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3种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并获有效随访的48例老年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分为3组:A组23例,采用前路手术;B组16例,采用后路手术;C组9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Cobb角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明显好转,C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A、B组,出血量多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术前Cobb角和术前、末次随访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Cobb角矫正率小于B、C组,术后Cobb角丢失率大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术后Cobb角矫正率和术后Cobb角丢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恢复,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3种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椎结核均能取得良好疗效,只要适应证选择正确,均能有效清除病灶、重建脊柱稳定性、矫正畸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路经肋椎关节入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椎多椎体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7月~2011年7月,采用后路经肋椎关节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的胸椎多椎体结核患者43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行Frankel评分,观察随访期间植骨融合率、后凸畸形矫正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个月~5年,末次随访时1例Frankel A级患者恢复至Frankel D级,3例Frankel B级患者恢复至Frankel D级,其余患者均恢复至Frankel E级.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取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3~12个月.术后1周Cobb角平均为5.1°,末次随访Cobb角平均为9.2°,Cobb角平均丢失约4.1°.结论 经肋椎关节手术入路治疗胸椎多椎体结核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后不同入路手术对老年胸椎结核患者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结核患者68例,包括前入路组37例和后入路组31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指标;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观察Cobb角度、ASIA分级变化及结核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末期随访ESR、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入路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Cobb角显著低于前入路组(P0.05),术后3个月Cobb角矫正率高于前入路组,末次随访Cobb角丢失率低于前入路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结核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入路或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取得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后入路在后凸畸形矫正及维持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矫正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口内入路不同术式矫正下颌角肥大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应用下颌角弧形截骨术矫正60例中重度下颌角肥大,下颌角外侧骨板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治10例轻中度下颌角肥大,通过X线头影测量评价疗效.结果 下颌角弧形截骨组术后下颌角角度为(129.491±6.277)°,下颌平面角角度为(34.447±5.068)°,下颌升支后缘切线与前颅底平面的前下交角角度为(92.702±5.520)°,面下部宽度为(10.797±0.688)c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近于正常人群.下颌角外侧板矢状劈开截骨组术后面下部宽度为(11.200±0.675)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颌角角度为(123.444±3.468)°,下颌平面角为(30.444±3.664)°,下颌升支后缘切线与前颅底平面的前下交角为(95.333±3.00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容貌较术前均有明显改观,无下齿槽神经损伤、下颌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下颌角肥大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截骨方法,可有效矫治下颌角肥大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81例成人非跳跃性胸椎结核的手术疗效,探讨非跳跃性胸椎结核手术入路、固定方式的选择策略。方法 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5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胸椎结核患者112例,81例成人非跳跃性胸椎结核患者获得平均39个月(17~75个月)的随访,其中23例合并脊髓功能障碍,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4例、C级7例、D级9例。以双椎体结核多见,尤以T10、T11最多。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1~3周局部症状均明显减轻,术后8~12周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23例伴有脊髓损害的患者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至少提高1级。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0.5、1和1.5个月出现切口窦道形成,经CT及MR检查无脓肿、死骨形成,经换药治疗1~2个月后治愈。前路固定组脊柱后凸畸形矫正率平均为10.2°±2.1°,后路固定组平均为12.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前路固定组矫正角度丢失平均为6.9°±1.9°,后路固定组为5.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人非跳跃性胸椎结核的术式选择应根据病变的部位、范围以及患者的一般状态而定,采用正确的手术方式能够达到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清除病灶、脊髓减压及缓解局部疼痛的目的,后路固定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及维持矫形方面要优于前路固定。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Wiltse′s入路)、前路及后前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成人胸椎和腰椎结核中远期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6年1月共有421例胸椎和腰椎结核患者在我科行手术治疗,其中获得中远期随访者341例,男性190例,女性151例;年龄18~73岁(42.1±15.1岁)。330例术前接受标准化抗结核治疗至少2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11例行急诊手术。