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利用六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变(MRD),探讨传统用于临床危险度分级各因素与六色FCM检测MRD值间关系及化疗不同时间点MRD检测值间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7-15—2011-1-25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初诊并接受正规化疗的25例B-ALL患儿。根据患儿初发时免疫分型结果,分别在诱导化疗第15、33天及大剂量MTX化疗前3个时间点进行MRD检测,每例患儿使用一组六色同型对照及根据初诊时免疫分型结果灵活调整的两组六色抗体组合进行检测。一组六色同型对照为IgG1-FITC/IgG1-PE/IgG1-PE-Cy7/IgG1-APC/IgG1-Percp/IgG1-APC-cy7;两组六色抗体组合为CD20-FITC/CD34-PE/CD10-PE-Cy7/CD22-APC/CD45-Percp/CD19-APC-cy7、CD7-FITC/CD5-PE/CD13-PE-Cy7/CD33-APC/CD45-Percp/CD19-APC-cy7或CD38-FITC/CD34-PE/CD10-PE-Cy7/CD22-APC/CD45-Percp/CD19-APC-cy7、CD7-FITC/CD15-PE/CD34-PE-Cy7/CD33-APC/CD45-Percp/CD19-APC-cy7。分析各时间点MRD检测值与传统用于临床危险度分级各因素间关系及3个不同检测时间点MRD检测值间关系。结果化疗第15天使用六色FCM检出骨髓MRD阳性20例,P25为0.19%,P50为0.67%,P75为4.21%;第33天检出骨髓MRD阳性10例,P25为0.07%,P50为0.10%,P75为0.26%;大剂量MTX化疗前检出骨髓MRD阳性14例,P25为0.03%,P50为0.04%,P75为0.09%。结论在诱导化疗阶段、诱导化疗结束时MRD的阳性率与诱导化疗第15天相比有显著下降;大剂量MTX化疗前MRD阳性值与诱导化疗第15天和诱导化疗结束时相比,有随化疗时间延长逐步下降的趋势。按传统危险度分级的相关因素分别分组,各组在诱导化疗第15天、诱导化疗结束时和大剂量MTX化疗前MRD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阐明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骨髓微量肿瘤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的检测方法及其结果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CD45-FITC/CD81-PE/CD56-PECy5单抗组合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人NB细胞株TGW的免疫表型并确定本实验室FCM的敏感度;比较BM细胞形态学检查与FCM检测骨髓中的CD45-/ CD81+/ CD56+细胞,分析病程中MRD检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⑴ TGW细胞株表达CD56和CD81,不表达CD45,本实验室FCM敏感度为1/104。⑵61例患者共144份标本中细胞形态学提示BM转移者23份;FCM显示表达CD45-/ CD81+/ CD56+细胞的标本数62份,BM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和FCM阳性检出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X2检验)。⑶比较平均化疗4个疗程后MRD结果与预后关系:31例患儿初诊时BM MRD检测阳性,化疗4个疗程后11例患儿MRD转阴,随访至今无复发及进展,DFS中位时间23mos;另外20例化疗4个疗程后仍为阳性,其中11例复发或进展,包括1例死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⑷化疗后移植患儿PBSC采集前骨髓MRD结果与预后的相关性:共有19例患儿接受化疗后PBSCT,13例患儿采集时骨髓MRD为阴性,其中2例复发,自移植后始DFS中位时间9mos;6例患儿采集时骨髓MRD为阳性,5例复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运用FCM检测NB患儿骨髓中的微量肿瘤细胞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可协助初诊患儿的诊断、评估临床疗效,骨髓中的微量肿瘤细胞残留与神经母细胞瘤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对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免疫表型特点,确定一到两组四色抗体,加用抗原跨系表达抗体组合CD45/CD19/CD10/CD13或抗原不同步表达相结合的抗体组合CD45/CD19/CD22/CD34,对20例完全缓解后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MRD定期检测。同时以非白血病患儿为对照,探讨CD45/SSC设门,CD45/CD19/CD10/CD34抗体组合检测MRD的有效性。结果20例B-ALL患儿中,90%患儿初诊时存在CD45、CD34、CD19、CD10表达量的异常。CD45/CD19/CD10/CD34抗体组合表达以≥0.03%为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45/CD19/CD10/CD34、CD45/CD19/CD10/CD13、CD45/CD19/CD22/CD34三组抗体组合发生频率最高,分别为40%、35%和30%。结论CD45/SSC设门,CD45/CD10/CD34可作为B-ALL患儿MRD检测的有效抗体组合。根据B-ALL患儿初诊异常免疫表型特点,确定一至两组四色抗体组合,再加用抗原跨系表达抗体组合或抗原不同步表达相结合的抗体组合,用于检测MRD,既能使检测个体化又可避免假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诱导缓解第33天微小残留病(MRD)与IKZF1基因型对于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以第一疗程化疗获得完全缓解且有完整随访信息的152例初诊B-ALL患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化疗第33天MRD,并分为3组:残留白血病细胞<10-4者为MRD标危组(60例),10-4 ≤ MRD < 10-2为MRD中危组(55例),MRD ≥ 10-2为MRD高危组(37例)。