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与分析肱三头肌舌状瓣、尺骨鹰嘴截骨二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7例肱骨髁间骨折,其中A组14例采用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B组13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分别从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平均随访22.6个月。Mayo评分、DASH评分显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的疗效明显优于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  相似文献   

2.
赵强  党鹏  徐晓民 《安徽医药》2016,37(10):1276-1278
目的 探讨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对术中操作、术后复健的影响。方法 收集西安市北方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取不同入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51例,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3组,即鹰嘴截骨入路组(n=17)、舌形瓣入路组(n=18)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n=16),分析3种入路方式的操作时长、术后复健时长、失血情况等指标。结果 ①完成治疗后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复健程度,一般为3~30 d,对3组作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3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4.1±3.4)、(96.2±2.5)与(89.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操作时长,鹰嘴截骨入路组最高、舌形瓣入路组最短;术后复健,舌形瓣入路组最慢、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最快;失血情况,截骨入路组最重、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最轻。结论 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操作时长比鹰嘴截骨入路组短,且失血情况轻、术后复健快。  相似文献   

3.
石兴雷  韩玉虎  阮传江  张杰  范虎  徐磊  邹彬  丁祥 《安徽医药》2018,22(9):1783-1786
目的 对比分析经尺骨鹰嘴截骨与肱三头肌舌形瓣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方法 44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分别采取经尺骨鹰嘴截骨(A组)与肱三头肌舌形瓣(B组)入路治疗,对比观察两种手术方法在住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关节功能评分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疗效肯定,临床疗效优于采取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方案.  相似文献   

4.
申威 《中国医药指南》2014,(24):226-227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改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确诊肱骨髁间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尺骨鹰嘴组42例(经尺骨鹰嘴截骨术)和肱三头肌组43例(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观察术后手术指标,并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价术后肘关节功能。结果尺骨鹰嘴组平均手术时间(91.56±15.38)min、术中出血量(90.83±26.55)mL分别低于肱三头肌组(133.42±16.19)min、(118.64±27.39)mL,P<0.01;肱三头肌组平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6.97±9.80)分、关节活动度(125.51±22.38)°分别高于尺骨鹰嘴组(75.73±9.78)分、(102.81±21.76)°,P<0.01;肱三头肌组优良率81.40%(35/43)明显高于尺骨鹰嘴组61.90%(26/42),P<0.05;尺骨鹰嘴组C3优良率26.19%(11/42)明显优于肱三头肌组9.30%(4/43),P<0.05。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适合C1或C2肱骨髁间骨折,而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适合C3肱骨髁间骨折,临床应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科学选择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对手术方式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两种手术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2年6月—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47例肱骨髁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别采用肱三头肌舌状瓣切口入路(22例)、尺骨鹰嘴截骨入路(25例)术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依据标准评定,尺骨鹰嘴截骨手术入路组治疗优良率高于肱三头肌舌状瓣切口入路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肱三头肌舌状瓣切口入路相比尺骨鹰嘴入路是最佳手术入路,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1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截骨组21例、舌状瓣组20例,分别经尺骨鹰嘴截骨、肱三头肌舌状瓣切口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两组患者经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截骨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舌状瓣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的疗效明显优于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肱三头肌舌形瓣及尺骨鹰嘴截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肱骨髁问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肱骨髁间骨折的患者60例,均分两组分别行肱三头肌舌形瓣及尺骨鹰嘴截骨两种手术入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愈合时长及治疗效果的优良率。结果舌瓣组手术时间为(98.6±8.9)min,截骨组为(73.2±10.4)min;舌瓣组愈合时间为(92.4±3.2)d,截骨组为(89.2±7.5)d;舌瓣组优良率为80%,截骨组为86.67%。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更能节省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c型骨折23例。结果23例患者术后获6~48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术后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无感染。肱骨髁间骨折和尺骨鹰嘴截骨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术前2例尺神经损伤,术中松解尺神经,见连续性存在,术后2月症状消失。根据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本组优16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7.0%。结论肱骨髁间C型骨折是比较难处理的关节内粉碎性骨折之一。手术入路有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内周定方法有双钢板固定与Y型钢板固定。我们应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技术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肱骨髁间骨折不同手术入路6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肱骨髁间骨折是严重的肘关节内骨折,治疗上十分困难,其关键在于能否获得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固定,重新获得最大程度的关节功能。作者回顾分析了近年来64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分析采用尺骨鹰嘴截骨、肱三头肌舌形瓣切开、肱三头肌正中劈开等3种不同手术入路来暴露肘关节,均采用钢板固定,通过Mayo肘关节评分[1],上肢、肩、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2]来评估三者的治疗效果,尺骨鹰嘴截骨和三头肌正中劈开技术有良好的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舌状瓣人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10月肱骨髁间骨折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观察组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后根据Aitken和Rorabeck标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均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者接近解剖复位,均骨折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4±0.6个月;观察组优良率为88.2%,对照组优良率为69.2%,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经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60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将上述患者分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A组,n=30)和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内固定组(B组,n=3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及术后骨折延迟愈合、骨关节炎、关节挛缩、尺神经麻痹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B组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83.3%比63.3%,P<0.05);B组术后骨折延迟愈合、骨关节炎、关节挛缩、尺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13.3%比30.0%,P< 0.05).结论 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肘后切口不同入路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探讨优化入路。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6月,应用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手术治疗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1例,均为GarlandⅢ型骨折。按不同入路分组: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3~11岁,平均5.6岁。肱三头肌正中纵形入路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2~12岁,平均6.8岁。术后9周测量肘关节屈伸范围及提携角,参照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评定标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2种经肘后切口不同入路的疗效。结果:8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61min,肱三头肌正中纵形入路52min;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8.3周,肱三头肌正中纵形入路6.1周。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组39例中优21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39例术后6周均获得骨性愈合,肘内翻畸形1例,尺神经损伤2例。肱三头肌正中纵形入路组42例中优30例,良11例,差1例,肘内翻畸形1例,所有患儿术后6周均获得骨性愈合。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肱三头肌正中纵形入路优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  相似文献   

