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观察深度水解蛋白配方乳(eHF)对早产儿喂养和生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2 年2 月至2013 年12 月入住国内8 家三甲医院的早产儿,根据喂养方案分组:(1)胎龄结果 纳入研究的早产儿共328 例。胎龄PPPP>0.05)。胎龄32~34 周的观察组发生喂养不耐受后用eHF,生后第2 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其相应的对照组(PPP>0.05)。结论 eHF 可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功能、加速胆红素代谢和排泄,且未增加EUGR 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背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可能导致新生儿不良结局。 目的:探讨IC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生后24 h内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危险因素。设计: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 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娩出、母亲明确诊断ICP且本次为单胎妊娠的新生儿,根据其生后24 h内是否入住NICU分为住院组和非住院组,样本量计算显示每组至少需要131例新生儿。截取母亲孕期及分娩时资料、新生儿资料以及生后24 h内入住NICU情况和原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C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入住NICU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ROC曲线评估这些危险因素对新生儿入住NICU的预测价值。 主要结局指标:IC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NICU住院的影响因素及预测因素。 结果:ICP孕妇娩出的新生儿621例,平均胎龄38.3(37.0,39.3)周,平均出生体重3 148±461)g,男308例。生后24 h内入住NICU(住院组)133例(21.4%),主要原因包括早产(78例)、呼吸窘迫(20例),低血糖、反应差和感染等;非住院组488例。住院组胎龄、出生体重、5 min Apgar评分、母亲诊断ICP的孕周均小于或低于非住院组,母亲分娩前最后1次ALT、AST、胆汁酸水平和新生儿早产率均高于非住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均随访至生后28 d,死亡1例(0.1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小(OR=0.378,95%CI:0.301~0.474,P<0.001),母亲孕期皮肤瘙痒(OR=2.410,95%CI:1.411~4.114,P=0.001)、胆汁酸水平高(OR=1.016,95%CI:1.003~1.028),P=0.012)和母亲产前BMI低(OR=0.930,95%CI:0.873~0.990,P=0.023)是新生儿生后需要NICU住院治疗的危险因素.IC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生后24 h内入住NICU的预测因素及性能:ICP母亲伴孕期皮肤瘙痒症状时,新生儿胎龄(最佳诊断界值≤36.6周)、母亲胆汁酸水平(最佳诊断界值>20 μmol·L-1)和产前BMI( 最佳诊断界值≤24 kg·m-2)联合诊断的敏感度达96.7%(95%CI:90.8%~99.3%);ICP母亲不伴孕期皮肤瘙痒症状时,新生儿胎龄(最佳诊断界值≤36.5周)、母亲胆汁酸(最佳诊断界值>26.8 μmol·L-1)和产前BMI(最佳诊断界值>24 kg·m-2)联合诊断的敏感度达78.0%(95%CI:62.4%~82.4%)。 结论:胎龄小、母亲孕期皮肤瘙痒、孕期胆汁酸水平高和孕前BMI低是ICP母亲分娩的新生儿生后需要NICU住院治疗的危险因素。ICP孕妇伴孕期皮肤瘙痒症状时,胎龄≤36.6周、母亲孕期胆汁酸水平>20 μmol·L-1和产前BMI≤24 kg·m-2联合预测新生儿NICU住院治疗的敏感度达96.7%。  相似文献   

3.
