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祖国医学对于疟疾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疟论》说:“夫痎疟皆生于风”,以疟疾初起有畏风、寒战、骨节酸痛、继则壮热汗出身凉如常人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故有“疟该生于风”之说。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夏伤于暑,秋为痎疟”。以疟疾多发于夏秋季节。随着医学实践的发展,祖国医学逐渐认识到外感之邪虽然能够引起疟疾,但疟疾的发生还与一种特殊的外在致病因素有关,因此提出了疟邪与瘴毒的理论。隋代巢元方《诸病源矦论》提出瘴疟每见于岭南山瘴地区,由  相似文献   

2.
九、给下面两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20分) 1.疥瘿痿獗病也疥读为痎说文痎二日一发疟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夏伤于暑秋为痃疟昭二十年左传齐侯疥遂痁梁元帝读疥为痎正义引袁狎说云痎是小疟癌是大疟则疥与痎通瘿者说文瘿颈瘤也西山经云食之已瘿吕氏春秋尽数篇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高诱注云瘿咽痎也释名瘿婴也在颈婴喉也痿獗者  相似文献   

3.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这个论点明确地揭示了六淫致病的特殊规律,从而为后世温病学中的伏气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冬伤于寒,春伤于风,夏伤于暑均很易被人理解,唯秋伤于湿一直为历代注家所争论。“秋伤于湿”应如何理解?是否“秋伤于燥”之误?其次是为何冬生嗽嗽呢?本文拟就这些问题浅谈个人看法。首先要明确的是《内经》此提法是否文误,昔贤喻昌认为当是秋伤于燥,并提出了秋燥论;从《内经·六节藏象论篇》“肺者……通于秋气”,及《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等相  相似文献   

4.
原因方面本病远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周礼天官即有记载,其谓:‘秋时有疟寒疾’,以后礼记有:‘孟秋行夏令,则民多疟疾’,此后素问气交变大论篇有:‘岁火太过,炎暑流行、……民病疟。’,疟论篇载有:‘夏伤於暑,秋必病疟。’,阴阳应象大论篇,又有:‘夏伤於暑,秋生痎疟。’,金匮真言篇中亦有:‘秋善病风疟’等皆说明了本病与时间之关系,虽然当时不能知道疟疾的直接病原,但已知道了本病的间接关系,多流行在夏秋之际,盖因此时蚊虫很多,藉以传播之故。古代对於本病之发生,还认为与外感风寒有关,黄帝内经太素有:‘夫痎疟者,皆生於风。’,但又与风有所区别,如素问疟论篇:‘夫风之与疟  相似文献   

5.
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方剂应用于太阳病延日数久,正气略虚,邪气势减未解,出现营卫不和而复为表邪闭郁,以致面有热色,身体发痒,发热恶寒,热多寒  相似文献   

6.
李斌 《基层医学论坛》2005,9(4):i001-i001
内伤发热与实热、外感发热不同,外感风寒之病与饮食劳倦内伤之病,均有寒热,但热型不同,前者是寒邪伤于皮毛,病在于表,寒热并作,即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必待邪传于里,恶寒乃罢。后者是脾胃内伤,病在于里,寒热不齐,即平时已卫阳不足,不能抵御风寒,素有形寒畏寒,而发热则间而有之,二者不齐,即发热时已不恶寒,恶寒时并不发热。临床上。  相似文献   

7.
疟疾是由于虚弱之体感受疟邪或山岚瘴气、疫疠之邪引起的机体休作性寒战、壮热、汗出、头痛、烦渴等为主要表现的虫媒传染病.目的 讨论中医诊治疟疾.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果 截疟祛邪为疟疾的基本治疗原则.截疟是防止疟疾复发的根本措施.实证以祛邪截疟为主,虚证以扶正补虚为主.以此为基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兼夹症状,辨证施治,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中医认为疟疾的发生是由于疟邪、瘴毒侵入人体伏,予半表半里,机体与病邪抗争,乃出现怕冷寒战、高热、汗出等寒热往来,反复发作的病状。因感邪有深有浅,故疟疾寒热的发作有一日一发,二日一发,三日一发的不同。疟疾发作病久不愈,气血受损,因疟成劳,称为劳疟,胁下出现肿块(脾脏肿大),称为疟母。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在论治急症方面,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宝贵经验,现特就此作一剖析。 暴热 一为温疟,此疟“无寒但热”,虽被列为疟病的一种类型,实为疟病的发作阶段,其时热甚寒微,乃阳明里热已盛而太阳表邪未尽,治用白虎加桂枝汤,重在清解阳明,兼顾达邪发表。二为中暍燥化证,中暍即伤暑,暑多挟湿为患,暑热多汗又使人  相似文献   

