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肿瘤局部进展(local tumor progress,LTP)是热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问题。治疗未达到安全消融边界(safety ablation margin,SAM)是发生LTP的重要危险因素。本团队自主研发的三维可视化手术系统,可进行术前规划以辅助消融治疗,还可通过三维重建及配准融合,对肿瘤消融疗效进行精准、量化的评估。目的 对比三维可视化配准与二维增强MRI两种方式评估原发性肝癌消融疗效的准确率,验证三维可视化配准对消融疗效评估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介入超声科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37例超声引导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临床资料,使用两种方法分别对137例患者术前、术后增强MRI进行肿瘤消融疗效评估,分析消融灶是否完全覆盖肿瘤病灶及是否达到安全消融边界。SAM是指超过原发性肿瘤5 mm的区域,在消融治疗时应将其灭活,消融疗效按SAM分为以下三级:A0,SAM>5 mm;A1,0 mm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估肝癌微波消融术疗效的作用。方法对35例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的肝癌患者,于术前1-3天、术后2天、30天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微波消融术前、后不同b值(300、500、700s/mm2)下肿瘤组织ADC值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不同b值条件下,术前、术后的肿瘤组织平均ADC值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b值的升高,平均ADC值亦逐渐升高;术后各组的ADC平均值较术前升高,术后30天ADC平均值较术后2天平均值高。结论 ADC值与肝癌微波消融术后的肿瘤坏死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肝癌微波消融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手术切除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法,但由于其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临床发现时多为中晚期或由于其严重的心肺肾功能障碍已失去手术机会,同时,肝癌对放化疗不敏感,治疗效果非常有限。上世纪九十年代热消融治疗技术迅速兴起,这是肿瘤非手术治疗的重大进展,热消  相似文献   

4.
微波凝固消融治疗肝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峰  钱国军 《当代医学》2011,17(30):114-118
手术切除是肝脏恶性肿瘤治疗的金标准,然而临床上仅有20%~25%的患者适合手术切除.对于不进行手术切除的肝癌的患者,影像引导下的肿瘤热消融治疗在国内外发展迅速,成为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微波消融作为热消融的一种即利用电磁能将肿瘤加热凝固坏死,本文对近年来肝癌的微波消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PL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已超过62.6万/年,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率接近60万/年,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3位.我国是肝炎大国,PLC在我国高发,目前,我国患者数约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微波治疗系统对20例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行微波治疗.结果 患者AFP水平下降,无明显肝功能损伤,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微波消融治疗在肝癌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张植兰  朱才义 《海南医学》2014,(12):1790-1793
微波消融属于热消融的一种,热消融中的射频消融在临床应用已很广泛。近年来,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因其热效率高、热场分布均匀、升温稳定、疗效可靠、可使肿瘤原位完全灭活并最低限度损伤肝组织等优势而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并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着重从微波消融的原理、在肝癌治疗中的适应证、对肝癌的疗效、及与其他技术的联合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16-521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技术在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随访的价值。方法:选取74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6枚病灶)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在术前与术后1、3、6、12个月随访时进行常规超声、微血管成像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并记录结节及消融灶的位置、大小、回声、形态、边界、血流信号、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值及微血管成像情况。结果:常规超声显示消融治疗前后病灶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没有改变,治疗后消融灶的体积随时间延长进行性减小,第12个月有17例患者的20枚消融灶完全消失。微血管成像技术:术后随访中仅2例患者的3枚消融灶在术后1个月显示边缘局部出现短棒状微血管分布,对该病灶残留区追加微波消融,再次随访时消融灶未见微血管分布。剪切波弹性成像:术后随访中发现消融灶的杨氏模量值呈先增高后减低的趋势,术后1、3、6个月消融灶的杨氏模量值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超声技术在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的术前预估及术后疗效随访中具有肯定价值,对促进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时麻醉用药量和镇静深度与年龄的关系。方法以微波消融治疗的109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有监测的麻醉看护。按照年龄(60岁)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采用丙泊酚的静脉麻醉方法,达到满意的清醒镇静/镇痛。记录用药量和镇静程度。结果老年病人用药量和镇静程度低于非老年病人。结论肝癌微波消融治疗时老年患者需要的麻醉药量少,应维持在相对较浅的镇静深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兔VX2模型探讨肿瘤消融治疗后动态变化过程中,磁共振灌注成像动态量化研究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实验组12只,对照组4只.实验组在兔肝脏种植VX2肿瘤后,观察肿瘤直径超过2.0 cm时行微波消融治疗.对比术后当天、7 d、14 d及28 d实验组与对照组磁共振灌注成像量化指标一最大增强斜率(MSI)的动态变化差异,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对照组兔及实验组兔术后当天肝实质灌注MSI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兔术前肿瘤与术后当天残留肿瘤的平均MSI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兔残留肿瘤与良性强化组织的MSI差异有显著性.残留肿瘤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为快速上升型;良性强化组织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为缓慢上升型.结论 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动态量化研究是可行的,量化指标MSI与消融治疗后各种组织的病理结果相吻合,可更为准确地量化表达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探讨应用CT引导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肝癌的治疗及护理措施.