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endothelial ysfunction)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键,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现拟对TIA患者行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测,并分析血管内皮功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莫肇 《现代医院》2012,12(1):52-54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6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IA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应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结论 对TIA患者应该尽早做诊断检查(MRA和TCD对血液动力学型TIA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确诊,去除各项危险因素,及时开始治疗,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许玉珠 《中国校医》1997,11(3):198-19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在就诊时往往症状消失,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给诊断、治疗造成困难。本文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CD)对临床诊断为TIA的50例患者的颅内动脉的血流频谱(峰速、均速、舒张期速度、频谱形态及音频)变化进行观察,探讨TCD对TIA病人在诊断、治疗方面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仪器及指标采用美国第二代TCD诊断仪,通过额、眶、枕窗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ICA)、双侧椎动脉(VA)、双侧小脑后下动脉(PICA)和基底…  相似文献   

4.
刘学文  蔡爱民  田步先  韩锟  张雪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664-2665,2667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流行病学及神经影像学特征,为临床及早判断病情和及时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360例TIA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影像学检查特点(包括头颅CT、头颅MRI及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360例TIA临床表现持续时间在10min以内的146例(40.6);125例频繁发作患者中,进展为缺血性卒中者16例(12.8);235例非频繁发作患者中,进展为缺血性卒中者19例(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血区由ICA系统支配者234例(65),VBA系统支配者126例(35);临床表现出现的频率最高的为:肢体瘫痪(64.3);抗血小板治疗者236例(65.6);302例患者(83.9)在出院前7~10d内症状停止发作,29例(8.1)患者进展为完全性卒中;349例患者有脑CT检查结果,CT检查率96.9,108例患者有头颅MRI检查,MRI检查率30。[结论]TIA症状持续时间多为10min以内,频繁发作者进展为缺血性卒中远高于非频繁发作者,以ICA系统多见,临床最常见症状为肢体瘫痪,阿司匹林应用率最高,多数患者停止发作,但是仍有患者进展为完全性卒中,TIA的抗血小板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6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IA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24h。治疗应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综合治疗。结论对TIA患者早做诊断、检查和治疗,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6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IA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24h。治疗应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综合治疗。结论对TIA患者早做诊断、检查和治疗,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认知功能的特征。方法:本研究对168例TIA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等评估,并根据Mo CA评分分组。结果:伴认知功能障碍的TIA患者占23.2%,Mo CA评分中记忆功能下降程度(60.22±3.36%)最为显著,其次是执行功能(57.38±4.26%)和视空间功能(41.84±2.12%)。结论:23.2%的TIA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以记忆功能、执行功能和视空间功能下降为主,可能与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血管病变特点。方法:选择颈动脉系统TIA患者61例,根据发作频率分为频发组和非频发组,全部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2组患者狭窄血管的分布及狭窄率。结果:(1)61例中85.2%(52/61)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频发组92.3%(36/39),非频发组72.7%(16/22),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O.05);(2)颅外动脉狭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多占58.3%(28/48),而颅内动脉狭窄则以大脑中动脉最多占47.1%(32/68),颅内、外动脉狭窄比约为1.42:1(68/48);(3)频发组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76.9%(30/39),非频发组40.9%(9/22),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颅内一外动脉狭窄是发生TIA的重要因素,频发TIA的患者应积极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9.
栾玉成 《中国保健》2010,(3):112-113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47例TIA患者采用口服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低分子肝素钙5000u,1次/12h皮下注射;氯比格雷75mg/次,1次/d,同时对合并症进行相应治疗。用药前后分别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47例TIA患者经治疗后,显效29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7.9%。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均无改变,住院及随诊6个月未发生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 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比格雷安全有效,是TIA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08月至2010年03月确诊为TIA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回顾分析。结果:共9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发作性偏身麻木、无力者较多;MRI、MRA及CTA检查阳性率高(90、85%)。经抗小血板、控制血压、他汀类药物等综合治疗,TIA症状控制80例(占83.36%)。结论:TIA病因中以颈部和脑部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为基本病因;积极进行脑血管和颈部血管的影像学检查;积极进行生活干预、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使用他汀等防治措施,是二级预防的基本措施;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颈动脉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相当的症状和体征.每次发作通常在20~50分钟,一般数小时或24小时内完全康复,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发作突然,可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期内多次发作,常常是发生严重脑梗死的警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年来在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影像等诸方面有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自1965年定义以来一直沿用至今,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人们对TIA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在概念、影像学、缺血耐受、治疗、预后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每年发病率约200/10万,死亡率波动于100/10万上下,通过对各类脑血管病发病率研究表明,脑血栓与脑梗塞所致的脑梗塞占70%,因此脑缺血性梗塞的治疗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1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致残率高居第1位。在疾病谱中因脑血管疾病而死亡者,在日本占第2位,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占第3位,而我国近年来已跃居榜首。卒中一旦发生,复发率很高。在美国,每年约60万新的或复发性脑卒中病人中,有50万例为卒中首发。大约25%脑血管疾病幸存者在2年内复发;而5年内有大约40%的患者再次复发,其中65%为缺血性脑卒中。原发性卒中后,再次卒中的危险性与一般人相比升高9倍,再次卒中的患者预后更差,70%-80%常导致严重的致残或死亡。  相似文献   

1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此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突然,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或视网膜功能障碍,多于5分钟左右达高峰,持续时间短,恢复快,不留后遗症状,可反复发作,约1/3的病人可发展成为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脂血症病史。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可伴有对侧面部轻瘫,是其常见症状。此病的表现形式还有眼睛的一过性黑蒙或失明及失语症。  相似文献   

1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如未经适当的治疗而任其自然发展,约1/3的病人数年之内有发生完全性脑梗塞的可能,约有1/3经历长期的反复发作而损害脑的功能[1].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通过对TIA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病人及时获得自我保健知识和能力,从而有效的减少复发,防止发生脑梗塞及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血脂、纤维蛋白原的关系。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7例为TIA组,同期门诊健康查体者50人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两组比较,TIA组TG、Tch、LDL、FIB分别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正常。血脂及纤维蛋白原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关,是其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邢薇 《健康大视野》2007,15(2):11-12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血小板CD62p、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变化,以了解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探讨其在TIA发生发展以及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TIA患者、63例脑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人分别抽取静脉血,以比色法检测血浆LPA,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血小板CD62p水平,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及MPV,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TIA组、脑梗死组血浆LPA、血小板CD62p、MPV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PLT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IA组与脑梗死组比较:血浆LPA水平TIA组明显高于脑梗死组(P〈0.01),血小板CD62D及MPV水平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在TIA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浆LPA、血小板CD62p,PLT及MPV等指标检测,对TIA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控制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干预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