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10年中山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2010年广东省中山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及治疗现状、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2010年第3次全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中山市区内10 336名0~14岁儿童进行调查,了解哮喘患病率、治疗现状及临床特点,并对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79人诊断为哮喘(1.73%),其中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2.25%vs 1.16%,P0.01)。经常发作强度以重度最常见(104例,58.1%);发作类型以缓慢发作最多(110例,61.5%);病情趋势以逐渐减轻最常见(102例,57.0%);以换季时发作频率最高(61例,34.1%);最常见的发作诱因为呼吸道感染(83.8%);71.5%哮喘患儿使用过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患儿占7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霉素过敏史、家族过敏史、食物过敏、湿疹、过敏性鼻炎、剖宫产、家居霉斑现象以及出生前后被动吸烟等因素是儿童哮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山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仍较高,其患病率与性别有关;哮喘的治疗较规范,但仍有待提高;其发生和发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0年包头市城区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2010 年包头市城区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诊治情况。方法 2009 年9 月至2010 年8 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包头市城区0~14 岁儿童进行问卷筛查,对已确诊哮喘患儿做进一步问卷调查。所有数据使用Epi-Info 软件进行录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接受调查儿童11 323 人,诊断哮喘127 例,患病率1.12%,男童哮喘患病率(1.51%)明显高于女童(0.72%,PPP结论 包头市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吸入激素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济南城区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患病率、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哮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以集中调查与分散家访相结合的形式,于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对济南城区0 ~14岁儿童进行初筛调查.采用SPSS 19.0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哮喘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0年至2011年济南城区0 ~ 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2.58%,男女比为1.42∶1.2年内现患病率为1.36%,发作季节以秋、冬季为主,好发时间以午夜和睡前为主.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351例,其中与既往诊断符合者占54.13%;长期规范吸入激素治疗者占13.39%,以抗生素作为治疗喘息发作药物者占91.17%.过敏、遗传因素及低出生体质量等与哮喘发病有关.结论 济南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逐年增加,生活方式及环境的变化等可能导致哮喘发病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济南城区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患病率、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哮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以集中调查与分散家访相结合的形式,于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对济南城区0-14岁儿童进行初筛调查。采用SPSS19.0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哮喘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2010年至2011年济南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2.58%,男女比为1.42:1。2年内现患病率为1.36%,发作季节以秋、冬季为主,好发时间以午夜和睡前为主。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351例,其中与既往诊断符合者占54.13%;长期规范吸入激素治疗者占13.39%,以抗生素作为治疗喘息发作药物者占91.17%。过敏、遗传因素及低出生体质量等与哮喘发病有关。结论济南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逐年增加,生活方式及环境的变化等可能导致哮喘发病增加。  相似文献   

5.
昆明地区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的社会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可导致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经调查,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约为0.5%~2%,个别地区高达5%,全国至少有千万以上的患儿。昆明地区尚无有关儿童哮喘完整的流行病学资料。我们对昆明市0~14岁儿童  相似文献   

6.
合肥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合肥市儿童哮喘累计患病率、分布特征、好发季节、诱发因素及治疗现状。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集中访问与分散家访相结合的方式,填写初筛调查表,对初筛阳性的儿童依据哮喘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与排除诊断。统计分析哮喘累计患病率、治疗现状、诱发因素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哮喘分布特征。结果:儿童哮喘累计患病率为5.92%,男童累计患病率为6.33%,女童累计患病率为5.42%,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岁儿童患病率为8.25%,是儿童哮喘发病的高峰年龄。哮喘急性发作在换季时较多,占42.0%。午夜时易发作,占34.4%。确诊的552名哮喘儿童中,533例诱因为呼吸道感染(96.6%),312例诱因为天气变化(56.5%)。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比例最高,为92.9%(513/552),其次为使用全身激素治疗,占89.1%(492/552)。结论:合肥市儿童哮喘累计患病率为5.92%,3~6岁为发病高峰。哮喘急性发作多在换季时、午夜时。呼吸道感染及天气变化是儿童哮喘的主要发病诱因。哮喘目前的治疗现状仍广泛使用抗生素和全身激素。  相似文献   

7.