通过治疗前、中、后的护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力,保证治疗顺利进行,促进治疗后的康复,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较大肝癌冷循环微波凝固治疗(PMCT)后残存病灶再次行PMC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8月165例肝癌患者经PMCT治疗后,残存病灶不同方式引导进行PMCT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灶经CEUS后超声引导下行PMCT治疗后,残存病灶〈3 cm及残存病灶≥3 cm的肝癌完全消融率分别达到100%(68/68)、81.63%(40/49),总消融率92.31%(108/117);复习增强CT/MRI后在灰阶超声引导下行PMCT治疗后残存病灶〈3 cm及残存病灶≥3 cm的肝癌完全消融率分别达到100%(33/33)、60.87%(28/46),总消融率77.22%(61/79)。〈3 cm残存病灶两组完全消融率均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cm残存病灶两组完全消融率及两组总消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P=0.009;χ2=9.04,P=0.003)。所有病例消融术后无胆漏、感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采用肝脏CEUS判断肿瘤残留,准确性为96.9%,与增强CT/MRI评估相当(P〉0.05)。结论:肝脏CEUS能够精准指导肝癌残存病灶行PMCT,并可用于消融术后疗效评价和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消融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消融术后配合中药治疗30例原发性肝癌.结果 29例癌灶完全坏死,1例癌灶远处出现小灶.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消融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引导下肝癌冷冻消融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清深  秦军  周林荣 《医学综述》2009,15(10):1562-1564
肝癌除早期手术切除外,大多需行微创介入消融治疗。而冷冻消融治疗(氩氦刀)是微创介入技术之一,冷冻消融治疗多在CT或B超引导下进行,而开放磁共振(MR I)导航下经皮穿刺冷冻消融治疗肝肿瘤技术,除无辐射性外,其最大优势在于术中对冰球大小、形态、位置的准确显示;能准确评价治疗效果。本文就其临床应用及治疗进展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邓和军  张艳林  曾严  罗小军 《重庆医学》2013,(23):2780-2781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07年1月到2011年6月该科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256例患者病历资料,统计分析其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 256例微波消融术后并发针道及瘤体感染3例(1.17%)、腹腔出血5例(1.95%)、微波天线前端断裂4例(1.56%),无胆道损伤、肝外脏器损伤病例。以上并发症均发生在前100例病例中,所有并发症病例经过合理相应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大部分并发症可以预防;熟练掌握肝脏解剖、微波消融技巧及微波消融专业化是减少并发症及提高其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视下微波灭活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2年12月间位于肝脏表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8例,在腹腔镜直视下行微波消融治疗?对比手术前后肿瘤病灶的影像学变化和临床检验结果,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通过术后观察和随访,了解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灶CT复查提示均达到完全灭活,围手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血清AFP水平均在术后6个月降至正常;3年复发率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7.7%和80.7%;治疗结果与手术切除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直视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确切,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特殊部位肝癌微波消融(MWA)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特殊部位肝癌行微波消融治疗患者,共治疗28个病灶(膈下8个,腹壁旁4个,靠近肠道4个,靠近肾脏2个,胆囊旁6个,直径〈10mm肝内小结节4个,腹腔镜下治疗8个,消融后完全切除瘤灶;CT定位下治疗20个)。治疗后观察瘤灶的坏死程度,并发症、有无复发及患者生存时间。结果8个病灶术后病理提示肿块呈完全凝固性坏死,20个病灶消融后CT提示肿瘤无强化;1例(1/28)病人出现胸腹壁灼伤合并少量胸腔积液,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无膈肌、胆囊、肠道损伤、内出血、脓肿、腹膜炎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治疗后1年内复发3例(3/28),1年复发率为10.71%;1年生存率为97.7%(22/24),3年生存率为80%(12/15),2例生存时间超过5年,至今仍在随访。结论CT定位和腹腔镜下行微波消融是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有效方法,但操作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多模态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DCE-M RI)对乳腺癌患者的检测,分析其MRI相关影像特征,探讨其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术前行MRI检查和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6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多模态MRI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及动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像(TIC).结果 16例患者MRI显示病灶多见分叶(75.00%)、毛刺(75.00%),边界不清(81.25%).ADC值为(0.92 ±0.19)×10-3 mm2/s,rADC为(0.56±0.13) ×10-3 mm2/s.TIC:Ⅱ型4例(25.00%),Ⅲ型12例(75.00%),无符合Ⅰ型的病例.结论 多模态MRI用于乳腺癌的检查,结合病变形态学改变、DCE-MRI的TIC曲线形态和ADC值,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9.
赵伟  张旗  田淑凤 《中国医疗前沿》2011,(12):43+94-43,94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对18例(5例为多发病灶,总共25个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定期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随访,观察射频消融的效果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术后病灶随时间改变而其磁共振表现各有不同。病灶早期(1个月内)呈典型的三层圆心圆改变,静脉注射Gd-DTPA后中央区无强化,而边缘则呈环行强化。3-6个月随访23个病灶为TlW及T2W均呈低信号,且无强化。2个病灶消融区边缘出现结节状强化或较厚的不规则环状强化。结论射频消融对于合适的肝癌癌灶是一种疗效确切的局部治疗方法,在评价其疗效及长期随访中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不同序列对于肛瘘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肛瘘的病人,术前均行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3种不同MRI序列对肛瘘征象的显示和诊断价值.结果:在主瘘管(包括脓肿)的诊断方面,T2WI的正确率为96.7%,T2WI-FS为95.1%,T1WI-FS增强为9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