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髓损伤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步行功能障碍,而且,由于损伤平面以下神经输入减少所引起的骨骼肌萎缩可使患者产生运动功能的进一步减弱,因此,脊髓损伤后步行训练策略是很重要的。目前,减重运动平板训练已成为一种有希望的康复治疗手段,它能使脊髓损伤患者在减少或缺乏脊髓以上中枢控制的情况下实现正常步行模式的重复训练,有许多文献报导了其在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方面的益  相似文献   

2.
正脊髓损伤后主要功能缺陷是步行功能障碍~([1]),因此,步行功能恢复是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重要方面,特别是C-D级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这类患者大部分双下肢均残存有部分肌肉力量,但常因肌力不足、肌痉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步行或步态的异常。在目前的康复治疗中,主要是通过给予肌力训练、牵伸训练、站立训练、平衡训练等一系列治疗后,患者功能条件允许,才进行步行、步态训练。为了寻找更好的训练方法,部分有条件的医院,会运用运动平板训练。但是,由  相似文献   

3.
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对11例外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水中平板步行训练等康复治疗,记录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前后的ASIA运动评分、ASIA感觉评分。以及训练时的行走距离、最大步速和训练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变化。结果经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后,患者的ASIA感觉评分提高(P〈0.05),ASIA运动评分、行走距离、最大步速及ADL评分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可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感觉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重建运动功能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非常重要,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恢复和有效的康复.康复工程学正努力研发用于辅助步行功能训练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过去10年中,用于重建步行功能训练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已有了很大发展,本文综述用于恢复患者步行功能和治疗师评估运动康复疗效的一些新技术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及运动和感觉功能与步行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 47例脊髓损伤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 ,在入院时和治疗过程中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学会 (ASIA) 1992年的标准评定患者的运动与感觉功能 ,采用Hoffer步行能力分级评定步行能力。结果伤后 12个月时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比入院时显著增加 (P <0 0 5 ) ,入院时的运动功能与患者最终获得的步行能力相关 (P <0 0 5 )。结论早期康复能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 ,入院时的运动功能与患者最终获得的步行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造成残疾的重要原因,改善和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是SCI患者康复治疗的首要目标。虽然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不同运动训练方式均能有效促进SCI后运动功能恢复,有研究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几种步行训练方式进行的Meta分析[1],指出减重步行训练、功能性电刺激等疗效比较肯定,但对其明确的生物学效应及机制尚不清楚。采用脊髓损伤实验动物研究运动训练的生物学效应及机制成为脊髓损伤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内容。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36例ISCI患者(分类为ASIAC或D),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减重组(各18例).所有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减重组还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接受减重平板步行训练3个月.在训练前后对患者进行ASIA下肢运动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步行能力评定、10 m步行速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 减重组患者ASIA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10 m步行速度的恢复好于对照组(P<0.05).康复治疗前后减重组与对照组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够提高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减重步行训练、督脉电针及两者联合治疗对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对72只成年SD大鼠建立胸10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减重步行训练组(BWSTT)、督脉电针组(电针组,EA)和训练+电针(联合组,BWSTT+EA)各18只,每组再分为8d、15d和30d 3个小组(n=6).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脊髓损伤尾端组织中BDNF的表达.结果:单纯减重步行训练或/和督脉电针均能使不同时间点脊髓损伤大鼠BBB评分、脊髓组织BDNF表达水平提高(P<0.05);减重步行训练和督脉电针对BBB评分、脊髓组织BDNF表达存在交互作用(P<0.05),提示减重步行训练和督脉电针联合干预对促进脊髓损伤的康复效果更佳.各治疗组随着干预时间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BBB评分、脊髓组织BDNF表达水平提高(P<0.01);尽量长时间的应用减重步行训练和督脉电针的联合治疗对促进横断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最佳.结论:减重步行训练结合督脉电针可以促进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干预时间越长疗效越佳,且3者间存在协同作用,这种运动功能恢复可能与脊髓组织中BDNF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步态交替式行走器的临床应用(附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脊髓损伤(spinal cordinjury,SCI)是由于损伤或疾病引起的脊髓结构及功能损害,导致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康复医学早期介入,能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利用轮椅生活,而使用截瘫行走器技术进行步行训练成为康复关注的课题。我们将步态交替式行走器(reciprocating gait orthosis,RGO)用于T4损伤完全性截瘫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于脑卒中脊髓损伤(SCI)等运动功能障碍病人,康复作用的实验室依据,临床对照研究及康复治疗效果.提示BWSTT能使病人更早重建生理步态,较快恢复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减重步行训练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彤  毕胜 《现代康复》2001,5(8):58-59
章介绍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于脑卒中脊髓损伤(SCI)等运动功能障碍病人,康复作用的实验室依据,临床对照研究及康复治疗效果。提示BWSTT能使病人更早重建生理步态,较快恢复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观察个体化截瘫行走支具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44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支具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进行综合性的系统康复治疗, 支具组在综合性的系统康复治疗基础上根据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后装配不同的截瘫行走支具并进行功能训练。 结果: 经过3个月的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均得到有效提高, 且支具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支具组22例患者装配截瘫行走支具训练后平均行走距离达470m(四分位数间距为:162.50m—900m),其中达到治疗性步行6例,家庭性步行10例,社区性步行6例。而对照组无一例有步行能力。 结论: 早期规范康复介入可明显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针对患者的具体状况装配个体化截瘫支具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行能力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目前难以治愈,同时还常合并有骨质疏松、痉挛、肌肉萎缩、压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国内外学者对于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较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康复工程技术的介入,如截瘫步行矫形器,减重步行训练系统等提高了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效及生存质量[1—3],但由于脊髓损伤患者损  相似文献   

