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骶尾入路切除骶前腹膜后间叶组织肿瘤的经验及手术技巧。方法:分析1987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28例骶前腹膜后间叶组织肿瘤的手术经验,肿瘤上界均在骶2水平以下,平均直径6.8 cm,15例初发,13例为复发,经骶尾入路探查并备切除。结果:23例患者均经骶尾入路完整切除肿瘤,5例术中改为经腹辅助骶尾入路联合切除。本组无手术死亡,2例骶前静脉丛损伤,1例肠瘘,术后无肛门失禁。随访8月~10年,仅1例术后7月复发。结论:对于骶2水平及以下的骶前间叶组织肿瘤,经骶尾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术前应充分做好经腹辅助骶尾入路联合切除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摘要】 背景:骶前肿瘤是发生在骶骨和直肠间隙内的肿瘤,由于其发生的位置在直肠后间隙,因此也称为直肠后肿瘤。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骶前肿瘤的病理类型、手术治疗要点及并发症防治。 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9年4月间我院骨科、普外科及妇产科收治并进行手术切除的33例(男20例,女13例)骶前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切除方式:前路经腹入路10例,后路经骶骨切除18例,经腹经骶骨联合入路5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4~123个月(平均45.1个月)。对此类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症状、组织学诊断、手术类型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患者手术时年龄平均48.5岁(18~71岁)。病理类型:表皮样囊肿6例,畸胎瘤5例,平滑肌瘤3例,神经纤维瘤9例,神经鞘瘤5例,肠源性囊肿1例,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及血管肉瘤各1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无围手术期手术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获肿瘤完整切除,1例血管肉瘤患者因与直肠粘连术中直肠损伤而行直肠造瘘术。术中出血400~11000 ml(平均2400 ml)。4例(12.1%)在随访期间局部复发,其中2例为皮样囊肿切除后引流不畅形成积液,再行手术切除引流治愈;l例畸胎瘤手术后复发,再行经骶切除后成功,1例血管肉瘤发生局部复发同时发生肺部转移,术后7月死亡。 结论:(1)骶前肿瘤大多为良性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原则为完整切除肿瘤。(2)手术入路的选择对于完整切除骶前肿瘤至关重要,应当肿瘤部位、性质、皮肤软组织条件及患者体型等决定手术入路,并强调多学科协作完成。(3)骶前肿瘤的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大量出血、骶神经损伤、直肠损伤等,强调术前24小时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中纱布填塞、术中仔细分离,轻柔操作、术中肛肠指诊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郭毓文  李威 《湖南医学》2002,19(2):87-88
目的:探讨原发性骶前区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1-2000年收治的12例原发性骶前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2例中以成熟畸胎瘤为多见。直肠指诊、骨盆骨片、B超、CT、窦道造影检查对于术前评估较为重要。手术路径多选择经腹入路或经骶尾入路。11例完整切除肿瘤,1例仅取活检。结论:原发性骶前区肿瘤一旦发现,均首选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避免意外损伤。  相似文献   

4.