背景:医源性皮肤损伤是入住NICU的新生儿面临的常见问题。目的:了解我国NICU内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建立NICU新生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临床资料数据库(简称数据库),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牵头,包括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家三级甲等医院(简称协作医院)NICU。将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归纳为7类:尿布相关、粘胶相关、压力相关(包括医疗器械相关)、外科手术相关、血管通路相关、各种理化因素相关、其他。数据库上报的对象为协作医院NICU的连续病例,上报数据均来源于所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或纸质医疗文书记录。数据上报项目:一般资料,各种医疗器械使用情况,医源性皮肤损伤事件,每次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时的日龄、体重、住院时长,皮肤损伤的部位、大小、类型、颜色、处理措施和预后。由牵头医院针对数据库上报指标对协作医院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开始数据的收集并审核。主要结局指标: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22家协作医院收集的NICU连续病例(n=8 126)数据全部合格,纳入本文分析。其中医源性皮肤损伤521例(6.4%),儿童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NICU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7.4%(280/3 783)、6.4%(153/2 387)和4.5%(88/1 956)。521例共发生566例次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2次医源性皮肤损伤45例(8.6%)。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日龄中位数为6(3,17)d,生后1周内发生者占57.4%(299例);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新生儿入院纠正胎龄中位数为37.2(32.7,40.0)周,纠正胎龄≥37周占56.4%(294例);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时的体重中位数为2 800(1 912~3 450)g,体重≥2 500 g占59.1%(308例)。尿布相关250例(48.0%),压力相关(包括医疗器械相关)81例(15.5%),粘胶相关69例(13.2%),各种理化因素相关70例(13.4%),血管通路相关22例(4.2%),外科手术相关性14例(2.7%),其他15例(2.9%)。日龄1~7 d新生儿发生各类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占比最高;除压力相关性皮肤损伤易发生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在各体重组都易发生之外,其他类型的皮肤损伤均多发生于体重≥2 500 g的新生儿;压力相关性、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多发生于纠正胎龄28~32周的新生儿,血管通路相关性皮肤损伤在各纠正胎龄分组中的占比较均匀,其他皮肤损伤好发于纠正胎龄>32周的新生儿;78.9%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时的住院时间<1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比例逐周下降。结论:我国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6.4%。尿布相关性皮炎、医疗器械应用及医疗胶布的使用是新生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三大主要因素。医源性皮肤损伤受胎龄、出生体重、各种导管的使用等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婴儿期肺功能的差异。方法 2010 年 7 月至 2013 年 7 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NICU住院的胎龄<36周、无明显影响肺功能疾病的SGA为SGA组;出生体重与SGA组匹配的AGA为AGA组。两组均于纠正胎龄12月龄随访时行潮气呼吸和功能残气量检测,比较两组肺功能参数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GA组影响小气道功能的因素。结果 SGA 组 20 例(男 12 例,女 8 例),AGA 组 30 例(男 17 例,女 13 例)进入分析。两组在出生体重和身长,机械通气天数等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 组胎龄和用氧天数高于 AGA 组,SGA组随访时体重和身长均低于 AGA 组(P<0.05)。①在纠正胎龄12 月龄随访时两组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公斤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和功能残气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呼气达峰时间、呼气达峰容积、呼气达峰时间比、呼气达峰容积比,75%、50%和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SGA 组均低于 AGA 组(P<0.05)。②两组NICU出院至肺功能检测期间下呼吸道感染≥3次的比例,SGA组为90%(18/20),AGA组为50%(1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多元线性回归显示,SGA组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与检测肺功能随访时身长、体重呈正相关,与吸氧天数呈负相关。结论 SGA 婴儿期肺容积参数与出生体重相近的AGA相近,但气道阻力高于AGA,可能与SGA生后肺发育迟缓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胎龄28 周以下超未成熟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存活率、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2011 年1 月至2013 年3 月入住NICU 的胎龄结果 90 例患儿平均胎龄26±1 周,出生体重898±165 g,总存活率为57%,病死率9%,放弃率34%。常见并发症包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88%、BPD 85%、PDA 69%, ROP 68%,Ⅲ、Ⅳ级IVH 31%;存活早产儿平均住院时间为83±18 d,出院平均体重为2419±300 g。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肺出血与严重IVH 为死亡或放弃的高危因素,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为保护因素。结论 目前国内超未成熟儿存活率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肺出血、严重IVH 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及早期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生后24 h内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胎龄 < 34周、出生体重1 000~ < 2 000 g的适于胎龄早产儿。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康复干预组和对照组。康复干预组患儿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包括口部感觉及肌力训练和新生儿头部、胸部、腹部、四肢和手足的压力抚触。主要观察结果是两组早产儿达到独立经口喂养的时间、住院天数、EUGR发生率等。次要观察结果是两组早产儿疾病如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败血症等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97例早产儿符合入组标准且资料完整。其中对照组48例,干预组49例。干预组达到独立经口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干预组患儿的住院天数以及出院时纠正胎龄低于对照组(P < 0.05)。