成都地区0~14岁城乡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卫生条件下0~14岁城乡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首先确定调查对象为中心城区、城镇及农村3个层面的0~14岁儿童,采取随机、整群和不等比抽样方法抽出所需调查的学校、幼儿园及社区的全部0~14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向家长发放问卷初筛表,然后筛选出相关疾病的可疑患者,再经呼吸专科医师问诊和体查以明确诊断。所有数据经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中心城区、城镇及农村3个层面实际调查人数分别12082例、5677例及5590例,确诊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别为551例、150例及142例,累计患病率分别为4.56%、2.64%及2.54%,中心城区累计患病率明显高于城镇和农村。至调查时中心城区准确诊断率最高,城镇其次,农村诊断率最低。在哮喘的治疗中,从中心城区到城镇到农村,抗生素的使用率逐级增加、吸入激素及白三烯调节剂的使用率呈逐级减少的趋势。3层面显示患儿的性别、年龄、首次发作年龄、呼吸道感染和遗传因素等均与哮喘发病有关。结论:人口密度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医疗卫生资源和经济收入的不同可影响哮喘的患病率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目的 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诊治情况.方法 于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在全国27个省或自治区,4个直辖市等共43座城市,开展0 ~ 14岁城区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各城市确定调查学校、幼儿园和社区.使用统一初筛问卷对儿童进行筛查,筛查出的可疑哮喘儿童由临床医生通过现场问诊、体检、查阅患儿病历及以往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等,明确其是否患有哮喘.对已确诊哮喘患儿做进一步问卷调查,了解其哮喘诊治情况及伴发过敏性疾病情况.所有数据使用Epi-Info软件进行双录入,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完成463 982名儿童的初筛,诊断哮喘13 992例,其中典型哮喘12 634例(90.3%),咳嗽变异性哮喘1358例(9.7%).确诊患者中既往已诊断哮喘9605例(68.6%),新诊断病例4387例(31.4%).我国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3.02% (95% CI:2.97% ~ 3.06%),其中典型哮喘患病率为2.72% (95% CI:2.68% ~ 2.77%),咳嗽变异性哮喘患病率为0.29% (95% CI:0.28%~0.31%).近2年(2009和2010年)哮喘现患率为2.32% (95% CI:2.28%~ 2.37%).男性儿童哮喘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3.51%(8495/241811)和2.29%(5089/222 160),x2 =608.7,P<0.01].以学龄前儿童(3~5岁)患病率最高(4.15%),明显高于学龄儿童(6~14岁)(2.82%)和婴幼儿(0~2岁)(1.77%).不同地区以华东地区最高(4.23%),东北地区最低(2.00%).不同城市以上海最高(7.57%),拉萨最低(0.48%).在确诊的哮喘患儿中45.2%(6321例)有家族过敏史,72.5%(10 143例)有个人过敏史,50.1%(7010例)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发作最常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和天气变化(或接触冷空气),分别达87.9%(12 299例)和51.5%(7204例).哮喘患儿58.7%(8209例)曾使用过吸入激素,71.4% (9986例)曾使用过支气管舒张剂,抗生素的使用率为75.1%(10 504例).5岁以上哮喘儿童中,峰流速仪的使用率为14.3%(1449/10 145).结论 我国主要城市城区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3.02%,2年现患率为2.32%,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域和不同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仍有近1/3患儿未得到及时和准确诊断,哮喘的用药和管理状况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2010~2011年深圳市福田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儿童哮喘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2010年第三次全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调查深圳市福田区7168名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其次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哮喘患儿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在调查的7168人中,哮喘患儿169人,总患病率为2.36%。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06% vs 1.55%,P<0.01)。哮喘患儿中,首次发病以3岁内居多(115人,68.1%);经常发作强度以中度最常见(95人,56.2%);发作类型以突然发作最多(159人,94.1%);好发季节为换季(86人,50.9%);好发时辰为睡前(97人,57.4%);发作诱因最常见的为呼吸道感染(157人,92.9%);发作先兆最常见的为打喷嚏(159人,94.1%)。通过对169例哮喘患儿及169例非哮喘儿童的病例对照研究并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个人药物过敏史(OR=3.645,95%CI:1.316,10.094,P=0.013)、食物过敏史(OR=4.720,95%CI:1.987,11.212,P<0.001)、过敏性鼻炎(OR=10.273,95%CI:5.485,19.241,P<0.001)、家族过敏史(OR=4.221,95%CI:2.147,8.298,P<0.001)。结论:深圳市福田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2.36%,与10年前该地区儿童哮喘患病率2.39%比较无明显增加。男性哮喘患病率高于女性。个人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过敏性鼻炎及家族过敏史是该地区儿童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郑州市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治情况及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发放初筛问卷.疑似哮喘者二次问卷调查、体检及查阅既往病历、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同时根据年龄、性别匹配的原则随机抽取非哮喘患儿调查作为对照.结果 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0 616份,其中男5 444人,女5 172人.哮喘确诊308人,患病率为2.90%.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3.38% vs 2.40%);3岁以下儿童哮喘患病率为10.24%,高于其他年龄组儿童.哮喘儿童发作的前3位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94.2%)、天气变化(89.0%)和运动(35.1%).哮喘患儿发作强度多为中度发作(71.8%),其次为轻度(22.7%).94.8%(292例)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74.7%(230例)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90.9%(280例)使用抗生素治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列因素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过敏性鼻炎史(OR=150.285,95%CI:31.934~707.264)、湿疹史(OR=10.600,95%CI:1.054~106.624)、特应性皮炎史(OR=31.368,95%CI:3.339~294.683)、食物过敏史(OR=27.373,95%CI:2.670~280.621)、出生方式(OR=2.853,95%CI:1.311~6.208)、使用抗生素的年龄(OR=0.384,95%CI: 0.172~0.857)、1岁内使用抗生素的次数(OR=9.940,95%CI:6.246~15.820)、家装修墙面材料(OR=2.108,95%CI:1.464~3.036)、冬天是否采暖(OR=6.046,95%CI:1.034~35.362).结论 郑州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与年龄、性别有关;发作程度以中度为主;哮喘最主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哮喘的治疗较规范,但仍有待提高.过敏性鼻炎史、湿疹史、特应性皮炎史、食物过敏史及剖腹产出生、1岁内使用抗生素的次数多、家墙面使用装修材料、冬天采暖会增加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而使用抗生素时间较晚者哮喘发病的危险性较低.  相似文献   

11.
