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可治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86例70岁以上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切除率99.1%。1年生存率87.3%,2年生存率80.5%,3年生存率75.7%。结论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可以胜任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可治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86例70岁以上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切除率99.1%.1年生存率87.3%,2年生存率80.5%,3年生存率75.7%.结论 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可以胜任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斌  张维  陶磊 《安徽医学》2003,24(1):40-41
目的 总结 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手术治疗 2 6例 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 ,年龄 70~ 78岁 ;食管癌 16例 ,贲门癌 10例 ,术前伴发其他系统疾病 15例 ,其中 4例合并两种以上疾病。16例食管癌病人分别行经左胸切除、弓下吻合 9例 ,经左胸切除、颈部吻合 3例 ,经右胸、颈腹部三切口切除 1例 ,经左颈、腹部食管剥脱术切除 1例 ,探查 2例 ;10例贲门癌病人行经左胸切除 2例 ,经腹切除 6例 (其中 1例术中改行胸腹联合切口 ) ,探查 2例。结果 全组手术切除率 84.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6.2 %,其中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占 5 0 %,手术死亡率 7.7%。结论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病人 ,虽然常伴有其他疾病 ,有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但只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注重围手术期管理 ,仍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10年来手术治疗的550例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550例中手术切除53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19%,病死率1.82%,手术探查率2%.结论 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前有较多的并发症,术后的并发症也较低龄病人多,但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仍可以使高龄病人手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5 3例 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5 3例高龄患者中 41.5 %术前合并其他疾病 ,其中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4.12 %、63 .15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3 5 .2 9%、2 1.0 5 % ,术后病死率分别为 5 .88%、5 .2 6%。两者手术切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6.2 3 66,P <0 .0 5 ,但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均 >0 .0 5。结论 高龄患者术前虽有较多并存病 ,但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 ,手术治疗仍是提高高龄食管癌、贲门癌切除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蔡淡龙  林嘉瑜 《广东医学》1994,15(3):198-199
我市是食管癌、贲门癌发病高发区。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病80%在50岁以后。而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并不少见。本院自1985年1月~1992年12月手术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932例,其中65岁以上高龄患者140例(占15%),手术切除率为78.6%(110/140),手术死亡率为3.6%(5/140),5年生存率为37.5%。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年龄与性别:本组140例中男性114例,女性26例,比例为4:1,年龄65~69岁110例,70~77岁30例。 二、术前并存疾病:本组有并存疾病62例,占44.2%,其中心血管疾病25例(冠心病12例,高血压13例)。肺部疾病30例(慢支炎,肺气肿22例,肺结核8例),糖尿病2例。 三、手术治疗情况:本组140例中癌瘤切除110例,切除率为78.6%,癌瘤不能切除30例,其中行食管——胃转流吻合3例,单纯探查27例。手术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手术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7.
46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的处理 ,手术的可行性及术式的选择。方法 对 4 6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式选择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 91 4 % ,并发症发生率 4 5 4 % ,死亡 2例 (4 3% )。结论 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做好充分术前准备 ,选择有效恰当的术式 ,正确处理围手术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63例75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75岁以上食管癌与贲门癌患者施行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和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分析自1987年8月至2006年3月本院胸外科手术治疗75岁以上食管癌患者40例,贲门癌患者23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2例.年龄75~79岁者54例,80~87岁者9例.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26例,主动脉弓上吻合12例,弓下吻合2例;贲门癌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19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端侧吻合4例.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死亡5例,1例死于心肌梗死,3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为食管癌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2例为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年龄75岁2例,76岁2例,77岁1例.术后3年生存率44.19%(19 人/43人),5年生存率35.29%(12人/34人),10年生存率18.52%(5人/27人).结论年龄大于75岁以上者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术后并发症死亡率7.9%(5人/63人),明显高于同期的75岁以下病例的3.5%.高龄患者肺脏的弹性回缩力下降,胸廓钙化固定,呼吸肌力量下降,造成呼吸空气的能力下降,加之一部分人的合并疾病和长期抽烟等因素导致咳嗽能力和呼吸道黏膜纤毛廓清能力下降,从而术后易于发生呼吸道并发症而死亡.本组死亡5例中有4例为呼吸道因素.因此,选择手术病例和术前准备以及术后管理,要特别注意呼吸功能情况.掌握手术适应症要严格,术后管理要细致,早期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时清除咽喉部分泌物防止误吸.只要做好了呼吸道管理这项工作,就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75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1987年4月~1991年9月收治60岁以上高龄患者143例,占同期食管贲门癌总数的41.69%,7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25例,占7.29%。本组手术切除率达71.6%。术后3年生存率42.86%,无手术死亡。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正确处理围手术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黄留保  赵文  钟锋  何家贤 《广西医学》2003,25(5):806-808