T1~T10 82例,T11~L2 165例,L3~L5 94例。179例采用经后路(Wiltse′s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98例采用经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64例经Wiltse′s入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C组)。术后采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1.5~2.0年。收集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术前、术后1周的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胸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在X线片上测量胸腰椎后凸Cobb角,计算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率、末次随访矫正丢失角度;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植骨融合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5~13年(8.4±2.1年)。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和C组(A组分别为207.8±50.0min、570.0±309.6ml、12.5±2.5d,B组分别为249.9±47.7min、745.5±394.6ml、16.8±9.7d,C组分别为274.3±59.3min、792.0±282.8ml、17.3±3.4d,P<0.001)。A组术前、术后1周时的ESR和CRP分别68.8±26.1mm/h、31.4±13.0mm/h和53.0±14.6mg/L、27.9±7.1mg/L;B组分别为63.7±22.4mm/h、27.9±10.0mm/h和53.4±20.3mg/L、27.6±9.4mg/L;C组分别为65.4±24.2mm/h、31.1±11.1mm/h和55.2±16.9mg/L、26.0±7.8mg/L。三组术后1周的ESR、CRP均较术前显著性下降(P<0.001)。A组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为5.1±1.1分、2.5±0.8分、1.8±0.7分;B组为5.2±1.0分、2.6±1.0分、2.0±0.6分;C组为4.9±1.0分、2.5±1.1分、2.0±0.7分。三组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01)。A组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为27.0°±3.1°、9.8°±2.0°、13.0°±1.9°;B组为27.5°±1.9°、10.4°±0.8°、14.4°±0.9°;C组为28.3°±4.8°、10.6°±2.4°、13.9°±2.3°。三组后凸畸形均得到显著性矫正(P<0.001)。末次随访时矫正角度丢失:A组3.2°±1.1°、B组4.0°±0.7°、C组3.3°±1.0°,B组矫正角度丢失大于A组和C组(P<0.001)。末次随访时三组未达到1级和2级融合共15例,A组10例(5.6%),B组2例(3.1%),C组3例(3.1%)(P>0.05)。24例伴有脊髓神经功能损害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有明显改善。术后A组6例(3.4%)、B组6例(6.1%)、C组5例(7.8%)发生并发症(P>0.05),均经对症治疗治愈。B组1例术后2年结核复发,采用经后路Wiltse′s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愈。结论: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三种入路手术治疗成人胸椎和腰椎结核均能够取得较满意的中远期疗效,经Wiltse′s入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单纯前路组和后前路联合组,经Wiltse′s入路组和后前路联合组对后凸畸形的矫正和维持优于单纯前路组。  相似文献   

7.
郑亚东  陆生林 《骨科》2018,9(2):90-95
目的 比较改良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病人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和改良组(采用改良的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每组20例。传统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37.3±8.5)岁;改良组: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37.5±6.2)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记录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记录并分析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术前、术后6个月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伤椎Cobb角。结果 病人均获得7~2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伤椎Cobb角矫正、Frankel分级改善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50.0±35.8) ml,术后引流量为(82.5±14.5) ml,末次腰痛VAS评分为(1.6±0.5)分,均优于传统组的(269.5±39.9) ml、(151.3±19.2) ml、(2.5±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棘突旁有限显露治疗有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在脊柱畸形矫正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满意,且能减轻病人的手术创伤,术后病人腰背痛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前后路联合切口治疗脊柱畸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脊柱前后联合切口对治疗脊柱畸形的手术矫正效果.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14例脊柱畸形的患者,其中先天性脊柱畸形6例,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弯6例,前屈畸形2例,采用经胸腔,胸腹联合切口和经腹膜后入路,同时或分期手术,测定手术前后的Cobb角,术后随访3~18个月.结果对于先天性脊柱畸形的矫正效果,术前平均Cobb角54°、前屈角39°,术后平均Cobb角为18°,前屈角为27°,矫正率分别为67%、31%.对于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正效果,术前平均Cobb角96°,术后平均Cobb角35°,矫正率为64%.另两例为继发性脊柱畸形,强直性脊柱炎术前脊柱前屈角(T4~L4)为65°,术后30°,神经性纤维瘤胸椎侧弯伴前凸畸形,术前45°,术后6°.结论应用前后路联合切口治疗一些特殊类型的脊柱畸形,尽管手术风险高,手术难度大,但能取得满意的手术矫正效果,并且提高了植骨融合率,保证了手术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梯形切口一期前外侧经肋骨横突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胸椎结核患者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19~67(42.2±14.8)岁。病变节段位于T5~T12,伴有后凸畸形12例,Cobb角23.5°~40.2°,平均28.8°±4.8°;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20例,E级2例。入院时血沉28.1±21.7mm/h。术前VAS评分6.4±1.1分。均采用梯形切口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外侧肋骨横突切除胸膜外入路清除病灶植骨融合。术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持续9~24个月,平均15.6±5.5个月。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比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后6个月采用Kirkaldy-Willis功能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3d、术后3d与术后9个月Cobb角。