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检验医学》2005,20(1):65-65
授课内容 包括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的新进展,非典型病原菌的基因诊断及免疫荧光诊断技术;细菌耐药性现状及其临床重要耐药菌的实验室检测;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和NCCLS规范化的操作标准;苛养菌、厌氧菌和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意义及其WHONET统计软件的应用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从事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质量保障。为保证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不断提高监测工作质量,全国细菌耐药监测学术委员会对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网点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影响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提出具体的规范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学习班内容简介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二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学习班报名即将开始。学习班将邀请国内知名教授讲授最新版的CLSI手册(2012年),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的新进展;中国细菌耐药性现状及其临床重要耐药菌的实验室检测;从临床医师视角看对临床微生物工作的要求;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和CLSI规范化的操作标准及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关系(PK/PD);细菌耐药监测软件WHONET系统的应用及其常见问题分析(上机操作需自备手提电脑);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临床意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的应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分析近4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10-2013年该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试验结果判断标准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4年版,应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标本来源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各标本分离比重未出现大的波动;从科室分布来看,大肠埃希菌在儿科中所占的比重从30.3%下降到3.9%,肺炎克雷伯菌从36.7%下降到4.3%,其他科室未出现大的波动;从耐药性变化来看,这4年耐药性趋于平稳,未出现较大的波动。结论细菌耐药性趋于平稳,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耐药性变化,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车洁  陈霞  李娟  卢金星 《疾病监测》2017,32(9):757-763
细菌耐药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也给临床、实验室检测、监测细菌耐药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基于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随着基因芯片技术、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微流控技术等新兴技术的推广,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得到进一步优化,向着更高通量、更快速、更精准的方向发展,为临床抗感染诊疗、细菌耐药性检测和监测提供新思路。现就各种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进行简要概述,对比各种方法的检测性能,为不同条件下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协办的第6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学习班开始报名。学习时间:2009年3月23—27日;学习班地点: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学习班将邀请国内知名教授讲授最新版的CLSI/NCCLS手册,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的新进展;细菌耐药性现状及其临床重要耐药菌的实验室检测;异质性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hVISA)的发生状况及实验室检测;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和CLSI/NCCLS规范化的操作标准;苛养菌、厌养菌和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及其质量控制问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关系(PK/PD);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意义、细菌耐药监测软件WHONET系统的应用及其常见问题分析(理论+上机操作);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的应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等内容。凡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技术人员和重视感染性疾病诊治的各科临床医师均可参加。完成课程并经考核合格者,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分。欲参加者请登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或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网站...  相似文献   

7.
张莉萍 《临床检验杂志》2013,31(10):723-725
摘要: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能力建设是世界卫生组织抵御细菌耐药性的6项重要政策之一,也是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核心内容。我科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以细菌耐药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切入点,从“建平台、抓人才、重规范、改模式”入手,通过优化实验室布局与流程、建立较完善的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与能力评估、改进岗位设置与工作模式等措施,提升实验室的专业服务能力,提高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4945株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院感染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有效手段 ,其中所涉及的感染病原体诊断、耐药性分析、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检查监督抗生素使用情况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任务。我院近 3a应用whonet软件对临床标本分离病原体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分析 ,为医院感染报告系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在控制医院感染中起着一定作用。本文就瑞金医院 2 0 0 0年 1年间分离的临床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  2 0 0 0年 1月~ 12月间来自医院各科室送检的各种标本 ,如血、痰、尿、创面、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胆汁、渗出液等。共分离出病原菌 4 94 5…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2007年吉林大学第一院ICU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2007年文件M100-S17的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3软件对耐药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从我院ICU病房收集革兰阴性杆菌533株,来自痰、尿、血者分别占37.1%、22.7%、9.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最常见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54.9%和47.8%。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作用较好。结论加强ICU细菌耐药监测,了解细菌分布及耐药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疾病起病急、进展快,早期精准识别和监测病原体耐药性对患者预后及遏制耐药至关重要。临床微生物常规技术已无法满足快速诊疗的需求,因此快速检测技术成为检验与临床关注的焦点。本文论述快速鉴定与药物敏感性检测的最新技术研究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要点,旨在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未来新技术的引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细菌耐药性监测中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菌耐药性出现和蔓延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抗感染治疗的最大挑战。为控制耐药性的发展,监测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就成为临床微生物的重要任务。在过去的10年间,国内在细菌耐药性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监测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依然存在问题。因此,阐明细菌耐药性监测中的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对于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县级医院大肠埃希菌感染现状和耐药性特点,为基层医院临床医生经验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第一手耐药性监测资料。方法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按照第3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判断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1年标准执行。结果 124株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表现为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0.32%,对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大于70.0%,对头孢呋新、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大于60.0%,但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小于10.0%,未出现亚胺培南耐药株。结论县级医院临床医生应根据本院的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抗感染治疗,以遏制不断上升的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预防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568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2012年版标准判断结果,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结果2013年该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到肺炎克雷伯菌568株,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96株检出率为16.9%,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6.9%、19.1%和16.8%;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有189株检出率为33.3%。结论2013年度该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发生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初筛试验和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产生株,使用最低抑菌浓度法和K—B法检测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216株大肠埃希菌对22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216株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为59.3%,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药物明显耐药,并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多数耐药,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但对亚胺培南100%敏感。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大多为多重耐药菌,其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产ESBLs菌株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12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鲍曼不动杆菌在各病区及标本中的分布,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抗生素耐药性,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相关文件进行结果判断。结果12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痰液分布率最高,为85.25%(104/122),病室中呼吸内科检出率最高,为29.51%(36/122)。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是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分别为85.71%和72.73%。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经成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尤其是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连续监测,以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本院外科系统院内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VITEK-32 AMS System对外科2003~2004年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WHONET 5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1999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外科感染菌株共849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最常见。苯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苯唑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80.65%和87.73%;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检出率为10.00%。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0.00%~28.57%、5.61%~34.69%。结论:在外科系统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随时掌握细菌耐药动态,对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现有抗生素的疗效,减缓耐药菌株发生发展的速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主要监测和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P)、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和产B-.内酞胺酶的革兰阴性菌等。1材料与方法本文对1998年上海瑞金医院临床分离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了解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趋势。用API及VITEK-ATB系统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标准方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4软件进行分析[1]。2结果与讨论1998年临床分离菌株以革兰阴…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2009年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州省2009年细菌耐药情况,我们通过对黔南、黔东南、黔北、黔中及黔西5个城市6家省市级医院进行为期1年的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已经进行了20多年。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细菌耐药监测协作组专家O'BRIEN和STELLING教授来中国介绍如何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并免费提供细菌耐药监测软件WHONET 3.0(现已升级至5.6)系统~([1])。1988年WHO西太区办在上海和北京建立了2个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分别是北京的卫生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和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2-4])。目前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方法对2007~2010年住院病人所分离菌株进行分析,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的标准进行。结果 G+球菌感染呈下降趋势,杆菌、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而G-杆菌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增长也较快。各种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尤其是常见的细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的耐药性均高达80%以上;个别细菌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多重高度的耐药性,如铜绿假单胞菌,达80%以上。结论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呈上升趋势,细菌感染的耐药性在增加,监测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的变化很有意义,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以有效控制细菌感染和耐药性播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