宜昌市哮喘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宜昌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哮喘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寻求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宜昌市城区随机抽取5所幼儿园、10所中小学及5个社区,对其中90%以上儿童进行初筛问卷调查,筛选出疑似哮喘儿童,对其再次发放哮喘儿童调查问卷进一步调查,同时选取与哮喘儿童数量相近,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哮喘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问卷收回后录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1000份,收回10456份,应答率为95.1%。调查结果显示宜昌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为3.47%,男孩患病率高于女孩(P<0.05)。363例哮喘儿童中,107例患儿有药物过敏史,152例患儿有家族过敏史;儿童哮喘的好发季节和好发时辰均以无规律为主;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作最常见的诱因,占93.1%;家族过敏史、抗生素早期使用史、房屋装修史和被动吸烟史是儿童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预防呼吸道感染可能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减少儿童早期抗生素的使用以及房屋装修次数和倡导患儿家长戒烟对儿童哮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256,自引:2,他引:254  
目的:调查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哮喘相关因素及对儿童、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调查全国31省43个城市,在2000年6月-10月,由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完成,对象为所在调查区域0-15岁儿童(1985年7月1日-2000年6月30日出生)。结果:共调查31省43个城市儿童437837名,实查4325000名。最后确定3岁以上儿童哮喘7401例(73.53%),婴幼儿哮喘1109例(11.02%),咳嗽变异性哮喘785例(7.80%),可疑哮喘770例(7.65%)。0-15岁儿童哮喘累计患儿8510例,平均累计患病率为1.97%。儿童哮喘和婴幼儿哮喘2年内发作现患6672例,现患率1.54%。与10年前比较有明显增加。各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不同,最低是青海,累计患病率0.25%,现患率0.12%;最高为重庆和上海,累计患病率分别为4.63%和4.52%,现患率均为3.34%。4670例(70.00%)患儿首次喘息发作在3岁内。以呼吸道感染和过敏为诱因致哮喘发病和发作者6313例(94.62%)。治疗中有2477例(37.13%)哮喘现患儿童使用吸入激素治疗,5987例(89.74%)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喘息。有6730例(95.47%)患儿因哮喘致家庭成员工作受影响。结论:哮喘患病率为1.97%,2年现患率为1.54%,较10年前明显增加,并给患儿、患儿家庭和社会经济毛严重的影响。呼吸道感染和过敏为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组)和未伴肺部真菌感染(对照组)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各75例的临床资料。记录真菌感染组病原菌分布、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结局等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75例真菌感染组患儿中,共检出69株病原体,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61%)。患儿临床症状以咳嗽(93%)、持续高热(56%)、喘息(49%)、呼吸困难(48%)为主;体征则以干湿啰音(43%)、湿啰音(29%)居多,部分患儿伴肝脾肿大。经抗真菌治疗后显效39例,好转26例,无效7例,恶化并死亡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 3岁、合并鼻窦炎和/或过敏性鼻炎、住院期间哮喘发作 > 3次、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长均为哮喘患儿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OR=4.865、3.241、2.255、3.725、3.568、1.549、3.808,P < 0.05)。结论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儿,若表现为咳嗽、持续高热,有明显干湿啰音,并合并有肝脾肿大,需高度警惕是否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年龄 < 3岁、有鼻窦炎和/或过敏性鼻炎、住院期间哮喘发作 > 3次、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机械通气或住院时间长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继发真菌感染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用于评估缓解期哮喘合并缓解期过敏性鼻炎患儿病情的价值。方法 选取214 例处于临床缓解期哮喘儿童,按照有无合并过敏性鼻炎及有无进行规范化治疗分为哮喘治疗组、哮喘合并鼻炎治疗组、哮喘未治疗组及哮喘合并鼻炎未治疗组。同时记录FeNO 及引起FEV1 下降20%时的激发剂累计浓度(PC20FEV1)数值。结果 哮喘未治疗组PC20FEV1 数值高于哮喘合并鼻炎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FeNO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治疗组与哮喘合并鼻炎治疗组FeNO 及PC20FEV1 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哮喘合并鼻炎治疗组PC20FEV1 数值明显高于未治疗组,FeNO 数值明显低于未治疗组。哮喘治疗组仅FeNO 数值明显低于未治疗组,二者PC20FEV1 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怀疑合并有临床缓解期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儿进行病情评估时,FeNO 检测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A questionnaire aimed at screening and identifying patients with asthmatic symptoms was sent to the parents of 2011 children aged 7 to 12 years; 1633 (81%) returned the questionnaire. A clinical examination was given to 165 symptomatic and 82 non-symptomatic children. The children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I, clinical asthma ( n =43); 2, other symptoms from lower airways (OSLA) ( n =34); 3, healthy children ( n = 170). The prevalences of asthma and OSLA in the whole source population ( n = 1633) were then estimated based on these figures. The lifetime prevalence of asthma was 4.0%. All children with asthma were either symptomatic or on continuous maintenance therapy during the preceding 12 months. The lifetime prevalence of OSLA was 5.0%, with 3.0% being symptomatic during the preceding 12 months. Asthma was more common in boys (5.0%) than in girls (2.8%). The respective figures for OSLA were 6.2 and 3.7%. The occurrence of asthma as well as respiratory symptoms suggestive of asthma was more common than previously observed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儿童喘息和哮喘的患病状况,以及控制和治疗情况。