应用巢式RT-PCR检测化疗前所有患儿的IKZF1基因型。分析诱导缓解第33天MRD及IKZF1基因型对B-ALL患儿无复发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152例初诊B-ALL患儿有7种常见IKZF1基因亚型:IK1、IK2/3、IK4、IK6、IK8、IK9和IK10,其中130例表达IKZF1基因功能亚型、22例为IKZFl基因功能缺失亚型。随访期间26例(17%)患儿复发,以高危患儿复发率最高(P < 0.05),而标危、中危组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KZFl基因功能缺失亚型阳性患儿的累计复发率高于IKZFl基因功能亚型阳性的患儿(P < 0.01)。MRD标危、中危、高危患儿的预计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4.2±2.9)%、(86.7±3.8)%和(56.2±4.5)%,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KZFl基因功能亚型阳性患儿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高于功能缺失亚型阳性患儿(P < 0.01)。MRD标危组IKZFl基因功能亚型阳性患儿的预计5年无复发生存率与功能缺失亚型阳性患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中危组和高危组中IKZFl基因功能亚型阳性患儿的预计5年无复发生存率均高于功能缺失亚型阳性患儿(P < 0.05)。结论 IKZFl基因功能缺失亚型阳性的B-ALL患儿复发率高,尤其是化疗第33天MRD ≥ 10-4的IKZF1基因功能缺失亚型阳性B-ALL患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4色荧光标记B淋巴细胞抗体组合模板用于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MRD)对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间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RD的初发B-ALL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MRD检测的时间及检测的结果,将183例患儿分为诱导缓解期MRD阴性组(n=37),诱导缓解期MRD阳性组(n=18),维持治疗期MRD阴性组(n=113)和维持治疗期MRD阳性组(n=15).结果 诱导缓解期和维持治疗期MRD阳性患儿,其初诊危险分级为中、高危的患者比例较阴性者高(PRR=1.005,95%CI:0.864~1.170,P=0.032)、第15天骨髓象未达M1(RR=6.454,95%CI:2.191~19.01,P=0.002)和缓解后MRD≥0.01%(RR=1.923,95%CI:0.750~4.933,P=0.043)是儿童B-ALL发生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 4色荧光标记B淋巴细胞抗体组合模板用于流式细胞术能区分化疗后MRD阳性和阴性的B-ALL患儿.MRD水平与强的松反应性、第15天骨髓象等指标一样,是儿童B-ALL重要的预后判断因素,对儿童B-ALL具有较好的临床预后判断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使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儿童急性B系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lineage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各有效抗原组合的发生频率及其与临床预后顺素相关性.方法 对289例初发B-ALL患儿的骨髓标本进行每组4个抗原,共9个抗原组合检测,统计各有效抗原组合的发生频率并与国外报告进行比较,分析各抗原组合在临床预后因素分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 (1)327例初发B-ALL患儿中,289例存在至少1组可用于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检测的有效抗原组合,其覆盖率为88.4%.(2)不同有效抗原组合的发生频率不同,以TdT组频率最高,为70.59%.(3)部分有效抗原组合与临床表型以及治疗反应相关,CD58组和TdT组与良好预后因素相关,而CD66c组和CD38组与不良预后因素相关.结论 B-ALL不同有效抗原组合的发生频率不同,在中国患儿中的表达与国外报道有差异.TdT组有高表达频率,可作为简化的MRD检测目标组合.发生频率较高的4个抗原组合可以为无初发时MRD记录的患儿的疗效评估和治疗强度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部分有效抗原组合对临床预后产生影响,可能为B-ALL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出的微小残留病(MRD)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阶段发生表面抗原的改变以及MRD水平、出现时期与顸后关系.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6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收治63例出现过MRD阳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同时使用流式细胞术及PCR检测MRD.结果 (1)在63例流式细胞术检测MRD阳性患儿中,有23例骨髓复发,1例脑膜白血病,6例失访,1例因严重感染死亡,33例随访至今无病生存.(2)共有147次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呈阳性.有78次(53.06%)MRD检测结果至少有1个抗体荧光强度的变化,其中出现一个抗体强度变化的为33次(22.44%),2个抗体荧光强度变化为22次(14.96%),3个及3个以上荧光强度变化为23次(15.64%).CD10、CD45、CD34抗体荧光强度变化频率最高.(3)共有10例患儿在复发时行免疫分型检查,8例(8/10,80%)与初治时有抗体荧光强度变化.(4)MRD为10-3水平组存活率明显低于10-4水平组(P=0.0007).(5)维持化疗和(或)停药期间出现MRD阳性组存活率明显低于巩固化疗期间出现MRD)阳性组(P=0.024).