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通市属血吸虫病轻流行区,全市8县(市)中,有7个县(市)流行血吸虫病或仅有钉螺分布,历史累计查出钉螺面积8900多万m~2,病人2万余例,病牛678头。经过多年防治,全市于1976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并有4个县(区)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但是,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随着钉螺面积大幅度减少和人、畜病情的减轻,群众血防自我保护意识和自觉参与意识日渐淡漠,非但影响当地消灭血吸虫病进程,而且也使正在进行的血防工作难度增加。为此,我市近3年积极开展血防健康教育,以利促进血防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1985—1988年,我市选择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9个村,进行了人群扩大化疗的效果观察.在扩大化疗的同时,查治病牛、查灭易感地带钉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现场概况9个村有2304户,11498人,耕地面积1500.2万m~2,耕牛735头.钉螺分布为垸内沟渠型.1985年  相似文献   

3.
我市在消灭血吸虫病后,于1988~1990年开展螺情、病情和新感染监测。 方法和结果 一、螺情监测: (一)历史螺区查螺 对生活区及复杂环境采用全面细查法,其它环境采用5~10m机械抽样法。查螺面积323余万m~2,15 800条块,863 489框。结果共查出有螺条块10个,螺点14个,面积1020m~2,检出钉螺850只。对查出的钉螺当年消灭,并进行巩固性灭螺。 (二)非流行区扩大查螺 采用10~20m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查3~5框的方法,查螺面积124余万m~2没有查到钉螺。  相似文献   

4.
现代管理科学综合运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掌握的各种科学资料,进行科学预测,确定发展目标,并在组织协调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为保证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发挥作用。 回顾我市从50年代开始就展开了大规模的“送瘟神”运动,经过20多年艰苦努力,1976年达到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近几年来,我市湖滩钉螺大面积回升,1988~  相似文献   

5.
广西消灭血吸虫病后螺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全区19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分别于1984年(12个)、1985年(5个)和1988年(2个)先后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以下简称“达标”),转入监测巩固阶段。本文报道螺情监测结果,并对残存钉螺的分布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荆门市是以山丘型为主的血吸虫病流行区 ,历史累计钉螺面积 10 6 3万 m2 ,病人 775 3人。该市分别于 1979年和1990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此后 ,于1985~ 1995年先后发现 3处新疫区 ,钉螺面积 2 0 5 .3万 m2 ,病人 180人。现将新疫区的发现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 新疫区的发现1.1 农场新疫区 位于马良农场及沙洋县沈集、烟垢、马良镇交界地带。是本所一名专业人员 1985年下乡调查钉螺 ,途经该处小憩 ,随意抽查 ,偶然发现。查出钉螺面积 2 5 .35万m2 ,钉螺平均密度 2 5只 /框 (每框 0 .1m2 ,下同 ) ,解剖钉螺2 0 0 0只 ,…  相似文献   

7.
1985年作者曾对中国株日本血吸虫成虫和钉螺间的共同抗原性进行了探讨,报告了对中国株的日本血吸虫感染率高的钉螺与中国株日本血吸虫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共同抗原性。本研究采用免疫电泳法观察山梨株日本血吸虫成虫分别与山梨的带病钉螺(O. h. nosophora)、中国的湖北钉螺(O. h. hupensis)、菲律宾的湖北钉螺夸氏亚种(O. h. quadrasi)、中国台湾的邱氏钉螺(O.h.china)和台湾钉螺(O.h.formosana)等五种钉螺间的共同抗  相似文献   

8.
1985~1987年,我们选择监利江滩和汉阳县河滩各一个血吸虫病流行较重的村作为试区进行本研究。 监利县江滩试区选在沿长江干堤边的红光村,钉螺面积1602亩。汉阳县河滩试区选在江集、成功河堤的新邦村,钉螺面积828亩。两个村的人口都在1400以上,血吸虫病感染率较高,1985年调查,分别为37.2及19.4%。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江苏省沿江地区频受长江洪水的影响 ,许多灭螺工程毁损严重 ,钉螺扩散明显 ,特别是沿江有螺滩地的感染性钉螺 (以下简称阳性钉螺 )的螺口数及密度呈逐年增长、增高趋势。为摸清本省江滩地区阳性钉螺的分布现状 ,制定血吸虫病易感地带控制策略[1~ 4 ] ,我们于 1 998~ 1 999年连续 2年对沿江血吸虫病流行市、县 (区 )的滩地进行了抽样检测 ,结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抽检对象 以县 (区 )为单位 ,每一县 (区 )抽检 5~ 1 0个非阳性有螺滩块 (已知上年有阳性钉螺的滩块不再抽检 ) ,每个滩块随机采样 5~ 1 0个点 ,每点捕捉钉螺 …  相似文献   

