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患者,女,62岁。糖尿病史10年。近日感腰部不适来院就诊。查体:腹部平软,无压痛,叩击痛。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未发现异常,尿常规中自细胞(+)。B型超声检查:左肾中极见一大小约2.4cm×2.3cm的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楚。B型超声诊断:左肾巾搬占位,性质待定。CT平扫:左肾中极见一2.4cm×2.2cm大小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影,  相似文献   

2.
病例女,27岁,因发现高血压2年入院.入院查体:血压90/130 mmHg,血钾3.23 mmol/L,血醛固酮、皮质醇、多巴胺、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均正常,尿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增高.超声检查:左肾上极与脾门之间探及一类圆形减低回声结节,大小约2.2 cm×2.1 cm,边缘欠光滑,内部回声欠均匀;彩色多普勒显示结节周边见少许血流信号,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报告:左肾上腺区实性减低回声占位,结合临床考虑为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所见:左侧肾上腺区与腹膜移行处见大小约3 cm×2.5 cm×2 cm包块,暗红色,与脾门粘连,行包块切除术.病理结果:包块为脾脏组织,符合副脾.  相似文献   

3.
后肾腺瘤1例     
李建浩  顾明  蒋锐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2):1252-1252
患者女,19岁。查体时B超提示右肾门旁实性占位1周。查体:无异常体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酮体 ,尿胆元 。影像学表现:B超示右肾中份近肾门有一2.4cm×2.4cm大的混杂回声灶,边界清晰,周边部分回声较低,中心近似等回声(图1)。CT平扫显示:右肾门旁实性占位,约2.0cm×2.4cm,CT值29HU,边界清晰,略高于肾脏(图2),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MRI显示:右肾门旁类圆形占位,边界较清晰,呈稍长T1WI、稍长T2WI信号,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肾脏明显强化,考虑起源于肾脏的良性肿瘤(图3)。同位素肾图显示:左肾功能正常,右肾呈梗阻性改变。手术所见:肿块位于右…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6岁,因左侧阴囊不适来我院就诊。查体:左睾丸触及肿块,质硬,表面光滑,无压痛,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双侧睾丸大小形态无异常,于左侧睾丸实质内见一低回声肿块,大小1.4cm×1.2cm边界清楚的、椭圆形、环绕以高回声的肿块,中心回声增强而周围呈低回声的靶环样结构(见图1,2)。CDFI示肿块内未见明确血流信号,余睾丸实质回声尚均匀,血供正常。超声提示:左侧睾丸占位性病变,考虑睾丸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5.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14岁.自述13岁起月经来潮,经期无规律,月经稀少,痛经.近3个月下腹部坠胀痛.妇科体检:外阴发育正常,处女膜完整,肛诊盆腔正中偏左侧可触及一手拳大小肿块,边界清,表面光,活动尚可,轻微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型超声示:子宫前位偏右,大小3.6cm×2.4cm×3.5cm,形态规则,肌层回声均匀,边界欠清晰.子宫左后方见7.1cm×5.6cm×6.0cm实性回声区,边界清,呈类圆形,内回声尚均匀(图1).左肾区未探及肾脏回声.B型超声诊断:(1)盆腔左侧实性占位,与子宫关系密切;(2)左肾缺如.CT扫描:子宫偏右,密度尚可,CT值47Hu,宫颈宫体分界不清,子宫左后方见7.0cm×6.0cm×7.0cm大小软组织密度影.CT值42~44Hu.病变密度均匀,境界清楚,呈类圆形,外周有光滑完整的壁(图2).膀胱充盈良好,直肠显示清楚.肾区CT显示左肾缺如.CT诊断:(1)子宫良性肿瘤可能性大;(2)左肾缺如.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19岁。右上腹疼痛 2d。体检 :血压 92 70mmHg(1mmHg =0 .13 3kPa) ,血、尿常规正常。B超提示右上腹腹膜后类圆形占位性病变 ,位于右肾上极肝肾间隙内 ,大小约6.7cm× 6.4cm× 5 .4cm ,形态规则 ,边界清晰 ,内呈密集稍强光点。CT表现 :右侧肾上腺区见一 7cm× 6cm× 6cm大小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 ,轮廓光整 ,密度不均匀 ,右侧条状高密度钙化影 ,见偏心性条状低密度影 ,肝右叶后段被肿块推压形成弧形压迹 ,周围无浸润性改变 ,右肾受压下移 (图 1)。增强扫描于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肿块无强化 (图 2 )。右侧肾脏及肾上腺大小…  相似文献   

