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存在呼吸困难症状的早产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NRDS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气分析显示观察组PaO2及pH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NRDS有显著预防效果,可促使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的发生呼吸困难的早产儿60例,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处理.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均给予固尔苏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给药后6、24、48 h时,PaO2:、PaCO2、pH的检测结果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组患儿呼吸窘迫的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儿呼吸窘迫的发生率为43.33%,治疗组患儿的呼吸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随着胎龄的增加,患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逐渐下降(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吸痰、吸氧、机械通气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采用PS制剂气管内给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6 h观察组的血气分析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29例早产儿气管内滴注单剂预防量PS,并与27例未用PS的早产儿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预防组在NROS发生率、氧疗时间、机械通气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死亡率无明显差别,预防组血气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PS预防性给药可改善早产儿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降低机械通气率及住院总费用,缩短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对早产儿NRDS具有减轻病情作用.  相似文献   

5.
6.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黎  夏传雄  刘亚玲  徐崇民 《医药导报》2003,22(11):788-790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首剂120 mg,给药时间为出生后3~16 h,平均(5.9±3.2) h,12 h后再用120 mg.分右侧卧、左侧卧、平卧3个体位各1/3剂量,每注入1/3剂量后用复苏气囊供氧1~3 min,使药液在肺内均匀分布,约10 min完成注药过程.结果:用药后即刻症状和体征改善,血气分析明显好转,吸入氧浓度降低,48 h内X线胸片明显改善.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NRDS疗效肯定,在改善氧气交换和肺部病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28例患有NRDS的新生儿依据用药方案差异分为两组,其中63例给予吸痰、吸氧、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余65例在此前提下采用PS制剂气管内给药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6 h后PaO2、pH、PaO2/FiO2值均显上升趋势(P〈0.05),而PCaO2下降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分别为23.08%与41.27%,观察组相对较低(P〈0.05);两组住院与机械通气时间及其疗效(分别为95.38%与82.54%)对比观察组均更为理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S用于对新生儿NRDS的治疗,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病症与缩短治疗时间,也有利于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疗效,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7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吸痰、吸氧、预防出血、抗感染及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NRDS的发生率分别为36.84%和13.16%,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39.47%和10.5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h后,观察组PaO2、PCO2及pH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预防NRDS的发生,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温颖  张凤仙  朱宏斌 《首都医药》2006,13(18):42-4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对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作用。了解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6例呼吸窘迫的早产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并对其临床特点、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26例中24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防治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且合理掌握用药指征和时机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我院出生的胎龄29~32周早产儿44例,随机分为预防组20例,治疗组24例,预防组于生后30 min内即从气管插管内分2次滴入Ps 120 mg,用药后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CPAP)辅助呼吸;治疗组确诊RDS后应用PS,方法同预防组.同时观察患儿呼吸、心率,并于用药6、24、48、72 h做血气分析.结果:预防组鼻塞CPAP辅助呼吸时间(26.4±13.6)h,鼻管法氧疗时间(39.6±16.1)h;治疗组分别为(96.0±19.6)h和(108.0±204.0)h.两组比较t分别为9.47、8.6,P均<0.05,预防组较治疗组明显缩短.48 h内各时段PaO2、PaCO2、pH预防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S预防早产儿RDS,可减轻病情,避免机械通气、缩短氧疗时间、减少早期及后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对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血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0.6%(29/32),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8.7%(22/32),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aO2、PaO2/FiO2高于对照组患儿,PaCO2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2008年2月至201 1年1月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26例临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12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应用机械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救治,痊愈115例,痊愈率91.26%;应用前与应用后各时问段血气指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 综合征是急危症,及早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顺应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国产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出生的7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进行研究。治疗组42例NRDS患儿气管内注入国产PS后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28例NRDS患儿单纯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机械通气参数、肺X线片转归、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结局等。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迅速好转。用药后1 h血气PaO2、pH开始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P<0.05或P<0.01)。机械通气参数FiO2、PIP于用药后1 h内明显下调,RR和PEEP分别于用药后6 h、48 h明显下降(P<0.05或P<0.01)。应用国产PS后2~6 h治疗组机械通气参数FiO2明显低于对照组(P2h<0.05,P6h<0.05),PIP值于用药后1~72 h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用药2~6 h后,肺X线片显示NRDS病变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国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肺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特护病房收住的2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使用PS,观察其治疗后的临床反应、血气变化及胸片肺透亮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PS后,可发现患儿皮肤迅速转红,血氧饱和度上升,不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呻吟、气促情况缓解,呼吸困难、三凹征、紫绀症状减轻或消失;辅助机械通气的患儿用药后30min均下调呼吸机参数,生命体征监测平稳,6~12h复查胸片,肺透亮度明显好转。用药前与用药后2h查血气,pH、PCO2、PO2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用外源性PS替代疗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减少了NRDS的发病率及疾病的严重程度,降低了呼吸机使用条件,降低了病死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产儿生后早期(2h内)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我院出生的58例早产儿,其中治疗组28例于2h内气管内滴或注入PS预防早产儿RDS,剂量为100mg/kg,对照组30例常规给予氨茶碱、氨溴索治疗。结果:治疗组仅3例发生RDS,其中1例并发气胸放弃治疗,发生率10.7%。对照组有13例并发RDS,共5例因颅内出血、肺出血、气胸等放弃治疗。发生率43.4%。结论:早产儿早期使用PS可以有效减少及减轻RDS发生率及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高危早产儿呼吸窘迫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胎龄26~32周或体重900~1500克的早产儿分为两组,其中22例早产儿作为预防组,生后2小时内气管内注入PS;23例因家庭原因末能预防应用PS作为常规组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组NRDS发生率、呼吸机参数、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病死率。结果预防组早产儿NRDS发生率22.8%(5/22),常规组65.2%(15/2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预防组机械通气吸气峰压(PIP)、呼吸未压(PEEP)、吸入氧浓度(FiO2)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预防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常规组明显缩短,预防组肺炎及慢性肺部病变发生率明显降低,病死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预防应用PS可降低NRDS发生率,减轻NRDS严重程度,降低呼吸机参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1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国外有一些资料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有较好的疗效。国内资料不多,现将我院近年10例病人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比较猪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与牛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VIP、Wanfang、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收集猪PS与牛PS治疗NRD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6月。两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研究,共计2 351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猪PS组的病死率、重新给予PS率、氧暴露时间及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发生率均低于牛PS组,而72 h拔管率高于牛PS组(P均<0.05);两组患儿肺出血、败血症、住院时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与牛PS相比,猪PS治疗NRDS更能有效降低病死率、重新给予PS率,提高72 h拔管率,缩短氧暴露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较小。但受纳入样本量和文献质量限制,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高质量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陈洁  王敏  周光耀 《中国药师》2010,13(6):866-868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早期给药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50例患NRDS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早期给药组和普通给药组,分别于生后2 h内及生后2~12 h内给予PS治疗并根据治疗前后患儿氧合改善情况、体重恢复时间、贫血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病情最终转归等指标进行临床对照实验.结果:两组NRDS患儿给药后12 h氧合指数(PaO2/FiO2)较给药前均有显著上升,且早期给药组优于普通给药组 此外早期给药组患儿在体重恢复至出生时水平时间(P〈0.05)、贫血出现的时间(P〈0.01)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P〈0.05)等方面比较均优于普通给药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给予PS对于极低出生体重NRDS患儿,可明显改善近期预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氨溴索及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12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60例和观察组(氨溴索治疗组)60例。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