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检测对川崎病(KD)患儿诊断及预后评价。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在广州市儿童医院住院的5岁以下KD患儿55例,采用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猴骨骼肌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55例急性期KD患儿和43例对照组(发热对照23例,健康对照20名)血清中AECA,并通过比较AECA阴性和阳性组相应的实验室、临床指标,初步评估AECA对KD早期诊断、预后转归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KD患儿中AECA阳性率为40.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0%, P = 0.004),但与发热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4%,P = 0.053);AECA对KD诊断的灵敏度为40.0%,特异性为88.4%,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则分别为80.0%、53.5%,准确率为60.4%。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蛋白酶3抗体(抗-PR3)阳性KD患儿中AECA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者(P值分别为0.013、0.034)。AECA阳性组与阴性患儿组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ECA阳性组冠状动脉瘤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 < 0.05),发生动脉瘤的相对危险度为6.67(95% CI 1.2~36.1)。结论 AECA检测对KD的早期诊断价值有限,但对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具有预警意义。AECA可能与抗-PR3相互协同在KD冠状动脉损伤、进展至动脉瘤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和抗心磷脂抗体(ACA)对川崎病(KD)血管损害的意义,采用ELISA方法,检测50例急性期KD患儿血中ANCA的2种靶抗原蛋白酶3(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及ACA的IgG、IgM和IgA 3种亚型。结果显示,50例急性期KD患儿血清ANCA-MPO阳性37例;ACA-IgG阳性29例,ACA-IgM阳性10例。急性期KD组ANCA-MPO和ACA-IgG阳性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5;治疗后KD组ANCA-MPO和ACA-IgG阳性率仍高于对照组,P<0.005。急性期冠状动脉扩张组比无冠状动脉扩张组ANCA-MPO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而ACA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5例伴有血栓形成中4例ACA-IgG均阳性。28例KD患儿同时出现ANCA-MPO和ACA-IgG阳性,但两种抗体之间无相关性(r=0.35,P>0.05)。提示MPO为ANCA的主要靶抗原,血清MPO阳性有助于KD诊断,对判断预后亦具有一定意义;ACA-IgG阳性与KD血栓性血管损害关系密切,但对病情判断无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30例典型川崎病患儿和16 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清ANCA,并随机选取2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同时对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ANCA阳性率为65%,其中不完全川崎病组和典型川崎病组血清ANCA阳性率分别为69%、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川崎病患儿恢复期血清ANCA阳性率显著低于急性期(33% vs 65%,P<0.05)。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ANCA阳性率显著高于UCG的阳性检出率(P<0.01)。ANCA阳性患儿冠脉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ANCA阴性患儿(43% vs 13%,P<0.05)。结论:血清ANCA可以作为一项早期诊断川崎病的参考指标和发生冠脉损害的一项实验室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水平,探讨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肾脏科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HSP)60例,分为紫癜性肾炎(HSPN)组40例和非HSPN组20例,按病程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另以2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ECA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AECA为(232.31±53.89)ng/mL。HSP患儿急性期为(355.18±58.07)n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期为(243.19±58.68)n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HSPN组急性期为(328.09±57.97)ng/mL,HSPN组为(369.66±59.2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A可能参与了HSP血管损伤的病理过程,检测AECA可作为判断HSP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类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血清白介素-33(IL-33)、抗内皮细胞抗体IgA(AECA-IgA)、抗心磷脂抗体IgA(ACA-Ig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月住院的HSP急性期患儿37例,健康儿童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33水平,双抗原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AECA-IgA、ACA-Ig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HSP患儿急性期血清IL-33、AECA-IgA、ACA-IgA的水平较健康儿童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混合型HSP患儿[除累及关节外,合并胃肠症状和(或)肾脏受损]血清IL-33、AECA-IgA、ACA-IgA水平与关节型、腹型和肾型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期HSP患儿血清IL-33与AECA-IgA、ACA-IgA水平呈正相关(r=0.752、0.788,P均<0.001)。结论 IL-33、AECA-IgA、ACA-IgA相互作用所致血管免疫病理损伤,可能是HSP发病的重要因素,可为HS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患儿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检测川崎病(KD)患儿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探讨ACA与KD血管损害的关系。方法:55例急性期KD患儿,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中ACA-IgG,IgM和IgA三种亚型。结果:55例急性期KD患儿血清ACA-IgG阳性31例,ACA-IgM阳性13例。急性期KD组ACA-IgG,IgM阳性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ACA-IgG阳性率仍高于对照组(P<0.05),而ACA-IgG阳性或阴性两组的临床表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6例伴有血栓形成者有5例ACA-IgG阳性。结论:ACA-IgG是KD常见的抗体,ACA-IgG阳性与KD血栓性血管损害关系密切,但对病情判断无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检测对川崎病(KD)患儿诊断及预后评价。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在广州市儿童医院住院的5岁以下KD患儿55例,采用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猴骨骼肌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55例急性期KD患儿和43例对照组(发热对照23例,健康对照20名)血清中AECA,并通过比较AECA阴性和阳性组相应的实验室、临床指标,初步评估AECA对KD早期诊断、预后转归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KD患儿中AECA阳性率为40.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0%,P=0.004),但与发热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4%,P=0.053);AECA对KD诊断的灵敏度为40.0%,特异性为88.4%,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则分别为80.0%、53.5%,准确率为60.4%。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蛋白酶3抗体(抗-PR3)阳性KD患儿中AECA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者(P值分别为0.013、0.034)。AECA阳性组与阴性患儿组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ECA阳性组冠状动脉瘤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0.05),发生动脉瘤的相对危险度为6.67(95%CI1.2~36.1)。结论...  相似文献   