10.
薛生白湿热病提纲中所云"太阳之表"指通常意义上认知的表证,即外受风寒引起的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特点的表证;其"太阴阳明之表"乃是指上受湿热病邪而非夹杂风寒外邪导致的以"胸痞,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为主,同时也包括恶寒等症状的表证。两者的不同在于:1湿热病邪侵袭脾胃时,所致恶寒多不如太阳表证程度深重,多为一过性,不具典型意义;2恶寒的原因不同,一为阳郁,一为阳微;3湿热病邪所致表证如"胸痞,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乃正局必见症状,且贯穿始终,这个是太阳表证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1.
春温是由温热病邪内伏而发,以起病即见里热阴伤证候为特征的急性热病.由于本病里热炽盛,阴液易被耗伤,所以在病变过程中易见热盛动风,至病之后期一旦出现邪陷正衰,则表现为病势凶险之候.《温病学》六版教材将邪陷正衰证分为阳虚邪陷、热闭厥脱、阳气暴脱三个证型.笔者认为教材对上述证候的临床表现及机制论述不够全面,某些体征也值得商榷,故不揣浅陋,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外感,临床最为多见,清·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说“风寒初客于人也,痛热而畏寒,鼻塞言重,此皮毛受病,法当汗之,若失时不汗,或汗不如法,以致睫理闭塞,荣卫不通,病邪深入,流传经络者有之,此当汗不汗之过也”,但临床有因不明此治则而延误治疗,屡见不鲜者:一遇此证,见其体温高达39~40℃,又见几日未退,以为邪已入里,动用苦寒诸品,速扑其火,以为愈凉愈能降温,结果是南辕北辙,反生它变。此时外邪如有出路,自能邪去自安,此所谓“体若措炭,汗出而散”。表证初起,解表剂中夹杂苦寒之品,必遏制其他发汗药,余治一小…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第七条说 :“病有发热恶寒者 ,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发于阳 ,七日愈 ;发于阴 ,六日愈 ,以阳数七 ,阴数六故也。”关于“病发于阳病发于阴” ,历代注家有不同的看法 ,大致有如下几种意见。1 认为发于阳是发生阳径 ,发于阴是发于阴径  如钱潢说 :“发于阳者 ,病入阳径而发也 ;发于阴者 ,邪入阴径而发也 ,即《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胜则身热 ,阴胜则身寒’ ,阴阳更胜之变也。”2 认为发于阳是发于太阳 ,发于阴是发于少阴  如张隐庵说 :“此言太阳少阴之标阳标阴为病也 ,以寒邪而病太阳之标阳 ,故发热恶寒而发于太…  相似文献   

14.
"亡阳必惊狂"出自《伤寒论》第112条,自古以来各家对其注解不一,如心阳虚合火邪内扰说、心阳虚合痰浊扰神说、心气虚合热气上攻说、错简说等,详览诸家之见,阐述"亡阳"与"惊狂"的含义以及"出汗""亡阳""惊狂"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解析条文,详议处方思路,得出以火法损卫泄汗过度,亡失阳经之荣气,邪风火热之邪趁虚而入,气血逆乱,阴阳相倾,伤及心神阳魄,导致惊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温热病发于四时,由温热邪气而致。“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温病条辨》)温热之邪侵入人体,阳热炽盛,消灼阴津,热愈炽,津愈伤,温热伤阴是温热病的基本病机。这一病机,始终贯穿于温热病的各个阶段。病在卫分,则伤肺阴,病在气分,则伤胃律,病在营血伤肾液。阴液耗伤程度,标志着温热病的预后及转归,故“温热为法,法在救阴。”1 祛邪除热——防止伤阴津1.1 辛凉保津 温热病多从口鼻而入,首先侵犯肺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外感温热篇》)温为阳邪,初犯人体即有高热,口微渴,舌边尖红等邪热伤阴征象。此时宜尽早祛邪外出,使邪从卫分而解。“太阴风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  相似文献   

16.
恶寒是辨识外感表证的重要标志。《伤寒论》中恶寒为太阳病提纲脉证之一,太阳伤寒证中强调指出“必恶寒”,可见仲景十分重视恶寒在表证辨识中的意义。故后世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之说。但医贵知常达变,须知恶寒并非表证所独见,所以切不可斤斤于此,一见恶寒,就冒然断为表证,随手处方,招致误诊误治的严重后果。因此,临证必须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分析,方能得出正确结论。 例如,阳明病属里热证,以“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为其典型表现。但亦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这就不能据恶寒断为表证。此因阳明本经自病,外邪初入,卫阳闭郁不得伸展之故。正如柯韵伯所述:“本经受病之初,其恶寒虽与太阳同,而无头项强痛为可辨。”又虽类于太阳伤寒之“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的未发热所致,但阳明燥气偏胜,热  相似文献   

17.
论阳明之汗     
《伤寒论》阳明病属里实热证,“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其外证云何?“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7)。里热外达,必见身热;热蒸液泄,汗自出焉。观太阳中风有自汗,少阳有合目则汗,少阴亦有阳虚不能固表而自汗出,但均不如阳明汗出为甚,故仲景云:“阳明病,法多汗”(201)。阳明之汗与化燥、成实、发黄等证之机转至关紧要,谨试论之。  相似文献   

18.
用荆防败毒散治疗感冒、痢疾、疟疾、腮腺炎、蜂毒螫伤、荨麻疹、急性乳腺炎、胸锁乳突肌炎、颌下淋巴结肿、股四头肌炎、蜂窝组织炎等多种病症,均取得显著效果。说明该方的应用范围已大大超出其制方之旨,凡证见憎寒壮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舌苔白腻、脉浮重按少力者用之必效,是一张以疏表散邪为主要手段的治疗杂病的良方。  相似文献   

19.
伤湿自汗病因为阴湿之邪阻遏阳气,阳气被郁,迫津外出,汗液分泌失常所致。伤湿汗出每以湿滞不清、绵绵汗出为主,兼见恶风恶寒、声音重浊、体重倦怠、胸闷口腻、关节疼痛等症。治疗可用风药胜湿法、通利州都法、化湿温阳法、健脾化湿法等。  相似文献   

20.
伤湿自汗病因为阴湿之邪阻遏阳气,阳气被郁,迫津外出,汗液分泌失常所致。伤湿汗出每以湿滞不清、绵绵汗出为主,兼见恶风恶寒、声音重浊、体重倦怠、胸闷口腻、关节疼痛等症。治疗可用风药胜湿法、通利州都法、化湿温阳法、健脾化湿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