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生儿败血症C反应蛋白的检测和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高敏C反应蛋白(sCRP)浓度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 用比浊法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CRP、sCRP浓度,并与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CRP、sCRP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均高于WBC计数,3个指标中敏感性以sCRP最高;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CRP最高;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CRP、sCRP两者相差无几.结论 C反应蛋白浓度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败血症起病隐匿,进展迅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极易发生休克、多器官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是降低败血症新生儿病死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有关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检测指标包括细菌培养、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细胞因子、细胞表面抗原及细菌基因检测等.该文将对上述指标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监测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Cui YB  Du LZ  Chen YZ  Yu YB  Wang FM  Mao QQ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5):348-351
目的 观察新生儿败血症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的规律 ,并评价其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 5 1例临床疑似败血症的新生儿根据其临床表现及WBC、PLT、血浆CRP和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数与中性粒细胞总数比值 (I/T)四项指标 ,分为败血症和可疑败血症两组。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和 15例正常对照组新生儿中性粒细胞CD11b的平均荧光强度 (MFI)。结果 败血症组 2 3例 ,可疑败血症组 2 8例。两组中性粒细胞CD11b分别为 (32 0± 189)、(4 5 6± 2 13)MFI,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 (10 90± 338)MFI(t分别为 - 9 0 1、- 7 5 6 ,P均 <0 0 0 1) ,败血症组又低于可疑败血症组 ,差异有显著性 (t=- 2 39,P <0 0 5 )。高CRP组患儿CD11b为 (2 11± 16 4 )MFI,低于低CRP组的 (5 0 5± 2 6 5 )MFI,差异有显著性 (t=2 6 4 ,P <0 0 5 )。中性粒细胞CD11b≤ 6 0 0MFI对疑似败血症新生儿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6 3%、10 0 %、10 0 %、6 8 2 % ,CD11b检测阳性率为 86 3% ,高于血培养的阳性率 (17 6 %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m=31 2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下调 ,其下调与感染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中性粒细胞CD11b的动态检测对早期  相似文献   

4.
降钙素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PCT)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入院日龄为3~28 d的新生儿.根据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对照组、局部感染组、单纯败血症组、败血症合并严重并发症组.按预先设定时间段对研究对象采血以分别进行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培养及血常规检测,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入选76例,对照组20例、局部感染组15例、单纯败血症组29例、败血症合并严重并发症组12例.PCT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指标,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97.1%、97.1%、82.9%,优于hsCRP(80.4%、88.6%、89.2%、79.9%).与hsCRP相比,PCT与败血症的严重程度相关性更强(rPCT=0.859,rhsCRP=0.782),与败血症临床情况更相符(P<0.05).结论 血清PCT作为实验室检测指标,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 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89年1月至2011年7月),获得CRP诊断新生儿确诊败血症的文献。采用QUADAS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 1.4和RevMan 5.0软件检验各文献间的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其95%C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20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9(95%CI:0.65~0.72)和0.87(95%CI:0.86~0.89),SROC AUC为0.88,Q*指数为0.81。CRP>8 mg·L-1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95%CI:0.82~0.92)和0.86 (95%CI:0.81~0.90),SROC AUC为0.94,Q*指数为0.88;CRP≥8 mg·L-1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4(95%CI:0.47~0.61)和0.81(95%CI:0.76~0.85),SROC AUC为0.80,Q*指数为0.74;两者合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95%CI:0.65~0.74)和0.83(95%CI:0.80~0.86),SROC AUC为0.88,Q*指数为0.82。在纳入文献中标本来源和检测方法的差异等非阈值效应因素是产生异质性的原因。结论 CRP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败血症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界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败血症新生儿81例、临床诊断败血症新生儿152例和非败血症新生儿103例,比较三组间hs-CRP浓度;以血培养为金标准,通过绘制ROC工作曲线,确定hs-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最佳诊断界值点;同时对比分析hs-CRP、传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总数比值(I/T)及血小板(PLT)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确诊新生儿败血症组、临床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组及非败血症组hs-CRP中位数分别为15.0、11.0和1.0mg/L;hs-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最佳诊断界值点为3.0mg/L;hs-CRP、CRP、WBC、I/T、PLT诊断新生儿确诊败血症组与非败血症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灵敏度分别为90.1%、42.0%、34.6%、16.0%和22.2%,特异度为66.0%、95.1%、87.4%、95.1%和97.1%。结论 hs-CRP是一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理想的初筛项目。  相似文献   

