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同一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在南通市某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0例30眼,实行同一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6~12个月。结果:术后患者视力提高,眼压控制良好,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同一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眼压控制良好、视力恢复达预期、眼部损伤小等特点,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适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单纯小梁切除术在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背景: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控制来说,小梁切除术是主流手术方式,而对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不仅可以控制眼压,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本文旨在对两种手术方式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本文为病例对照系列研究。共纳入31例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17例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4名患者单行小梁切除术。对于术后的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进行对比。手术完全成功定义为术后不用降眼压药物时眼压低于21mmHg. 结果:术后共随访10个月,青白联合及单纯小梁切除组在降眼压方面没有显著差异(20.597.94 vs. 24.8514.39 mmHg, P=0.614),完全成功率分别为88.2% 及 71.4%, (P=0.37),滤过泡形成比例分别为64.7% [11/17] vs. 92.9% [13/14](P=0.094),并发症发生的比例分别为41.2% [7/17] vs. 57.1% [8/14],(P=0.38)。两组患者中绝大多数术后停用降眼压药物;单纯行小梁切除组部分患者需要进一步的手术干预,包括前房形成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等。 结论:虽然单纯小梁切除术组术后有几例因白内障及并发症的存在需进一步手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及小梁切除术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相当。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梁切除术;白内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的复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同时合并白内障的的8例8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平均眼压由术前的32.3 mmHg降至术后的15.6 mmHg,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合并白内障的复发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6例(9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48眼)。观察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眼压、视力情况、中央前房深度、周围前房深度、术后降压药物种数、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周围前房深度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降压药使用种数、并发症数量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1月-2001年6月,收住本院同时患者闭角型青光眼和白内障的病人86例(86只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4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晶体混浊。患者入院后元首地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时间0.5-3年,平均14.60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眼为1.64kPa(12.30mmHg),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4.15kPa(31.23mmHg)有明显降低。术后83只眼(96.5%)最佳矫正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附联合小梁切除手术能够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6.
胡劼  郑丹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8):902-903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5例(65眼)分成2组,超声乳化组35例(35眼)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30例(30眼)为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手术前后眼压、视力的变化。结果随访期内,对照组1例眼压控制不理想,超声乳化组6例眼压控制不理想,术后平均眼压较就诊时眼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均未见严重术中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房角开放和提高视力等优势,可考虑作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的选择性手段之一,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35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12个月,观察患者角膜、眼压、滤过泡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观察眼压平均为(14.3±4.25)mmHg,有3例眼压高于正常。滤过泡:Ⅰ型滤过泡18眼,Ⅱ型滤过泡13眼,Ⅲ型滤过泡4眼。并发症有15例术后前房内有渗出物,药物治疗后全部吸收;术后前3d角膜水肿有25例,经治疗后水肿全部消退,无角膜失代偿,无浅前房发生,无后囊膜破裂。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1例(31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其中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17例设为房角分离组,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14例设为小梁切除组。分别观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房角,同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前后组内眼压、视力、房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组间的眼压、视力、房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角分离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小梁切除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青光眼持续高眼压合并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3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合并白内障行隧道巩膜瓣下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眼手术均顺利,术后24h内前房形成,且前房均较深;视力均较前有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时视力达0.1有3眼,0.15~0.3有8眼,0.3以上有2眼;术后1、3、6个月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所有患者未出现角膜失代偿、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隧道巩膜瓣下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31例39眼,对其手术后的视力、眼压、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1)术后视力提高两行以上36眼;(2)术后眼压正常.3周后有2眼出现眼压升高达25~30 mm Hg,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恢复正常;(3)术后2~3个月查UBM 37眼房角均开放.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6例(60眼),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28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患者视力均显著提高,眼压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术后视力和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有效方法,且术后炎症反应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李银芬 《中外医疗》2014,(30):60-61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称三联疗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109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三联疗法治疗,治疗后,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眼压及裸眼视力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治疗后眼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慢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与慢性组手术成功率均较高,分别为93.1%、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70,P=0.0478)。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显著,尤其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张建军 《黑龙江医学》2010,34(12):931-932
目的探讨晶状体前囊膜在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降压效果及对功能性滤过泡维持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 ,实验组:10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将自体前囊膜衬垫于巩膜瓣下;对照组:10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单纯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实验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实验组功能性滤过泡存留高于对照组。结论晶状体前囊膜应用于青光眼伴白内障联合手术能有效降低眼压,长期保留功能性滤过泡,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21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眼底改变。结果:术后6月视力达0.3及以上者18眼(85.71%),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0.55mmHg)者19眼(90.48%),功能性滤过泡19眼(90.4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阳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2):1811-1813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不同联合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将159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3例,其中A组实施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B组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C组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三组手术经过均顺利,视力和眼压在手术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术后视力恢复程度优于三联术患者,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角膜散光明显高与其他两组(P<0.05);比较三组并发症情况,C组与A、B组前房出血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3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差不大,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视力预后好,眼压控制有效手术难度较低等效果,不失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80只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视力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月~2年.结果 术后80只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平均眼压1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已诊断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161例患者的226只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房角关闭区域用辅助钩和灌注头进行钝性分离。超声生物显微镜及房角镜观察手术前后的房角及前房变化,对视野及眼压进行追踪,随访时间≤3年者186眼,>3年者40眼。结果有1只眼再发作眼压升高,施行小梁切除术后又出现眼压升高,前房硅管植入后眼压得到控制。全部患者术后房角开放,中央前房平均加深1.1mm,周边前房平均加深0.2mm。除再发眼压升高的1只眼的视野继续损害外,215只眼均无视野缩小。结论除炎症引起的青光眼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但具体适应证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瞳孔成形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瞳孔散大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6月_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1例(22眼﹚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出现眼压升高致瞳孔散大固定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瞳孔成形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以其为观察组。以及9例(9眼﹚已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瞳孔成形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以其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视力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裸眼视力较术前平均提高(2.73±2.31﹚行,对照组裸眼视力较术前平均提高(4.44±2.50﹚行,两组患者术后瞳孔直径缩小(P<0.001﹚,畏光减轻(P<0.001﹚。结论瞳孔成形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瞳孔散大固定能够达到提高视力、改善畏光眩光、提高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房角粘连>120°且≤270°。患者35例(45眼),随机分为A组(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组)和B组(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小梁切除手术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视野等变化。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和眼压均较术前显著发生变化,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视野基本上保持原有水平,A组几乎所有纳入者术后随访前房角均有增宽,B组60%房角增宽。A组发生并发症1人,B组发生并发症4人,B组住院平均天数较A组长。结论两种联合术式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均有显著疗效。但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多于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组,故优先考虑联合房角分离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