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熟人社会中托人看病现象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澄 《医学与社会》2009,22(5):10-12
通过对132名患者和16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119名完成有效调查的患者按照有无托人看病行为分成两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收入水平、职业背景、疾病严重程度、就诊满意度等多项指标,发现熟人社会中托人看病现象背后,患者、受托人和承托医务人员三者的行为选择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动因和角色定位,进而从剩余社会资本交易的角度对三者的行为选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上看病不科学 求医看病是一项严肃认真的事情,整个看病过程要求周密细致,勤查勤防,及时调整诊疗方案,这就要求患者医患之间有密切的接触和互动,仅仅通过网络联系是难以做到全面细致的,例如一个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重病人,需要及时进行胃镜下观察和止血,通过胃镜了解出血规模和部位,医生必须现场操作,动态观察:而通过网络对话,难以形象再现真实情况。又如过年的时候,暴饮暴食引起呕吐、腹泻的病人大量增多。从症状来看大同小异,实际可能是不同的病因所致。暴饮暴食有可能引起胰腺炎、胃黏膜损伤、急性胃炎等,这些都可以引起上吐下泻,如果得的是胰腺炎,吃的却是治急性胃炎的药,那怎么治得好呢?不借助仪器,不当面诊断就有可能导致误诊。  相似文献   

3.
“快到医院看看吧!”小王看见同事小刘肚子疼。建议道。“不用,我先上网查查,看得了什么病”,小刘说。不一会儿,上网查询后的小刘说:“可能是肠炎,我去药店买点药”。时下,在部分电脑族中,这种自己上网根据症状看病的情况越来越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半年前的某天夜里,母亲突发高烧、寒战。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立刻意识到,她的胆结石老毛病又犯了!母亲的胆囊早在数年前已被切除,但可恶的胆结石却像"下崽"似的不断来袭,有时候还会因胆隙感染而造成肝脓肿,让母亲备受病痛折磨,多次手术让她成了医院的"常客"。俗话说,久病成良医。因此,母亲这次发病时,我们的心里并没有  相似文献   

5.
要清除系统隐患,首先需要对事故原因进行专业分析。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茶水发炎”事件其实并不是创新,一直以来就有各路记者扮作患者到医院“就诊”,更有“患者”通过种种手段骗得医生处方,然后大白天下,竭尽所能曝光和炒作。于是一个又一个医院,一批又一批医师的“罪行”被揭发和曝光。医疗行业因此而背上重重的十字架,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歉意。于是北京出现“谢谢”式的诊疗模式,上海要建立医德医风档案。然而医师和医院的谦让姿态,并没有让各类媒体满意,反而借这些事件炒出更多的新闻,遭受更猛烈的抨击,于是乎无论医师群体沉默也好、积极拿出策略也可,总之结果仍然是招来媒体一片骂声。  相似文献   

7.
进京看病     
对生命的最后朝圣,如何不再拥堵,主政部门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看病亲历     
《求医问药》2013,(3):28-31
  相似文献   

9.
庸医看病     
补认病侧1.医生给病人长时间检查后,终不能确诊。2.医生陷入沉思┌─┐│龄│└─┘4.医生:“现在看来,你的病又复发J了,你可以服用和以前相同的药剂量可稍大一点。”3.医生忽然有了新的发现。┌──┐│蠢、│└──┘5.我以前患过三种病,吃哪种药呢庸医看病@黄玉忠~~  相似文献   

10.
看病亲历     
《求医问药》2012,(4):27-29
"看病亲历"专栏是本刊为解决一些读者求医难的现状而设立的,绝非广告。其中的内容是本刊编辑从权威网站上优选摘编的,可信度高,供求医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代医学》2008,(2):11
2月18日.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发表了看病不难不贵的看法,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记者作了随机调查,20名委员中有19名委员对这种说法持反对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有病去医院找医生这是人人皆知的事.但去医院之前要作什么准备,到医院后怎么看病很多人还不清楚.下面分析一些看病中常见的问题. 看病的程序不清楚:正确的作法是先挂号、找到相应科室门诊、医生问诊、查体、开出相应的检查单、交费、去相应的地方检查、取报告单、找医生开药方可离院.如果你还摸不着头绪,可以叫孩子或亲朋好友带着你看病;再者到医院后,门诊大厅有导医人员,询问她们都会引导或亲自带你们看病的.  相似文献   

13.
香港看病记     
秦洪达 《大家健康》2013,(11):53-53
最近这几年,国内的医患关系似乎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恶劣程度,医闹早已不是新闻,伤医、杀害医务人员的事件频频出现。更可悲的是,很多普通百姓对被伤害的医务人员并不同情,甚至觉得那是“恶有恶报”的结果。作为一个最近几年一直待在香港的内地人,在享受过几次香港的医疗服务以后,我开始意识到:有时候有些矛盾,住往源于患者过高的期望。  相似文献   

14.
看病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中外健康文摘》2008,(3):37-37
到医院看病,医生经常会和病人或家属谈话,告知病情和治疗方案,这是医生在行使告知义务。而对病人来说,知情权也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我们如何维护自己看病的知情权?让我们从以下几个实例中对之作出了解。  相似文献   

16.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选择“远渡重洋”,到海外接受成本效益更佳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看病     
渤伟 《广西医学》2006,28(6):963-963
前不久,我随中国质量管理代表团到美国访问。第一站是美国南方的小城——奥兰多。  相似文献   

18.
<正>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说,有糊里糊涂看病的吗?我说,有。小区有位退休不久的张工,用他老伴儿的话说,总爱跑医院,每次都要带回几大包药。他还爱输液,体检血脂血糖稍高点,便经常去输输液。前几天患感冒,他一连输了一礼拜,感冒是好了,却引起肾功能失常。他被转到大医院,医生说,真是没病找病,输那么多液干什么?提及输液的潜在危害,不禁想起前不久央视新闻1+1一次专题报道:输液,为何泛滥成  相似文献   

19.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塑造了福尔摩斯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文学形象。小说中的福尔摩斯以细致的观察、敏锐的直觉和严密的推理,破获了诸多疑案,一百多年来倾倒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然而很少有人想到,临床医生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也和福尔摩斯类似。为了明确诊断,医生需要详细采取病史,仔细查体,形成初步的诊断假设,在此基础上安排针对性的检查,最后综合分析各种资料得出结论。这与福尔摩斯勘察现场,与证人谈话,追踪线索,进行法医学检验等破案步骤有着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20.
2月18日下午,在广州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广州市政协委员、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表示,现在大家都说看病贵,好像医院赚了很多钱。实际上,目前大部分医院的收入还不够成本.还需要国家补助。“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最不贵的就是中国。”曾其毅说,“老百姓自己掏钱看病.所以觉得贵,但出不起不等于贵。国外是互助共济,通过保险来完善医疗保障,而中国没有这个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