7.
重度直肠前突,有时在盆底部可形成一个假肿块,可能误诊为盆腔肿瘤,我们遇到一例,术前得以明确诊断,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7岁,排便困难,经期腰胀痛10a,加重Za。劳累后感肛门及船尾部坠痛,有排便不净感,长期依赖泻药,有时排便需用手助。曾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按“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静脉瘀血综合症”,“子宫直肠窝肿块”等治疗。妇科检查:宫颈l”糜烂,它体大小尚正常后壁上有肿块,触痛,活动不良,附件未见异常。B超检查:子宫直肠窝处探及一4.scmX2.4cm的低回声肿块,内为细小密集弱光点,回声尚均…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1岁。健康体检时B超报告:左腹膜后实质占位,大小12.0cm×9.5cm。进一步CT检查:脾实质内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大小11.5cm×10.0cm,向脾轮廓外突出,增强扫描可见强化,边界欠光整,与左肾上级分界清,左肾略受压下移,两肾及肾上腺形态正常。追问病史:平素体健,3年来偶有左侧腰部隐痛不适,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72岁。因右手掌肿块逐渐增大10余年来院就诊。专科检查:右手掌食指桡侧至环指尺侧见一大小约6cm×5cm圆形包块(图1),边界清晰,有压痛。主动屈伸受限,患指远端血运正常。超声检查:右手掌可见一中等回声肿块,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小片状无回声区,大小约62mm×55mm×44mm,其后方骨皮质回声连续。CDFI显示:上述肿块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右手掌软组织肿块,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检查。MRI检查:右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上腺神经鞘瘤的 CT 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6例经病理确诊为肾上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类圆形或类椭圆形不均质囊实性肿块。其中2例见钙化,3例见分隔。在增强扫描上,肿物均表现为延迟强化。结论肾上腺神经鞘瘤一般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不均质的类圆形肿块,多合并囊变,分隔及钙化,强化方式多为延迟强化,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男性,46岁。体检超声发现左肾占位,遂收入我院泌尿外科。患者平素未觉异常,无发热、尿频、尿急、尿痛、腰背痛等不适,镜下未见血尿,查体及常规生化检查均正常。影像学资料:常规超声发现左肾实性低回声肿块伴钙化(图1)。进一步超声造影显示左肾中段实质不均质占位病变,恶性肿瘤可能大(图2)。CT增强检查显示左肾实质内突向肾窦的类圆形肿块影,其密度中等,伴钙化,肿块边界清楚。平扫时密度略高于肾髓质,增强后肾皮质期未见明显强化,肾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2岁.因右肩背部肿块伴疼痛3个月就诊,体检:右侧后胸壁肩胛下角下方见一大小约5 cm×6 cm肿块,质稍韧,活动度可,边界欠清,余无特殊.既往体健.实验室检查均正常.B超示:肝右后叶上段紧贴肋膈角处探及一大小约11.0 cm×8.7 cm×7.9 cm的实质均质性稍低回声肿块,边界尚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其周边及内部少许血流信号,诊断意见为:(1)肝右后叶与右肾上腺区实质性肿块(来源于肝脏或右侧腹膜后);(2)脂肪肝.CT检查:(1)右侧后胸壁肿块,境界清晰,多考虑良性肿瘤;(2)脂肪肝;肝右后叶与肝肾间隙肿块,大小约8.4 cm×7.3 cm×7.5 c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其内密度尚均,CT值为37~41 HU(图1),增强后病灶逐渐为对比剂填充(图2),考虑肝右后叶血管瘤.行剖腹探查术所见:开腹后见肝胆与腹腔内腹膜、结肠及十二指肠广泛粘连,肿块位于右肝下,大小约10 cm×9 cm×9 cm,质软,有囊性感,来源于右侧肾上腺.病检检查:肿瘤由许多不规则形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管壁为单层内皮细胞,病理诊断:(右侧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图3).右侧后胸壁肿块病检为弹力纤维瘤.  相似文献   