结论 在小儿B-ALL治疗过程中,MRD的免疫表型可能会发生变化,在检测过程中应加以注意.如果出现10-3水平MRD或者是在维持化疗和(或)停药期间出现MRD,应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Wnt信号通路中ZNRF3和RNF43对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意义。方法收集41例B-ALL患儿初诊(ND组)及化疗第33天的骨髓样本。初诊时依据危险度分为低危组(n=13)、中危组(n=17)和高危组(n=11)。41例患儿于化疗第33天骨髓均达到完全缓解(CR),定为CR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D组、CR组ZNRF3及RNF43 mRNA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 ND组ZNRF3、RNF43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CR组明显减低(P<0.05)。低危组ZNRF3、RNF43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危组(P<0.05)。结论初诊时ZNRF3和RNF43低表达可能与儿童ALL发生相关,其相对高表达可能与低危险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例1, 女, 3月龄, 因"发现血常规异常2 d"就诊, 初诊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 KMT2A-USP2融合基因阳性, 高危组, 应用Interfant-06方案化疗, 化疗3个疗程后微小残留病(MRD)及融合基因持续阳性。例2, 男, 4岁, 因"反复下肢痛、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1个月"就诊, 初诊B-ALL, KMT2A-USP2融合基因阳性, 中危组, 应用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20方案化疗, 化疗第19天、第46天MRD及融合基因阳性, 因第46天MRD大于1.00%升为高危组。2例患儿诱导及早期强化治疗后MRD持续阳性, 接受28 d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后, MRD与融合基因均转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与流式细胞术(FCM)比较, 评价基于IGH/IGK基因克隆性重排的二代测序技术(NGS)在检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诊断的85例B-ALL患儿的临床信息、初诊及诱导治疗后骨髓NGS-MRD与FCM-MRD结果, 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比较2种方法的灵敏性和阳性率, 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初诊时患儿通过NGS方法均检测到优势克隆序列, 75例(88.2%)通过FCM方法找到筛选标记。诱导治疗后, 同一时间点NGS-MRD与FCM-MRD阳性率分别为31.8%(27/85)和9.4%(8/8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FCM相比, NGS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100.0%)、特异度(75.3%)及阴性预测值(100.0%), 阳性预测值为29.6%。NGS-MRD定量结果与FCM-MRD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569, P<0.001)。截至2022年7月27日, 2例NGS-MRD(+)...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105 例初诊ALL 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9 例,其中低危型18 例,中危型7 例,高危型24 例;对照组56 例,其中低危型21 例,中危型7 例,高危型28 例;两组均按相同危险度分型给予相同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治疗组同时给予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每日0.5~1.0 mL/kg;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替代输注,至诱导缓解治疗结束。对影响两组预后的因素分布及两组诱导缓解治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在诱导缓解治疗第19 天以及两组B-ALL 患儿在诱导缓解治疗结束达CR 时不同微小残留病(MRD)水平的发生率。结果 105 例ALL 患儿中,B-ALL 型99 例,T-ALL 型6 例。两组患儿各预后因素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5 例患儿的总CR 率为79%,治疗组(82%)与对照组(77%)的CR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临床危险度分型患儿CR 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诱导治疗第19 天,治疗组患儿MRD ≥ 10-4 的发生率(69%)低于对照组(95%,P<0.05);80 例达CR 的B-ALL 患儿中,对照组43 例,治疗组37 例,治疗组MRD ≥ 10-4 的发生率(27%)低于对照组(58%,P<0.05);且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治疗组高危型和低危型患儿MRD ≥ 10-4 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化疗可增强抗肿瘤作用,改善儿童ALL 近期预后,提高儿童ALL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EVI1 基因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儿中的表达及EVI1 基因阳性AML 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分析EVI1 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RT-PCR 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Q-PCR)定性和定量测定EVI1 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监测微小残留白血病(MRD);同时对染色体进行检查。