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心脏受累情况及其临床特点。 方法对1997 06—2005 02住院的89例KD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UCG)检测。 结果心电图改变53例;肌酸激酶 MB(CK MB)增高32例(32/89,36.0%);UCG检查,心包积液12例(12/89,13.5%),二尖瓣病理性反流2例(2.2%),冠状动脉扩张(CAD)40例(44.9%),冠状动脉瘤(CAA)18例(20.2%),其中巨大CAA 3例(3.4%)。 结论KD合并心脏病变时,心肌炎最常见,心包炎次之,心瓣膜病变最少见,发生率分别为19.1%、13.5%和2.2%。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的主要并发症与心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系统有关.在未经治疗的川崎病病例中冠状动脉瘤发生率占20%~30%,在经过IVIG及阿司匹林治疗的病例中约占5%.超声心动图已成为川崎病急性期及恢复期诊断及随访评估冠状动脉扩张等心血管并发症的标准诊断技术.急性期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有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及管壁周围回声增强.冠状动脉内径测值与正常值比较对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起关键作用.冠状动脉内径的正常范围受年龄、体表面积的影响,并存在地区人群间差异.超声心动图诊断远端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敏感性不够高.近年来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技术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心血管诊断方法.多层CT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效果优于超声心动图及磁共振血管造影.多层CT显像受心率及呼吸影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但有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4.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梁翊常川崎病(KD)是一种急性血管炎。婴幼儿发病多。其特征为发热、粘膜炎、皮疹、颈淋巴结肿大和肢端改变。本病心血管受累最著,早期包括全心炎,冠状动脉炎及动脉瘤,后期表现为心肌梗塞及缺血性心脏病。1967年日本川崎医师首次报道本病,称...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的早期诊断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儿科(450052)张梅梅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89年7月-1996年2月间收治的川崎病14例,对其临床经过及主要特点加以分析,以期达到提高早期诊断丰的目的。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14例中,男11例,女8例,男性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九年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川崎病是儿科常见的后天性心血管病之一 ,因其对心脏的损害 ,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其中冠状动脉病变最为严重 ,多发生在疾病的急性期。我们回顾了 1992年 1月~ 2 0 0 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川崎病患儿 875例 ,其中 313例患儿有川崎病急性期冠状动脉病变 ,初步分析如下。方法及诊断标准本组病例诊断均符合 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修订的诊断标准。采用日本东芝 14 0A及美国ALT公司U 9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或 5MHz。冠状动脉 (CA)内径正常值采用我院资料[1] ,内径超过该年龄的正常值为冠状动脉扩张(CAD)。左冠状动脉 /主动脉…  相似文献   

7.
IVIG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分析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本文分析了292例川崎病患儿中25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D)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用药时间、用药方法、用药剂量及IVIG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作用,提出IVIG是治疗川崎病(KD)预防CAD的首选药物。IVIG使用的最佳剂量为1~2g/kg·次×1次;最佳用药时间为≤7天,当CAD发生时间早、损伤程度轻时,IVIG剂量、时间、疗程适当就可能具有治疗C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例 1 男 ,10岁。平素无临床表现 ,以发现心脏杂音 9年为主诉入院。体检 :发育正常 ,胸骨左缘 3、4肋间可闻及3/ 6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 (UCG)示室间隔膜部0 5cm回声失落 ,心电图 (EKG)、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术前诊断为室间隔缺损。于体外循环下手术 ,术中见三尖瓣隔瓣根部和前瓣交界处有一直径约 0 5cm的半球状囊性肿物 ,呈红褐色 ,切除肿物时破溃溢出血液。囊壁厚约 0 .1cm ,内壁光滑。镜检见囊壁为纤维组织 ,表面覆有扁平上皮细胞 ,可见少量炎性细胞。在该肿物基底部隔瓣下有一直径为0 .5cm的室间隔缺损 ,单…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冠心动脉病变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67例川崎病肺部病变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肺部病变近年已引起临床注意,国内报道不多,国外报告发生率差异较大,其X线表现和临床意义也有待研究。我们分析1989年以来收治的川崎病急性期患儿的X线胸片,结合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心肌肌钙蛋白的改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cTnI)与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检测急性期川崎病 (KD)并冠状动脉病变与KD无冠状动脉病变儿血清cTnI,并与原田计分法进行比较。