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无症状脑梗死(SC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8例健康体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2型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法分析两组患者CIMT与SCI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合并SCI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44.1%vs29.1%),虽然两组合并SCI患者CIMT均明显高于不合并SCI者(P<0.01),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仅在2型糖尿病组患者中发现CIMT是S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95%CI1.00~3.86,P=0.03)。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CIMT是SC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趾臂指数(TBI)与外周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及TBI降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2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TBI与颈、股、腘动脉IMT的相关性及TBI降低的危险因素。结果 TBI降低组(TBI<0.7)与TBI正常组(TBI≥0.7)比较,年龄,DM病程,收缩压(SBP),颈、股、腘动脉IMT,DN患病人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与颈、股、腘动脉IMT均呈负相关(r=-0.331、-0.288、-0.350,P<0.001);TBI降低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060、P<0.001、95%CI:1.027~1.095)、DM病程(OR=1.073、P=0.001、95%CI:1.027~1.121)、SBP(OR=1.021、P=0.018、95%CI:1.004~1.039)和吸烟史(OR=2.406、P=0.008、95%CI:1.251~4.626)。结论 T2DM患者TBI与颈、股、腘动脉IMT均呈负相关,年龄、糖尿病病程、SBP和吸烟史是TBI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终点事件相关。试验拟验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初诊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6-06/2007-06本院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男114例,女73例;平均年龄(51±14)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4.7±4.7)kg/m2。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既往已存在心血管疾病者。患者对治疗及试验均知情同意。根据眼底照相检查结果,将所有受检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及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进行统计分析。②试验方法及评估:所有患者询问一般情况,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相关生化指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尿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见显效因素。结论:单因素回归分析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他4项指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而多因素回归分析这些因素未进入主效基因模型。  相似文献   

4.
李熠旸 《临床医学》2021,41(12):69-71
目的 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尿酸(BU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黄河中心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97例T2DM患者,所有T2DM患者进行超声检查IMT,根据IMT水平进行分组,将IMT<0.9 mm患者纳为IMT正常组,将IMT≥0....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参数的变化.方法 应用ET技术检测44例被首次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3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的颈动脉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参数(β)、顺应性(AC)、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分析其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Ep、β、PWVβ高于对照组(P<0.01),AC则低于对照组(P<0.01).Ep、β、PWVβ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AC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明显减低,减低程度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相关;应用ET技术有助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塞通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对患者β细胞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内分泌科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较治疗前下降,胰岛素分泌指数、C肽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塞通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β细胞功能,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 2型糖尿病 (DM )、高血压病 (EH)、DM合并EH患者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 (IMT)和内径 ,分析DM和EH对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3 7例DM患者分为A组 ,3 2例DM合并EH患者为B组 ,41例EH患者为C组 ,3 7例健康志愿者为D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所有观察对象的颈动脉IMT ,休息时、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和含服硝酸甘油后的颈动脉内径。结果 各组患者的IMT明显厚于D组 ( 0 .68± 0 .2 4)mm ,P均 <0 .0 1,B组 ( 2 .3 1± 1.0 4)mm明显厚于A组 ( 1.2 7± 0 .5 1)mm和C组 ( 1.5 8± 0 .77)mm ,P均 <0 .0 1,C组明显厚于A组 (P <0 .0 5 ) ;各组患者的颈动脉内径明显小于D组 ,P均 <0 .0 5 ,各组患者之间颈动脉内径无明显差异 ;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 ,各组患者颈动脉舒张程度明显小于D组 ( 5 .3 3 %± 1.14 %) ,P均 <0 .0 1,B组 ( 2 .62 %± 0 .85 %)明显小于A组 ( 3 .43 %± 1.0 7%)和C组 ( 3 .2 7%±1.0 3 %) ,P均 <0 .0 1,A、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含服硝酸甘油后 ,各组观察对象之间颈动脉的舒张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DM、EH患者血管IMT增厚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 ;DM合并EH时 ,IMT进一步增厚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超声检测111例糖尿病患者和9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的双侧颈总动脉IMT、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结果糖尿病组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平均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PSV)、EDV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勤招声可直接反应颈动脉IMT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超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2型糖尿病(DM)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2型糖尿病患者97例,用日立-6500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相关血生化检查.结果 颈动脉IMT值增厚率为48%,其厚度平均为1.25±0.18.结论 颈动脉IMT厚度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改变, 对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评估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方法 选择 DM患者 32例 ,分为 DM无高血压组 (n=16 )和 DM合并高血压组 (n=16 ) ,以及 14例正常人作对照组 ,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计算各组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 (IMT)、弹性指数 (Ep)、僵硬指数 (SI) ,比较各组间 IMT、 Ep、 SI的差异 ,并分析年龄、 Ep、 SI与 IM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 DM患者 IMT、 Ep、 S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且 DM合并高血压组 IMT、 Ep、 SI明显高于 DM无高血压组 (P<0 .0 1) ,IMT与年龄、 Ep、 SI之间具有相关性 (P<0 .0 1)。结论 高频超声评价 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收集T2DM住院患者共165例,根据CIMT值分为内膜正常组59例,增厚组51例,斑块组55例,记录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高血压史、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血清SOD水平[(158.51±12.02)U/mL]及增厚组血清SOD水平[(152.00±15.04)U/mL]较斑块组[(145.24±10.30)U/mL]增高,且增厚组血清SOD水平高于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OD水平与年龄、低密度脂蛋白(LDL)和CIMT呈负相关(r=-0.26、-0.16、-0.3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OD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因素(OR=0.938,P=0.003)。血清SOD诊断T2DM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17[95%CI(0.638,0.797)],最佳截断点为159.9U/mL,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52.5%,阳性预测值为74.5%,阴性预测值为60.8%。