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颈脊髓亚急性压迫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n=5)仅行椎板切除,余大鼠用后路渐进性压迫法造成C5节段脊髓压迫性损伤。造模成功后,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n=25)静脉给予生理盐水1mL/d,小剂量治疗组(C组,n=25)和大剂量治疗组(D组,n=25)分别静脉给予rhEPO 500u/(kg·d)、5000u/(kg·d);损伤后分别于3、7、14、21、28d用BBB评分评价四肢运动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受压颈髓节段EPO和EPO-R的分布及数量;各时间点处死模型,脊髓标本进行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EPO-R随颈脊髓亚急性压迫性损伤渐重呈反应性增多,C、D组的各时间点BBB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1);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受压脊髓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在21d时,rhEPO最能有效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凋亡(P<0.01),小剂量rhEPO维持治疗给药剂量效果好。结论  颈脊髓亚急性压迫性损伤后给予rhEPO可减轻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促进脊髓运动功能恢复,且小剂量rhEPO维持治疗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研究抑制TNFR/RIPK信号通路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1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Nec 1组,每组又根据时间点分为12h、24h、3d、7d四个亚组。采用动脉夹钳夹法制作ASCI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暴露脊髓,不损伤脊髓,模型组和Nec 1组用动脉瘤夹脊髓全横截面1min,缝合伤口。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给予生理盐水,Nec 1组注射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rostain 1(Nec 1)溶液1μl/kg,1次/d,分别给药12h、24h、3d、7d。给药后以BBB评分对各组大鼠后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完成评分后,取10只给药7d的大鼠脊髓,进行HE染色、Nissl染色、碘化丙啶(PI)染色、Tunel染色;另取10只给药7d的大鼠,取脊髓,用Western Blot检测RIP1、RIP3、Bcl 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和Nec 1组各时间点的BBB评分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Nec 1组各时间点的BBB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造模7d后,模型组脊髓出现坏死、空洞现象,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坏死区域面积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尼氏体呈细颗粒状,神经元数量减少、染色浅、排列无序,坏死性凋亡细胞较多;PI红染细胞、Tunel阳性细胞数、凋亡小体数量,以及RIPK1、RIPK3、Bcl 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多于假手术组(P<005)。给予Nec 1治疗7d后,Nec 1组脊髓坏死组织较模型组少,空洞现象得到改善,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好转,Nec 1组坏死区域面积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尼氏体着色的神经元细胞染色较深,颗粒变粗,存活神经元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I红染细胞数、凋亡小体数,以及RIPK1、RIPK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少于模型组(P<005),Bcl 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 1能通过抑制TNFR/RIPK信号通路,下调RIPK1、RIPK3、上调Bcl 2的表达来缩小ASCI损伤面积,缓解炎症浸润,减少损伤周围神经元数量,改善神经元功能,提高损伤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存活率,改善大鼠BBB评分,抑制坏死性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二甲胺四环素(minocycline)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后应用二甲胺四环素的治疗组(A组)和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取材,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N-OS的表达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采用开放场地试验BBB评分和斜板试验,评价神经功能.结果HE染色镜检发现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A组明显轻于B组.A、B两组均发现凋亡细胞及iNOS表达,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及iNOS表达均为B组>A组(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B组.结论二甲胺四环素能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iNOS表达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IGF-1抑制SCI大鼠脊髓前角神经元凋亡的体内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体内转基因对急性脊髓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使用半横断法制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IGF-1治疗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将阳性脂质体LipofectAmine同重组质粒pcDNA-hIGF-1混合注入治疗组大鼠脊髓病灶,模型组大鼠在损伤区域注射pcDNA3.1、LipfectAmine和生理盐水混合液。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IGF-1蛋白表达,通过TUNEL染色进行凋亡细胞组织定量分析。BBB 法进行动物肢体功能评分。 结果:同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神经细胞中IGF-1在伤后1和4周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治疗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减少(P<0.05)。BBB评分结果显示,肢体功能BBB评分伤后1和4周时,治疗组 (7.00±0.53、11.20±0.56)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4.40±0.49、8.70±0.4 4)(P<0.05)。 