13.
硬纤维瘤12例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祁鸣  宗敏  李海  王德杭   《放射学实践》2010,25(2):198-201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硬纤维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确诊的硬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结果:12例硬纤维瘤均为单发,其中发生于腹直肌3例(右侧2例,左侧1例),右腹外斜肌2例,左腹内斜肌2例,腹腔内1例,四肢肌肉软组织4例(2例位于前臂,2例位于小腿)。大部分病灶呈梭形(9/12),少数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3/12)。肿块截面大小不等1.4cm×3.5cm~2.8cm×6.4cm,平均2.8cm×4.6cm,长径3~8cm,平均约5.8cm。其中,5例边界较清晰,7例边界不清。B超表现为肌肉内低回声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楚或不清,内见血流信号。CT平扫表现为肌肉等密度或稍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影,与肌肉分界不清,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病灶中等度或显著强化。MRI表现为肌肉内占位性病变,T1W1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以较为精确的显示硬纤维瘤的病灶部位、形态以及范围,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术前影像学检出有助于病理取材及临床预后的正确评估。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79岁,于二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有下腹疼痛,呈持续性钝痛,进食后加重,伴恶心无呕吐,无寒战高热。曾到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滴注治疗,疼痛缓解不明显,右下腹出现一肿块,而来我院就诊。体检:右下腹们及一约10cmX8cm大八肿块,质硬,活动差,有压痛。B超检查:右下腹见11cmXgcm大小形态不规则的混合性包块,边界清,回声不均质;CT扫描:下腹部见一约15cmXg.scmX7cm大小软组织肿块影,边缘呈分叶状,其内见气体及口服造影剂影(肠管),平扫CT值为41~53HU,增强扫描强化较均匀,CT值为55~92HU(图1,2),腹膜后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评价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淋巴瘤患者的超声表现,评估病变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结果 12例患者中,9例为双侧受累,3例为单侧,共21个病灶。病灶大小3.1~12.7cm,平均(7.8±3.7)cm。肿块形态呈不规则形12个,呈椭圆形或类圆形7个,呈肾上腺弥漫性增厚表现2个,类似于肾上腺增生。肿块内部主要表现为低回声,内部回声均匀12个,回声不均匀9个,其中4个内部可见条状高回声,3个内部可见片状无回声区。肿块边界清晰16个,边界不清5个。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大部分病灶血流信号稀少或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肾上腺淋巴瘤超声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检查有助于与肾上腺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5岁,右乳腺胀痛3月余前来就诊。超声检查:右乳腺外上象限见一低回声肿块,约2.6cm×1.6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透声区,CDFI示其内血流信号丰富。左乳腺未见明确占位病变,右腋下可见多发低回声结节,大者约1.0cm×0.7cm。左腋下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结论:①右乳腺实性占位病变,结核可能性大;②右腋下多发低回声结节,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右侧乳腺肿块穿刺活检。病理结论:乳腺结核。  相似文献   

17.
患者,32岁,反复发作性小便不通畅九个月,下腹部构及肿物半个月而入院。患者既往月经正常.检查:病人发育良好,营养欠佳,下腹部触及一约10X10X12Cm‘实质性肿物,边界尚清,表面光滑,质稍硬.临床诊断:腹膜后平滑肌肉瘤.B超检查;子宫前位偏有上约3‘7。毛.5X6.2cm。,边界清楚,内回声欠均匀,宫内膜呈细光带显示清楚;两侧卵巢位置较高,大小正常.于子宫颈后方见一约10010Xllcm’实质性肿物,位置较低,边界尚清楚,与子宫有明显分界.边线复平整并有轻微结节状凸出,肿物内回声稍低,分布不均匀,其间有极少数不规则光班、…  相似文献   

18.
王丽君  汪登斌  柴维敏   《放射学实践》2013,(12):1302-1302
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43岁,体检发现左乳肿块2年余入院。查体:左乳内上可扪及一肿块,大小1.5cm×1.0cm,质韧,边界清。乳腺X线片示左乳内上象限等密度肿块,部分边缘遮蔽状,拟诊BI-RADS4A类(图1a)。超声示左乳内见一椭圆形肿块,水平位生长,边缘清晰,内部呈均匀低回声,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0岁。查体发现右肾上腺肿物1周就诊。无发热、腰痛、肉眼血尿、消瘦,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查体: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影像学检查:①超声检查:右肾上腺区可见6.4cm×6·6cm实性低回声团,其内可见星点状彩色血流。超声提示:右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②CT表现:右肾上方见软组织肿块,大小约8.0cm×6.8cm×6.6cm,形态不规则,边界较清晰,有分叶,肿块伸入右肾上极后方,略有包绕,右肾上极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右肾上腺受压推挤至肝缘,肿块内密度不均匀,平扫CT值28HU,增强扫描后肿瘤轻度强…  相似文献   

20.
肺陈旧性血肿常发生在胸部闭合性外伤之后,少见报道。我院收治左肺舌叶陈旧性血肿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男, 42岁,胸部外伤 68d,X线胸片检查发现左侧胸壁软组织包块,疑“左侧胸膜间皮瘤”入院。体检无异常。  B超所见:左侧胸腔腋前线约第 3肋间探及 6. 0cm×3. 0cm大小中等回声团块,边界清晰。提示:左侧胸腔占位性病变。CT检查:平扫见左肺舌叶一 4. 5cm×4. 0cm×5. 0cm大小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 34. 1HU,边缘光整,肿块与胸壁呈锐角,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图 1)。增强扫描肿块内无强图 1 平扫,左肺舌叶类圆形软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