13.
张元生  郑平  王伟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1):830-831
目的:探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1年8月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平行双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的8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疗效评估:优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利用"拱门"原理,选择尺骨鹰嘴截骨显露,较肱三头肌—肘肌舌形瓣反转和劈开肱三头肌的软组织损伤小,只要鹰嘴固定稳定,即可早期康复训练,更有利于功能恢复。同时由于显露充分,给手术复位带来极大便利,大大提高了复位固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246-248
目的对照研究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入路选择及术后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入路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4),对照组实施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治疗组实施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肘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肘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选择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既可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又可提高肘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5例老年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患者,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15例均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2例患者术后肘关节活动不良,其余患者肘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应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的方法高疗效,缩短病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11年3月应用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2例,骨折按AO分型:C1型5例,C2型9例,C3型1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 本组随访7-25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病例截骨块及骨折全部愈合.采用Cassebaum的方法[1]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总体优良率为84.4%.结论 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具有暴露充分、避免损伤肱三头肌、操作简单、截骨后固定方式简单可靠、有利于术后功能锻炼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效果,并对手术时机、入路、固定方式及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115例不同类型肱骨髁间骨折采用手术恢复肘关节结构及功能,分别采用肱三头肌在尺骨鹰嘴止点剥离、内外联合切口、肘后肱三头肌舌形或V形肌瓣、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显露肱骨髁间,骨折复位及固定。结果平均随访36个月(8~60个月),采用疗效评价参照Cassebaum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论按Riseborough分类,Ⅰ型及Ⅱ型可选择内外或内外联合切口,可在不损伤伸肘装置下满足骨折复位及固定的需要。Ⅲ型及Ⅳ型以经鹰嘴入路作为首选,可以满足骨折复位及固定的需要,同时对肘后肌群干扰最小,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重建关节面、有效的固定及早期活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近年来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42例,对其手术入路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功能锻炼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肘关节功能评分:优39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2.86%。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重要方法,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适用于C2和C3型肱骨髁间骨折;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对C1型肱骨髁间骨折为首选。  相似文献   

19.
肱骨远端骨折虽较常见,但处理起来却较为困难,技术要求较高。多数患者适于手术治疗,特别是 AO分型中 C2和 C3型骨折,肱骨远端干骺端粉碎或干骺端及关节面均粉碎,术中复位困难,术后易发生肘关节僵硬,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术野显露的优劣对骨折复位固定至关重要,影响术后肘关节功能。肱骨远端骨折处理中的相关问题包括正确的选择手术入路,固定策略,全肘关节置换的意义,尺神经的处理以及实施异位骨化预防措施的指征等。2006年7月至2013年10月我科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和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86例肱骨远端 C2和 C3型骨折患者,经回顾性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8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不同随机分为前外侧入路组、臂后侧入路组及前方入路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不连发生率、骨折愈合率、桡神经损伤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和终未随访时肘关节Mayo评分。结果臂后侧入路组从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终未随访时肘关节Mayo评分、骨不连发生率、骨折愈合率及桡神经损伤发生率方面比较均较另外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臂后侧手术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具有内固定牢固、医源性损伤少、骨折愈合快、恢复质量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