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与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学变化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对于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学分型争论较大,急需一个统一的病理学分型标准。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椎间盘突出病理分型,根据术中所见分为四型。损伤疝出型:表层纤维环和后纵韧带较薄,触之较软,有弹性;切开表层组织后有成块破碎的椎间盘组织溢出或很容易用髓核钳拉出;破碎的椎间盘物质孤立,与椎间盘母体分离或轻度黏连;其病理实质为椎间盘退变和损伤疝出及炎症修复过程;此型椎间盘突出需要彻底摘除破碎的髓核组织以防复发,可通过内镜下微创手术彻底摘除破碎和游离的组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退变突出型:病变部质地硬韧,弹性差,纤维环增厚致密;椎间盘局部隆起或突起,但与整体有较好的连续性,切开后无破碎的椎间盘,不能摘除成块的椎间盘组织;其病理实质是以退变和增生反应为主的病理过程;一般后路手术切除致压后壁即可使受累神经获得可供移动的空间,硬突出和膨出的椎间盘可不作切除。椎体后缘骨软骨病伴椎间盘突出型:其特征为椎体后缘畸形、软骨结节和相邻椎间盘一起突入椎管;其病理实质是椎体后缘发育异常部分与椎间盘一起向后突出,与其相对应的椎体后缘骨缺损被椎间盘组织充填;手术需切除突出的骨性后壁和椎间盘以彻底减压。椎间盘囊肿型:椎间盘囊肿是与椎间盘相通的囊肿,其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显微镜或内镜下切除囊肿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受累的间盘是否需要同时切除仍无定论。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该病理学分型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的病理改变和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就蒋氏分类及其临床意义进行讨论。方法 根据腰椎间盘各组成部分及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 ;从椎间盘到关节突关节 ,从软组织到骨结构 ,从青少年到中老年的病理特点 ,将椎间盘突出症分为软骨板破裂、弹力、退变失稳和增生狭窄四型。对 396例不同类型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从 2 94例非手术治疗表明 ,弹力型优良率达 92 6 5 % ,增生狭窄型为 5 7 5 0 %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手术治疗 10 2例 ,优良率为 92 16 %。结论 弹力型大多数可通过非手术达到满意结果 ,增生狭窄、软骨板破裂晚期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敏  罗晓 《颈腰痛杂志》2008,29(6):575-57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目前尚无统一的国际、国内命名标准。本文回顾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类分型的相关文献,借鉴以往的分型特点,从中医辨证分型、病理分型、临床分型及评分分型等方面分析研究,探讨其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使之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服务。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解剖分型 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方法:通过对离体干化腰椎的解剖研究,结合临床术中测量及1106例回顾研究,对不同方向突出的椎间盘从解剖学角度给予区域界定,以便明确分型。结果:同区域的突出间盘产生一组相似的临床表现,基于此,将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五型,即:中央型、偏侧型、椎间管型、椎间管外型及侧方型。分别占发病间盘的334%、51%、85%、45%、24%。总结各型临床特点及合适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1年2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12例,根据术中所见分为三型:损伤疝出型,表层纤维环较薄、质软,髓核疝出或游离,容易摘除成块破碎的椎间盘组织;退变突出型,突出部质硬韧,纤维环致密增厚,无破碎组织;椎体后缘骨软骨病伴椎间盘突出型,质硬,范围大,切除困难,合并疝出者为椎体后缘骨软骨病伴椎间盘损伤疝出型。对手术切除的124例前两型椎间盘突出组织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损伤疝出型495例,患者平均年龄38.6岁,80.4%有轻微外伤史,76.8%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病理示组织破坏,新生血管化,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IgG、IgM沉积和IL-7表达,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明显,超微结构以破坏征象为主。退变突出型215例,平均年龄55.7岁,85.1%间歇性跛行明显,14.9%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病理示软骨基质和胶原纤维增生致密、排列紊乱,无炎症和免疫反应或很轻微,超微结构以增生征象为主,细胞合成活跃。椎体后缘骨软骨病伴椎间盘突出型102例,椎体后缘向后突出,椎体相应部位缺损,其中38例伴椎间盘损伤疝出型症状类似损伤疝出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不同的病理学类型、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损伤疝出型炎症和损伤反应明显,需彻底摘除疝出和破碎髓核;退变突出型退变和狭窄明显,以神经微侵袭减压为主,通常无须切除椎间盘。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解剖学分型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不同方向突出的椎间盘从解剖学角度给予区域办公室,以便明确分型,利于术式选择。方法:通过对离体干化腰椎的解剖研究。结合临床术中测量及1106便回顾研究,将突出椎间盘进行明确解剖界定之分型。