结论 T2DM患者血清SOD水平随颈动脉动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加重而降低,是CIMT增厚的保护因素,同时对合并颈动脉病变早期筛查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年轻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压及QT离散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35岁年轻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血压及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 对107例18~35岁年轻人测量血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根据BMI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体质量组、肥胖组,应用超声对两组年轻人颈动脉进行检测,分析两组间颈动脉IMT与血压及QT离散度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体质量组比较,肥胖组血压、IMT、QT离散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与收缩压呈直线正相关[左侧颈动脉IMT(LIMT):r=0.224,P=0.021;右侧颈动脉IMT(RIMT):r=0.193,P=0.047),与舒张压无明显相关(LIMT:r=0.123,P=0.210;RIMT:r=0.138,P=0.159);QT离散度>50 ms者发生IMT异常的危险度高于QT离散度≤50ms者(OR=6.223,P<0.05).结论 18~35岁年轻人IMT与收缩压呈正相关,QT离散度增大是IMT异常的高危因素,QT离散度>50 ms、收缩压>120 mm Hg(1 mm Hg=0.133 kPa)应行IMT检查.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背向散射积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其背向散射积分(C-IBS)的变化。方法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50人,分别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校正的背向散射积分(C—IBS)值,比较两者在各组中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C—IBS和IMT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C—IBS值属于纤维组织范围,正常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C-IBS和IMT呈显著的正相关,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C-IBS和IMT无明显相关。结论运用IBS技术能够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定量检测的价值。方法应用ET技术检测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颈动脉弹性指标:血管收缩期内径、舒张期内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硬度指数、顺应性和脉搏波传导速度。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为A组IMT≤1.0mm,B组IMT〉1.0mm,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A、B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硬度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A组和B组动脉顺应性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收缩期内径、舒张期内径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技术能早期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是评价糖尿患者血管并发症的简便、实用而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因素,以便预防、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心脑血管病房住院和门诊患者104例,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有无斑块,同时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压,探讨上述指标与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IMT增厚组较非IMT增厚组的年龄、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低密度脂蛋白及高血压与颈动脉IMT增厚相关(P<0.05)。结论年龄、血脂、血压、纤维蛋白原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密切相关,应严格控制与管理,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 选取新诊断的T2DM患者共122例,根据CIMT分为两组:CIMT正常组(CIMT<1.0 mm)70例和CIMT增厚组(CIMT≥1.0 mm,伴或不伴斑块)5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抵抗素水平,并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CIMT.结果 与CIMT正常组相比,CIMT增厚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CIMT具有显著相关性(r=0.247,P=0.028),而且经校正性别、年龄、BMI后,血清抵抗素水平仍与CIMT显著相关(r=0.198,P=0.03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血清抵抗素与CIMT增厚呈显著性关联(OR=1.39,95%CI:1.08~2.04,P=0.037).结论 血清抵抗素是T2DM患者CIMT增厚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评价2型糖尿病(T2DM)及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弹性.方法:血脂水平增高(T2DM组1)和血脂水平正常(T2DM组1)T2DM患者分别为39和21例,正常对照60例,单纯高脂血症组30例.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组1与T2DM组2、高脂血症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B)、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顺应性(AC) 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T2DM两组β、Ep、PWVβ均较高脂血症组高(P<0.05),AC、膨大指数(AI)差异不明显(P>0.05);T2DM组2 β、Ep、PWVβ较T2DM组1升高(P<0.05),AC、AI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合并高脂血症的T2DM患者动脉硬化更明显,ET技术能在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之前对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27例,根据CIMT分为CIMT正常组(116例)、CIMT增厚组(38例)和斑块组(173例),比较3个组一般资料和血常规、生化指标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CIMT异常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和Fib诊断CIMT异常的效能。结果 CIMT正常组、CIMT增厚组、斑块组之间性别、体重指数、舒张压、肾功能、血脂、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MT正常组与CIMT增厚组、斑块组年龄、NLR、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MT正常组与斑块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MT增厚组中性粒细胞计数、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收缩压、NLR、Fib是2型糖尿病患者C...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北京社区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脉钙化的分布特点,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北京朝阳地区社区人群共1209人,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距离(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并行冠状动脉多排螺旋CT(multi-dete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检查,应用Agatston积分方法分别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分析IMT及CACS与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分布特征,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入选者男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ommon carotid artery-IMT,CCA-IMT)(1.09±0.43vs0.84±0.33,P=0.016)、斑块发生率(47%vs29%,P=0.001)、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um,CAC)发生率(45%vs31%,P=0.004)、CACS(120±82vs62±49,P=0.001)及ln(CACS+1)(0.63±0.40vs0.53±0.32,P=0.001)等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女性组患者;36~45岁组、46~55岁组男女性相比较,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55岁年龄组男性与女性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无明显差别(P>0.05);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水平为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是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男女两组ln(CACS+1)及IMT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结论:北京社区人群CAC阳性率、IMT、CACS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随着年龄增加男女性之间的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差异渐不明显。对传统危险因素的评估可较好预测冠状动脉钙化和颈动脉斑块存在及程度。CACS与IMT之间存在正相关,两者对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评价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E-Tracking技术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颈动脉弹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及健康志愿者30例,测量颈动脉收缩期内径(Ds)、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A组、B组、C组Ds、PSV、RI无明显差异,糖尿病A组IMT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B组IMT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C组IMT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A组Ep、β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WVβ、AI高于对照组(P<0.05);AC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各组间Ep、β、PWVβ、AC测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AI无统计学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在发生动脉硬化形态学改变之前,其血管内皮功能已存在损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颈动脉弹性减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