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治作用,提高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31例的临床资料,以及分析纤维支气管镜下发现。发现异物时查明其所在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根据异物种类、部位及周围情况选择不同方法。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31例。年龄11个月~10岁,其中11个月~3岁27例;病程1 h~3个月。25例为右侧支气管异物,6例为左侧支气管异物。食物性异物29例,其他异物2例。X线检查仅5例确诊异物。经纤维支气管镜成功取出异物21例,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10例经硬镜取出。病例治愈。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术是明确诊断及治疗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儿童医院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行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的8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一般情况、吸入史、病程、异物种类、异物滞留部位、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好发于男童(男∶女为2.23∶1),主要发病年龄为6个月至3岁(89.29%),患儿居住地农村多于城市(城市30.95%,农村69.05%),尤以农村男童为高发人群(P0.05)。能够准确提供异物吸入病史有助于早期确诊及治疗(P0.05)。吸入异物种类以可食性异物为主,以坚果类多见。气管支气管异物滞留于左、右主支气管的比例差别不大,但滞留于右侧叶支气管病例数多于左侧。不同的气道滞留部位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有区别。最常见症状为咳嗽(98.81%)和喘息(58.33%),影像学有肺气肿(55.95%)表现。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重点防控对象为农村3岁以下的男童,应加强监护人对于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重视,减少幼儿对坚果类食物的接触。对于反复咳嗽、喘息、查体单侧呼吸音减弱,影像学伴有肺气肿、肺不张的患儿,应重视异物吸入史或呛咳史,积极行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特征联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5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资料,从临床特征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2例患儿中男35例、女17例,3岁以下占82.7%。临床表现中以反复咳嗽伴喘憋为主30例,以突发刺激性呛咳为主22例;主要临床体征为双肺呼吸音不对称(43例),闻及哮鸣音(32例)、湿啰音(29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阳性率为100%,与手术结果一致,其中5例异物嵌顿于气管内,27例嵌顿于右支气管内,20例嵌顿于左支气管内;主要合并症有肺气肿(38例)、支气管炎和肺炎(32例)、肺不张(5例)。结论临床特征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可为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提供确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2—2006年在安徽省立儿童医院52例经纤支镜检查确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异物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婴幼儿(71·2%),男女之比为2·3:1,左侧(48·1%)略高于右侧(42·3%),以食物性异物为主(92·3%);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发热;影像学检查对深部异物有较高的漏诊率,易造成误诊误治。14例深部异物经纤支镜取出,38例气管、Ⅰ级支气管异物经纤支镜定性定位后由硬质气管镜取出,合并的肺炎、肺气肿、肺不张等并发症在异物取出后经支气管灌洗、抗感染等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纤支镜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深部支气管异物治疗的有效手段,其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2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23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资料。结果2岁以下婴幼儿180例(78.3%),其中来自农村地区188例(81.8%)。32例(13.9%)被误诊。行支气管CT检查40例,其中阳性38例,均得到气管镜证实。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重在预防,有无异物吸入史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支气管冠状位CT检查对气管异物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全麻下支气管镜检及异物取出术安全,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 诊治并分析气管内膜肉芽形成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呼吸病房收治的228例确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方法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继发气道内膜肉芽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高发年龄为1~3岁(76.3%),男女比例为2.3∶1。其中植物性异物居多(82.9%),异物好发部位左肺(52.6%)高于右肺(39.5%)。气管内膜肉芽形成(74.4%)、 肺炎(76.3%)、 肺气肿(51.3%)是气管支气管异物最常见的并发症。异物种类及异物残留时间是导致气管内膜肉芽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病程越长,肉芽形成的风险越大(P<0.01)。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得出,异物残留时间可作为判断是否合并气管内膜肉芽形成的可靠预测指标,诊断界值为≥7.5 d。228例(100%)均在局部麻醉下行纤维支气管镜异物术成功取出异物,226例为1次性取出(99.1%),术中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婴幼儿是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高发人群,以植物性异物多见。植物类异物残留易造成气管内膜肉芽形成,病程越长,肉芽形成风险越高。应避免婴幼儿喂食坚果类食物,同时早期识别、 正确诊断并选用适宜的手术方式是预防异物吸入和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纤维支气管镜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作用。方法对2000-08—2005-07在贵阳市儿童医院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的气管支气管异物为42例。年龄9个月至10岁,其中<3岁37例(88·1%)。病程2h至3个月。位于Ⅱ级以下支气管36例(85·7%),30例(71·4%)为右侧支气管异物,6例(14·3%)为左侧支气管异物。食物性异物38例(90·5%),小塑料制品异物4例。仅8例可通过X线检查确诊异物。X线表现:肺炎、肺不张、支气管阻塞征等。