8.
中性粒细胞CD64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败血症患儿36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另设对照组26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结果败血症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为(60.37±22.70)[平均荧光强度(MFI)],显著高于对照组(23.14±5.10)MFI(P<0.001);败血症组恢复期CD64表达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CD64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95.8%,阳性预测值95.6%,阴性预测值为95.4%。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9.
新生几尤其是早产儿,免疫功能不成熟,败血症的发病率很高,目前败血症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或远期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新生儿败血症感染途径较多,起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但进展迅速,数小时内即可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损伤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但阳性率低,需要时间较长,目前,败血症实验室诊断指标主要包括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细胞因子、细胞表面抗原及细菌DNA检测等.该文比较和分析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指标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脐血和0~24h外周血标志物中性粒细胞CD64(nCD64)、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早发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宫内感染和疑似宫内感染的新生儿100例及无宫内感染证据的新生儿100例,其中44例确诊为新生儿早发败血症,设为感染组,无任何感染的正常新生儿106例,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炎症指标.结果 感染组脐血nCD64(2.58±1.02)明显高于对照组(1.23±0.68)(P=0.000),0~24h外周血nCD64感染组(2.67±2.13)明显高于对照组(1.36±0.29)(P=0.000),感染组脐血PCT(2.96±4.89)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1.39±1.57)μg/L(P=0.003),0~24h外周血PCT感染组(25.25±48.6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3.15±4.16)μg/L(P=0.001),0~24h外周血CRP感染组(12.52±34.0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3.12±5.36)mg/L(P=0.006).脐血CRP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中nCD64和PCT敏感度分别为81.5%、75.12%,nCD64敏感度高于PCT,特异度分别为83.47%、86.42%,PCT稍高于nCD64;0~24h外周血中nCD64、PCT和CRP敏感度分别为83.25%、87.38%和48.65%,PCT敏感度最高,CRP最低,特异度分别为85.36%、93.63%和92.45%,PCT特异度最高,nCD64稍差.结论 脐血nCD64、PCT和0-24h外周血nCD64、PCT、CRP均可作为诊断新生儿早期败血症的指标,其中脐血nCD64敏感性更好,0~24h外周血中PCT敏感性、特异性均好,CRP敏感性最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指导疑诊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9年2~7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胎龄 > 35周且疑诊EOS的新生儿为观察组(n=428),前瞻性观察抗生素治疗情况,若临床症状好转且连续两次CRP < 10 mg/L,考虑停用抗生素。2018年2~7月入住该院、胎龄 > 35周且疑诊EOS的患儿为对照组(n=328),回顾性分析其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感染反复发生率及临床转归等。结果 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 < 0.05)。两组感染反复发生率及临床转归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反应蛋白用于指导胎龄 > 35周、疑诊EOS新生儿的抗生素治疗策略,可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不增加感染反复的发生,可尝试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在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301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入院时血乳酸、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生化指标。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估入院时血乳酸水平对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价值。结果 足月儿血乳酸重度升高组病死率(26.1%)较轻度升高组(3.1%)和乳酸正常组(0%)明显升高(P < 0.017)。预后不良组入院时血乳酸水平(6.5±5.1 mmol/L)较预后良好组(3.6±1.7 mmol/L)明显升高(P < 0.05)。入院时血乳酸水平(临界值为6.15 mmol/L)对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545、0.919。结论 早期血乳酸水平可作为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生化指标,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142例NEC新生儿根据修正Bell分期分为Ⅰ期组(40例)、Ⅱ期组(72例)和Ⅲ期组(30例)。手术治疗的18例均为Ⅲ期,保守治疗的124例中Ⅲ期12例、余为Ⅰ、Ⅱ期。各组于治疗前、治疗后次日及恢复期检测CRP和PCT。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次日及恢复期的Ⅲ期组CRP高于Ⅰ、Ⅱ期组,Ⅱ、Ⅲ期组治疗后次日的CRP高于治疗前,Ⅲ期组治疗后次日的PCT高于治疗前(P < 0.05);Ⅱ、Ⅲ期组恢复期的CRP、PCT低于Bell同期的治疗前、治疗后次日(P < 0.05)。Ⅲ期组的呼吸衰竭发生率和机械通气使用率高于Ⅰ、Ⅱ期组(P < 0.05),Ⅲ期组的脓毒症发生率高于Ⅱ期组(P < 0.05);仅Ⅲ期患儿发生消化道穿孔(10例)和肠狭窄(8例)。治疗后次日的CRP对Ⅲ期NEC的发生有预测价值(P < 0.05);治疗前及治疗后次日的CRP对于NEC手术具有预测价值(P < 0.05)。结论 CRP、PCT水平变化监测有助于Ⅱ、Ⅲ期NEC的早期诊断,CRP可能作为预测Ⅲ期NEC发生及手术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合并早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相关临床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合并DIC 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临床回顾研究方法对我院NICU 2012~2013 年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100 例患儿进行研究。根据ISTH 显性DIC 评分系统将患儿分为凝血功能正常组、非显性DIC 组(早期DIC 组)及显性DIC 组(晚期DIC 组),对各组临床表现及相关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 例败血症患儿中合并早期DIC 者44 例(44%);3 组患儿硬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76,P<0.05);窒息、出血及G- 菌感染是败血症合并早期DIC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临床有窒息、出血及G- 菌感染的新生儿应积极监测凝血功能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预防患儿由早期DIC 进展为晚期DIC,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rs4073位点多态性与足月新生儿败血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通过血培养阳性确诊为败血症的新生儿50例为败血症组;有临床症状但血培养阴性的50例新生儿为临床败血症组;另选取同期50例非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测序技术检测IL-8基因rs4073位点多态性,比较3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L-8基因rs4073位点基因型与足月新生儿败血症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IL-8基因rs4073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胎龄和IL-8基因rs4073位点TT基因型可能是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IL-8基因rs4073位点TT基因型可能与足月新生儿败血症易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生后3 d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中的诊断价值,拟定不同胎龄段新生儿生后不同时龄段PCT诊断EOS的阈值。方法 纳入确诊败血症109例、临床诊断败血症215例、非败血症36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通过ROC曲线分析不同胎龄段、时龄段新生儿PCT水平诊断EOS的最佳阈值,比较PCT与血培养的诊断价值。结果 确诊组中胎龄<34周患儿PCT水平明显高于胎龄≥ 34周患儿(P < 0.05)。胎龄≥ 34周患儿在不同时龄段<12 h、12~<24 h、24~<36 h、36~<48 h、48~<60 h、60~72 h,PCT诊断EOS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588、4.960、5.583、1.710、3.570、3.574 ng/mL,灵敏度分别为0.688、0.737、0.727、0.732、0.488、0.333,特异度分别为0.851、0.883、0.865、0.755、0.930、0.900。生后36 h内PCT的曲线下面积较血培养大(P < 0.05)。结论 晚期早产儿(胎龄≥ 34周)及足月儿在PCT诊断EOS时可采用共同的标准,但早期早产儿(胎龄<34周)需单独考虑。PCT诊断不同时龄段EOS患儿有不同的最佳诊断阈值,生后36 h内PCT在EOS中的诊断价值比血培养高。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applicability of salivary C-reactive protein, mean platelet volume,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and 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 in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sepsis.