我科 1990年 6月~ 2 0 0 2年 6月对食管癌 4 5 9例和贲门癌 12 7例共 5 86例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现就其临床病理、手术切除率、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率和影响远期生存率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1 一般资料1.1 年龄与性别 :本组食管癌最大年龄为 84岁 ,最小年龄为 2 8岁。贲门癌最大年龄为 73岁 ,最小年龄为 32岁。高发的年龄组为 4 0~ 60岁。食管癌占80 3% ,贲门癌占 75 4 %。男女之比分别为 5 7∶1和 6 8∶1。1.2 病程 :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患者病程 3个月以内者分别为 2 35例和 60例 ,食管癌占 5 1% ,贲门癌占4 7%。 3~ 6个月食管癌 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证明无胸水肺癌患者胸膜腔内存在游离癌细胞并探讨术中蒸馏水热灌注化疗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对320例无胸水肺癌患者术中进行了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于开胸后探查前冲洗,收集冲洗液后立即细胞学检查,阳性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关胸前应用43℃顺伯(80mg)蒸馏水(1000mL)灌注化疗,B组未给予治疗常规关胸。结果阳性患者87例(27.2%)。A组与B组1、3、5生存率分别为95.5%、72.7%、56.8%;100%、41.9%、27.9%。结论无胸水肺癌患者胸膜腔内有游离癌细胞存在,术中蒸馏水热灌注化疗能提高阳性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AT)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共21个病灶)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T引导局麻下经皮肺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微波频率2 450 MHz、功率50~70 W,根据肿瘤大小、形状选择1点或2点加热.结果 手术时间5~12 min,平均8 min.手术完成17例,完成率100%.微波消融后即刻CT表现为病灶密度减低及CT值的降低.1月后增强CT检查18个病灶无强化,3例病灶仅部分周围强化,消融治疗区肿瘤完全坏死;3月后增强CT检查病灶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4例,进展(PR)1例,有效率(CR+PR)为70.59%(12/17).相关并发症有3例气胸、2例胸腔积液、13例发热,无1例针道转移,术后30 d内无患者死亡.随访3~30个月,13例患者健在,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14.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4.12%(16/17)、82.35%(14/17).结论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肿瘤是微创、安全、近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角度分析胸腔镜下胸膜肿瘤切除并胸膜热灌注术对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肺癌伴随恶性胸水患者41例为研究组,进行胸腔镜下胸膜活检及肿瘤切除并热灌注;将同期进行单独胸腔化疗的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和胸水肺癌标记物含量变化,并比较患者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胸水 CEA、Cyfra21-1、CA -125及血 Cyfra21-1、CA -125明显下降( 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胸水及血液CA-125、Cyfra21-1、CEA降低( P <0.05);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75.6%,2年生存率43.9%,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从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角度提示胸腔镜下胸膜肿瘤切除并热灌注术对于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薛洋  曾富春  舒骏  丛伟 《四川医学》2013,(9):1298-1300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疗药物多西他赛在食管癌术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2008年期间于我科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的食管癌患者共4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4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方案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开始前1天患者给予地塞米松.对照组患者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及排除手术禁忌证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42例患者经治疗后,4例评价为CR(9 52%),24例评价为PR(57 14%),28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66 67%.观察组中37例患者根治性切除(88 10%),对照组中29例患者根治性切除(69 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4.525,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为71.43%,对照组为59.82%,两组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为57.14%,对照组为33.33%,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50.00%,对照组为23.81%,观察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癌术前采用新辅助多西他赛化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长期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罗晖  杨颖  汪华  陈旭  徐俊  蒲强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33-34,37