经纤维支气管镜成功取出11例异物,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22例经硬镜取出,9例行开胸术,全部病例治愈。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术是明确诊断及治疗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总结纤维支气管镜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作用。 方法对2000 08—2005 07在贵阳市儿童医院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的气管支气管异物为42例。年龄9个月至10岁,其中<3岁37例(88.1%)。病程2h至3个月。位于Ⅱ级以下支气管36例(85.7%),30例(71.4%)为右侧支气管异物,6例(14.3%)为左侧支气管异物。食物性异物38例(90.5%),小塑料制品异物4例。仅8例可通过X线检查确诊异物。X线表现:肺炎、肺不张、支气管阻塞征等。经纤维支气管镜成功取出11例异物,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22例经硬镜取出,9例行开胸术,全部病例治愈。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术是明确诊断及治疗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气管、支气管异物属于急重症,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手术,就有生命危险。尽管人们已开始应用MRI[1]、冠状位CT扫描[2]等技术探讨了其在诊断气管异物中的价值,但传统的胸部X线及透视下观察纵隔摆动的检查方法因诊断迅速、费用低廉,仍为诊断呼吸道异物首选辅助检查。我们分析了22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胸部X线表现特点,并探讨其在确定气管、支气管异物位置和判断手术效果中的作用。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为我院2001年8月~2004年2月住院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220例。最大年龄12岁,最小年龄7个月,平均25.5个月,男154例,女66例。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方法 2004年2月至2008年6月在温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诊断为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的患儿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等特点.结果 46例患儿年龄3d至14岁,其中<3个月8例;3个月至1岁20例,>1~3岁15例,>3~14岁3例.均诊断为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其中气管支气管软化10例,支气管起源异常15例,支气管缺如5例,气管支气管狭窄21例.复合畸形10例.发病年龄3d至14岁,均表现为反复咳嗽、反复或持续喘息,喘息多在吃奶、哭闹或运动后加重.X线胸片和CT平扫可见弥漫性或局限性透明度增强或肺不张,10例气管支气管软化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确诊,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气管支气管狭窄21例,诊断支气管起源异常14例.结论 (1)对有下列临床特点者应该考虑到气管支气管畸形的可能:持续咳嗽经常规脸查不能明确病因;反复或持续喘息,经抗炎或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反复或持续喉鸣;X线胸片同一部位反复或持续肺炎或肺不张;X线胸片提示局限性肺气肿、肺不张、纵隔移位而原因不明.(2)纤支镜对先天性气管支气管软化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3)螺旋CT三维重建对诊断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和狭窄的诊断价值和纤支镜相当,尤其适用于年幼儿和危重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住院患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并血小板异常的病毒病原学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255例血小板异常及同期442例血小板正常的ALRTI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样本,采用RT-PCR或PCR方法 进行14种病毒检测。结果 255例血小板异常并ALRTI患儿中,血小板增多253例(99.2%),血小板减少2例(0.8%)。血小板异常组中检出至少有1种病毒感染173例(67.8%),其中,人鼻病毒(HRV)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副流感病毒3(PIV3)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血小板正常组相比较,血小板异常组PIV3检出率显著增高(PPPP结论 ALRTI时易引起血小板增多,尤其是PIV3感染者,而IFVB感染则不易引起血小板的变化。小于1岁的ALRTI住院患儿更易出现血小板异常。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包头市城区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2010 年包头市城区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诊治情况。方法 2009 年9 月至2010 年8 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包头市城区0~14 岁儿童进行问卷筛查,对已确诊哮喘患儿做进一步问卷调查。所有数据使用Epi-Info 软件进行录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接受调查儿童11 323 人,诊断哮喘127 例,患病率1.12%,男童哮喘患病率(1.51%)明显高于女童(0.72%,PPP结论 包头市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吸入激素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咽抽吸物(NPA)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炎支原体(MP)-DNA 检测对儿童MP 肺炎(MPP)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164 例MPP 患儿入院24 h 内的NPA 及BALF,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MP-DNA;同时在入院24 h 内及治疗7~10 d 病情好转时采集所有患儿静脉血,ELISA 法检测血清特异性MPIgM。结果 164例患儿NPA的MP-DNA阳性检出率为51.8%,低于双份血清MP-IgM阳性检出率(63.4%)(P=0.044),两者检出一致性中等(Kappa=0.618,PP>0.05),两者检出一致性好(Kappa=0.793,PPKappa=0.529,PPPP结论 BALF 中MP-DNA 检出敏感性高,对临床早期诊断MPP具有重要意义;而NPA MP-DNA 检测可能会引起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山地区不同生活环境3~14 岁儿童喘息和慢性咳嗽情况的发生特点。方法 按照2010 年全国0~14 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统一方案,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山市城区和乡镇3~14 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15 763 名儿童纳入研究,其中城区8 248 名,乡镇7 515 名;男童8 306 名,女童7 457 名。城区儿童既往喘息发生率高于乡镇儿童(6.6% vs 3.2%,PPPPP结论 中山地区3~14 岁儿童喘息和慢性咳嗽的发生具有年龄、性别和居住区域的差异,表现为6 岁以前发生率较高,城区高于乡镇,男童高于女童。  相似文献   

15.
