各组血浆ASP水平无显差异(P>0.05)。(3)抽动障碍患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紧张、脾气暴躁等行为心理问题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0.05)。(4)抽动组血浆兴奋性氨基酸(EAAs)与多动注意缺陷障碍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 (1)儿童抽动障碍存在EAA水平变化,GLU可能参与抽动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2)EAA与抽动障碍所致的部分行为心理问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