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3~6.2(5.2±0.5)h;术中出血量440~650(552.2±62.7)ml。2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12~34(22.1±6.8)个月。术前血沉9.6±4.3mm/h,术后3个月血沉6.8±2.8mm/h,VAS评分3.5±1.1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12例伴有后凸畸形的患者术后3d Cobb角为21.7°±5.6°,术后9个月Cobb角为22.4°±5.6°,平均角度丢失为0.6°±0.4°。术前与术后3d的Cobb角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植骨融合时间6~9(7.0±0.9)个月。随访患者中无内固定松动、脊柱失稳、脊髓损伤加重、结核复发等并发症。3例Frankel分级为C级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时2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20例Frankel分级为D级的患者,术后3个月均恢复至E级。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分级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rkaldy-Willis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6%。结论:采用梯形切口一期前外侧经肋横突入路手术配合术后积极化学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矫正后凸畸形,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侧前方病灶清除人工椎体置换术治疗胸椎结核后凸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脊柱侧前方病灶清除椎间轴套式钛合金人工椎体置换治疗胸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胸椎结核并后凸畸形患者19例,后凸Cobb角15°~30°,平均25°,7例患者合并脊髓压迫,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4例。手术方法为一期侧前方病灶清除椎间轴套式钛合金人工椎体置换,置换的人工椎体内置入松质骨。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9个月。结果:随访2~3年,平均2年4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椎体无滑脱,胸椎结核全部治愈,脊髓功能损害者术后1年内完全恢复。术后后凸Cobb角平均8°,平均矫正17°,随访期间畸形矫正无明显丢失。结论:胸椎结核侧前方病灶清除人工椎体置换术治疗胸椎结核并后凸畸形效果较好,能够一期完成病灶清除、脊髓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和后凸畸形矫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下颈椎牵张屈曲型损伤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8月至2008年8月手术治疗的30例下颈椎牵张屈曲型损伤患者,根据不同类型、是否合并椎间盘损伤和术前牵引复位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前路手术7例,后路手术5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18例.分析3组的损伤节段Cobb角、椎体水平移化的变化、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评分)、融合时间、融合率、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5~24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内置物松动发生.所有患者Frankel评分术前平均为1.67分,术后为2.22分.术前Cobb角平均为7.78°,术后为1.79°;水平位移术前平均3.67 mm,术后恢复到0.53 mm.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比较筹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融合时间、Cobb角、椎体水平移位、融合率、神经功能恢复、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手术前后的Cobb角、椎体水平移位和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根据不同损伤情况选择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下颈椎牵张屈曲型损伤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关节突脱位、是否可以复位以及椎间盘损伤等情况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后路联合手术以及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84例胸椎结核患者(病灶≤2个节段),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前路手术)、B组(后路手术)和C组(前后路联合手术),每组28例。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Cobb角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84例患者均随访1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组明显短(少)于A组和B组(P 0. 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ESR、CRP、Cobb角3组均明显低于术前(P 0. 05),C组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 0. 05)。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3种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均取得较好疗效。相较于前路、后路手术治疗,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路经皮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Anterior SuperPAT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髋臼假体位置及早期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行THA的7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38例采用前路经皮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的病人纳入前路通道组,37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的病人纳入后外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后1周、1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拍摄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假体的外展角与前倾角,并与Lewinnek安全区(髋臼外展角40°±10°、髋臼前倾角15°±10°)进行比较,评估放置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结果 病人随访8~21个月,平均为12.1个月。所有病人术后6个月均未见脱位。前路通道组手术时间长于后外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后外侧组,术后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后外侧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低于后外侧组,术后1周、1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后外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通道组的外展角和前倾角分别为42.78°±4.98°、15.29°±4.97°,二者均在安全区域的比例为84.2%(32/38);后外侧组的外展角和前倾角分别为41.49°±5.50°、13.58°±4.74°,二者均在安全区域的比例为83.8%(31/3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前路经皮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行THA,髋臼假体位置无明显差异。