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思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5):514-518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尼可地尔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左室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10例急诊PCI术后HFpE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2组PCI术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血清NT-proBNP、hs-CRP、Hcy和CysC、生活质量的变化;2组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记录2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2组中医症状单项和总积分及血清NT-proBNP、hs-CRP、Hcy和CysC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容积指数(LAVI)、E/A,侧壁、前壁、下壁E/E′均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后5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中心绞痛发作情况(AF)、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疾病认知程度(DP)和治疗满意程度(TS)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50/55),对照组为76.4%(42/5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尼可地尔可显著改善急诊PCI术后HFpEF患者临床症状,抑制心脏重构,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脏不良事件,机制可能与降低NT-proBNP、hs-CRP、Hcy和CysC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前列地尔、尼可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肌损伤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尼可地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CI术后24 h 2组心肌肌钙蛋白I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PCI术后24 h比较,研究组PCI术后24 h cTnI、CK-MB水平均较低(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均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TC、LDL-C、TG水平均较低(P0.05),HDL-C水平较高(P0.05)。研究组心血管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前列地尔、尼可地尔治疗ACS行PCI术患者的疗效显著,不仅能有效调节血脂代谢,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且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麝香通心滴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血流再灌注的影响。方法将160例STEMI并拟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PCI术前及术后均予常规西药,同时治疗组于冠脉造影前舌下含服麝香通心滴丸以及PCI术后继续口服本药,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给予安慰剂。两组术后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术中介入指标,比较术后心肌血流再灌注相关指标及术后1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153例,治疗组75例,对照组78例。(2)两组PCI术中用药(替罗非斑、肝素)、抽吸导管使用、梗死相关动脉、植入支架数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PCI术后ST段回落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校正TIMI帧数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术后1个月与术后3天组内比较,治疗组LVEF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间术后1个月比较,治疗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可明显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的心肌血流再灌注,提高其近期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芪参滴丸联合尼可地尔对缺血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 相似文献
5.
观察芪参益气滴丸(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等中药组成)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疗
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
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s-CRP、NT-pro BNP水
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对血清hs-CRP、NT-pro
BNP水平的下降作用及对LVEF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的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hs-CRP及NT-pro BNP水平,减少心血
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7)
目的探讨急诊PCI术中及术后冠脉及静脉内给予尼可地尔和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和心功能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各40例。联合组和替罗非班组均于PCI术中冠脉内给予负荷量替罗非班10μg/kg,随后予替罗非班0.15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至PCI术后48 h;联合组在应用替罗非班基础上PCI术中冠脉内给予尼可地尔负荷量0.06 mg/kg,随后予尼可地尔2 mg/h持续静点48 h。术后3组均予常规冠心病Ⅱ级预防药物治疗。统计3组PCI术后冠脉TIMI血流3级比率及校正的冠脉TIMI血流帧数,并在术后6,10,14,18,24和48 h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找出其中峰值浓度,术后24 h及4周后测定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联合组和替罗非班组术后冠脉TIMI血流3级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PCI术后冠脉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及48 h内CK、CK-MB峰值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联合组和替罗非班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8 h内联合组SOD峰值浓度明显高于其他2组(P均0.05),ET和hs-CRP峰值浓度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P均0.05),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3组血浆NT-pro BNP水平和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周,联合组血浆NT-pro BNP水平及LVESD、LVEDD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P均0.05),LVEF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均0.05),而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不仅可通过抗血小板和抗血栓作用明显改善心肌微循环,而且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微循环血管和抗氧化、抗炎及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血管内皮功能等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心肌损伤和坏死,可改善心功能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N氨基末端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为AMI在入院24h内或急诊直接接受PCI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37例)及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麝香保心丸组于入院后给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d,对照组不给予。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24 h、第10d、第6个月的NT-proBNP水平。结果:PCI术后24h、第10d及6个月麝香保心丸组患者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降低择期PCI的AMI患者NT-proBNP水平,可使AMI患者进一步获益,减少术后再次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黄芪、丹参、三七、降香)联合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尼可地尔片)和治疗组(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4周后观察对心绞痛疗效、心电图和血脂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依次为79.07%和8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此外,治疗组可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密度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且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取得更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比索洛尔与尼可地尔联用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与尼可地尔联合用药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比索洛尔5mg/d+尼可地尔5mg,3次/日)和对照组(比索洛尔5mg/d)。两组患者PCI术后常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术后14d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及3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术后14d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表现均好于对照组(P〈0.05)。随访3月,两组均未发生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事件。结论比索洛尔联用尼可地尔对PCI术后心绞痛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影响。方法:将60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介入治疗中给予硝酸甘油治疗,治疗组在介入治疗中给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及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即刻、1个月、1年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容量指数(LVEDV)、左室收缩期末容量指数(LVESV)及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值(E/A)。