结果 KD患儿cTnI两组有明显差异。cTnI评价KD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告值分别为 73 % ,76 % ,69% ,与原田计分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cTnI是评价KD冠状动脉病变的指标之一。cTnI>0 .3μg/L可作为KD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预告因子。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早期诊断探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其发病率国内外近年均有增多趋势。KD常并发冠状动脉异常 (coronary artery ab-normalities,CAA),已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本病不典型病例占10%~20%,延误诊治是心血管受累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已有学者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非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通过对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而提高对其认识,利于早期诊断。方法对22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比较,旨在探讨非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线索。结果皮疹、球结膜充血、口唇干红、皲裂发生率高,手足硬肿及淋巴结大的发生率较低,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增快发生率高,尚需注意尿常规异常、贫血、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等多系统损害。结论发热≥5d、应用抗生素无效、具备2~3项主要诊断标准结合心脏彩超、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的实验室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冠状动脉最常受累。本病病因尚未明确。由于其临床特点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及皮肤粘膜改变,表现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相似,6mo以下小儿极少发病,且发病呈地方性和流行性,提示本病与感染因素有关。个别病例找到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诊治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娟 《临床儿科杂志》2002,20(12):758-759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婴幼儿多发的急性发热、皮肤粘膜发疹、淋巴结肿大的疾病,由日本川崎富作医师1961年发现,并于1967年首次报道,以后世界各地亦有报道。近年在美国、日本和我国KD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科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主要病因之一。从我国有限的临床统计资料和许多医院收治病人的比例构成来看,KD的住院病例越来越多,约为急性风湿热2~3倍,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分为阿斯匹林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组及单用阿斯匹林组,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阿斯匹林、静注丙种球蛋白组在热程、平均住院时间、冠状动脉病变、恢复时间均较单用阿斯匹林组缩短。结论:阿斯匹林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辅以抗凝治疗,对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早期诊断川崎病(KD)的诊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参照KD现行诊断标准,统计分析69例KD患儿各种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及发生率。结果:本病早期发热、唇红和或干裂、皮疹、眼结膜充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00%,92.8%,84%,81%;肛周皮肤潮红和/或脱皮96%出现在起病8 d内,卡介苗接种疤痕(卡疤)反应常在起病3 d内出现。结论:KD患儿发热、皮肤粘膜改变是主要临床表现,当出现发热、唇红干裂、眼结膜充血的“川崎面容”时即应高度怀疑KD的可能。肛周皮损及“卡疤”反应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川崎病的心血管病变及其处理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川崎病于1967年由Kawasaki首先报道,近年来发病数逐年增加,遍及全世界,由于心血管系统的广泛受累及其严重后果而日益受到重视。心血管病变涉及全身中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炎及全心炎,冠状动脉几乎100%显示炎症,此外,尚可累及髂动脉、肠系膜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肺、胰腺及脾动脉等。川崎病心血管病变的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20.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远期预后观察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观察川崎病(KD)伴冠状动脉病变(CAD)的远期恢复情况.方法对262例确诊KD住院患儿,于急期或亚急期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于病程不同时期(6个月至10年)进行复查.结果急期和亚急期行心电图检查262例异常74例.随访中低电压全部恢复,3例重度冠状动脉瘤患儿心肌缺血持续存在.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CAD50例,随访6个月至10年,33例恢复,6例未愈,11例失访.无CAD的KD患儿随访结果正常.结论CAD的KD患儿约60%在10年内痊愈,阿斯匹林需持续用至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