结果:同区域的突出 椎间盘产生一组相似的临床表现,基于此,将椎间盘下分为5型,即:中央型、偏侧型、椎间主意 管外型及侧方型。中发病间盘的33.4%、51%、8.5%、4.5%、2.4%。结论:解剖界定明确的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治疗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按不同病因在临床上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三型六亚型,通过CT资料和手术病例资料分析各型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改变关系,并运用分型治疗200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0例中男151例,女49例;年龄19~65岁,分型:气滞血瘀型68例(瘀阻偏重亚型53例,血瘀生热亚型15例),虚损劳伤型53例(元气偏虚亚型39例,肝肾偏虚亚型14例),寒凝湿滞型79例(寒凝偏重亚型39例,湿滞偏重亚型40例)。治疗方法1.气滞血瘀型:多有腰部急骤扭伤史,起病较急,腰痛如刺牵至患侧下肢,活动不利,动…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免疫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从免疫组织化学角度研究破碎型和完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和病理过程,比较其差异,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病理学分型。方法选取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手术标本,依术中所见分为两组:(1)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组(切开突出病变部浅层后纵韧带及纤维环可见破碎椎间盘组织与椎间盘母体分离,突出病变质软,自行溢出或较易钳出)。(2)完整型腰椎间盘突出组(切开突出病变部浅层后纵韧带及纤维环无破碎椎间盘组织溢出,突出病变质硬,必须以器械切除)。所获得的椎间盘标本均行常规HE染色;以鼠抗人CD43RO、CD20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双盲法半定量计数阳性细胞,Ridit等级分析;以FITC标记的兔抗人IgM、IgG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双盲法半定量计数荧光量,Ridit等级分析。结果两组形态学有显著差异:(1)HE染色可见破碎组标本边缘灶性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化;完整组髓核面积减少,纤维环增厚,软骨基质增生;(2)破碎组标本CD。sRO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与完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破碎组标本IgG和kM免疫荧光阳性反应与完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标本中有T淋巴细胞浸润和免疫球蛋白IgG、IgM沉积,因而其病理机制可能是在损伤基础上的自免疫炎症反席过程。(2)完整犁腰椎间鼎突出以髓核很蛮、软骨某质及纤维环增牛为丰兽表现.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分型及其预后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60例,随访42例。提出了按发病急援和损伤程度为标准的分型方法,讨论了不同类型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分型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CT表现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 CT分型。方法 :选择1996~ 1998年间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30例 ,回顾性分析其 CT表现 ,并依据 CT表现进行分型。结果 :膨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49例占 37.7% ;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35例占 2 6 .9% ;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41例占 31.5 %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5例占 3.8%。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CT分型为腰椎间突出症术前选择方案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常见病,一般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突出物的解剖部位与病理变化不同,在临床上常出现不典型的征象。根据临床特征与术中所见,我们将其分为5个类型:(1)侧弯型。(2)跛行型。(3)脚下垂型。(4)马尾综合征型。(5)腰椎管狭窄症型。我们认为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与查体,可以得出正确诊断。有些病人行椎管造影,CT扫描或MRI检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治疗规律.[方法]分析2000~2005年住院的536例凸起型及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病例.[结果]凸起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破裂型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破裂型腰腿痛多呈突然加剧(P<0.01),疼痛分级多为重度疼痛(P<0.01);破裂型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1),破裂型与凸起型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也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凸起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疼痛程度较轻、根性损害较少,非手术治疗疗效好;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种疼痛因素并存,腰腿痛症状较重,首选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2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不同部位的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按突出部位分为椎间孔内型和椎间孔外型椎间盘突出,椎间孔内型椎间盘突出采用后路关节突切除,切除椎间盘、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椎间孔外型椎间盘突出采用经横突间入路单纯椎间盘切除术。