干预组的EUGR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干预组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和败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对NICU中的早产儿进行早期康复介入,可减少呼吸暂停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更早地完成独立经口喂养,降低EUG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抢救存活早产儿的神经发育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电话或信件通知的方式,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本院NICU收治的140例早产儿在其6个月至1岁半时进行神经心理发育测试和体格发育指标测量,并测定发育商(DQ)。根据DQ评分将随访早产儿分为神经发育正常组及神经发育异常组,对两组早产儿的基本情况、出生时临床特征、家庭和产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相对危险度。结果 140例早产儿胎龄(34.4±1.8)周,出生体重(2206±564)g。DQ评分无优秀及中上者,中等、中下和智能低下者分别为75例(53.6%)、56例(40.0%)和9例(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出生体重、家长给孩子的经济投入、父亲文化程度与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存在相关。结论 NICU抢救存活早产儿婴幼儿期神经心理发育落后的比例较高,与出生体重、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及父亲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早产儿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吸入麻醉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寻求一种更适合早产儿的麻醉方法。方法搜集本院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因视网膜病变行激光光凝术的早产儿37例,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静吸复合麻醉组(Ⅰ组,n=21)和七氟烷全凭吸入麻醉组(Ⅱ组,n=16),分析两组患儿的年龄、胎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年龄、胎龄、性别、体重及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Ⅰ组术毕不能拔管带管送NICU的例数为11例,占52% ;Ⅱ组为3例,占19%;Ⅰ组拔管时间为(18.8±14.49)min,Ⅱ组为(8.00±7.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有1例出现喉痉挛。结论七氟烷全凭吸入麻醉术后拔管快,用于早产儿麻醉可控性好,但有少量患儿出现插管反应,诱导时需注意掌握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中国NICU实施家长参与早产儿住院期间综合管理(FICare)的可行性。方法以平行对照设计试验方案,对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NICU中符合FICare组纳入标准的早产儿行FICare模式干预(建立FICare组医护团队,NICU改造,掌握六步洗手法、脐带护理、口腔护理、留置胃管管饲、婴儿洗澡、袋鼠式搂抱、称体重、皮肤护理、母乳喂养等),选择同期NICU中符合对照组纳入标准的早产儿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主要观察住院时间,次要观察体重增长速度、开始胃肠内喂养时间和达到全胃肠内喂养的时间、母乳喂养率、院内感染率、总氧疗时间、出院30 d内再次入院率和纠正胎龄37周时NBNA评分;附加观察FICare组家长出现在NICU后FICare医护团队工作期间心理压力、医疗费用、研究期间的医疗纠纷投诉率、病房额外开支、实施FICare后与前1年同期NICU的不良事件数量等。结果FICare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30和60例,两组基线具可比性。FICare组和对照组NICU住院时间分别为(25.9±7.1)d和(29.2±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两组开始胃肠内喂养日龄、院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Care组与对照组比较,达全胃肠内喂养时间较快、母乳喂养率较高、体重增长速度较快、总的氧疗时间较短、出院30 d内再次入院率较低、纠正胎龄37周时NBNA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FICare组家长出现在NICU,6/6名护士均在工作期间感觉心理压力增加),护士自愿报名参加FICare课题组却增加了7人,没有医疗纠纷投诉, 总医疗费用减少,实施FICare后与前1年同期相比NICU的不良事件数量下降(每月2.2 vs 4次)。结论在中国NICU实施FICare具可行性,继续开展FICare的后续研究是安全的,但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和NICU的额外支出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NICU 中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措施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亲母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收集2014 年7 月至2015 年7 月收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质量改进前组)以及实施母乳质量改进措施后的2015 年8 月至2016 年6 月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质量改进后组)资料。对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亲母母乳喂养情况(喂养率、喂养量、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持续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质量改进后,亲母母乳喂养率和喂养量均明显增高,母乳强化剂添加时间、静脉营养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均较改进前提前,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改进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亲母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措施可提高NICU 亲母母乳喂养率,改善早产儿消化系统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大鼠感染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增生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2 日龄新生大鼠26 只随机分为3 组:对照组(腹腔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脂多糖(LPS)组(腹腔注入0.6 mg/kg LPS)及EPO 干预组(腹腔注入0.6 mg/kg LPS + 5 000 U/kg EPO),各组均连续注药5 d,同时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50 mg/kg,Qd,连续5 d),最后1 次用药24 h 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BrdU 和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EPO 干预组、LPS组脑组织海马齿状回单位面积内神经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PP结论 EPO 可促进感染性新生大鼠脑损伤后海马区新生神经细胞的增生并减轻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早产儿合并症发生情况,分析TTTS受血者合并心脏发育异常的临床情况及预后。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7对确诊TTTS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TTS早产儿供血者体重(1.4±0.6 kg)较受血者体重(1.9±0.6 kg)明显减轻(P结论 TTTS受血者心脏瓣膜病变和心肌病变合并症发生率高,受血者应该尽早完善胎儿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NICU 中早产儿口服益生菌对肠道耐药菌定植的影响。