汤浩飞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563-563
目的探讨经骶尾部切除直肠息肉的新径路。方法采用经骶的方法切开肛尾韧带,切除尾骨,切开直肠后壁,直视下行直肠息肉切除。结果全组22例患者,19例完全愈合,3例切口感染经敞开换药治愈。结论经骶切开直肠壁息肉切除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骶尾部切除直肠息肉的新径路。方法采用经骶的方法切开肛尾韧带,切除尾骨,切开直肠后壁,直视下行直肠息肉切除。结果全组22例患者,19例完全愈合。3例切口感染经敞开换药治愈。结论经骶切开直肠壁息肉切除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手术治疗要点,分析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以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十年12例骶尾部畸胎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12例均经骶尾部倒“V”形切口切除,手术中用电刀小心沿肿瘤边沿剥离,切除尾骨,结扎骶中动脉,肿瘤摘除后,用蒸馏水冲洗创面,认真分清组织层次,重建肛尾韧带并消灭死腔;恶性患者术后给予化疗。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未出现并发症,随访5~11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骶尾部畸胎瘤须尽早手术治疗。术中切除尾骨、避免肿瘤破溃残留是预防复发的关键。盆底修复、肛尾韧带重建及消灭死腔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较低位的直肠后或直肠旁肿瘤确定诊断以后,手术切除入路确定较困难。笔者曾对1例成人直肠后肿瘤患者经骶尾部入路切除肿瘤,感到操作较简单,过程顺利,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报告如下。患者女性,56岁。因肛门坠胀、里急后重4个月入院。直肠指诊:距肛缘5.0cm...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骶尾部直肠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经骶尾部切口到直肠的路径术式切除直肠内、外肿物。结果  1 6例直肠 /旁肿瘤被完整切除 ,伤口感染 1例 ,感染率 7.2 5 % ,无肠瘘及肛门失禁 ,无手术死亡。结论 经骶尾部直肠手术 ,有术野浅、显露好及创伤小等优点 ,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骶尾前直肠后间隙肿瘤比较少见,我院1989年发现并治疗5例,报告分析如下. (一)病例介绍例1:女,1月.出生后即发现尾骨前肿块.1989年2月在全麻下作尾骨前纵向梭形切口,完整切除肿块,术中见肿块与尾骨轻度粘连,肿块直径10cm,内呈分隔状,充满淡黄色清亮液体.病理诊断为囊性淋巴管瘤.随访1年半无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37例骶前肿瘤的治疗情况。方法术前诊断包括直肠指诊、B超、CT等。肿瘤直径3~16cm,平均10.2±3.7cm。经骶尾部切除15例,经腹切除10例,经腹、尾部联合入路切除6例,其中合并切除直肠4例。结果完整切除21例,部分切除10例,未切除6例。切除率83.8%。并发症有出血、直肠损伤、术后骶前感染、脓肿形成。结论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手术方式是切除肿瘤的关键。术前影像学检查对肿瘤定位和术式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成铭  周海 《中原医刊》1993,20(1):32-33
骶尾前肿瘤常见于小儿,多为畸胎瘤,成人罕见。我科近六年来共收治8例成人骶尾前肿瘤,均为盆底腹膜返折以下直肠骨盆周围间隙所发生的肿瘤,不包括直肠、前列腺、膀胱、子宫等器官的肿瘤。因其有突出的临床特点,故加以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 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最大年龄48,最小年龄23岁。职业:农民6例,工人1例,干部1例。8例患者均以盆腔管道器官狭窄乃至梗阻为主诉经肛门指诊、肛镜检查及B超检查而确诊收治住院,其中1例23岁患者于6月前分娩时胎头下降受阻行剖腹产发现盆底腹膜下方有一肿物导致产前梗阻,余7例病人均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加重的直肠狭  相似文献   

12.
切除直肠恶性、良性肿瘤,骶尾畸胎瘤及完全性直肠脱垂经腹一期手术,溃疡性结肠炎经腹会阴联合全结肠直肠切除等盆腔手术,常可发生骶前静脉丛出血。如何避免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广大外科医生很关切的问题。笔者于1999—2007年连续行98例盆腔手术中3例骶前大出血均止血成功,无出血死亡发生。现将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骶前肿块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方法及主要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骶前肿块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措施。结果:1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胀痛,周围脏器压迫症状,直肠后壁饱满,CT示盆腔包块,13例均完整切除,其中经腹前切除5例,经骶尾部切除7例,经腹骶尾部联合入路切除1例。结论:骶前肿块多通过直肠指检,B超及CT检查而诊断,确诊后通过外科手术完整切除,手术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入路,并积极防治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谢东辉  陈剑 《中级医刊》1997,32(8):29-31
报道经骶行直肠部分切除12例。其中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2例。手术效果良好,未发现并发症。本文对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进行讨论。认为对直肠中段肿瘤特别是良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有显露好,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位于直肠中下部后侧与骶椎前方的低位骶前区肿瘤不多见 ,我院治疗低位骶前肿瘤 6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男 2例 ,女 4例。年龄在 8~ 42岁。入院时主诉均为持续性骶尾部发胀 ,下坠或隐痛感及腹胀 ,大便困难。病程 4个月~ 2年 ,均无腹泻及粘液血便史。1.2 手术方法 采用 2种方法 :1经下腹部切口于盆腔内行肿瘤切除。因肿瘤较大 ,几乎占据整个盆腔 ,手术操作较困难。对于有液化及囊性肿瘤 ,可抽吸使肿瘤缩小后再行切除。对于良性肿瘤血运不丰富可行肿瘤分块切除 ,对于恶性血运丰富 ,特别是肿瘤累及血管以及巨…  相似文献   

16.