痉挛型偏瘫脑电图癫癎样放电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痉挛型偏瘫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发作间期癫癎样放电(IED)特征,并分析IED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83例痉挛型偏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视频脑电图、影像学检查及认知功能评定结果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ED的影响因素。结果 13%痉挛型偏瘫患儿伴有癫癎。34%患儿伴IED,IED组癫癎发生率(32%)较非IED组者(4%)显著升高(PPPP结论痉挛型偏瘫常伴IED,存在IED者癫癎发生率更高。皮层受累及认知水平低下对痉挛型偏瘫伴IED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儿童上消化道异物致消化道损伤217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上消化道异物致消化道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胃镜检查诊断为上消化道异物,且出现消化道损伤的2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胃镜下表现、并发症及转归。结果 217例患儿中,1~3岁患儿占比最高(114例,52.5%)。异物以硬币最常见(99例,45.6%),其次为硬质/尖锐食物(45例,20.7%)及金属(35例,16.1%)。消化道黏膜损伤以溃疡最多见(43.8%),其次为糜烂(33.2%)。纽扣电池较其他异物更易引起食管穿孔(P < 0.01)。食管为最常见受损部位(207例,95.4%)。217例患儿中,24例(11.1%)并发感染;异物致穿孔患儿较异物致溃疡患儿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3)。217例患儿中,204例(94.0%)内镜下成功取出异物。98例因黏膜损伤较重需住院治疗,予以抗感染、抑酸治疗及鼻胃管肠内营养和/或静脉营养支持治疗。10例患儿自动出院而失访,其余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 幼儿期为上消化道异物高发年龄段;儿童上消化道常见异物为硬币、硬质/尖锐食物及金属;纽扣电池易造成食管穿孔;消化道黏膜损伤越重继发感染率越高;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结合鼻胃管肠内营养等处理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例常见致病微生物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的分布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共纳入1 155例儿童CAP病例,其中男670例,女485例。患儿年龄为1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为3.1±2.8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被动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胶体金法和细菌培养法联合检测患儿痰、咽拭子、血标本、肺泡灌洗液和尿中的常见呼吸道致病微生物。结果病原学检测阳性数为758例(65.63%);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是肺炎支原体(43.64%)、细菌(15.12%)和呼吸道合胞病毒(9.26%);混合感染率为16.02%。男女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不同(40.8%vs 47.6%);肺炎支原体在6~14岁组的检出率最高(77.4%),1岁组最低(11.2%),细菌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检出率则以1岁组最高(分别为21.2%和17.2%);夏秋季的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冬季,而细菌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检出率则明显低于春冬季(均P0.05)。肺炎支原体阳性者中出现发热、寒战、咳嗽、湿罗音的比例均高于阴性者;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者较阴性者更易出现喘鸣音;细菌检测阳性者咳嗽的比例低于阴性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与细菌感染相关(OR分别为1.747和1.418,均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在儿童CAP致病微生物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要警惕夏秋季节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和暴发。不同年龄段CAP患儿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不同。不同致病微生物感染的CAP患儿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农村3~6岁儿童忽视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今后开展新疆农村儿童忽视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农村6所幼儿园中1 326名3~6岁儿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和"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326名儿童中,忽视检出率为51.89%(688例),忽视度为49±6。不同年龄组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三代同堂家庭和核心家庭(P < 0.01);留守儿童忽视程度高于非留守儿童(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龄儿童、母亲文化程度较低、母亲外出打工、单亲家庭、再婚家庭、低收入家庭、留守儿童是儿童忽视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乌鲁木齐农村3~6岁儿童忽视问题较为突出,应加大对低龄儿童、文化程度较低母亲儿童、留守儿童及单亲家庭、再婚家庭、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Foreign body aspiration (FBA) into the tracheobronchial tree is a frequent and serious cause of respiratory problems in children. Chest X-ray (CXR) is often inaccurate in diagnosing FBA when the object is radiolucent.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s a noninvasive technique that can detect the narrowing of the airway resulting from the presence of a foreign body. We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study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CT scan and CXR in the diagnosis of FBA. Eleven patients (mean age 2.1 years) with a history suggestive of foreign body aspiration were examined by three-dimensional chest CT and CXR during the study.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bodies was confirmed and they were removed by rigid or flexible bronchoscop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Foreign body aspiration (FBA) was detected in all the 11 patients by CT scan (sensitivity, 100%), but CXR of three of the patients showed no evidence of FBA (sensitivity, 72.7%). The foreign bodies were located in the right main bronchus (n = 4), the left main bronchus (n = 5), and the trachea (n = 2). The mean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3.8 days. In our study, three-dimensional chest CT scan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CXR in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aspirated foreign bodies in children. The superior sensitivity and short time required for CT should help to reduce delays in diagnosis. These benefits may prompt further studies to determine whether CT could be us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unnecessary bronchoscopies performed in children being evaluated for F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