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梁虹  姚福生  赵海军  张林 《安徽医药》2011,15(11):1391-1393
目的研究血液肿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检测结果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58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和33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包括1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化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包括CD4+,CD8+,CD4+/CD8+比值,NK细胞)。结果完全缓解(CR)组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化疗后没有缓解(NR)组(P<0.05);完全缓解(CR)组NHL/ALL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AML/APL(P<0.05)。结论 CD4+/CD8+比值可以了解血液肿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可以使我们更早的了解这些患者的疗效。这些病例检测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结果中发现NHL/ALL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的损害比AML/APL患者要严重一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服用乙双吗啉/乙亚胺与继发白血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选标准收集1990年1月至2006年3月间住院的银屑病患者189例,其中合并白血病患者39例,为病例组(服用过乙双吗啉/乙亚胺的患者22例);未合并白血病患者150例,为对照组(服用过乙双吗啉/乙亚胺的患者19例)。对服药者与未服药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白血病类型和染色体畸变率进行分析。结果:41例服药者中22例(53.66%)发生了白血病,148例未服药者中17例(11.49%)发生了白血病。服药者与未服药者的白血病发生风险的比值比(OR)为8.92(95%可信区间为3.76 ̄21.44,P<0.01)。染色体检查显示,服药者12例中,10例有染色体异常(83.33%),未服药者8例中有5例染色体异常(62.50%),二者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继发白血病类型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为主要类型(53.85%),其次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占25.64%。结论:治疗银屑病时继发白血病可能与服用乙双吗啉/乙亚胺有关,白血病类型主要为粒细胞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66例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36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检测10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WT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7.3%(51/6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8.9%(32/36)在阳性表达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M1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最高,M3型较低,各亚型相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异常增高,且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便于评估白血病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造血器官恶性肿瘤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合并感染,多较危重,常需广谱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联用治疗。对9例血液病(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急性髓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急性发作、恶性淋巴瘤、骨髓纤维化、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的患者,年令35~78岁,平均59.3岁,给予头孢替坦(CTT)2g,2次/日,静滴;西索米星(SISO)50~75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2~3次/日,2小时内静滴完。  相似文献   

5.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指外周血白细胞 >10× 10 9/L 的急性白血病 ,为高肿瘤负荷的高危型白血病。我院共收治 16例 ,占同期急性白血病 16%。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例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为我院 1989年~2 0 0 1年住院病例 ,均符合诊断标准。男 10例 ,女 6例。年龄14岁~ 72岁。按 FAB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5例 ,其中 L11例 ,L2 3例 ,L31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NAL L) 11例。其中 M2 3例 ,M31例 ,M4 3例 ,M51例 ,M63例。AL L 以 L2 多见 ,NAL L 以 M2 、M4 、M6 多见。1.2 临床表现  16例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Acla)、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即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26例初治低增生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采用CAG方案治疗,包括阿糖胞苷10mg/m2,每12小时皮下注射),第1~4天静脉滴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300μg/(m2·d),第1~14天皮下注射。结果CAG方案对低增生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总有效率达76.92%,其中完全缓解10例(38.5%),部分缓解10例(38.5%),未缓解6例(23.08%)。结论CAG方案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效果较好,副作用小,可作为治疗低增生AML一线方案使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Greaves等证明,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抗原(CALLA)与70%的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ALL)和某些正处于危象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患者的细胞相关,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Hyper-CVAD/MA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以来此方案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 16例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10例达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4例,总有效率75.0%。11例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8例达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1例因疾病进展死亡,总有效率90.9%。结论 Hyper-CVAD/MA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近期疗效较好,主要不良反应轻,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5例巨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室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独立类型白血病,发病多为幼儿及青壮年.此病病情凶险,疗效不佳.原始巨核细胞由于缺乏特异的形态特征,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粒)、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急单)的原始细胞很难区别.应用一系列组化,特别应用免疫单克隆检测.排除了急淋、急粒、急单原始细胞的可能,最后诊断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治疗急性白血病常引起患者中性细胞减少,并增加感染的危险。作者比较了艮他霉素和羧噻吩青霉素联用及艮他霉素和硫苯咪唑青霉素联用治疗这类感染。急性骨髓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患者,过去未用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中12例给予艮他霉素和羧噻吩青霉素(G/T组),13例给予艮他霉素和硫苯咪唑青霉素(G/M组),病人体温38℃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儿童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免疫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2016年新收治的105例儿童白血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及白细胞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1)ALL、AML患儿男女比例分别为2.13∶1,1.44∶1;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3岁,2岁.