结果横突间入路进行椎间盘切除平均手术时间50min,平均出血量180ml;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平均出血量330ml,平均手术时间120min。所有患者术后下肢疼痛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神经根牵拉试验正常。经过平均术后12个月的随访,除2例术前部分肌力恢复不良外,其余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不同的突出部位分为2种类型,适宜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分型及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昌盛 《颈腰痛杂志》2001,22(4):342-34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症,也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一种疾病,属中医“腰痛”范畴,由于诊疗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对该病可以获得明确诊断,其诊疗研究也更加深入,本文对几年来有关临床资料整理,从中医分型和非手术治疗两大方面评述如下,冀其有裨于同道。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病,也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疾病,属中医腰痛范畴.由于诊疗技术设备水平的提高,目前对该病可以获得明确诊断,其诊疗研究也更加深入.本文对几年来有关资料的整理,从中医分型和非手术治疗两大方面评述如下,冀其有补于同道.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及临床分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 471002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LDH的分型方法较多[1,2],本文就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及临床分型进行探讨,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的组织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自1990年8月~1994年12月间,将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摘除的髓核组织,与对照组共56个髓核组织制成HE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组(1)74例(57.81%)的髓核中有脊索细胞(P值<0.05),其中30岁、40岁年龄组髓核中的脊索细胞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2)104例(81.25%)的髓核中有退变的脊索样细胞(P值<0.005);(3)28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髓核中24例(85.71%)有脊索细胞,较其他类型明显增高.而对照组5具胎儿和新生儿尸体的20个髓核中均有脊索细胞;5例胸腰段外伤性骨折病人的10个髓核及9具成人尸体的56个髓核中均未见到脊索细胞.本结果提示:如脊索细胞性髓核向纤维软骨性髓核移行过程发生障碍,仍保留为脊索细胞或脊索样细胞是发生腰椎间盘退变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脊髓造影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1991年~1994年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在脊髓造影中.动态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的变化,并根据变化情况,辩证的应用手法、牵引、练功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厂临床资料l、一般资料:本组13s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人间、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ss例.其中男fi仰].女i《例;年龄Ig~61岁。病程S个月内32例.3、叫到一一*17例,一年以上9例,突出椎间隙*。伶俐.1*,>1‘)例,I,。。l例、对照组75例.其中男:3S你J.女、厂倒*龄17~“岁;病程3个月内j广冽,X、H到一个周例·一年以上14例:突出推问隙L。。、;问.L…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分分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分型标准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方法: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10年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127例,手术治疗674例,保守治疗453例.所有病例资料完整,包括有现病史、既往史、查体,CT、MRI、椎管造影。每个病例至少具有椎管造影、CT、MRI中的一项。从疼痛、神经症状、CT表现、MRI表现、椎管造影五个方面进行系统总结,将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影像表现相结合进行评分分型从而建立评分分型—6分V型标准。2004年1月至3月在门诊应用该分型对159例门诊病人进行分型,并跟踪随访。结果:对159例病人进行分型,其中Ⅰ型15例,Ⅱ型36例,Ⅲ型54例,Ⅳ型33例,Ⅴ型21例,按百分比计算Ⅰ型9%,Ⅱ型23%,Ⅲ型34%,Ⅳ型21%,Ⅴ型13%。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分型标准(以下简称评分分型)将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影像表现相结合进行评分分型,反映了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