虽然前路经皮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手术时间更长,但能明显减少手术出血,缓解手术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单节段与双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轻中度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单节段或双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并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轻中度胸腰椎骨折患者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23~76岁,平均43.8岁。单节段固定31例,双节段固定14例。术前、术后第3天和末次随访时测量伤椎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两组的椎体压缩率、矫正度丢失、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 随访13~57个月,平均24.8个月。末次随访时单节段固定组患者满意率93.5%、双节段固定组92.9%。术前单节段固定组椎体压缩率为44.67%±4.6%、双节段固定组45.49%±8.9%,Cobb角分别为24.6°±4.2°、25.8°±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两组椎体压缩率分别为9.34%±5.2%、8.68%±4.5%,Cobb角分别为9.2°±1.6°、8.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椎体压缩率分别为11.83%±4.2%、10.12%±2.5%,Cobb角分别为10.5°±1.3°、9.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第3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0±35)、(110±42)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0±48)、(380±5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轻中度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单节段与双节段经伤椎固定均能较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和Cobb角,近期随访未发现明显矫正度丢失。双节段经伤椎固定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出血量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累及三柱的胸腰段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9月,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二期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技术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累及三柱的胸腰段骨折患者12例,包括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33±9.4岁(21~47岁)。所有患者首先接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2周后接受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重建脊柱前中柱稳定性。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采用自行设计的工作通道,融合节段包括T11/12 4例,T12/L1节段5例,L1/2节段3例。分别记录前后路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在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分别采用ASIA 2011标准以及Cobb角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情况以及矫正维持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Suk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后路手术时间平均125.8±29.0min,手术出血量平均460.5±88.1ml;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手术时间平均127.1±21.7min,手术出血量平均185.8±62.3ml。侧入路椎间融合相关手术并发症包括术后穿刺侧血胸1例,穿刺侧神经根损伤1例。随访时间平均12.75±4.6个月。患者术前平均Cobb角31°±8.7°,侧入路椎间融合术后平均Cobb角5.1°±3.5°,随访过程中平均矫正丢失4.3°±2.1°。末次随访时骨性融合8例(66.7%),可疑融合4例(33.3%),无植骨不融合及假关节病例;术前不完全损伤者中有5例出现至少1个级别的神经功能提高,其他患者神经功能无改善;无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累及三柱的胸腰段骨折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是否可作为传统前后路开放手术的替代或补充有待更多病例更长时间观察。  相似文献   

16.
两种剖胸入路在胸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口和腋下微创切口剖胸行胸椎结核手术,探讨两种手术入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创剖胸入路开胸行胸椎结核手术28例,设立对照传统后外侧切口开胸28例,观察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开胸时间、病灶清除范围、关胸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和对照组比较,通过SPSS 11.5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组病例均能完成T_(3-12)椎体的显露和病灶的清除以及椎间的植骨融合和内固定,微创入路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开胸时间、关胸时间以及胸腔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入路组在切口的隐蔽程度、对肩关节活动的影响及术后疼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剖胸入路能顺利完成T_(3-12)胸椎结核手术,其手术创伤较传统的后外侧剖胸人路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要】 目的:评估后路矫形手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脊柱高度的矫正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接受后路矫形内固定术的AIS患者277例,单弯(single curve,SC)173例,双弯(double curve,DC)104例,站立位主弯Cobb角平均53.63°±15.38°(40°~140°),仰卧位主弯Cobb角43.87°±15.01°(20°~124°)。脊柱高度(spinal height,SH)定义为仰卧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上T1椎体上终板中点至S1椎体上终板中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测量术前、术后SH,ΔSH为手术矫正SH值。评估不同Cobb角侧凸患者的ΔSH,并采用偏相关分析评估脊柱侧凸术前Cobb角、Cobb角矫正值、Cobb角矫正率、术前SH及术后SH与ΔSH的相关性。结果:SC组仰卧位Cobb角术后矫正至15.69°±9.21°(4°~79°),DC组仰卧位主弯Cobb角术后矫正至19.50°±13.07°(3°~95°),矫正率分别为69.7%和65.5%。SC组和DC组术前SH分别为41.29±2.96cm和39.97±3.26cm,术后SH分别为43.77±2.71cm和42.86±3.04cm。