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起搏电极导线引起心脏穿孔的处理策略.方法 研究入选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明确诊断心脏穿孔的患者4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穿孔电极类型、临床表现、胸片、超声心动图、CT、程控参数以及处理方法等.总结心脏穿孔的最佳处理策略.结果 46例患者发生了心脏穿孔,急性心脏穿孔者2... 相似文献
2.
起搏电极导线拔除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起搏电极导线拔除技术的临床应用马坚王方正拔除起搏电极导线是治疗起搏器埋置术后某些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方法[1,2]。由于电极导线在埋置后1~2个月便被胶原纤维组织包绕,并与血管和心腔内壁粘连,致使电极导线难以拔除[3]。以往临床上曾应用过多种拔除方法,但... 相似文献
3.
起搏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报道 6例起搏器电极导线脱位 ,1例为VDD起搏器 ,其余 5例均为DDD起搏器。共 8根电极导线脱位 ,7根为电极导线游动、1根呈微脱位。脱位后 ,2例再次发生晕厥、3例有明显症状 ,脱位电极导线均为双极电极导线。与以往电极导线脱位率相比 ,双极电极导线在临床中应用增多后引起的起搏电极脱位率有所增高 ,约占同期起搏器总数量的 2 %。这一现象应给予充分重视 ,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和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76岁。心脏电极导线植入术后出现心悸、左肋缘周围及腰背部刺痛,行胸片、胸部CT、心脏彩超均提示电极穿孔,程控示阻抗明显增高,调整起搏阈值至最大,无夺获。明确诊断后在外科保护及超声检测下经静脉直接拔除了电极导线。 相似文献
5.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7,(4)
目的比较植入式电极导线和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临时心脏起搏(TCP)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行TCP的患者33例分为研究组(n=19)和对照组(n=14)。研究组采用植入式电极导线外接永久起搏器行TCP;对照组采用传统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TCP。比较两种导线行TCP的阈值、脱位率及总费用。结果研究组10例使用主动电极导线,9例使用翼状被动电极导线,未发生脱位,对照组使用电极导线为(BARD0071539,6F型),脱位4例,均经重新定位。两组TCP 24h后的起搏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TCP术后住CCU病房的时间少于对照组[(0.6±0.4)d vs(3.2±1.3)d](P<0.05),总费用少于对照组[(4 587±398)元vs(7 636±567)元](P<0.05)。结论应用植入式电极导线比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TCP更安全、实用、经济。 相似文献
6.
阻抗是反映起搏器、导线和心肌组织之间连接情况的最有意义的起搏参数之一。起搏阻抗与电压阈值之间存在着相对应的变化。本研究观察了分形涂复导线 (fractally coatedleads ,FCL)和激素释放导线 (steriod elutingleads,SEL)在术后半年内起搏阻抗和电压阈值的动态变化 ,分析其变化原因以及临床意义。临床资料 33例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 ,男性 16例 ,女性17例 ,平均年龄 (6 2± 14 )岁。 19例配用分形涂复导线 ,14例配用激素释放导线。共 4 9条翼状心内膜导线 ,其中BiotronikPX系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索经胸横切口暴露头静脉及使用导引钢丝、静脉鞘管引导放置起搏电极导线的成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220例具备起搏治疗指征的病人,在右上外侧胸部做横切口分离头静脉,当经该静脉直接送入起搏电极导线有困难时,在导引钢丝及静脉鞘管的引导下送入电极导线.如果经以上方法均不能顺利放置电极导线,则经切口内穿刺锁骨下静脉送入电极导线.起搏器埋藏在头静脉切口内侧的皮下囊袋内.结果横切口同样能良好地暴露头静脉.此外,当需要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时,直接经该切口内穿刺不但方便,而且减少创伤.直接经头静脉放置单腔及双腔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成功率分别为71%及58%,加用导引钢丝及静脉鞘管后成功率分别提高到94%及88%(P值均<0.01).结论经胸做横切口分离头静脉结合使用导引钢丝及静脉鞘管技术可显著性提高经头静脉放置起搏电极的成功率,减少锁骨下静脉穿刺及相应的并发症,并方便起搏器的放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永久心脏起搏电极导线连接外置可重复使用的永久起搏器进行临时心脏起搏(TCP)的实用性和成本效益。方法 将具有TCP适应证的48位患者分为研究组(n=18)和对照组(n=30)。 研究组应用永久心脏起搏电极导线连接外置可重复使用的永久起搏器进行TCP;对照组进行传统方法TCP。 结果 研究组18例及对照组30例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TCP。研究组中有6例采用了主动螺旋起搏电极导线,另外12例应用翼状被动起搏电极导线。 研究组因为可逆性原因所致心动过缓进行TCP的比例(10 /18)高于对照组(8 /30);而因永久起搏器植入前保护性TCP的比例(3/18)小于对照组(16/30)(P〈0.05)。 研究组患者全部而对照组仅有17%经锁骨下静脉途径进行TCP(P〈0.05)。 研究组TCP应用时间长于对照组[(7.9±6.5)d vs (3.9±2.3)d,P〈0.05]。 研究组因TCP而住CCU病房的时间短于对照组[(0.2±0.5)d vs (2.6±1.2)d,P〈0.05]。 对照组起搏电极导线脱位33次而研究组无脱位。 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心包压塞。 两组与TCP相关的总医疗花费相当(未计算起搏器费用)。 结论 应用永久心脏起搏电极导线连接外置可重复使用的永久起搏器进行TCP,实用性强且不增加医疗经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3)
传统的有导线心脏起搏器有诸多缺点,1970年Spickler等设计了一款无导线起搏器,并进行了犬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其可行性,但由于电池电量,固定和植入装置问题未应用于临床。2012年圣犹达公司出产了Nanostim~(TM)、2013年美敦力公司出产了Micra~(TM)无导线起搏器,并进行了相关临床试验,证实可行,有效。基于超声的Wics~(TM)系统实现了左室无导线起搏,为心脏再同步化左室电极无法植入提供了另一起搏方式。目前无导线起搏器仍然相对较粗,导线递送系统鞘管较粗,电池寿命,超声能量安全输送等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导致心脏穿孔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置入主动固定起搏导线术后出现心脏穿孔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对该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进行论述。结果: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导致心脏穿孔临床表现多样化,B超和多排CT是诊断该并发症的主要方法,心包穿刺引流以及相关的主动固定起搏导线重新置入是处理该并发症的主要治疗。结论:心脏穿孔是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的严重并发症,及时和正确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起搏导线与心导管缠入Chiari网的识别、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起搏电极导线与右心导管缠入Chiari网(Chiari network,CN)的病例,探讨其识别线索,提出预防及处理的原则,方法。通过1178例右心导管检查及1826例永久起搏器植入过程中,起搏电极导线或心导管在右心房内受CN缠阻的情况,对其识别及处理进行分析,并用超声心动图查找病因,病理切片检查CN组织,结果:右心导管缠入CN5例,占0.42%;起搏电极导线缠入CN6例,占0.32%,除1例法洛三联症的右心导管需开胸取出外,其余病例的右心导管及起搏电极导线可用手法拉出,均完整无损,无并发症,结论约在1.5%-3.0%人口中,右心房存在CN,是心导管与起搏电极导线的“陷阱”及时预防及识别可减少或减轻CN缠阻事件的发生,导管与起搏导线大多可用于法拉出。 相似文献