14.
背景:机器人设备能够在精确控制的环境下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重复性的高强度较长时间的步态训练,其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有其明显的优势。目的:探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训练与评定系统在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2名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参加Lokomat步态训练5.5个月,于训练前、训练后6,12周及训练5.5个月后对患者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Lower Extremity Motor Scores,LEMS)、10m最快步速、6min步行耐力及Berg平衡量表测试。结果与结论:两名患者经过Lokomat自动步态训练,虽然LEMS分数无明显提高,但其10m最快步速、6min步行耐力、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训练前改善。这说明机器人自动步态训练能够有助于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造成患者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残存功能,尽可能地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患者重新开始自立的、创造性的生活,重返社会即全面康复。通过上肢肌力训练,可发挥代偿功能,有利于使用拐杖和轮椅;进行双下肢主动被动运动,改善了下肢功能,增强肌力,促进或加速神经肌肉机制反应;腹肌、腰背肌锻炼有利于恢复站立和步行。脊髓损伤有一定的康复潜力,尤其是损伤节段较低(胸腰段以下)的患者,如果训练得当合理地使用辅助支具,以熟练使用为目的的训练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脊髓损伤造成患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患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残存功能,尽可能地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患重新开始自立的、创造性的生活,重返社会即全面康复。通过上肢肌力训练,可发挥代偿功能,有利于使用拐杖和轮椅;进行双下肢主动被动运动,改善了下肢功能,增强肌力,促进或加速神经肌肉机制反应;腹肌、腰背肌锻炼有利于恢复站立和步行。脊髓损伤有一定的康复潜力,尤其是损伤节段较低(胸腰段以下)的患,如果训练得当合理地使用辅助支具,以熟练使用为目的的训练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减重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后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观察减重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后行走能力障碍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 :对 3 1例T12 ~L2 脊髓损伤患者在传统康复基础上 ,运用减重支持步行训练治疗。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 ,Fugl Meyer评定法 ,Barthel指数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3 1例患者经过减重步行训练后 ,步行能力、平衡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显著提高 (P <0 .0 5)。结论 :减重步行训练能有效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康复机器人目前在康复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表明,早期应用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robot-assisted gait training,RAGT)对脑卒中、脊髓损伤和脑外伤患者,有利于其重建正常步态,恢复步行能力~([1—2])。在我们前期研究中,应用RAGT训练对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儿童步行功能也有明显改善作用~([3]),是一种新的改善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训练方法。虽然成年脑瘫患者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主动运动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往复式步行矫形器对T6以上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和ADL能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C6—T6以上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装配往复式步行矫形器者)和对照组22例(未装配者)。对照组进行系统综合康复治疗(包括有氧训练、肌力训练、站立训练、平衡、转移训练、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心肺功能训练、ADL训练、膀胱功能等其他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系统综合康复治疗外还进行装配步行矫形器前训练、矫形器装配后训练及步态步行训练。结果:经过12周的训练后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8例患者装配矫形器及训练后患者10m步行时间平均87.27±39.57s, 6min步行距离为46.35±26.24m ,在装配往复式步行矫形器后7例可达到室内治疗性步行,11例可达到实用性步行,对照组无一例能步行。结论:往复式步行矫形器对改善T6以上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ADL能力及步行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骨骼肌萎缩与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胸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减重组各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减重组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及早接受减重平板步行训练3个月。在训练前后对患者进行大腿周经测量、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步行能力评定、10m步行速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减重组患者还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前后进行下肢大腿中部肌肉MRI检查。结果减重组患者训练后,MRI示下肢肌肉均较训练前相对肥大。减重组步行能力、10m步行速度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减重组与对照组大腿周经、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减重平板步行训练不仅能够改善脊髓损伤引起的下肢骨骼肌萎缩,而且能够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