结论:IGF-1体内转基因可减少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细胞凋亡,对急性损伤后的脊髓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德纯  任先军  唐勇  蒋涛 《重庆医学》2007,36(9):843-845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元修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ChABC治疗组,采用Allen法打击大鼠胸10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在伤后即刻和随后每天1次连续1周蛛网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和ChABC。在伤后第1天,第1、2、4周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组织切片中NF200的变化,尼氏染色观测各组脊髓切片中尼氏体和神经元的改变,BBB评分检测损伤的后肢运动恢复情况。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1d和1周给药组NF200着色面积、Nissl染色阳性细胞和BBB评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4周,治疗组要显著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ChABC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提高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二甲胺四环素(minocycline)对caspase-3、05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后应用二甲胺四环素的治疗组(A组)和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损伤后不同时间点(4h、8h、1d、3d、7d、14d、21d)取材,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3、053表达阳性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及荧光酶联测定法测定caspase-3的活性。结果HE染色镜检发现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A组明显轻于B组。A、B两组均发现凋亡细胞及caspase-3、053表达,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及caspase-3、053表达均为B组〉A组(P〈0.05)。结论二甲胺四环素能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caspase-3、053表达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各蛋白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是否与VSMC的增殖相关.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Shh信号通路蛋白在体外培养的VSMC中的表达,MTT法及Ki67的表达情况联合评价细胞增殖.结果 Shh信号通路的配体Shh蛋白、patched1受体及其下游转录因子Gli2在VSMC中有表达,MTT法及Ki67染色结果显示外源的Shh蛋白能够促进VSMC的增殖,而应用Shh信号通路的特异抑制剂Cyclopamine则能抑制细胞增殖.结论 Shh信号通路与VSMC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排斥导向分子(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RGM)B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脊髓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成3组,A组:不应用硫酸软骨素酶ABC(chondroitinase ABC,ChABC)降解25只;B组:应用硫酸软骨素酶降解20只;C组:假手术组只暴露脊髓20只。A、B、C 3组分别在术后相同时间位点观察记录动物肢体运动情况并处死动物进行标本检测。采用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法评价大鼠后肢的感觉、运动功能;HE染色计算损伤区总面积;Real-time PCR检测RGMB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200,NF-200)双标表达情况。结果:伤后2~4周同一时间段B组BBB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伤后2周HE染色结果表明,2组损伤区均有空洞形成,B组损伤区面积显著小于A组(P<0.05);伤后2到4周GFAP/NF-200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示B组GFAP表达逐渐下调,A组荧光强度值显著高于B组(P<0.05);NF-20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纤维穿过损伤区,B组荧光强度值显著高于A组(P<0.05);RGMB mRNA表达量B组显著较A组下降(P<0.05)。结论:微环境中的RGMB浓度在大鼠脊髓损伤后与其后期脊髓功能恢复呈负相关,RGMB抑制剂可能对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嗅黏膜神经干细胞(OM NSCs)共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提取培养并鉴定大鼠BMSCs和OM NSCs。将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仅做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对照组(在脊髓损伤区域注射5 μL生理盐水),BMSCs移植组(在脊髓损伤区域注射5 μL 5×104个细胞BMSCs单细胞悬液),OM NSCs移植组(在脊髓损伤区域注射5 μL 5×104个细胞 OM NSCs单细胞悬液,BMSCs和OM NSCs共移植组(在脊髓损伤区域注射5μL 1〖DK〗∶1 5×104个细胞BMSCs和OM NSCs细胞混悬液)。细胞移植后第1、3、7、14、21、28天分别对大鼠进行BBB评分,28天后处死大鼠,分离脊髓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迁移情况。结果 造模后,大鼠双后肢瘫痪,BBB评分0分。细胞移植后14天起,与对照组相比,干细胞移植组运动功能有显著改善,BBB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MSCs移植组和OM NSCs移植组相比,移植后21、28天,共移植组BBB评分显著增加(P<005)。免疫荧光观察结果表明,脊髓损伤28天后,损伤区脊髓内可见空泡形成,两种干细胞聚集在空泡周围,BMSCs在损伤区分布较为集中,而OM NSCs相对散在分布,细胞较为伸展。结论 干细胞移植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BMSCs和OM NSCs两种干细胞共移植效果优于单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调衡方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JAK-STAT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4组,灌服给药,制备调衡方小、中、大剂量含药血清,正常血清。又将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血清组(不含药血清),小、中、大剂量含药血清组,中剂量含药血清+AG490(JAK-STAT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干预组,分别孵育Lewis肺癌细胞株24 h后,MTT法检测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吖啶橙染色观察Lewis肺癌细胞凋亡状况,RT-PCR法检测其对Lewis肺癌细胞Stat3、Stat5 mRNA的影响。结果:Lewis肺癌细胞经调衡方中、大剂量含药血清作用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内Stat3含量降低至0.622±0.004、0.62±0.007(P〈0.01),Stat5表达分别降低至0.700±0.034、0.649±0.033(P〈0.01)。