报道经骶行直肠部分切除12例。其中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2例。手术效果良好,未发现并发症。本文对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进行讨论。认为对直肠中段肿瘤特别是良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有显露好、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等优声。  相似文献   

17.
从 1 997年 1月~ 1 998年 1 2月 ,我们从骶尾正中向肛门上方或向会阴做纵切口 ,切除尾骨及第 4、5骶椎 ,行中、下段直肠及骶尾前肿瘤切除 1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6例 ,女 5例 ,年龄 2 9~ 68岁 ,平均 50岁。病例选择 :①早期直肠癌 1例[1] ,肿瘤直径 2cm ,下界距肛缘 8cm ,位于直肠后壁 ,肛诊肿瘤活动好。②腺瘤 2例 ,分别 3、4cm ,直径 ,距肛缘分别 7、8cm ,可疑有恶变都位于直肠后壁。③畸胎瘤 2例 ,瘤体较大分别为 6、8cm ,直径 (后例为术后复发 ) ,位于骶尾前 ,肛诊于 5cm处可触及肿瘤下缘。④息肉恶变 1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79例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及病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分析.结果 79例中男37例,女42例;年龄3~28d,临床分型:显型51例,隐型9例,混合型19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合并切口感染17例,直肠损伤合并肠瘘2例,均经综合治疗治愈;没有直肠脱垂及大便失禁并发症.病理检查7例为恶性,占8%,72例为良性,占91%.随访3月~5年,复发者8例,占10.12%,5例查甲胎球蛋白(AFP)大于250ng/L,考虑恶性复发,4例原病理检查即为恶性.2例AFP小于250ng/L,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良性居多,手术完整切除瘤体,并切除尾骨是减少肿瘤复发及恶变的关键;术中盆底结构的良好修复可防止术后大便失禁及直肠脱垂;术后俯卧位及创面置管负压吸引等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79例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及病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分析。结果 79例中男37例,女42例;年龄3~28d,临床分型:显型51例,隐型9例,混合型19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合并切口感染17例,直肠损伤合并肠瘘2例,均经综合治疗治愈;没有直肠脱垂及大便失禁并发症。病理检查7例为恶性,占8%,72例为良性,占91%。随访3月~5年,复发者8例,占10.12%,5例查甲胎球蛋白(AFP)大于250ng/L,考虑恶性复发,4例原病理检查即为恶性。2例AFP小于250ng/L,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良性居多,手术完整切除瘤体,并切除尾骨是减少肿瘤复发及恶变的关键;术中盆底结构的良好修复可防止术后大便失禁及直肠脱垂;术后俯卧位及创面置管负压吸引等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成人骶尾部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成人骶尾部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经手术治疗,经骶尾部切除12例,经腹骶联合切除3例.其中1例恶变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结论 成人骶尾部囊肿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故常误诊.彻底切除病灶可以预防复发和可能发生的恶变,手术路径可选择经骶尾或腹骶联合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