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是指大脑在对声音信号进行感觉、认知、记忆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其潜伏期为50~500 ms。CAEP分为外源性成分和内源性成分,P1、N1属于CAEP的外源性成分。近几十年来,对CAEP的神经发生源、感知过程以及病理学方  相似文献   

2.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CAEP)是一种非侵入性脑电测量方式,能够通过波形的阈值、潜伏期与振幅评估听觉皮层的功能。近年来,CAEP的测试方式逐渐成熟,应用更加广泛。在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中,CAEP能够用于术前、术后听觉及言语能力、双耳听觉、音乐感知以及听觉可塑性的评估。相比较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中潜伏期反应(middle latency response,MLR)等其它听觉诱发电位而言,CAEP潜伏期最长,能够反映完整听觉通路的情况、评价听觉皮层等高级中枢的功能及成熟度,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就CAEP在人工耳蜗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儿童的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P1波潜伏期的发展规律,评估不同年龄段植入人工耳蜗语前聋儿童的中枢听觉系统的发育。方法以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儿童50例(植入年龄15~66月,平均38.7±15.2月,其中小于42月龄者27例,大于42月龄者23例)和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听力儿童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500、1000、2000、4000 Hz四种频率的短纯音(tone burst,TB)刺激声分别对受试者进行皮层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并对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儿童进行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或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eam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MAIS)评分,比较两组P1波潜伏期,对P1波潜伏期和IT-MAIS/MAI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听力儿童四种不同频率短纯音刺激记录的CAEP P1波潜伏期与年龄均呈负相关(P<0.01);42月龄前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P1波潜伏期与正常听力儿童无统计学差异(P>0.05);42月龄以后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的P1波潜伏期较正常儿童显著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CAEP P1波潜伏期与IT-MAIS/MAIS量表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不同频率TB刺激声下的P1波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于42月龄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的中枢听觉系统发育较正常听力儿童延迟。  相似文献   

4.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AERP)通过给予声音刺激诱发大脑做出反应,探测大脑对声音刺激的早期注意加工和分辨能力,是研究听觉认知的重要工具,其潜伏期为 50~750 ms,属于长潜伏期诱发电位[1].临床上为实用起见,将诱发电位分为外源性刺激相关电位和内源性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豚鼠颞叶、额叶损害后听觉中潜伏期反应变化规律。方法豚鼠未肝素化自体血回注建立颞叶、额叶皮层出血模型以及颞叶皮层烧灼模型,利用KeypointTM肌电\诱发电位仪监测其听觉中潜伏期反应中Pa波的变化。结果Pa波主要起源于颞叶听皮层;额叶出血后Pa波潜伏期无明显改变(P>0.05);颞叶皮层损害后Pa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甚至消失。结论Pa波改变能够作为颞叶损害的早期、客观、无创伤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及助听器(hearing aids,HA)双模式助听与单独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患者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中P1及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分化特征,对双模式助听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双模式助听儿童7例(双模式使用时长均不少于6个月),在CI与助听器达到最佳助听模式后,分别在双模式及单侧CI两种助听模式下,以/ba1/、/ba4/(即/ba/一声和四声)作为标准刺激与偏差刺激声进行声场下CAEP测试,分析两种模式下P1波和MMN的潜伏期与幅值的差异。结果双模式助听下CAEP的P1的潜伏期、幅值以及MMN的潜伏期、幅值分别为159.29±31.80 ms、1.86±3.12μV、245.29±58.82 ms、-2.16±1.34μV;单侧CI助听时分别为172.00±43.84 ms、1.26±2.85μV、288.29±54.00 ms、-1.63±1.19μV。双模式助听下P1及MMN潜伏期较单侧助听CI时显著缩短(P<0.05),P1及MMN幅值较单侧CI时呈现增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及助听器双模式助听下CAEP的P1及MMN潜伏期较单侧CI助听时显著缩短,提示双模式助听下患者听觉辨别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7.
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力及言语能力恢复与中枢听皮质功能密切相关,听觉中潜伏期诱发电位可反映中枢初级听觉皮层的功能状态。本文综述了听觉中潜伏期诱发电位的起源,声刺激和电刺激,测试方法,影响因素以及临床意义,并讨论其与人工耳蜗植入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听觉皮层诱发电位在低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2例低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采用主观听觉言语能力评估量表,听觉行为分级量表(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 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量表(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 scale, SIR)和客观电生理检测[(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CAEP)测试中的慢皮层反应P1-N1-P2和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相结合,进行康复效果的评估,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着听觉年龄的增长,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的主观听觉言语能力评估量表分值呈现逐步升高趋势,CAP结果组间有统计学差异(F=22.387, P<0.001),SIR结果组间有统计学差异(F=25.780, P<0.001)。主观量表评估与客观电生理评估存在相关性,CAP结果与CAEP的P1波的阈值具有显著的负相关(r=-0.370,P=0.01),CAP结果与MMN的潜...  相似文献   

