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通过对18例交感型颈椎病的总结,认识到交感型颈椎病诊治棘手,易误诊,必须掌握跨科知识,了解颈椎退行病变与交感神经的相关关系,掌握交感型颈椎病的特殊治疗,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于交感型颈椎病和颈椎不稳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不采取手术治疗方法的318例颈椎病患者,并依据其临床表现状况的不同,把颈椎病患者分为交感型颈椎病组(1组,观察人数为34例)和无交感型颈椎病组(2组,观察人数为284例),根据两组患者X线片检查情况,以C2~C7椎间角位移以及相关椎体后部滑动状况作为依据来分析不同组别的颈椎稳定性状况,并对颈椎不稳和交感型颈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颈椎稳定性以及颈椎病之间的分析,得出1组中产生颈椎不稳的患者的人数为19例,占总观察人数的55.9%,在2组中产生颈椎不稳的患者人数为62例,占总观察人数的21.8%。根据研究表明,颈椎不稳性的发生概率不同性别之间存在一种差异,其中在1组中产生颈椎不稳的女性占28%,其余的均为男性,在2组中所产生颈椎不稳的患者中女性比例达到22%。结论颈椎不稳性和交感型颈椎病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加强对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稳定性的重塑对于提升交感型颈椎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颈源性疾病,病根在颈椎 1 颈椎病是如何引起的? 颈椎病又名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由于颈部长期向某一方向转动或者外伤,使颈椎间盘、椎间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可导致颈椎椎管或椎间孔、椎间隙变狭窄,颈椎失稳,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水肿,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等,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是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为15%,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导致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肌肉紧张、酸胀、疼痛,上肢麻木、疼痛,头晕、头痛,严重者可出现下肢乏力,行走步态不稳。颈椎病主要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过去中老年人多见,但目前已趋于年轻化。尤其是年轻白领,由于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加之长期久坐伏案工作,颈椎容易过早发生退行性改变,稍有不良外因的刺激如外伤、劳累、受寒等就可能导致颈椎椎管或椎间孔、椎间隙颈椎病的分型颈椎病会带来哪些伤害或不适,因病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颈型颈椎病一侧或者两侧头颈部及肩部酸胀痛,有相应的压痛点,颈活动可受限于某一被迫体位,没有肌肉萎缩和皮肤异常感觉。这种类型的颈椎病是其他各型的早期表现,反复发生落枕的人多属于此型。◎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头眩晕、恶心、呕吐或耳鸣、耳聋、视物不清、行走发飘,甚至突然昏倒等症状,它是因为颈椎病变刺激和压迫颈椎椎动脉,使椎动脉发生痉挛、脑部供血不足所致。◎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上肢、手部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还伴有颈痛或头痛等症状。这是颈椎退行性病变后刺激和压迫脊神经或臂丛神经所致。此型在临床中最多见。◎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表现为头痛、枕部痛、视物模糊、眼窝胀痛、心跳加快、心律紊乱、血压升高、心前区疼痛、肢体发凉、多汗等症状。这是因为颈椎退变后刺激交感神经纤维所引起。◎脊髓型颈椎病表现为行走不稳、肌肉萎缩、握力减弱、拿不稳东西、上肢麻木、肢体发凉、多汗等。严重的会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或潴留。◎混合型颈椎病两种或两种类型的颈椎病症状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颈椎病。特别提醒:颈椎病一旦发生,就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以上各型颈椎病除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比较明显应及时手术治疗外,其他类型的颈椎病绝大多数可以用保守治疗方法。相关链接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中老年,系椎间盘退变引起的颈椎不稳定、平衡失调或刺激压迫邻近神经组织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也称颈椎综合征,临床主要分型有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2月,采用颈椎前路手术,对56例颈椎病患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交感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颈椎病的发病类型,具有颈椎病的一般表现,同时兼有交感神经症状,反复发作,缠绵不愈。2年来,笔者所在科采用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等综合疗法治疗该病5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19例,女37例;年龄28~66岁,平均46.3岁;病程0.5~13年。所有患者均行颈椎X线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及X线表现分析,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颈椎椎间盘病变导致颈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的改变,椎体移位,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及横突骨质增生,均能挤压椎动脉,并在X线照片上表现出来,且有相应临床症状。结论通过颈椎的X线表现及相应临床症状体征,就可做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近年发病率逐渐增加且渐趋年轻化,目前认为是颈椎退行性改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的发病基础,颈椎不稳定、椎体侧方骨质增生是引起颈椎病一系列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主要原因.颈椎病由于发病机制复杂,症状繁多,目前国内外仍然有许多分型方法,根据病理损害和临床表现,一般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其他型6种,2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时称为混合型.  相似文献   

