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窍利咽方冰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针刺、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通窍利咽方冰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评分和吞咽能力的改善程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7.09%,对照组67.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通窍利咽方冰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能改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冰刺激对中风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化法分为针冰组及针刺组。针刺组接受基础神经内科治疗及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针冰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冰刺激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价、吞咽等级评分。结果:针冰组总有效率93.3%,针刺组总有效率67.7%,针冰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针冰组SSA评分改善明显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患者吞咽等级评分均下降(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冰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确有疗效,吞咽功能可得到显著恢复,其效果优于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舌利咽汤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用活舌利咽汤治疗。结果: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HISS评分及饮水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舌利咽汤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可改善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评分(SS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1日—2019年8月31日治疗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接受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观察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SSA、MBI评分、饮水试验评分及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94.26%)明显优于对照组(72.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SSA、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较佳,可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关利窍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SSA)评分、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关利窍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络开窍针法配合温胆汤加减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络开窍针法配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2组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洼田饮水试验、电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喉期评分、口腔期评分及误咽程度评分]及生活质量[吞咽困难生活质量测量量表(SWALQOL)]的改善状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2组治疗后SSA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咽喉期评分、口腔期评分、误咽程度评分、SWALQOL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络开窍针法配合温胆汤加减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能够明显缓解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与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活血化浊通窍利咽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浊瘀毒损型)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以及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根据“活血化浊通窍利咽法”给予中药进行干预,干预周期均为3 w。通过比较2组受试者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及中医证候综合积分,进行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受试者干预后的中医证候综合积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该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浊通窍利咽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具有明显改善作用,能够降低受试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且该方法安全性较好,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拟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为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治疗寻找新方向,新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安慰剂联合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康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电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评分(VFSS)及生活质量评分(SWALQOL)。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SWAL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咽喉期、口腔期、误咽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咽喉期、口腔期、误咽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预后和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中风复元方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中风复元方口服,每日1剂,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改变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2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低频电刺激基础上加用中风复元方能够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吞咽造影术评估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SA评分、WST评级、吞咽障碍程度评分、MBI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SA评分、吞咽障碍评分、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窍利咽四步针刺法治疗DAS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