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肺系病症。前人有云:"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谓之咳嗽",然而,正如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所谓:"有声无痰曰咳,非无痰,痰不易出也,病在肺,肺主声,故声先而痰后;有痰无声曰嗽,非无声,痰随声出,声不甚响也,病在脾,脾藏痰,  相似文献   

2.
<正>1小儿多热性体质中医儿科学自萌芽时期起,古代医家就认识到小儿不同于成人,有许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集中表现在体质方面。早在《颅囟经》中就有"凡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的记载。马丙祥等[1]认为,"纯阳"是指小儿以阳为用,就机体本身阴阳来说,是阳气相对偏旺,而表现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力宁教授从体质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余师王力宁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26年,治学严谨,擅长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和脾胃疾病,尤其在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立法处方,谨守病机,执简驭繁,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余师临床上从体质  相似文献   

4.
发热是小儿常见的一个症状,见于各类疾病,而以外感热病最为常见。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松,卫外不同,又“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这些特点决定了小儿外感发热在辨证与治疗上有区别于成人的特殊性,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彤  李支龙  魏俊彦 《河南中医》2020,40(5):715-717
《张简斋医案》中的外感咳嗽多为风寒、风热、风燥、风湿、虚人外感咳嗽,其治疗外感咳嗽以辛宣疏化为基本治法,多选轻清、宣散之品,以期轻可去实,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张简斋治疗外感咳嗽:①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审证求因,治病求本,详辨外感与内伤,谨守病机,根据疾病传变阶段选方用药;②临证用药顾护脾胃,以二陈汤为基本方扶正祛邪、陪土生金;③重视药物性味配伍,多选辛宣理气之药,用药轻灵,契合肺金特性,治疗虚人咳嗽亦有良效;④灵活应用苓桂术甘汤、小青龙汤、沙参麦冬汤、旋覆花汤等古方,师古不泥古;⑤常合用止嗽散,以加强止咳化痰、通利肺气功效。  相似文献   

6.
小儿外感咳嗽为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对此病无特效药物,只能对症治疗,而中医能够根据小儿特点,发挥辨证论治特色,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笔者以采用中药止嗽散为基本方加减治疗52例外感咳嗽患儿,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6个月~13岁,发病2~14d。全部病例均以咳嗽为主证,伴有不同程度的流涕、纳呆、咳痰;伴发热者17例,不发热者35例。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41例,白细胞增高者8例,白细胞偏高者3例。胸部X片示:肺纹理增粗35例,肺部可见点片状影者2例,无明显异常者15例。1.2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医分期辨治小儿外感后脾虚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 ,应用中医分期辨治对 69例外感患儿进行观察治疗 ,结果与 5 7例未分期辨治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在体温下降时间与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率上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表明中医分期辨治小儿外感是减少感染后脾虚综合征发生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笔者在临床诊疗中将外感咳嗽辨证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表寒里热咳嗽、表寒里湿咳咳、燥热咳嗽进行遣方用药,疗效颇显,现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外感咳嗽是临床常见病 ,但若辨治不得法 ,往往使病情迁延或变生它症 ,因此虽是小病也应当重视。赵绍琴教授认为 :外感咳嗽的辨治 ,应脉舌色症合参 ,病虽不重 ,调治也应综合考虑 ,其论治颇具特色。本文从“重声痰之辨 ,以明六淫所因 ;舌脉并重 ,以辨病机兼夹 ;立法处方 ,注重因势利导 ;饮食起居 ,也当慎重”等几方面对先生的辨治经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刘美珍 《新中医》2001,33(11):11-12
王蒲生教授认为小儿久咳的发生与肺脾气虚、痰湿阻肺,肺肾阴虚、易感风邪,以及脾肾亏虚、胃阴不足、津不上承等因素有关。治疗上重视健脾补肺、培土生金,益肺滋肾、祛风通络,滋肾运脾、养胃生津,宣肺活血通络等疗法的运用,并配合对症用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通过考述《伤寒论》、《温疫论》、《温病条辨》等医著所论外感病之蓄血证,表明伤寒蓄血证起源较早,温病蓄血证是伤寒蓄血证的深化和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外感病蓄血证。此证程度有轻重之别,病势有缓急之分。临床辨治需抓住感受外邪、邪毒深入血分而致血热血瘀、瘀血渗入下焦或自下流而不走三条病因病机,治法不外清热、逐瘀、攻下。  相似文献   