方法 将生后立即入住NICU的早产儿以是否母乳喂养分层后随机分组,试验组从开始胃肠内营养之日起添加益生菌喂养,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比较两组生后第1、3、7、14 天直肠拭子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耐药菌筛查结果及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n=119)与对照组(n=138)在第1、3、7、14 天的直肠耐药菌定植及晚发性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发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非母乳喂养患儿生后第14 天的直肠耐药菌定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非母乳喂养儿( 71.1% vs 88.9%,P=0.04)。未观察到益生菌使用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早产儿使用益生菌一定条件下可能减少直肠耐药菌定植,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骨龄大于13岁、身高偏矮小的中枢性性早熟(ICCP)男童应用来曲唑(letrozole)治疗,观察该治疗方案对延缓骨龄老化和改善成年预测身高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骨龄大于13岁的ICCP男童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一组予来曲唑口服治疗6个月[2.5 mg/(m2·d),Qd];另一组为对照组,定期观察,不予特殊治疗。观察两组男童骨龄、生长速度、身高标准差积分、预测成年身高标准差积分、性征发育情况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并观察来曲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开始6个月后,来曲唑组和对照组男童骨龄均显著增加,但来曲唑组男童骨龄增长(13.82±0.23岁)较对照组男童(14.47±0.30岁)明显缓慢(PPP结论 对骨龄超过13岁、身高受损显著的ICCP男童应用来曲唑能够有效减缓骨龄老化,改善预测成年身高,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以胸闷为主诉的不典型支气管哮喘患儿在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的肺功能特点。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在我院肺功能室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不典型哮喘患儿34 例为研究对象(不典型哮喘组),同期选取典型哮喘患儿34 例为对照,检测不典型哮喘组患儿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的肺功能,以及典型哮喘组患儿发作期和缓解期肺功能。结果 不典型哮喘组激发前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最大呼气量(FEV1)、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25 %、50 %、75%肺活量时的呼气峰流速(FEF25、FEF50、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75/25)分别为105%±12%、104%±12%、100%±7%、88% ±13%、90% ±14%、81% ±17%、73% ±25%、80%±17%,明显高于典型哮喘组患儿发作期肺功能各指标(PP>0.05)。不典型哮喘组激发后肺功能各指标与典型哮喘组发作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典型哮喘组缓解期和不典型哮喘组激发前水平。结论 支气管激发试验有助于不典型哮喘患儿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猪肺表面活性物质(PS)气管内灌洗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 年1 月至 2013 年6 月收治的重症MAS 足月儿136 例, 随机分为PS 气管内灌洗治疗组(灌洗组)和PS 气管内注入治疗组(注入组),每组68 例。灌洗组采用稀释后的PS 3~5 mL/次(12 mg/mL)气管内灌洗;注入组采用PS 原液200 mg/kg(首剂)气管内注入。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2、12、24、48 h的血气分析、OI 值、P/F 值的动态变化,以及两组患儿的上机时间、并发症、治愈率。结果 灌洗组在PS 使用后的12 h、24 h、48 h PaO2、PaCO2、OI、P/F 值均优于注入组(PPPPP结论 PS 稀释后进行气管内灌洗在改善通气和氧合方面优于PS 气管内注入,并可减少上机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compare the morbidity of infants with gastroschisis (GS) with that of infants with exomphalos (EX) without lethal abnormalities and to identify factors predictive of adverse outcome: a requirement for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for over 1 month and hospital admission for over 2 month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45 infants with anterior wall defects (32 with GS) diagnosed antenatally who consecutively received intensive care in one institution from 1993 were reviewed. Both the GS and EX infants had a median gestational age of 37 weeks, but the former were lighter at birth (P < 0.01). Fourteen infants (all with GS) were able to start feeds only after 2 weeks; 10 (8 with GS) developed liver dysfunction; and 5 (all with GS) died. The GS compared to the EX infants required a longer period of PN (median 20 vs 10 days, P < 0.01) and longer hospital admission (median 40 vs 25 days, P < 0.01). In the GS group the time to start feeding related independently to prolonged hospital stay, and the existence of structural bowel abnormalities (SBA) related independently to both measures of adverse outcome, with a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100%. We conclude that infants with GS, particularly those with SBA, suffer greater morbidity than infants with EX without lethal abnormalities. Accepted: 8 October 199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方法 对31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进行持续主流PetCO2监测,并同时配对检测85例次动脉血血气分析,评估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31例机械通气新生儿PetCO2均值(41±10 mm Hg)低于PaCO2均值(46±11 mm Hg)(Pr=0.92,Pn=48)时,PetCO2和PaCO2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85,Pn=37)时,PetCO2和PaCO2也有显著正相关性(r=0.91,P结论 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中,PetCO2和PaCO2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