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曲度牵引仪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及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纳入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电脑枕颌套牵引治疗,观察组采取三维曲度牵引仪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Cobb角、椎间高度,以及颈椎转动、侧屈、后伸、前屈范围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尺神经、正中神经F波潜伏期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JOA)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曲度牵引仪牵引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与活动度,改善肌电图F波传导情况,降低疼痛症状并改善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筋接骨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WOMAC骨关节炎指数、关节压痛、肿胀、活动度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变化的影响,从而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13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组给予口服舒筋接骨汤,治疗4 w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WOMAC骨关节炎指数、VAS评分、关节压痛、肿胀、关节活动度以及血清TNF-α、IL-1、TGF-β的变化。结果 4 w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WOMAC指数、VAS评分、关节压痛、肿胀、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有下降,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中TNF-α、IL-1较对照组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中TGF-β较对照组上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筋接骨汤对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抑制关节炎症,减少关节破坏,缓解改善关节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以宗健脊十八式"视频康复锻炼在颈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以宗健脊十八式"视频康复锻炼,每天1次.干预前后比较两组颈椎疼痛程度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疗效以及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IL-6、TNF-α、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宗健脊十八式"康复锻炼视频用于颈型颈椎病患者,能减轻疼痛,改善颈椎功能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改良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颈部生物力学相关参数的影响,为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符合纳入条件的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后路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比较两组治疗前、术后6个月、1年、2年的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JOA评分改善、颈椎功能残障指数表(neck disabilitv index,N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颈椎被动活动度(passiverange of motion,PROM)的变化。术后6个月行根性症状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颈椎ROM、颈椎肌张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1年、2年的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ROM和肌张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NDI评分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根性症状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一次解决脊髓和神经根压迫,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对脊髓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拇指顶推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治疗组采用拇指顶推手法治疗.用颈椎功能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测,比较的两组颈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的7、14d两组颈椎功能评分均在增加,治疗组颈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拇指顶推手法能够促进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恢复,该手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配合微波及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神经松动术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颈椎推拿手法配合微波及牵引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评价颈椎的疼痛及整体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间VAS及CAS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及CASCS评分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配合微波及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技术中的Mulligan手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明确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颈椎牵引、Mulligan手法为主及微波治疗,对照组进行颈椎牵引、中频脉冲电治疗及微波治疗。每天一次,10次一疗程。治疗前后使用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颈椎功能检查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颈椎功能改善更明显(P〈0.001)。结论Mulligan手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针对性强,病人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8.
周晶  吴淼  肖尧  魏蒙  乔桂圆 《护理学杂志》2019,34(24):33-36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移动医疗App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3)。对照组接受颈椎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基于奥马哈系统设计的App进行延续护理干预。于出院前及出院6个月后,评估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及颈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移动医疗App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出院后自我健康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从而改善其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静力性抗阻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ESW)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6例CSR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接受ESW治疗,观察组在ESW治疗基础上接受静力性抗阻训练,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颈椎活动度和颈椎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NDI评分均下降(P<0.05),而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和CASCS评分均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和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和CAS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力性抗阻训练联合ESW治疗可有效缓解CSR患者疼痛,且能有效提高患者颈椎活动度和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曲度牵引联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8月~2017年11月治疗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及曲度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频电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的ND指数VAS评分以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CASCS);抽取治疗前后静脉血,检测栓素B2(TXB2)及炎症因子水平,评价综合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CASCS评分均显著升高,NDI指数、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以及TXB2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结论常规药物及曲度牵引治疗基础上给予中频电治疗,能显著提升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提高颈椎活动功能,减轻疼痛,与中频电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下调NF-κB表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颈椎后路经椎间孔镜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PTED)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15-05分别采用PTED与ACDF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PTED组15例,ACDF组3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颈椎活动度,以及末次随访时SF-36评分。结果 PTED组14例、ACDF组27例获得9~26(15.6±5.1)个月随访。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TED组术中出血量较ACDF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TED组邻近下位节段活动度较ACDF组小,颈椎整体活动度明显大于AC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邻近上位节段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PTED组邻近上、下位节段活动度均小于AC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颈椎整体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TED组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均较ACDF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与ACDF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PTED能有效保留颈椎活动度,减少邻近节段退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PSG)确诊且未经治疗并排除其他疾病的OSAHS患者60例为OSAHS组;对照组为50例PSG监测正常且排除其他疾病者.