9.
助听器效果验证是选配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受年龄、认知、多残、语言背景等因素影响,部分患者无法配合行为学言语测听。因此,开发客观的助听器助听效果评估工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作为一种电生理测试,因其客观性、可在清醒状态下测试、可使用言语刺激以及与行为学听阈的良好一致性,适用于以上群体的助听效果评估。本文从助听器用户的言语觉察和识别能力,以及激活助听器技术,如非线性频率压缩、降噪算法等影响入手,介绍CAEP相关主题的研究基础和现状。尽管CAEP有潜力表征助听后言语觉察和识别能力以及助听器新技术的影响,但距离其临床应用仍需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在助听器验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耳聋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26例语前聋患儿均双耳选配助听器,分别测试患儿助听条件下的CAEP及助听听阈;根据助听后三个刺激声/m/、/g/、/t/在55 dB SPL强度下是否全部引出波形将息儿分为A组和B组,全部引出波形的患儿为A组,其余患儿为B组,比较二组的助听听阈.结果 26例患儿CAEP波形引出率为96.15%(25/26),A组(11例)0.25、0.5、1、2、4 kHz助听听阈均值分别为32.73±7.54、27.27±5.18、35.00±5.48、35.91±7.35、35.45±4.72 dB HL;B组(15例),除1例未引出CAEP外,有9例在65 dB SPL强度下全部引出CAEP波形,其0.25~4 kHz各频率助听听阈均值分别为36.11±7.82、35.00±4.33、38.89±6.51、40.00±7.07、43.33±8.66 dB HL;有5例在75 dB SPL强度下全部引出CAEP波形,其0.25~4 kHz各频率助听听阈均值分别为44.00±12.94、39.00±7.41、49.00±6.52、44.00±6.52、54.00±11.94 dBHL,且A组患儿各刺激声对应频段助听听阈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阈值强度下低频声/m/、中频声/g/、高频声/t/的P1波潜伏期均值分别为130.16±24.85、114.80±25.99、122.88±27.05 ms,幅值分别为6.58±4.53、6.41±3.97、5.58±3.56 μV,相应频段助听听阈分别为34.30±7.69、40.20±8.48、41.40±8.07 dBHL,P1波潜伏期与相应频段助听听阈均无显著相关(P>0.05),P1波幅值与相应频段助听听阈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AEP测试可用于评估儿童助听器选配效果,55 dB SPL强度下能够引出CAEP波形可作为评估助听器选配效果良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将脑地形图技术应用于豚鼠中潜伏期(MLR)反应的研究。在10只豚鼠颅骨表面钻14个直径为1mm的洞,放置硬膜外电极,13导联同时记录中潜伏期反应,做出彩色脑地形图。结果提示,豚鼠中潜伏期反应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MLR的主要成分,即A、B、C正负正三相波,灶位于刺激耳对侧颞区皮层;第二部分为M_-、M_+双相波,波幅较小,灶位于顶枕区。通过普鲁卡因微量注入额区皮层,发现B、C波消失,A波增宽。本实验结果表明,A波、M_-波、M_+波可能来源于皮层下,B、C波可能来源于皮层。  相似文献   

12.
豚鼠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脑地形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脑地形图技术应用于豚鼠中潜伏期(MLR)反应的研究。在10只豚鼠颅骨表面钻14个直径为1mm的洞,放置硬膜外电极,13导联同时记录中潜伏期反应,做出彩色脑地形图。结果提示,豚鼠中潜伏期反应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MLR的主要成分,即A、B、C正负正三相波,灶位于刺激耳对偶颞区皮层;第二部分为M_、M+双相波,波幅较小,灶位于顶枕区。通过普鲁卡因微量注入颞区皮层,发现B、C波消失,A波增宽。本实  相似文献   