Methods

P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of 70 full-term neonates, 35 with sepsis (20 with proven sepsis and 15 with clinical sepsis) and 35 healthy controls. Serum and salivary C-reactive protein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hile mean platelet volume,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and 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 were measured by automated blood cell counter.

Results

This study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cant difference of mean salivary C-reactive protein between septic neonates and controls (12.0 ± 4.6 ng/L vs. 2.8 ± 1.2 ng/L) respectively. At a cut-off point of 3.48 ng/L, salivary C-reactive protein showed 94.3% sensitivity and 80% speci?city. Salivary C-reactive protein also showed good predictive accuracy for predicting elevated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values in septic neonates. Mean platelet volume and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showed sign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eptic neonates and controls (10.2 ± 1.2 fL vs.8.0 ± 0.5 fL; 2.9 ± 1.7 vs. 1.6 ± 0.4, respectively). At a cut-off point of 10.2 fL, mean platelet volume presented 80% sensitivity and speci?city. At a cut-off point of 2.7,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presented 80% sensitivity and 57.1% speci?city.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s support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usefulness of salivary C-reactive protein, mean platelet volume, and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as diagnostic markers for neonatal sepsis.  相似文献   

18.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严重胃肠道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存活的患儿可能遗留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防治NEC对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该指南基于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采用证据推荐分级评估、制定与评价方法(GRADE),制定NEC临床诊疗循证指南,旨在为NEC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9.
Early diagnosis of neonatal sepsis is often difficult to make.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clinical suspicion and risk factors may result in overtreatment. A previous review of the usefulness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leukocyte indices concluded that these test results should be interpreted with caution. The present paper reviews and, when appropriate, revises, in light of new information, the conclusions reached in the previous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topic.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东莞市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东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系统记录的616 718例东莞市出生行新生儿地贫筛查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6 718例新生儿中,地贫初筛阳性52 308例,召回10 366例,行基因诊断8 576例,基因确诊地贫6 432例。2014~2018年新生儿地贫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81%、5.47%、5.96%、6.91%、7.90%,呈上升趋势(P < 0.001);新生儿地贫筛查阳性率分别为9.12%、8.34%、7.54%、8.13%、9.32%(P < 0.001);新生儿地贫基因诊断阳性率分别为0.89%、1.11%、1.24%、0.90%、1.09%(P < 0.001)。2014~2018年检出α地贫5 098例,占79.26%;β地贫检出1 230例,占19.12%。α地贫在各年份中的检出比例均高于β地贫(P < 0.001)。2014~2018年新生儿地贫以静止型α地贫、轻型α地贫和轻型β地贫为主。结论 东莞市新生儿地贫以α地贫为主,其中又以静止型、轻型α地贫多见。东莞地区新生儿地贫基因携带率在持续上升,地贫防治工作形式仍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