结论:调衡方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Lewis肺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tat3、stat5的基因表达,抑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注射液(Liraglutide)对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组,损伤后立即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0μg/kg)和治疗组(Liraglutide组,损伤后立即腹腔注射利拉鲁肽50μg/kg),每组18只,Allen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于损伤后3 d取脊髓组织,Western blot检测LC3-Ⅱ、Caspase-3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神经元自噬表达水平、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于损伤后1 d、3 d、7 d分别进行Basso Beattle Bresnahan (BBB)运动评分。结果与Sham组相比,SCI组LC3-Ⅱ、Caspase-3表达、自噬阳性神经细胞数目、神经细胞凋亡数目均增多(P<0.01),BBB评分显著降低(P<0.01);Liraglutide组与SCI组相比,LC3-Ⅱ显著增多,Caspase-3表达降低(P<0.01);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示自噬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神经元凋亡双标染色法示神经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BBB评分在3 d与7 d时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利拉鲁肽增强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自噬,降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促进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天冬酰胺内肽酶(asparagine endopeptidase, AEP)小分子抑制剂compound#11对小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采用改造动脉夹制作小鼠脊髓损伤钳夹模型。28只健康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ompound#11干预组、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干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7只。术后7、14、21、28d,对各组小鼠进行BMS评分、Rotarod检测,评价小鼠后肢运动功能。通过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脊髓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运动诱发电位评价脊髓损伤后脊髓传导功能的完整性。结果 compound#11干预组、VPA干预组小鼠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更好(P<0.05);组织学检测显示,相对于生理盐水对照组,compound#11干预组、VPA干预组小鼠胶质细胞增生及疤痕面积更小,神经元凋亡数目更少;电生理检测显示,compound#11干预组、VPA干预组、生理盐水组均呈现延长期波幅逐渐增加,潜伏期缩短趋势,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独使用compound#11修复脊髓损伤,具有一定的改善趋势,但其药用效价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后移植治疗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疗效。方法对BMSCs进行体外诱导,并鉴定。将模型大鼠分为3组,将诱导及未诱导的BMSCs和生理盐水分别注入模型鼠脊髓半切点附近,在3个月内用BBB评分法对治疗情况进行评价。结果BMSCs体外诱导后的细胞经免疫组化检测可证实为神经细胞;进行细胞移植的两组动物死亡率明显下降,神经功能有明显恢复(P〈0.05);并且BMSCs诱导后移植组神经功能恢复较未诱导组明显(P〈0.05);而生理盐水组移植前后评分变化不明显。结论BMSCs诱导组治疗脊髓损伤模型的疗效总体好于未诱导的BMSCs组,前两组的疗效均好于生理盐水组。  相似文献   

14.
人参皂甙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应用人参皂甙对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损伤组(AILEN撞击)和治疗组(ALLEN撞击后应用人参皂甙治疗),术后应用联合行为评分(combined behavioral score,CBS)评价大鼠脊髓神经功能,第28天取材,损伤段脊髓组织学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TUNEL)以及Bcl-2蛋白免疫反应表达的测定(免疫组化法),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治疗组病理改变明显较损伤组轻,且脊髓神经功能评分与损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各组中均有凋亡细胞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损伤组细胞凋亡指数大于治疗组.而Bcl-2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小于治疗组。结论人参皂甙能抑制脊髓损伤后继发性神经细胞凋亡,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甘草苷对脊髓损伤小鼠中炎症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48只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模型组(SCI组)、低剂量甘草苷组(LQ-L组)、高剂量甘草苷组(LQ-H组),每组12只。采用脊髓打击器撞击脊髓建立脊髓损伤模型,LQ-L组和LQ-H组分别予以低剂量(30 mg/kg)和高剂量(60 mg/kg)甘草苷灌胃。采用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MS)评估小鼠运动功能。取脊髓组织,HE染色观察病变面积,比色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活性,TUNEL检测细胞凋亡,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丢失,免疫荧光双染检测caspase 3阳性神经元数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MAPK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脊髓损伤明显降低了小鼠运动功能,促进了脊髓炎症、病变面积、神经元凋亡及p-ERK、p-p38 MAPK、p-JNK蛋白表达(P <0.05)。LQ-H组术后第14、21天,脊髓损伤小鼠运动功能明显提高(P <0.05)。LQ-L组和LQ-H组脊髓炎症、病变面积、神经元凋亡及p-ERK、p-p38 MAPK、p-JNK蛋白表达均明显抑制(P <0...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2)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B组)及E2治疗组(C组)。应用重物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A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分别于伤后7、14、21及28d,按照改良Tarlov评分法和Rivlin斜板试验观察脊髓功能恢复情况。伤后6、24h和3、7、14、28d分别处死动物取材,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均表明大鼠脊髓损伤后存在细胞凋亡。