目的探讨手辅助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微创效果及淋巴结清扫效果。方法 T3N1M0期以下的食管癌患者120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手辅助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组(胸腔镜组)60例和常规开胸手术作食管癌切除治疗组(开胸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胸部手术时间、胸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阳性率、3年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腔镜组胸部手术时间为(35.2±4.1)min,胸部术中出血量为(101.3±17.4)mL,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3.4±2.1)个,淋巴结阳性率为12.1%,3年生存率为53.3%;开胸组胸部手术时间为(60.7±7.3)min,胸部术中出血量为(156.1±34.5)mL,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2.8±3.1)个,淋巴结阳性率为12.5%,3年生存率为51.7%。胸腔镜组胸部手术时间、胸部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胸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阳性率、3年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辅助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在淋巴结清扫方面能达到与常规开胸手术相似的根治性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内镜直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术并发症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太科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2):686-687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经内镜直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食管狭窄)78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查和电话随访,分析总结主要并发症。结果主要并发症为:胸骨后疼痛37例(47.4%),消化道出血24例(30.8%),胃食管反流14例(17.9%),支架移位11例(14.1%),再狭窄9例(11.5%),呃逆8例(10.3%),食管气管瘘4例(5.1%),食物嵌顿3例(3.8%)等。结论内镜直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术能有效改善食管贲门癌梗阻症状,是治疗晚期食管癌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但其并发症的种类繁多,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积极预防和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可延长食管癌(食管狭窄)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部分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0例食管癌患者给予TP方案化疗,静脉滴人多西他赛75mg/m2,d1;静脉滴入顺铂80mg/m2,d1~d3,21d重复,所有患者进行3个周期化疗,监测化疗前后患者4项肿瘤标志物含量CEA、CA19—9、SCC、CA724水平,观察比较临床患者近期疗效、毒副反应、1年生存率、治疗前后不同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CR+PR)为78%,1年生存率为52%,化疗后患者的临床分期明显降低;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Ⅰ级白细胞下降为13例(26%),Ⅱ级21例(42%),脱发46例(92%),肌肉或关节痛29例(58%),恶心纳差27例(54%),疲劳16例(32%),均经对症处理后得到缓解,化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化疗后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SCC明显低于化疗前。结论多西他赛加顺铂化疗配合放疗治疗食管癌临床疗效确切,降低病情分期,毒副反应轻,患者能够耐受,近期疗效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建议引入肿瘤标志物的疗效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胸腔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香菇多糖胸腔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加全身化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瘤体疗效、胸水、生活质量、毒副反应。结果两组瘤体疗效有效率分别为32.5%、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优于对照组的60.0%(P〈0.05);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改善率为45.0%,优于对照组的35.0%(P〈0.05);毒副反应方面,胸痛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菇多糖胸腔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在控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方面疗效确切,且能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适形放疗加近距离治疗,能否提高食管癌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做适形放疗,总剂量60~70 Gy/6~7周,研究组适形放疗60 Gy后改用高剂量率192Ir腔内治疗,总剂量70 Gy。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的近期有效率、1年局控率和生存率相似,2、3年局控率和生存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高,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相似。结论:采用适形放疗加近距离放疗能提高食管癌的2、3年局控率和生存率。与适形放疗相比未明显增加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手术治疗的围术期处理、可行性、适应证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32例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术期处理包括术前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和凝血功能异常、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护肝治疗、胃肠道准备、术后适当限水限盐及利尿治疗等。20例行肝癌切除加脾切除术,12例行肝癌切除加脾切除及门奇断流术。结果①术后脾功能亢进症状消失。术后1周,白细胞、血小板分别由术前的3.32×10^9/L、42.52×10^9/L上升到9.53×10^9/L、332.04×10^9/L。②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于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至术后2周,恢复至术前水平或大致正常水平。③术后共出现并发症9例(28.1%),死亡1例(3.1%),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其余并发症包括中等量腹水5例、左侧胸腔积液2例、右侧胸腔积液1例,均经综合治疗后康复出院。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43.7%、21.9%。随访中死亡20例,死亡原因:肝癌复发11例,肝功能衰竭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结论重视围术期处理,有选择性地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联合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肝癌切除联合行脾切除或(和)门奇断流术效果好,并不增加术后严重并发症,并有利于肝功能恢复,预防远期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