10.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X线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及X线表现分析,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颈椎椎间盘病变导致颈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的改变,椎体移位,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及横突骨质增生,均能挤压椎动脉,并在X线照片上表现出来,且有相应临床症状。结论 通过颈椎的X线表现及相应临床症状体征,就可做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血管、交感神经等造成其结构或功能性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综合征.一般将颈椎病分为五型,神经根型是各型中发病率最高、临床最多见的一种,以中老年及文职人员居多,其病机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关节、韧带的松动、错位,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导致其支配区域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麻木、感觉缺失和反射改变.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多数主张非手术疗法,内服中药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已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主要从临床和动物实验两方面对近几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退化等引起脊柱平衡失调,小关节紊乱,压迫和刺激了颈脊髓、颈神经根、颈交感神经、颈椎动脉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中.颈型颈椎病以枕、颈、肩部酸、胀、疼痛,头颈部活动因疼痛而受限为特征;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颈部酸痛,向肩臂、前臂、手指放射或疼痛、麻木为特征,二者症状常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200例颈椎病影像学资料的分析,进一步加强对颈椎病的认识和提高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配合临床,对可疑颈椎病病人有侧重地进行X线、CT、MRI、TCD、彩超检查。结果根据病人体征,将颈椎病分成六型:颈椎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结论影像检查对显示各型颈椎病的形态表现、严重程度有很大帮助,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青年人颈椎病的X线诊断及预防与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年人颈椎病的X线诊断与病理病因分析。方法 询问临床症状病史,作各例颈椎病体格检查。摄X线正位、侧位、双斜位片。结果 在排除了颈外伤、风湿、落枕、小关节功能紊乱、耳部等疾病后,确诊颈型颈椎病27例,神经根型4例,交感型3例。结论 长期低头学习、制图、备课、写作及工作的青年人,如不注意坐姿及锻炼身体与活动头颈部,能使长时间处于劳损状态的颈椎提前加速退变形成青年颈椎病。  相似文献   

15.
张弘  江园 《现代临床医学》2015,41(5):346-348
回顾颈椎病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文献,分析误诊误治的原因,为颈椎病的诊断和分型提供临床思路。检索2003年1—12月中文期刊数据库关于颈椎病误诊误治的临床病例报告、文献综述等。统计误诊疾病资料,对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冠心病、脑梗死、眩晕症、梅尼埃病是几种主要的易误诊的疾病。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分型。临床医师需加强对颈椎病及其分型的认识和掌握,减少颈椎病误诊的发生,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颈痛是颈椎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针灸疗法在治疗颈椎病颈痛方面的效果肯定,且毒副作用少,是目前治疗颈椎病颈痛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目前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以针刺法为主,针对艾灸法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设立艾灸组与针刺组,采用统一公认的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对艾灸疗法和针刺疗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从1979年9月开始对20例患有交感型和椎动脉型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在施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的同时,行前斜角肌松解和椎动脉周围剥离术,目的是解除由于颈椎病损引起的交感神经受激惹和软组织病损等,导致的椎动脉痉挛产生的眩晕、头痛、耳鸣、眼花等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临床资料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8.
<正>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继发椎体及小关节骨质增生,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相应症状和体征。分为颈椎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脊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食管型。食管型颈椎病也叫吞咽障碍型颈椎病,是由于椎体前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压迫或刺激下咽、颈段食管,造成咽异物感、哽噎感、吞咽不适或吞咽困难,是颈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较其他类型颈椎病少见。对其认识不足极易导致漏诊和误诊。本文就24例经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诊断的  相似文献   

19.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 ,CV )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所引起的眩晕 ,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1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 ,目前认为该病主要与交感型和椎动脉型这两种类型的颈椎病有关 ,其中以交感型颈椎病尤为常见.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为多见,近年来我科以针刺为主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43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