13.
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AEP)是声刺激后由耳蜗至听皮层的听觉系统中不同平面所诱发出的一系列电活动,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中潜伏期反应(mid-dle latency response,MLR)及慢皮层反应等。随着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技术的逐渐发展和成熟,近40年产生了一类以电刺激为诱发形式的听觉诱发电位。这成为了CI患者,尤其是对于幼儿患者的一种重要评估手段。同时,该类技术亦在神经可塑性的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刺激听觉诱发电位主要包括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电刺激中潜伏期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middle latency re-sponse,EMLR)、电刺激长潜伏期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late latency response,EALR)以及认知诱发电位(cognitive evoked potential)等。由于EMLR潜伏期相对较长,可反映听觉通路中丘脑以至听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情况,相比其他时长诱发电位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将对其发展及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用于中度与重度听力损失老年人助听前后言语识别能力评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 26例中度与重度听力损失老年人均验配同一型号测试用助听器,于佩戴助听器前后在声场中分别测试/m/、/g/、/t/三个刺激声在65 dB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0~12岁婴幼儿童听觉皮层诱发电位的特点、参数设置以及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听觉皮层诱发电位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Pub Med,Cochrane,MEDLINE等数据库后整理有关听觉皮层诱发电位文献。结果 根据主题筛选出27篇文献,总结得到0~12岁婴幼儿童听觉皮层诱发电位的成分特点、参数设置、临床应用和优势。结论 听觉皮层诱发电位测试可用于评估是否有听力损失的儿童的听觉成熟度,听觉能力和言语可听性,可评估人工耳蜗植入等康复干预效果,在诊断听神经病变等疾病方面具有优势,虽然存在缺乏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参考值等问题,但随着未来的优化,该测试将会被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儿童孤独症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改变,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听觉障碍儿童孤独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按DSM-IV诊断标准确诊的15例孤独症患儿和14例正常对照组,同期接受听觉诱发反应检测,比较两组间波I~V各波峰潜伏期、波峰潜伏期差和波幅的差异.结果孤独症患儿左侧波V、右侧波II峰间潜伏期和右侧I~III、I~V峰间潜伏期差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0.005),孤独症组右侧波III振幅较对照组增高(P<0.05),其他各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突出改变是潜伏期有延长的趋势;对就诊于耳鼻咽喉科的听阈正常而有听觉障碍,言语交往能力差,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潜伏期延长的儿童,应警惕孤独症或其他神经精神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17.
此文涉及了英国听力协会(British Society of Audiolo-gy,BSA)给出的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测试流程实践指导意见,该实践指导仅代表BSA,是基于事实和良好实践的一致性,并运用方法学和广泛文献作为基础的。尽管由英国和国际专家准备相关信息,但仍持谨慎的态度,BSA不会也不能保证此文的解释和运用毫无疏漏。BSA不会对错误或疏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8.
该作者研究了 16位健康受试者线圈位于沿耳间线的头皮表面时经颅磁极皮层刺激所产生的额肌运动诱发电位 (MEPs)。当线圈位于头顶旁开 2~ 12 cm时 ,所有受试者均出现双侧额肌可以重复的运动诱发电位反应。和下唇模拟肌及拇短展肌相比 ,额肌有较高的运动诱发电位的幅度 ,这可能显示额肌有较大的皮层运动代表区 ,但额肌在最佳刺激点运动诱发电位幅度值明显偏小 ,说明额肌可能存在较多的运行神经元抑制或与额肌有联系的神经核或皮层运动神经元数量较少。和下唇肌相比 ,额肌的平均开始 MEPs潜伏期较小。但额肌的运动诱发电位幅度及开始潜伏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儿童孤独症患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改变,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听觉障碍儿童孤独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按DSM-IV诊断标准确诊的15例孤独症患儿的14例正常对照组,同期接受听觉诱发反应检测,比较两组间波Ⅰ-Ⅴ各波峰潜伏期,波峰潜伏期差和波幅的差异。结果:孤独症患儿左侧波Ⅴ、右侧波Ⅱ峰间潜伏期和右侧Ⅰ-Ⅲ、Ⅰ-Ⅴ峰间潜伏期差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0.005),孤独症组右侧波Ⅲ振幅较对照组增高(P<0.05),其他各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突出改变是潜伏期有延长的趋势,对就诊于耳鼻咽喉科的听阈正常而有听觉障碍,言语交往能力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潜伏期延长的儿童,应警惕孤独症或其他神经精神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20.
本综述了不同潜伏期的听觉诱发电位在麻醉深度及术中意识监测方面的应用,短潜伏听觉诱发电位应用较少,因只有吸入麻醉药对其影响显,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可用于监测麻醉深度及术中意识水平,但与有意识的知觉恢复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很明确。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P300可提供对意识水平正确的估计,但应用范围有限,而40Hz听觉稳态电位的一些优点使其在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术中意识监测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