(2) 105例儿童白血病FAB合型: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2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72例,未分类急性白血病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4例,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2例,神经母细胞瘤(NB)骨髓浸润2例,淋巴瘤骨髓转移1例;72例急慢性白血病免疫分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6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 47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例,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1例,淋巴瘤骨髓转移1例,未见明显异常1例.(3)免疫分型与形态学分型完全符合率为91.67%(66/72),部分符合率为2.78%(2/72),完全不符合率为5.55%(4/72).(4)CD19、CD34、CD10、HLA-DR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高,分别为100.00%(47/47)、80.85%(38/47)、89.36%(42/47)、100.00%(47/47);CD20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均为12.77%(6/47);而CD13和CD33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率均为21.28%(10/47).结论 免疫分型对儿童白血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但并不能完全取代形态学分析,同时弥补了骨髓常规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自从Ford等人发现白血病细胞染色体的核型有改变以来,有关白血病细胞染色体的研究在国内外逐渐重视,但对急性白血病的各种类型染色体的改变,还不象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能找到PH~1染色体那样的特殊标记。本文报导1978年我组对3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外周血培养白血病细胞染色体的初步观察结果如下: 例1,徐×,女,12岁。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Naegeli氏)型外周血培养染色体检查:核型众数为46XX,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48例高白细胞性白血病(HLAL)和189例非高白细胞性白血病(NHLA)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并对结果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HLAL与NHLAL比较,患者起病急,进展快,完全缓解(CR)率低(P<0.05),髓外浸润明显,骨髓增生活跃(P<0.05)。高白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LALL)可以同时表达不同系列的抗原。HLALL、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HLAML)、非高白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HLALL)与非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NHLAML)4组CD7抗原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ML和NHLAML,髓系抗原表达阳性率较高的均为CD33和CD13。结论 HLAL与NHLAL相比进展较快,骨髓增生更为活跃,预后不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白血病细胞异质性更高,尤其是HLALL。CD7系列特异性不明显,CD33和CD13作为髓系的特异性抗原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搜集的8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一般资料,所有急性白血病患者均采用流式细胞术加以诊断,采用单激光三色流式细胞仪进行相应检测。采用统计学分析8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分型。结果 8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50例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占57.47%),29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占33.33%),8例(占9.20%),各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50例骨髓性白血病中有33例纯骨髓性患者(占66.00%)、17例My阳性混合型(占34.00%),29例淋巴性白血病中有12例纯淋巴性患者(占41.38%)、17例My阳性混合型(占58.62%),各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能够显著提高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严俊  刘永武  林素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30-1931
目的:观察CAG方案对低增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10例初治低增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CAG方案,包括阿糖胞苷(Ara-C)10mg/m2,每12小时皮下注射,第1~14天;阿克拉霉素(ACR)14mg/(m2·d),第1~4天,静脉滴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μg/(m2·d),第1~14天皮下注射。结果:CAG方案对低增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总有效率为80%,其中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3例,未获缓解(NR)2例。结论:CAG方案对低增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由于联合化疗方案和化疗个体化措施的应用,儿童急性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率(DFS)有明显提高,5年DFS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达70%~80%,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也达40%左右。现就儿童急性白血病常用药物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一个亚型,又称AML-M3型,其发病率占急性髓性白血病的3.8%~34%[1],其临床表现,对药物的治疗反应及预后与其他类型急性髓性白血病有很大不同,特别是本病极易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常有严重出血,相当多的患者确诊时已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针对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的价值,为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在有效诊断的基础上促进白血病患者的治疗预后。方法 选取85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8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患者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比较两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结果 研究组85例患者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65例(76.4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20例(23.53%)。研究组白细胞水平为(48.78±6.55)×10^9/L、红细胞水平为(2.86±0.55)×10^12/L、血小板水平为(60.06±18.80)×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为(19.08±5.02)%、淋巴细胞比率为(53.58±5.55)%、单核细胞比率为(33.58±6.05)%,对照组白细胞水平为(5.75±1.40)×10^9/L、红细胞水平为(4.80±0.45)×10^12/L、血小板水平为(175.50±30.50)×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为(59.05±5.55)%、淋巴细胞比率为(28.20±3.03)%、单核细胞比率为(6.09±2.08)%,研究组白细胞水平、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均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中性粒细胞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指标用于急性白血病初筛中的价值高,在区别于健康人员的基础上为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AL)系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按FAB分类,AL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属FAB分类中M3型AML。APL是一种独特类型的AML,以特殊的形态学、超微结构、细胞遗传学和临床表现为特征。该型白血病出血倾向严重,易并发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随着化疗强度的增大和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 ,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化疗期间合并霉菌感染的发生率有逐渐上升趋势 ,抗霉菌治疗的重要性亦被人们重视。本文观察了 64例AL患者化疗期间抗霉菌治疗及副作用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收集我院 1995年至 2 0 0 0年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64例 ,男 3 6例 ,女 2 8例 ;年龄 12~ 75岁 ,平均 3 6.5岁。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目前国内诊断标准[1 ] 。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3 8例次 (M1 7例 ,M2 13例 ,M34例 ,M4 5例 ,M59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 6例次 (L1 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