10.
太湖县于1985年11月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转入监测巩固阶段。1995年7月下旬,在该县徐桥镇的南庄村、桥东村和大石乡的双桥村粪检查出血吸虫病人,继之在附近发现了钉螺。县血防站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螺、病情调查。 调查内容及方法 1 查螺 按病人提供接触疫水的范围为线索,沿花凉亭水库的姑塘支渠,从上游至下游采用环境抽样法调查钉螺;并对该支渠的上游取长500m、渠底(干涸)及两侧以5m机械设框调查钉螺密度、活螺框出现率、钉螺自然感染率及感染性钉螺密度等。 2 查病 选择原流行村(南庄村)中的11个自然村及原非流行村(桥东村)中的5个自然村6—  相似文献   

11.
嘉鱼县江心芦洲变化及钉螺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鱼县的长江洲滩多为江心芦洲。这种芦洲都有钉螺孳生,且钉螺分布面积不断扩大。我们选择7个江心洲(6个洲有芦,1个洲无芦),于1971、1976、1980及1982年的春季,测量面积,等距设框调查钉螺分布情况,结果如下: 一、江心芦洲高程增高情况:4年内6个江心芦洲的高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最低处的高程由  相似文献   

12.
我国《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以下简称《消灭标准》)中的螺情指标1980年试行为“连续3年查不到钉螺”,1985年修订为“1年以上查不到钉螺”。近来又有一些专家学者对要不要保留螺情指标展开了讨论。本文以余杭县42个乡镇进行螺情考核的结果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鄞县原有血吸虫病流行乡镇19个,流行村86个,属山丘型轻流行区。1956年首次发现钉螺,1972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末次查到钉螺为1983年,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6年开始监测工作。全县累计历史有螺点(条、块)1080个,有螺面积711863m~2。为掌握历史有螺环境的变动情况,我们于1989年9~11月,对全县的历史有螺环境进行了现状调查。 1 调查方法 1.1 制定历史有螺环境现状的三个标准: 1.1.1 未改变 指历史有螺环境虽经过反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湖北钉螺种群间形态性状变异及其空间相关性。方法 采集10个省的27个现场螺点的钉螺种群标本,分别测量螺壳的形态学指标及钉螺采集点之间的地理距离,分析钉 螺种群间形态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结果20个指名亚种(包括1个广西钉螺种群)钉螺种群间欧氏距离的中位数为3. 24(95% CI:2. 88~3.81);不包括广西钉螺种群时,中位数为 3.15 (95% CI: 2.86~3.76)。6个滇川亚种钉螺种群间欧氏距离的中位数为1.69 (95% CI:1.33~ 2. 27)。无论指名亚种是否包括广西钉螺种群,滇川亚种钉螺种群间的欧氏距离均明显低于指 名亚种种群(P<;0.05)。16个肋壳钉螺种群间欧氏距离的中位数为2. 86(95% CI:2.56~3, 23);11 个光壳钉螺种群间欧氏距离的中位数为2. 24(95% CI:2.00~2.43),明显低于肋壳钉螺种群间的 欧氏距离(P<0.05)。指名亚种包括广西钉螺种群时γ为0. 265 5 (P<0. 01),不包括时γ为0.256 7(P<0.01),肋壳钉螺种群的γ为0.312 1(P<0.01)。结论 湖北钉螺指名亚种种群间的形态性状变异大于滇川亚种,肋壳钉螺种群间的形态性状变异大于光壳钉螺。我国大陆分布的肋壳钉螺种群间的表型变异具有明显的空问结构。  相似文献   

