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动脉闭塞性疾病,除少量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外,最多见的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下肢缺血性疼痛很常见,严重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慢性缺血常导致静息痛、溃疡,甚至坏疽,动脉旁路术或介入是最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3):2201-2203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有效性。[方法]对来本院治疗的5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行胫骨横向骨搬运手术,术后50 d完成骨搬运,然后通过血管造影、肢体存活情况及随访观察评价疗效。[结果]52例中45例获得满意疗效,随访时间2~3年,肢体缺血坏死症状完全改善。7例术后仍有严重下肢缺血坏死,行下肢截肢术。总有效率为87%。[结论]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可以有效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迄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1986年3月至1988年12月,我院外科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大隐静脉原位静脉动脉化治疗20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了满意的近期效果,现报道如下。实验结果取9~13kg健康杂种犬10条,将骼外动脉和股  相似文献   

5.
P-选择素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选取正常青年人下肢小动脉作对照 ,选出在粘附分子家族中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的粘附分子P 选择素 ,观察其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血栓形成的机理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材料 :我院 1 975~ 1 985年经病理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石蜡标本 1 1例。 1 2例正常小动脉对照标本来自 1 998年因外伤而下肢截肢的病人和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2 .免疫组织化学法 :第 1抗体为鼠抗人单抗 ,来自苏州医学院血栓病室 ,SP试剂盒来自福州迈新公司。SP法染色…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干细胞移植已经作为一种新方法用来治疗某些血管病变。我院2005年4月-2007年12月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所致下肢严重缺血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静脉动脉化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动脉化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莫经刚王明华朱正练林祖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外科难治性疾病,主要发病部位累及中小动脉,发病年龄20~40岁之间,病变的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至今尚无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重者最终难免截肢致残。利用静脉动脉化手术重建肢体血液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5月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股浅动脉-胫后动脉旁路转流术9例,股浅动脉-腓动脉旁路转流术5例,股浅动脉-腘动脉远端旁路转流术4例,腘动脉-胫后动脉旁路转流术3例.结果:1例拟行股浅动脉-胫后动脉旁路转流术患者术中证实远端流出道差而终止手术,20例完成手术,成功率为95.2%.患者术后肢体远端血供均改善、静息疼消失、间隙性跛行距离延长、溃疡愈合;平均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46±0.12上升到术后1.05±0.07 (P<0.001).18例获得随访5~59(30.6±7.5)个月,治疗效果稳定.结论: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旁路转流术是存在远端流出道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院外科1986年3月至1990年12月,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原位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慢性缺血43例.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2例(脉管炎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1例(动脉硬化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胫骨迁移血管再生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手术成功率和长期有效率。 方法 对2000年11月至2006年11月黑龙江省医院周围血管病科胫骨迁移血管再生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资料进行分析。3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进行动脉造影,选择股浅动脉下段闭塞或腘动脉闭塞股深动脉流出道良好的病人行手术治疗。分离病人的胫骨并每天缓慢迁移分离的胫骨,通过刺激胫骨骨髓再生新鲜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网改善缺血区供血。 结果 35例中32例获得满意疗效,随访时间2~6年。临床缺血症状彻底改善。3例术后3个月后仍有严重下肢缺血行下肢截肢术。总有效率91%。 结论 胫骨迁移血管再生手术可以有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有效,且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下肢重度缺血是指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引起下肢的静息痛、溃疡和(或)坏疽,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导致下肢重度缺血的主要疾病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中作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下肢缺血导致的重度缺血日益受到重视。尽管随着传统外科技术和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进步,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但下肢重度缺血的治疗一直是血管外科医师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1]。目前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盐酸沙格雷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采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的2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服药前后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静息痛评分、冷感评分及溃疡面积的差异。结果 用药4周后,患者的无痛跛行距离〔(287±32) m比(167±28) m〕 和最长跛行距离 〔(315±40) m比(187±34) m〕 延长,静息痛得分(1分比2分)和冷感得分(1分比2分)降低,溃疡面积缩小〔(6.18±3.28) cm2比(10.06±4.25) cm2〕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沙格雷酯能改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方法 68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旁路转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患肢ABI及最大行走距离、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患肢ABI及最大行走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患者最大行走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肢AB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31/34)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25/3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等常规检查均无异常。结论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各项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因此这种治疗方式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下肢慢性动脉缺血疾病的腔内血管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慢性动脉缺血性疾病主要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所致 ,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964年 ,Dotter首次成功经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治疗下肢慢性动脉缺血症。随着影像技术 ,材料工程学之迅速发展 ,血管腔内外科技术 (即可称微创治疗 )在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症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一期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一期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法:通过利用自体头静脉在患肢大隐静脉与患肢股动脉或髂外动脉之间搭桥,为66例91侧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实施手术。结果:术后下肢缺血性疼痛消失,皮温皮色恢复正常,足趾及跖部创面愈合,多普勒超声探测及动脉造影提示患足血供良好。结论:本术式不影响静脉血回流,简易、经济,效果良好,使用头静脉搭桥可使本术式应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介入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治疗组采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髂外动脉血流速度、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足背动脉内径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但对照组治疗后仅在髂外动脉血流速度、踝肱指数方面有改善(P <0.05),经皮氧分压、足背动脉内径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介入治疗应用于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检索CNKI 数据库中近30 年有关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方剂,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集成的数据分析方法,挖掘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410 篇文献,符合条件处方600 首,涉及233 味中药。处方中药物出现频次≥ 60 的药物得到33 个,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8 个,新处方14 个;药物主归肝、心、脾经,性味分别以温、寒、平和苦、辛、甘为主。结论: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物立足于“血瘀”病机,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辅以清热、补虚、温通、息风止痉、止痛、托毒生肌、燥湿、通络等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灵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8.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和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为最多见,部分病例晚期可出现下肢严重缺血(criticallimbs ischemia,CLI)。CLI是指客观证明存在动脉闭塞诱发的慢性缺血性静息痛、溃疡或坏疽,此类病人治疗困难、致残率高,是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按动脉影像学检查,CLI可分为节段性闭塞和广泛性闭塞。  相似文献   

19.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外科治疗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肢慢性缺血主要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所致,其他因素有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等。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人口迅速老龄化等因素,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文就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进展及疗效评价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将头静脉远段与桡动脉作端侧吻合. 结果临床应用4例,术后缺血性疼痛症状消失,皮肤转红润,皮温回升,干性坏疽指愈合. 结论头静脉动脉化是治疗手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