分别测定CRP、ET-1、TNF-α水平.结果 OSAHS组血清CRP、ET-1、TNF-α分别为(7.87±6.56) mg/L、(84.24±23.46) ng/L、(24.83±5.89) ng/L,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CRP、ET-1、TNF-α水平在OSAHS患者中均升高,表明它们均参与了OSAHS的病理生理过程,OSAHS患者存在着系统性炎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椎间盘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3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SM组)和30例颈椎外伤患者(对照组)均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采用固相分离放射免疫分析法(SPRIA)测定两组颈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病程≤6个月组优良率为81.8%,病程>6个月组优良率为38.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M患者术前JOA评分为(9.73±2.12)分,术后JOA评分为(14.21±2.52)分,术后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CSM组颈椎间盘中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CSM的一种较有效手术方法;IL-6、IL-8、TNF-α在颈椎间盘退变和CS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颈椎管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比较颈椎管率对患病风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103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和150位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资料和颈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对CT图像进行矢状位重建,测量颈椎管率。对患者随访6个月,利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评估疗效。结果低颈椎管率者更易罹患神经根型颈椎病(OR=6.03,95%CI=1.82-10.24),低颈椎管率患者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t=2.13,P0.05)、临床体征(t=2.09,P0.05)和主观症状(t=1.99,P0.05)的比较,其预后差于非低颈椎管率患者,但在适应能力上无统计学差异(t=1.12,P0.05)。结论颈椎管率越低,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风险越高;低颈椎管率的患者预后较差,但适应能力尚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旋提手法加颈痛颗粒加颈椎康复操疗法与颈椎牵引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加佩戴颈围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活动功能受限改善的效果。方法:自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1例,男22例,女49例;年龄45~65岁,平均52.27岁;病程3d~5年。其中36例采用旋提手法加颈痛颗粒加颈椎康复操治疗(A组),35例采用颈椎牵引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加佩戴颈围治疗(B组),均持续治疗2周,应用头盔式颈椎活动仪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7,9,11,13天及治疗后1个月测量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活动度。结果:A、B两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屈、左右旋转的活动度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改善数值有统计学意义,A组均在治疗后第5天(P0.01)开始出现,B组前屈活动度改善数值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第13天(P0.05)出现,而治疗后1个月时与治疗前数值相比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伸活动度在治疗后第7天(P0.05)开始出现;颈椎左屈活动度改善数值有统计学意义,A组在治疗后第1天(P0.05)开始出现,B组则在治疗后第5天(P0.01)开始出现;颈椎右屈、左旋、右旋活动度改善数值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在治疗后第3天(P0.05)或第5天(P0.05)开始出现;组间比较两组1个月随访时在颈椎前屈、左屈、右屈、左旋、右旋5个方向的活动度变化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提手法加颈痛颗粒加颈椎康复操疗法在改善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活动受限情况起效较快;在改善颈椎各个方向活动受限疗效较为持久,不易反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SDS9900颈椎脊柱减压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选取本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2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SDS9900颈椎脊柱减压系统及动态干扰电治疗,对照组则用常规颈椎牵引及动态干扰电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两组患者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s,VAS)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elinico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6周治疗后,发现患者VAS评分及CASCS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好转,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SDS9900颈椎脊柱减压系统可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提高颈椎功能,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杠杆定位手法结合脉冲电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镇痛效应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影响。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纳入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将58例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9例,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38.03±11.29)岁,采用杠杆定位手法结合脉冲电场治疗。对照组29例,其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38.21±9.16)岁,采用脉冲电场治疗。两组患者每周均治疗3次,隔1 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同时对治疗前后血清中IL-1β和TNF-α浓度进行测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NRS评分分别是4.21±1.76,4.66±1.61,治疗后分别为1.28±0.84,2.10±1.35,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β和TNF-α浓度均有变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IL-1β分别为(119.01±69.65)、(112.23±78.43) pg/ml,治疗后分别为(59.78±36.60)、(77.51±40.46) pg/ml;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TNF-α分别为(1.68±1.13)、(1.74±0.70) pg/ml,治疗后分别为(1.14±0.56)、(1.45±0.58) pg/ml,观察组IL-1β、TNF-α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杠杆定位手法结合脉冲电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较好的镇痛效应,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血清IL-1β和TNF-α浓度有明显影响,可作为指导临床的依据,但杠杆定位手法结合脉冲电场的协同作用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牵压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110例患者人,实施牵压手法(治疗组)52例,实施颈椎枕颌带头套牵引及手法(对照组)58例,比较二者的疗效.结果 牵压手法组总有效率90.4%,优于颈椎枕颌带头套牵引及手法组72.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牵压手法治疗髓型颈椎病具有效果更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疗效及炎症因子、脊柱活动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02-2017-02,于我院治疗的76例AS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rhTNFR:Fc皮下注射,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chober试验、颈部旋转等脊柱活动度指标以及脊柱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指标,评价治疗3各月后综合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hober试验、颈部旋转、腰椎侧弯、扩胸度均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S病情活动指数(BASDAI)、晨僵时间、脊柱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TNFR:Fc皮下注射联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AS,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脊柱活动度,降低炎症反应,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ACDF)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ACC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将13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行ACDF治疗)和对照组(行ACC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6个月颈椎总活动度、颈椎曲度、颈椎节段性高度及JOA评分。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128.3±32.4)min,对照组(163.2±43.6)min;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61.4±122.5)ml,对照组(319.2±308.7)ml;以上指标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8.1±3.6)d,对照组(9.5±4.2)d;术后6个月时JOA评分:观察组(12.1±2.2)分,对照组(11.7±2.1)分;颈椎总活动度:观察组26.6°±7.3°,对照组30.5°±8.1°;以上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曲度:观察组23.5°±7.4°,对照组16.1°±7.2°;椎间节段性高度:观察组5.6°±0.4°,对照组4.7°±0.8°;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DF较ACCF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颈椎生理弯曲和椎间节段高度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