15.
由于内陆钉螺分布分散,地形、地貌复杂,灭螺难度大。加上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过去那种大规模改变钉螺生态环境的灭螺方法,已不适应农村现状,血防工作出现了多方面的困难(经费难、查螺难、灭螺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消灭内陆钉螺是当前值得探索的问题。我市观前片(六个乡镇)从1994年起,对此作了一些尝试,采取因地制宜,以三种方式进行药物灭螺,收到了一定成  相似文献   

16.
遥感用于鄱阳湖区钉螺孳生地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结合遥感技术和地面生态学调查数据区分钉螺孳生地并监测其变化。 方法 从鄱阳湖共选择10 0个调查点 ,75个为从鄱阳湖 5 74块草洲中随机抽取。根据历史调查 (1982~ 1984 ) ,其中 5 0个有螺 ,2 5个无螺 ,另2 5个为非钉螺孳生地调查点。将每个调查点 (面积 10 0 0 0 m2 )分成 10 0格 ,从中随机抽取 2 0格 ,在每格的中央置钉螺调查框 (4m2 ) ,收集框内所有钉螺。收集与地面调查同期的 TM卫片。采用非监督分类法对卫片进行分类并结合地面调查结果区分钉螺孳生地。 结果 分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0 .0 %~ 95 .6 %和 6 1.1%~ 6 8.6 %。 1999~ 2 0 0 0年 ,鄱阳湖区估算的钉螺孳生地面积变幅为 6 2 3.4~ 76 2 .8km2。 结论 钉螺孳生地与植被覆盖的区域有关 ,卫片分类能用于区分钉螺孳生地确定其范围并监测其随关键因素的波动而造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江阴市血吸虫病非流行村发现钉螺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阴市自 1978年最后一次发现钉螺至今已连续 2 0多年 ,无大的螺情反复 ,已进入远期监测 ,本着防外地输入、防内部残存钉螺复现 ,我们开展了长期的螺情监测工作。1 基本情况江阴市历史上系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全市有 16个乡 (镇 ) 10 5个村流行血吸虫病 ,累计有螺面积 2 0 3.4万 m2 ,病人 1.1万人。通过多年的积极防治 ,于 1976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1981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1982年进入监测阶段。2 方法2 .1 时间  2 0 0 0年 4月 10~ 2 0日 ,各村抽调查螺人员 ,组织自查 ;4月 2 1~ 30日 ,由市组织专业队伍对各流行镇进…  相似文献   

18.
AFLP标记技术在湖北钉螺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技术在湖北钉螺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云南大理和湖南岳阳钉螺各1只,用异硫氰酸胍和树脂等抽取DNA,然后用64对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AFLP扩增,扩增产物用6%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荧光检测扩增产物。结果每对引物扩增的AFLP标记数在5~55之间,云南钉螺平均每对引物出现38.30(95%CI36.03~40.57)个标记,湖南钉螺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9.14(95%CI36.71~41.57)个标记;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标记数和多态性频率分别在3~37个和28.6%~76.2%之间,分别平均为23.67(95%CI22.12~25.22)和47.36%(95%CI45.22%~49.50%);两地钉螺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69(95%CI0.67~0.70)。结论AFLP标记技术可用于湖北钉螺的分类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1 赤壁江滩钉螺再现的调查 螺情 赤壁镇下江洲(滩)原有面积170.0万m~2,至1979年增加为236.8万m~2。历史钉螺面积103.4万m~2,到1979年降为40.0万m~2,在红(厂朝)一带(与嘉鱼县交界)。而东风二村江滩面积为26.8万m~2,离居民点约100余m,常为人群活动之地。1970年以来,由于坚持年年翻耕种植(麦、油菜等),15年来,江滩一直未发现钉螺。1985年,该村改种芦苇46.7万m~2,当年即发现钉螺,1987年以后,钉螺密度逐年上升。1990年调查,有螺面积26.8万m~2,活螺框出现率17.97%,活螺平均密度0.711只/0.11m~2,近2年,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055%及0.152%。  相似文献   

20.
1985年底,我县尚有钉螺面积175万m~2,分布在10个乡、54个行政村。由于山区地形复杂,点多面广,灭螺任务相当艰巨,再采用大兵团作战的方法对付数量众多且分散的螺点已不可能,为此移植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消灭钉螺的一种管理方式,在我县全面推广。1986~1989年,全县共消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