SC组术前仰卧位Cobb角分别为≤30°、31°~40°、41°~50°、51°~60°、61°~70°、71°~80°、>80°时,ΔSH分别为1.97±0.79cm、2.14±0.63cm、2.52±0.65cm、2.77±0.51cm、3.92±0.61cm、4.33±0.22cm、4.85±0.22cm;而在DC组中,ΔSH分别为2.37±0.60cm、2.35±0.69cm、2.56±0.53cm、3.27±0.40cm、3.79±0.94cm、3.89±1.11cm、5.46±0.91cm。ΔSH与术前Cobb角[SC:r=0.702,P<0.001;DC(主弯+次发弯):r=0.718,P<0.001]、Cobb角矫正值[SC:r=0.659,P<0.001;DC(主弯+次发弯):r=0.698,P<0.001]和术后SH[SC:r=0.182,P=0.017;DC(主弯+次发弯):r=0.213,P=0.033]呈显著相关性,但与Cobb角矫正率[SC:r=0.083,P>0.05;DC(主弯+次发弯):r=0.039,P>0.05]和术前SH[SC:r=-0.082,P>0.05;DC(主弯+次发弯):r=-0.047,P>0.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后路矫形手术可显著改善AIS患者的SH,术前Cobb角和Cobb角矫正值是影响SH矫正程度的主要因素,术后SH是次要影响因素,而Cobb角矫正率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王方  邹德威  吴强 《临床骨科杂志》2015,(2):156-158,162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4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实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按入路分为两组:椎旁肌间隙入路33例(A组),后正中入路41例(B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住院时间、椎体高度矫正率、Cobb角矫正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两组椎体高度矫正率、Cobb角矫正率、末次随访时VAS和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 d VAS和ODI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适合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术远端固定椎(lower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为T12或L1对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后路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的37例Lenke 1型AIS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29例;年龄11~18岁(14.3±1.8岁)。将患者分为TV组(LIV固定于T12)和LV组(LIV固定于L1)。其中TV组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11~18岁(14.7±2.1岁);LV组21例,男5例,女16例,年龄11~17岁(14.0±1.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以上。记录患者术前Risser征、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融合节段,术前和术后2年通过SRS-22量表评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2年时行站立后前位X线片检查,测量患者Cobb角、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phy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脊柱矢状位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统计学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各矢状面影像学参数变化值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术前Risser征、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融合节段、术后2年SRS-22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Cobb角46.1°±6.6°,TK 24.3°±7.0°,LL 46.0°±8.4°;术后2年Cobb角15.9°±4.7°,TK 18.3°±6.7°,LL 38.8°±8.6°,Cobb角矫正率(65.6±8.9)%。两组术前及术后2年Cobb角、LL、SS、PT、PI、SVA以及LL变化值、SS变化值、PT变化值、SVA变化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TV组TK值为24.1°±6.3°,LV组为24.3°±7.5°;术后2年TV组TK值为19.4°±5.8°,LV组为17.4°±7.4°;术前和术后2年TK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V组冠状面Cobb角矫正率为(62.6±8.4)%,LV组为(67.8±8.9)%;TV组TK变化值为4.7°±3.0°,LV组为6.9°±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K变化值和LL的变化值存在明显相关性(r=0.602,P<0.001)。结论:远端固定至L1的患者相较于远端固定至T12的患者远期随访TK可能减小更多。后路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Lenke 1型AIS患者时,TK和LL共同参与维持矢状面平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路病灶清除脊髓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伴脊髓损害的胸椎结核的可行性,比较手术时机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6例胸椎结核伴脊髓损害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后方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脊髓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其中11例出现脊髓损害症状至手术时间3个月(A组)、15例出现脊髓损害症状至手术时间3个月(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节段及术前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病变节段Cobb角、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骨融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并计算矫正度;采用ASIA分级评价手术前后脊髓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60个月,平均41.6个月。术中、术后均无脑脊液漏发生。A组住院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均显著少于B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B组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A组1例T6、7结核术后切口出现窦道,经换药等处理后愈合,20个月骨性融合后取出内固定物,36个月随访时结核无复发;B组1例T4、5结核术后26个月时复发并出现胸椎畸形,予以翻修。其余患者均无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或结核复发。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病变节段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Cobb角及矫正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ASIA分级,A组C级1例、E级10例,B组D级2例、E级13例,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34,P=1.000)。结论对伴有脊髓损害的胸椎结核患者,采用后方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脊髓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尽早手术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