8.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对川崎病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在川崎病(K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广州市儿童医院2005-11-01-2006-11-01 收治的98例KD患儿血清进行ANCA检测,分析KD中ANCA的阳性率,ANCA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敏感度、冠状动脉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 ANCA在KD患儿中阳性率为69.4%;KD中ANCA阳性组和ANCA阴性组两组间对IVIG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NCA阳性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程度重于ANCA阴性患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NCA在KD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病理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可作为临床中KD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一项预警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性肾炎(LN)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ds-DNA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7例SLE患儿(其中52例为LN患儿),以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抗ds-DNA抗体水平。结果 SLE和LN患儿的血清TNF-α、抗ds-DNA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LE和LN患儿中活动期患儿的血清TNF-α、抗ds-DNA抗体水平均高于静止期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7例SLE患儿TNF-α与SLE疾病活动指数、抗ds-DNA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SLE及LN患儿血清TNF-α、抗ds-DNA抗体水平升高,且与病情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抗心磷酯抗体在儿童川崎病中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抗心磷酯抗体(ACA-IgM)对川崎病(KD)患儿合并心血管损害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川崎病患儿(KD组)不同时期和34例健康正常儿童(对照组)血清中的ACA-IgM,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的结果及心肌酶谱的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进行比较.结果 KD急性期ACA-IgM阳性率为56.66%(17/30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4.7%,5/34例)及恢复期(23.3%,7/30例)(X2=12.44,6.94,P均<0.01).KD急性期ACA-IgM阳性率明显高于CK-MB及UCG的阳性率.结论 ACA-IgM对KD合并心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以及KD发生、转归、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95例KD患儿的病历资料,将其分为并发CAL 组(n=284)和未并发CAL 的对照组(n=611),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并对KD 患儿并发CAL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男性、发生CAL 以外并发症、不典型KD、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抵抗、IVIG 治疗前发热时间>5 d、血清降钙素原(PCT)增高为KD患儿并发CAL 的独立危险因素(OR 值分别为1.712、2.028、3.655、2.912、1.350、1.068,均POR=0.931,P结论 男性KD患儿、不典型KD 患儿以及发生CAL 以外并发症、发热时间较长、IVIG 治疗抵抗的KD患儿并发CAL 的风险较高。血清PCT与ALB预测KD患儿并发CAL的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患儿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KD 患儿45 例,其中冠状动脉损伤(CAL)患儿18 例,未合并CAL 患儿27 例;另选取健康儿童2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检测血脂四项,包括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 合并CAL 与未合并CAL 组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血清脂联素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期与亚急性期其水平均低于恢复期(P<0.01).在急性期与恢复期,CAL 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CAL 组(P<0.05).合并CAL 与未合并CAL 组血清TC、HDL、LDL 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KD 患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TC、TG、CRP 水平及CAL 的发生呈明显正相关,r 分别为0.31、0.30、0.34、0.35,均P<0.05.结论 KD 患儿存在血脂紊乱及低脂联素水平;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是全身炎症反应的结果;血清脂联素增加与CAL 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IL-38和IL-1β表达水平,分析IL-38和IL-1β与KD急性期炎症反应以及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住院的KD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冠状动脉损伤(CAL)组21例,非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19例;另外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儿童和19例感染发热患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和发热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IL-38和IL-1β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IL-1β和IL-38分别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降钙素原(PC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甘油三酯(TG)和血总胆固醇(TC)的相关性。结果 KD患儿急性期血清IL-38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但高于发热对照组(P < 0.05);CAL组和NCAL组IL-3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KD患儿急性期IL-1β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5),但与发热照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AL组和NCAL组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未发现细胞因子IL-1β和IL-38与其他炎性指标(CRP、ESR、PCT、IL-6、NT-ProBNP)及血脂(TG、TC)之间存在相关性(P > 0.05)。