结果 241 例AML 患儿中,有33 例EVI1 基因表达呈阳性(13.7%);与EVI1 基因表达阴性的AML 患儿相比,EVI1 阳性AML 患儿的初诊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女性患儿比例增加(P<0.05);EVI1 表达改变与临床缓解和MRD 改变不同步,部分患儿EVI1 转阴滞后于临床缓解和MRD 转阴,而部分患儿临床未缓解或MRD 仍呈阳性,但EVI1 已转阴;EVI1 常与其他融合基因共表达;免疫表型分析提示EVI1 阳性AML 患儿高表达CD33(100%)、CD38(88%)和HLADR(76%);15 例患儿发现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EVI1 表达阳性AML 患儿第1 疗程完全缓解(CR)率明显低于EVI1 表达阴性患儿(P<0.05)。结论 EVI1 基因表达阳性的AML 患儿近期预后差;EVI1 基因在AML 的病程中活化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基因相互作用或染色体异常的结果,其活化机制及功能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小残留病(MRD)在不同融合基因背景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4月融合基因阴性(336例)、融合基因ETV6-RUNX1阳性(79例)、融合基因E2A-PBX1阳性(26例)的B-ALL患儿共441例的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RD,分析3组患儿在诱导治疗第15天(TP1)、第33天(TP2)、第12周(TP3)的MRD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在融合基因阴性患儿中,TP1、TP2、TP3时,MRD阳性组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均显著低于MRD阴性组(P < 0.05),复发率、病死率均显著高于MRD阴性组(P < 0.05)。在ETV6-RUNX1阳性患儿中,仅在TP1时,MRD阳性组OS率、EFS率均显著低于MRD阴性组(P < 0.05),复发率、病死率显著高于MRD阴性组(P < 0.05)。在E2A-PBX1阳性患儿中,TP1、TP2、TP3的MRD阳性组和阴性组的OS率、复发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B-ALL患儿中,融合基因阴性患儿的MRD对预后提示意义最为明确,而ETV6-RUNX1阳性患儿和E2A-PBX1阳性患儿的MRD对预后提示意义欠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儿童pro-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ro-B-AL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64例年龄 < 18岁的pro-B-ALL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以及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pro-B-ALL患儿占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6.23%(64/1 028)。64例患儿中男35例,女29例,中位确诊年龄7.0(范围0.4~16.0)岁,其中≥ 10岁和 < 1岁者分别占39%和6%,中位初诊白细胞计数25.5(范围0.4~831.9)×109/L,其中≥ 50×109/L者占35.9%。MLL-r阳性是最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34%,22/64),常伴CD22、CD13低表达和CD7高表达,其中MLL-AF4阳性者常伴CD33低表达。64例患儿中位随访时间60.0(范围4.9~165.3)个月,5年总生存(OS)率及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85±5)%和(78±5)%。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3个月微小残留病≥ 0.1%是影响pro-B-ALL患儿5年OS率和EF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儿童pro-B-ALL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初诊时的免疫抗原、分子遗传学异常及化疗3个月微小残留病水平是影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IKZF1编码蛋白IKAROS异常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的骨髓标本IKAROS(IK)亚型,探讨异常IK亚型的发生频率与预后的关系,并初步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 选择初发B-ALL患儿137例,利用巢式PCR、Sanger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IK亚型的表达分析,并采用生存曲线探讨异常IK亚型发生频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37例初发B-ALL患儿中,仅表达IK1和/或IK2(a)正常亚型的患儿105例,32例具有异常IK亚型表达,其中16例表达IK6,14例表达IK4,2例表达IK7,且表达正常IK亚型与表达异常IK亚型组间2.5年无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将IK6亚型剔除出异常IK亚型组后,IK4+IK7组与正常IK亚型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7),而IK6组生存率仍明显低于正常IK亚型组(P=0.001)。