13.
毛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6,20(5):420-422
目的比较主动固定电极(螺旋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术后各参数的变化。方法对18例接受被动固定电极及15例螺旋电极置入的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1,2周;1,2,3,6个月在平静状态下测定起搏阈值,A、V波振幅及阻抗。结果15例放置螺旋电极者,术后心房、心室阈值较术中下降(P<0.05);18例放置被动固定电极者,心房及心室电极术后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全部33例术中;术后A、V波振幅测定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阻抗较术中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至6个月电极阻抗稳定,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结论安置螺旋电极者起搏阈值较术中下降,安置被动固定电极组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而电极阻抗均较术中明显下降,长期随访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人单导管双腔起搏器(DDD)和心房感知型起搏器(VDD)起搏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18例老年人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植入单导管DDD和VDD起搏器,并在植入后1周,3-6月分别做动态心电图(Holter)观察,随访时间6月-4年。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单导管DDD和VDD起搏系统。Holter检查显示:VDD和DDD起搏器的工作模式大多为VAT,房室同步起搏率达95%以上。结论:单导管DDD和VDD起搏系统安装简单,无心房电极脱位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5.
Travis D. Richardson MD FACC Adam Himes MS Mark Marshall MSc George H. Crossley MD FHRS FACC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2023,34(3):769-774
Most currently available pacing and defibrillation leads utilize a stylet-based design that facilitates implantation. This has advantages, but also increases the lead diameter and adds the potential for metal fatigued-based conductor failure.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 was conducted, and the authors add their twenty-year experience with this lead design. The global experience with lumenless leads was reviewed both for “standard” positioning and with conduction system pacing. Methods for both placement and system modification are reviewed. Lumenless leads have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endocardial pacing and facilitate conduction system pacin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要置人心脏起搏器的患者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58-81岁。21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间隔部固定,19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心尖部固定。结果主动电极与被动电极置入时起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起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1±0.20)V和(0.66±0.18)V,(804±115)Ω和(853±188)Ω,P均〉0.05)。结论使用主动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与被动电极一样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Takashi Kimura MD Takeshi Kitamura MD Sayuri Tokioka MD MPH Masao Takahashi MD PhD Rintaro Hojo MD PhD Seiji Fukamizu MD Ph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2021,32(5):1461-1463
The Accufix bipolar active fixation atrial pacing lead (Model 330-801; Telectronics) can have mechanical complications due to a fracture of its J retention wire. An 80-year-old man had the Accufix atrial pacing lead implanted 29 years prior, and surgical removal was required because a part of the lead was perforating the apex of the right ventricle. Regular follow-up examinations are recommended to eliminate the possibility of protrusion and detachment of the J retention wire, even if the clinical course after implantation is stable for a prolonged period. 相似文献
18.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54例需要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为98.15%,该部位起搏参数满足起搏要求,同时起搏的QRS波时限较心尖部变窄(130.45±18.24msvs153.11±20.10ms,P<0.001)。结论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高、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19.
频率适应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和生理性起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观察植入频率适应式起搏器90例患者的日常活动,并观察运动试验时起搏频率和运动耐量。结果显示:41例起搏器依赖患者的运动持续时间和最大心输出量分别较非频率适应式起搏增加37%(347±63sVS247±53s,P<0.001)和52%(10.2±2.1L/minVS6.7±1.6L/min,P<0.05)。提示频率适应式起搏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笔者体会术前应通过活动平板试验,评估患者心脏变时功能,以恰当掌握适应证;术后用动态心电图监测起搏频率及症状,以合理调整频率适应参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