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年食管贲门癌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找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理想途径。方法将220例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监测所有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4、11天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及IgA、IgG、IgM,留取24 h尿测定尿素氮,计算氮平衡,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记录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日及消化道不良反应等,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10 d后各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均有增高,但EN组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1);临床观察EN组肛门排气时间较PN组显著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减少,平均住院时间缩短。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肠功能恢复,显著改善营养状况,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较肠外营养更有效,更适用于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与肠外营养组(PN),于术后24小时内开始分别给予肠内与肠外营养,每天热卡为30kcal/kg.EN组患者术后第1天口服安素500ml,术后第二天1,000ml,术后第三天直至第7天口服1,500m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临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优于PN组(P<0.05),EN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6.7%,PN组为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天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较术前下降,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EN组患者术后营养支持费用显著低于PN组.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以改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可降低术后营养支持费用.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治疗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强  周星明  江洪 《肿瘤学杂志》2008,14(12):1001-1003
[目的]比较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EN组50例,PN组50例,术后分别采取EN和PN支持。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3d、8d检测白蛋白(ALB)、淋巴细胞(TLC)、尿素氮(BUN)值、血红蛋白(Hb)值及前白蛋白(PA)值以及两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N组肠蠕动恢复较快,其肛门排气时间大多为3d左右,但术后发生腹泻患者多于PN组。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均有所改善,所有患者术后3dALB值及TLC值均明显下降(EN组下降约15%,PN组下降约16%);经过一段时间营养支持治疗,两组患者ALB及TLC值(术后8d)较术后3d均有所升高(EN组升高约10%,PN组升高约11%),且术后8d两组患者TLC值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EN支持较PN支持更具优越性.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治疗对全胃切除老年患者术后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我院普外科2015 年 1 月至2016 年 6 月期间接受全胃切除术的68 例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70 岁)作为研究对象,手 术后随机分为EN+PN 和 PN 组。PN 组患者在半流饮食后停用PN 液。EN+PN 组患者在手术后第1 天经鼻饲管行生理 盐水250ml,第2 天经鼻肠管行肠内免疫营养制剂400ml(瑞能,华瑞制药有限公司,200ml / 瓶),术后第4 天增加至 800~1200ml/d,并停用PN 液。观察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术前1 天、术后第1 天和 第 7 天检测相关的营养和免疫血清指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 1 天 TP、PA、ALB、 IgG、IgM 水平以及CD4+、CD8+、CD4+/CD8+ 较术前1 天有显著下降(P < 0.05)。术后第7 天 EN+PN 组血清TP、 ALB、PA、IgG、IgM 以及CD4+、CD8+、CD4+/CD8+ 与 PN 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术后EN+PN 组和PN 组术后 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可改善营养及免疫 功能,是高龄患者术后营养治疗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常规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对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胃癌根治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各25例.2组在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5天早8点测定营养指标、细胞免疫指标,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观察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术前24 h TP、ALB、PA和TRF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 2组各项指标均较术前24 h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下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和第5天,2组各项指标较术后24 h略有上升,EN组稍高于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24 h CD4+、CD8+的含量和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2组CD4+含量,CD4+/CD8+值均比术前24 h显著下降(P<0.05),CD8+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5天,2组患者CD4+含量均较术后24 h均有所上升,EN组上升较为明显(P<0.05);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5天,EN组的CD4+/CD8+比值较术后24 h有所上升;2组的CD8+含量在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5天均较术后24 h有明显的下降(P<0.05).EN组住院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结论 EN比PN更能提高患者术后的免疫力,更有利于降低患者机体的蛋白分解速度,促进体内蛋白的合成,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吴晓燕  鲁铭  田辉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3):1510-151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通过经空肠造瘘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  方法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178例, 其中98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 80例患者行全静脉营养支持,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10天测定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  结果  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第10天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均高于静脉营养组(P < 0.05);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优于静脉营养组。  结论  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能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 维护和促进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 将628例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共342例,PN组286例,分别于术后24 h内开始行EN与PN,考察两组术前1天与术后10天的体重、血常规及血清白蛋白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及营养支持费用情况.结果 两组住院期间均无死亡,EN组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下降的幅度均小于PN组,作为免疫指标的淋巴细胞计数EN组较PN组恢复升高更快(均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EN组较PN组明显提前,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支持费用均小于PN组(均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EN安全、可靠且较PN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免疫功能及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手术并发症及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肠内(enteralnutrion,EN)、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 PN)联合应用(EN+PN)和单用肠外营养(PN)对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营养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EN+P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20例。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同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一周,并检测术前和术后第8天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第8天的体重均较术前下降,两组间无差异(P>0. 