结论 细胞因子IL-38参与KD急性期炎症反应且可能发挥与IL-1β促进炎症反应相反的抗炎作用,二者与KD伴冠状动脉损伤发生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基因内含子1 中c.212-37insC(rs3832879)多态性与川崎病(KD)及冠状动脉损伤(CAL)的相关性。方法 40 例KD 患儿纳入该研究,其中16 例并发CAL;26 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测序技术对研究对象FGF23 c.212-37insC(rs3832879)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 40 例KD 患儿中,14 例(35%)患儿具有c.212-37insC(rs3832879)多态性,26 例对照组儿童中6 例(23%)具有此位点多态性,两组间比较该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 例伴CAL 的患儿中9 例(56%)具有c.212-37insC(rs3832879)多态性,24 例未并发CAL 患儿中5 例(21%)具有此位点多态性,伴CAL 的患儿与不伴CAL 患儿两亚组间比较该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OR=4.89,95%CI:1.21~19.71)。结论 基因FGF23 c.212-37insC(rs3832879)多态性可能与儿童KD 的发生无相关性,但与KD 患儿CAL 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患儿血清MMP-9与TIMP-1质量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特异性组织抑制剂1(TIMP-1)质量浓度的变化在预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风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为2003~2004年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与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的KD患儿32例,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前后各抽取患儿外周静脉血1次,同时抽取20名正常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ELISA双抗体法测定血清MMP-9与TIMP-1质量浓度。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冠状动脉病变。结果观察组患儿急性期血清MMP-9、TIMP-1质量浓度及MMP-9/TIMP-1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儿童显著增高(P<0.01);IVIG干预前CAL组患儿血清MMP-9质量浓度及血清MMP-9/TIMP-1显著地高于非CAL组患儿(P<0.01);IVIG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血清MMP-9质量浓度与MMP-9/TIMP-1显著降低(P<0.01);IVIG干预后CAL组患儿血清MMP-9质量浓度及血清MMP-9/TIMP-1仍显著高于非CAL组患儿(P<0.05),而后者MMP-9/TIMP-1基本降至正常儿童水平;观察组患儿血清TIMP-1质量浓度在IVIG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MMP-9与TIMP-1可作为KD合并CAL的一种关联因素,动态监测血清MMP-9质量浓度和(或)MMP-9/TIMP-1比值对预测KD并发CAL具有较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儿童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患儿病情和家长意愿,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院确诊为典型川崎病(KD)的104例患儿分为乌司他丁组(甲基强的松龙+乌司他丁,n=46)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组(n=58)。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及6个月时的冠状动脉内径的变化,热退时间,再次治疗情况,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3周时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血沉的变化以及住院总费用。结果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及6个月时冠状动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8 h乌司他丁组患儿体温均正常(100%),正常率高于IVIG组(83%)(PPP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儿童KD没有增加冠状动脉瘤的发生风险;并能大大降低住院费用;与IVIG治疗相比,在KD急性期能更好的控制患儿的实验室指标,缩短发热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mteinase-9,MMP-9)及其特异性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的动态变化在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预测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组KD合并CAL患儿15例,未合并CAL患儿44例,急性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前后、亚急性期及恢复期各抽取1次外周静脉血,对照组为20例正常体检儿童。ELISA双抗体法测定血清MMP-9与TIMP-1含量。结果KD患儿急性期血清MMP-9含量、TIMP-1含量及MMP-9/TIMP-1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IVIG干预后KD患儿血清MMP-9含量与MMP-9/TIMP-1比值降低(P〈0.01);KD合并CAL患儿IVIG干预前血清MMP-9含量及血清MMP-9/TIMP-1比值高于无CAL患儿(P〈0.01)。结论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血清MMP-9含量与MMP-9/TIMP-1比值在急性期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提示MMP-9含量的急剧升高及与TIMP-1相互拮抗作用的失代偿可能是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高风险因素,动态监测血清MMP-9含量和(或)MMP-9/TIMP-1比值对预测和早期诊断川崎病合并冠脉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242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冠状动脉损伤(CAL)分为CAL组(63例)和非CAL组(NCAL,179例),并且按照IVIG治疗效果分为IVIG敏感组(219例)和IVIG无反应组(23例)。选择同期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0例(上感组)为对照,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25-(OH)D3水平。结果 IVIG治疗前:上感组、NCAL组和CAL组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以CAL组最低(P0.05);上感组、IVIG敏感组和IVIG无反应组25-(OH)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以IVIG无反应组最低(P0.05)。IVIG治疗后:CAL组的25-(OH)D3水平低于NCAL组及对照组(P0.05);IVIG无反应组的25-(OH)D3水平低于IVIG敏感组及对照组(P0.05),以IVIG无反应组最低(P0.05)。结论 KD患儿25-(OH)D3水平下降,而且降低越明显,出现CAL以及无反应型KD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D-二聚体(D-D)在判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方法 ,选取PICU住院的SIRS患儿67例,按有无感染灶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PCT、D-D、CRP、WBC,并进行小儿危重评分(PCIS)。将有差异指标与PCIS进行相关性分析;随访28 d临床结局;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预测28 d生存效能;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脓毒症组中血清PCT和D-D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PCIS低于非脓毒症组(均PPPPOR值分别为1.684,1.003,均P结论 SIRS患儿血清PCT有助于早期识别脓毒症和非脓毒症;血清PCT和D-D可作为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可能是预测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