TUNEL法显示细胞凋亡在伤后3d达高峰,C组伤后24h、3d及7d凋亡细胞比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1或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凋亡率在伤后7d达高峰,C组细胞凋亡率在24h以后各观察时间点均显著低于B组(P〈0.01或P〈0.05)。14d以后,C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显著好于B组(P〈0.01或P〈0.05)。结论E2能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96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4):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缺血再灌注右美托咪定+育亨宾组(DY组),每组再分为灌注后12、24、48、72 h4个亚组(n=6).采用临床常用的首次负荷量加持续微量泵给药方式予以右美托咪定和育亨宾处理,并通过改良Zivin法阻断双肾间腹主动脉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BBB法对大鼠运动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病理学改变(L4 ~L6),免疫组化观察脊髓Bax、Bcl-2表达,采用TUNEL法计数脊髓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 与IR组比较,DEX组和DY组BBB运动评分升高,HE染色病理损伤明显减轻,TUNEL染色细胞凋亡率下降,免疫组化Bcl-2升高,Bax降低(P<0.05),Western blot显示Caspase3表达减少;与DEX组比较,DY组BBB运动评分降低,HE染色病理损伤加重,TUNEL染色细胞凋亡率升高,免疫组化Bcl-2降低,Bax升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其机制与激动α2肾上腺素受体,增加FAK磷酸化,并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和Caspase3表达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辛伐他汀(SIM)调节破骨细胞凋亡机制的实验研究。方法细胞分A组(Control 组)、B组(sRANKL+M-CSF 组)、C组(SIM+sRANKL+M-CSF组)、D组(VIVIT peptide+sRANKL+M-CSF组)、E组(SIM+VIVIT peptide+sRANKL+ M-CSF 组);WST-1 检测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对破骨细胞增殖活性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SIM 及加入NFATc1 通路抑制剂VIVIT peptide后对破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荧光检测NFATc1向细胞核的转位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IM对细胞核内NFATc1磷酸 化的影响。结果WST-1 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IM(10-6mol/L)作用24 h、48 h 明显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活性(P=0.039<0.05, P=0.022<0.05)。与对照组相比,SIM 处理后破骨细胞G0/G1 期受到抑制(P=0.041<0.05),SIM 增加了Sub-G1 期的细胞数 (P=0.028<0.05)。倒置显微镜显示SIM促进破骨细胞凋亡,凋亡的细胞漂浮于培养基中。细胞核的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 测结果显示SIM促进破骨细胞凋亡(P=0.002<0.01),VIVIT peptide单独处理组(P=0.015<0.05),或SIM+VIVIT peptide组的细 胞凋亡数与SIM 组相似(P=0.08>0.05)。免疫荧光显示SIM 抑制NFATc1 的细胞核内转位,免疫印迹结果显示,SIM 抑制 NFATc1通路蛋白的磷酸化(P=0.013<0.05)。结论SIM通过NFATc1信号通路促进破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Toll样受体4表达与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表达与人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关系,明确TLR4介导的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骨关节炎晚期行膝关节置换的关节软骨,剪碎后,采用酶消化法消化细胞,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第3代细胞随机分为ZVF组、喜树碱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培养4周后,TUNEL法测定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然后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测定软骨细胞的TLR4蛋白表达。将软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LR4抑制剂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和Caspase-3试剂盒测定两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用凋亡抑制剂ZVF和凋亡诱导剂喜树碱刺激体外培养的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培养4周后,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喜树碱组TLR4蛋白表达最多,阴性对照组其次,ZVF组较阴性对照组的TLR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喜树碱组TLR4染色阳性细胞基本充满视野,荧光强度强;而阴性对照组可见一定数量染色阳性细胞,荧光强度一般;ZVF组只可见少量染色阳性细胞,荧光强度弱。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LR4抑制剂组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aspase-3活化度检测结果同流式细胞术结果一致。结论:凋亡软骨细胞较正常软骨细胞的TLR4表达增加,而阻滞TLR4信号传导通路能有效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TLR4信号通路参与了软骨细胞的凋亡,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及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大鼠脊髓损伤(SCI)神经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雌性大鼠分为利拉鲁肽干预组、正常对照组,每组24只。采用大鼠脊髓动脉瘤夹夹伤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术后分别给予利拉鲁肽(0.12 mg/kg,0.5 m L)、生理盐水(0.5 m L)。术后2 d应用细胞凋亡技术检测神经细胞损伤程度,术后3 d采用Western blotting蛋白印迹技术检测损伤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术后14 d对损伤脊髓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并计算损伤空洞面积,术后3 d至28 d定期记录大鼠后肢行为学BBB评分。结果 SCI后利拉鲁肽干预组细胞凋亡、炎性因子表达、空洞面积计算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利拉鲁肽干预组双后肢BBB评分同期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给予利拉鲁肽可降低细胞凋亡及急性炎症反应,有利于后期神经组织修复以及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