方法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在普陀区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的婴幼儿和12所幼儿园的学龄前期儿童、3所小学及8所中学的学龄期和青春期儿童;对这些儿童和(或)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1 771名儿童,其中男5 832名,女5 939名。在全体被调查者中,917名(占7.79%)有喘息或哮喘史,男性占9.34%、女性6.26%;喘息或哮喘现患率为4.21%,男性4.94%,女性3.40%,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无论是喘息或哮喘史,还是喘息或哮喘的现患率,均高于2000年上海市调查结果(4.5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13.76,P均<0.01)。在>7岁有喘息或哮喘史的儿童中,第一次喘息发作年龄≤3岁者占55.94%。在喘息或哮喘现患儿童中,长期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者仅占13.51%。结论上海市普陀区,目前有喘息或哮喘史及喘息或哮喘现患率儿童的比例较2000年增加,儿童第一次喘息发作年龄小,哮喘儿童的长期规范治疗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农村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为防治儿童哮喘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和Embase数据库中建库至2019年8月31日关于中国农村儿童哮喘患病的横断面研究。由2个研究员独立进行资料的初步筛选、提取信息,运用Stata 14.0和R软件进行患病率的Meta分析,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纳入24篇文献进行评价,共纳入212 814例儿童,其中哮喘患病3 254例,总患病率为2.02%(95%CI:1.67%~2.36%);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3.64%vs 2.03%,P0.001);年患病率从1990~1999年的1.21%上升到2011~2015年的3.36%;华南地区(3.15%)的患病率高于华东(2.31%)、西南(2.15%)、华北(1.19%)、华中(1.12%)等地区;学龄前期儿童的患病率最高(2.63%),其次为婴幼儿(2.48%)和学龄期儿童(1.41%)。结论中国农村儿童哮喘患病率相对较低,但呈现上升趋势。男性哮喘患病率高于女性;华南地区患病率较高;学龄前期儿童患病率较高。[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0,22(4):380-386]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ldren of color, children who live in urban medically underserved communities, and children whose families have limited economic resources have excessively high rates of asthma. The identification of high-risk subgroups of underserved children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determinants and scope of the childhood asthma epidemic and for developing successful interventions.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opulation prevalence of asthma among homeless children. DESIGN: Cross-sectional study. SETTING: Three family shelters in New York City. PARTICIPANTS: A total of 740 children whose families entered 3 family shelters from June 30, 1998, to September 18, 1999. MAIN OUTCOME MEASURES: Prior physician asthma diagnosis, current asthma symptoms using National Asthma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Program symptom criteria, current medications,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use in the past year. RESULTS: Of the children, 26.9% had a prior physician diagnosis of asthma. In addition, 12.9% of the children without a prior physician diagnosis of asthma reported symptoms consistent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persistent asthma. Overall, 39.8% of homeless children in New York City are likely to have asthma. Few children with persistent asthma received any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 Almost 50% (48.6%)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persistent asthma had at least 1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 in the past year; 24.8% of children with symptoms of mild intermittent asthma had at least 1 visit. CONCLUSIONS: The prevalence of asthma among a random sample of homeless children in New York City is likely to be 39.8%-more than 6 times the national rate for children. Asthma in homeless children is also likely to be severe and substantially undertre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