05),两组病人经营养支持后营养指标明显升高, (P<0. 05)。T淋巴细胞亚群在EN+PN组术后8天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而PN组与术前相比,尚有差异。结论 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EN+PN或PN都能改善营养及免疫状态,EN+PN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优于PN。术后早期EN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以及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胃癌手术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于术后24h开始进行肠外营养,观察组于术后24h起进行肠内营养.比较2组排气和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检测2组腹胀发生情况.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2组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和生长激素(GH)水平.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排便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24 h和48 h观察组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优良率为53.33%,对照组为28.8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观察组患者血清PA、ALB和G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将6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组)。所有病例在术前和术后第1、5、8 天各进行血清生化和免疫水平检查。临床观察营养状况、消化道症状、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提示治疗8 d各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均有增高。EN组免疫水平明显高于PN组,t=2. 12,P<0. 05,临床观察EN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PN组均显著缩短,t=2. 36,P<0.05,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较肠外营养更有效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肌肉减少症是一组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和力量的进行性和普遍性减少和丧失的综合征。肌肉减少症在老年人 群中非常普遍,约有10% 的60 岁以上老年人患有该综合征。患肌肉减少症的老年人发生失能、生活质量降低和死亡等临床 不良事件的风险大大增加。营养不良也是老年人群常见问题。虽然营养状态正常的老年人也会罹患肌肉减少症,但研究发现 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其患病风险会进一步增高。此外,缺乏某些特殊的微量营养元素也被发现与肌肉减少症的患病有关。鉴于 肌肉减少症给老年人结局带来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索肌肉减少症的有效干预手段。目前,针对肌肉减少症的 干预措施主要从病因方面入手,包括运动干预、营养干预、激素补充以及药物干预等,其中营养干预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肌肉减少症的营养干预的方案多种多样,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肌酸、维生素D、矿物质元素、不饱和脂肪酸等。本文将 就不同营养元素对肌肉减少症干预的有效性进行介绍,并基于目前证据提出肌肉减少症营养干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石汉平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8):1141-1144
本文介绍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方法-肿瘤营养疗法(Cancer nutrition therapy, CNT)。肿瘤营养疗法是计划、实施并评价营养干预, 以治疗肿瘤及其并发症或身体状况, 从而改善肿瘤患者预后的过程, 包括营养筛查/评估、营养干预(咨询、饮食调整、ONS、EN及PN)、疗效评价(包括随访)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实施营养治疗,本文提出整体营养疗法新模式,从时间(time,T)、空间(space,S)、内涵(connotation,C)及外延(denotation,D)四个维度上延伸营养治疗,构建TSCD立体整体营养治疗体系。将营养治疗时间由住院治疗期间(hospitalization,H)向家居期间(home stay,HS)、宁养期间(hospice,H)延长,建立H-HS-H模式,实施终身(lifelong,LL)营养治疗;将营养治疗空间由医院(hospital,H)向社区(community,C)、家庭(home,H)延展,建立H-C-H模式,实施分级营养治疗;将营养治疗内涵由关注身体(physical,P)向心理(psychological,P)、社会(social,S)及灵性(心灵,spiritual,S)延伸,建立P-P-S-S模式,实施全人营养治疗;将营养治疗外延由疾病治疗(treatment,T)向疾病预防(prevention,P)及疾病康复(rehabilitation,R)延扩,建立P-T-R模式,实施全程营养治疗。最充分地发挥营养治疗在慢病(肿瘤)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三级预防中的核心作用,还营养为一线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费用及社会经济资源,从而整体提高我国慢病(肿瘤)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主要包括经鼻十二指肠营养 管和空肠造瘘管两种。本研究旨在探讨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0 例 我院2014 年 1 月至2016 年 10 月期间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A 组和B 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 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A 组术中经鼻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常规行X-ray 检查确认 营养管位置;B 组行空肠造瘘术。两组患者均在术后24 小时后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结果  A 组患者术中均顺利置入十二指 肠营养管,平均置管时间为15 分钟,术后经X-ray 证实A 组营养管末端均位于合适位置。B 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空肠造瘘 术,平均置管时间为20 分钟,两组患者对营养管的耐受程度、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 > 0.05)。结论  经 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和空肠造瘘管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治疗中各有利弊。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切除术后肠内营养 的应用是安全、经济、可行的,尤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人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胃镜辅助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营养支持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gastroparesissyndrome,PGS)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显示,本组病例PGS发生率为3.02%(8/265),一般发生于术后4~7d,胃肠毕Ⅱ式吻合患者的发病率较高。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治疗上宜采用非手术疗法,避免手术治疗,早期肠内营养,特别是胃镜辅助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营养支持是治疗胃瘫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战志勇  禚守荣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23):1821-1822
回顾性分析胃镜辅助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营养支持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c,PGS)8倒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显示,本组病例PGS发生率为3.02%(8/265),一般发生于术后4~7d,胃肠毕Ⅱ式吻合患者的发病率较高。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上消化遭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治疗上宜采用非手术疗法,避免手术治疗,早期肠内营养,特别是胃镜辅助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营养支持是治疗胃瘫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Colorectal cancer is a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the Western world. It is multifactorial in origin, combining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auses. Certain lifestyle factors, including nutrition,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cancer risk. A high body mass index and a diet low in fruits, vegetables, fiber, and calcium and high in red and processed meat, with high alcohol consump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than a diet rich in fruits, vegetables, fiber, and calcium and low in red and processed meat. A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 is more complicated to prove. There is a paucity of intervention studies, and the interventions that are investigated are often a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component. This report includes an up-to-date review of the evidence linking colorectal cancer and di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