本研究亦从21例复发患儿中,获取10对初-复发成对样本进行IK亚型分析,发现其中8对存在IK亚型表达从初发状态到复发状态不连续情况;且21例复发患儿的复发样本中IK6亚型检出率高达62%,明显高于137例初发患儿IK6亚型检出率(12%)。结论 IK6亚型的表达可作为B-ALL不良预后的标志,且其于复发样本中的高发生率表明,IK6亚型的表达与B-ALL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及流式细胞术积分系统(FCSS)在儿童MDS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儿童MDS初诊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FC分析MDS患儿骨髓各细胞群的表型及比例,并对FCSS评分与儿童MDS分型的关系、FCSS评分与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评分的关系、FCSS评分与修订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评分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异常髓系原始细胞增多者共20例(48%),19例(45%)淋系/髓系比> 1,淋系抗原在髓系细胞异常跨系表达者14例(33%),CD13/CD16分化抗原异常者8例(19%),CD56异常表达者5例(12%),3例(7%)粒系侧散射角(SSC)减弱或增强,3例(7%)有核红细胞CD36表达减弱,2例(5%)有核红细胞CD71表达减弱,髓系CD33表达缺失、粒系CD11b表达减弱或缺失、单核细胞系CD56及CD14表达缺失者各1例(2%)。FCSS评分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以及无事件生存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个组的2年总体生存率以低危组最高,中危组与高危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个组的2年无事件生存率依次95%、6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FCSS评分与儿童MDS分型以及IPSS、IPSS-R的评分均呈正相关(P < 0.05)。结论 MFC及FCSS可以协助儿童MDS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诱导缓解化疗期间感染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91 例ALL 患儿分为治疗组(47 例)和对照组(44 例),治疗组在诱导缓解化疗的同时给予加用黄芪注射液0.5 mL /kg·d,共35 d,治疗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代替,两组其他支持治疗相同,比较两组诱导缓解化疗结束后患儿感染的发生率、感染持续时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感染部位及分泌物病原菌培养阳性率等。结果 治疗组47 例患儿中有4 例出现过敏反应后退出实验,研究显示诱导缓解化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感染部位的感染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患儿中治疗组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能在诱导缓解化疗期间减轻了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也可能通过提高中性粒细胞水平,从而使ALL 患儿在诱导缓解化疗期间感染发生率降低,感染发生时持续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EB病毒(EBV)感染患儿CD163水平, 探讨CD163在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将因不同感染就诊的94例患儿分为EBV阳性组(n=55)和EBV阴性组(n=39, 对照组), 进一步将EBV阳性患儿分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组(n=47)和HLH组(n=8)。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可溶性CD63(sCD163)水平;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CD163表达率。结果 HLH患儿血清sCD163水平均>10 000 ng/mL, 其中3例>30 000 ng/mL; HLH组患儿血清sCD163水平远高于对照组和IM组(P<0.05)。EBV阳性患儿血清sCD163水平与EBV-DNA拷贝数、乳酸脱氢酶和血清铁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P<0.05)。HLH患儿sCD163水平在治疗后逐步下降, 但随病情反复又升高。结论 EBV感染患儿的CD163水平与临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sCD163>10 000 ng/mL的EBV感染患儿需警惕并发HLH。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GGLG-08方案联合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治疗儿童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12月初诊年龄<15岁的53例Ph+ ALL患儿的临床资料,给予患儿CCLG-ALL2008(高危组 HR)方案化疗(HR组,26例)或伊马替尼联合CCLG-ALL2008(高危组 HR)方案化疗(TKI+HR组,27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TKI+HR组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为100%,诱导期相关病死率为0;HR组CR率为75%,诱导相关病死率为15%;HR组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6±5)%;TKI+HR组5年EFS为(52±11)%。与HR组比较,TKI+HR组未增加化疗相关毒性,诱导期感染发生率反而下降。结论 伊马替尼的应用使儿童Ph+ ALL的临床疗效获得明显改善,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