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率升高,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CWP、IM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WP、IMR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两组LVESV、LVEDV、LVEF及E/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LVESV、LVEDV、E/A均明显低于术后即刻,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均明显高于术后即刻,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治疗组LVESV、LVEDV、E/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显著改善STEMI患者介入治疗引起的微血管功能障碍,效果优于硝酸甘油,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麝香通心滴丸联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SAP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麝香通心滴丸联合西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麝香通心滴丸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0例单纯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1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3%,对照组为8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0.67%,对照组为4.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丹参酮ⅡA 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11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8 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2 周。观察2 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 组治疗前后心室重构相关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乳糖凝集素-3(Gal-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调节指标[辅助性T 细胞17(Th17)、调节性T 细胞(Treg)、辅助性T 细胞17/调节性T 细胞(Th17/Treg)] 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为82.76%,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LVEDV、LVESV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LVEF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V、LVESV 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LVEF 指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TnI、CK-MB、Mb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3 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hs-CRP、Gal-3、TGF-β1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3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Th17、Th17/Treg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Treg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h17、Th17/Treg 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Treg 指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4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阿托伐他汀基础上采用麝香保心丸、丹参酮ⅡA 磺酸钠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逆转患者心室重构,这可能与抑制炎症、抗心肌纤维化、纠正Th17/Treg 免疫失衡等有关,且在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死亡风险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麝香通心滴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冠心病SAP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评估2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改善情况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及ST压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值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系统评价麝香通心滴丸对PCI术后患者慢血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PCI术后慢血流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证据或为进一步研究设计提供依据。方法:以“麝香通心”、“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hexiangtongxin”、“shexiang tongxin”、“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等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CBM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获得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系统评价、回顾性病例分析、病例对照研究等方面的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及NOS评分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参照2001年牛津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强度标准对文献证据等级进行鉴定。结果:最终纳入RCT3篇、病例对照试验1篇,包括335例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①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经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后患者血管血栓溶解频数、心脏射血分数、TIMI血流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5);②经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后临床症状显效率为97.8%,高出治疗组11.1%;③治疗期间麝香通心滴丸组患者均未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麝香通心滴丸对PCI术后慢血流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好,但是由于PCI术后患者服用麝香通心滴丸的剂量、方法、周期以及PCI术后慢血流临床研究选取结局指标均尚未统一,建议临床研究可以针对给药剂量及术前、术后给药等不同给药时机的选择开展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强有力的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配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轻中度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Ⅰ级或Ⅱ级)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选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炎症介质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再通率和出血发生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更高、出血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血脂水平、hs-CRP、TNF-α、IL-8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高峰充盈率(LVPFR)、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内皮素-1(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辅助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AMI患者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麝香保心丸组50例与常规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麝香保心丸组在常规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结果:临床总有效率麝香保心丸组96.00%,高于常规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麝香保心丸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LVEF水平较治疗前上升,LVESV、LVEDV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麝香保心丸组LVEF水平高于常规组,LVESV、LVEDV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血清ET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麝香保心丸组血清NO水平高于常规组,血清ET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辅助常规西药治疗AMI气滞血瘀证疗效确切,可有效帮助患者减轻临床症状,使其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麝香通心滴丸联合盐酸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心力衰竭(IHF)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2例IHF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3次/d,1片/次。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通心滴丸,2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平均室壁应力(MWS),血浆B型脑利钠肽(NT-Pro BNP),气虚血瘀证症状体征积分、心率变异性(HRV)水平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S100钙结合蛋白A8/A9复合物(S100A8/A9),核转录因子(NF)-κB,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MWS,LVMI,NT-Pro BNP和气虚血瘀证症状(心悸、气短、胸痛、下肢水肿、面色晦暗)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79.31%(P0.05);研究组治疗后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数占分析心搏数总数的百分比(PNN50)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后血清中S100A8/A9,NF-κB,RA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麝香通心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IHF临床疗效显著,且可降低炎症因子S100A8/A9,NF-κB,RAGE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