13.
林育华 《新中医》2000,32(2):10-12
夏洪生 (1 939~ ) ,男 ,吉林省怀德县人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历任长春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副教授、教授、副院长 ,深圳市中医院副院长、教授 ,现为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书记、第一副院长兼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所长。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 1 0 0余篇 ,独立编著及主篇《伤寒论训解》、《伤寒论析要》、《温病析要》、《中医临证指南》、《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等专业学术论著 43部 ;科研成果 4项 ,其中 1项获部…  相似文献   

14.
1 蓄血证源流追溯与证治浅析1 1 源流追溯蓄血证始出于《伤寒论》。伤寒蓄血 ,太阳病篇和阳明病篇均有论述。概括而言 ,是以桃核承气汤治蓄血轻证 ,抵挡汤、丸治蓄血重证。明清时期温病学家对温病蓄血进行了阐述 ,如吴又可在《温疫论·蓄血》中指出 :“邪热久羁 ,无由以泄 ,血为热搏 ,留于经络 ,败为紫血 ,溢于肠胃 ,腐为黑血。”其临床表现是 :小腹硬满 ,小便自利 ,至夜发热 ,昼日热减 ,治疗宜桃仁承气汤。吴氏还注意到蓄血证要观察大便的情况 ,强调“便色如漆 ,大便反易者 ,是结粪得瘀而润下 ,结粪虽行 ,真元已败 ,多至危殆。”对此 ,郑…  相似文献   

15.
叶天士治咳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清代名医叶天士治疗咳嗽的主要经验。从风寒咳、风热咳、燥咳、肝咳、肾咳等方面分别立法,强调无论外感与内伤均须重视体质,因人而治。  相似文献   

16.
张士卿教授辨治小儿厌食症经验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士卿教授在对小儿厌食症的审证上注重详辨虚实,实证用曲麦枳术汤加减,虚证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临证从肝论治,注重疏肝运脾;注重膳食调理。并附治验说明。  相似文献   

17.
中医所谓"咳喘"一证,涉及现代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咳喘虽是二证,但咳久可以致喘,喘亦常因咳起,故咳与喘常难以截然划分。咳喘为北方地区的常见病证,同时也是疑难病证,不但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治疗相对困难。以下就笔者几则  相似文献   

18.
清代医家程国彭,字钟龄,原字小龄,号恒阳子、普明子,天都(今安徽歙县)人.他酷嗜医学,潜心钻研三十载,著成<医学心悟>一书.今仅就其中咳嗽论治的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何飞  施晓倩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012-2013
介绍名老中医王会仍辨治慢性咳嗽的经验。王主任认为本病病程迁延,虚实夹杂,指出阴伤气耗、痰阻气逆为本病基本病机,并根据“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理论,提出了养阴益气、调气治痰、和胃降逆等治疗法则,同时不忘从心肝论治,对患者的体质、临床表现的不同而随证选药。  相似文献   

20.
许建中教授治疗燥咳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玲华 《新中医》1999,31(10):17-18
许建中,男,68岁,1954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重点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道疾病工作。擅长使用古方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治疗呼吸系统的疑难病症。其主研“牡荆油丸临床及实验研究”1975年获中国科学大会奖;“固本丸防治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及实验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分型———证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研究”等3项1975年获卫生部科技大会科研成果奖;“扶正固本法—固本片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研究”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