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肿瘤新生抗原是指由肿瘤细胞基因突变产生的特异性抗原,可激活CD4+ T和CD8+ 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因肿瘤新生抗原未经历中枢性免疫耐受,故其免疫原性高。肿瘤新生抗原疫苗种类有DNA疫苗、RNA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及纳米疫苗等,是高度个体化疫苗,相对安全且副作用小。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和筛选新生抗原;利用佐剂或生物材料设计制备免疫原性更强的新生抗原疫苗。临床上肿瘤新生抗原疫苗可与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放疗、化疗等联合应用,为肿瘤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肿瘤新生抗原的概念、肿瘤新生抗原疫苗的种类、设计制备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史久华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9,22(4):167-170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癌症疫苗研究进展,包括全细胞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分离抗原疫苗。由于分离抗原分子不能非常有效地激发免疫系统,所以一度被认为没有前任的全细胞疫苗重又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杨陵江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0,23(4):167-168
在最近的临床试验中许多抗肿瘤疫苗都宣告失败,原因在于选错了病人和免疫佐剂,而且由于没有仔细监测抗肿瘤免疫应答,使得试验几无收获。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抗淋巴瘤疫苗的临床试验,由于采用新的疫苗策略,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今后抗肿瘤疫苗试验的实施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4.
个体化精准医疗是肿瘤免疫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新生抗原是一类特异的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上的抗原表位肽,经由突变的体细胞基因编码、转录和翻译而成的具有特异性氨基酸序列变异的抗原肽。肿瘤细胞的突变\ 相似文献
5.
新生抗原是由肿瘤细胞基因突变而产生的一类特异性多肽,可在细胞内表达和加工,随后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呈现至细胞表面,并被T细胞识别,从而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随着测序技术和人工智能预测方法的快速发展,新生抗原疗法已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在精准医疗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新生抗原的个体化肿瘤疫苗和过继性T细胞转移疗法在恶性黑色素瘤、脑胶质瘤等肿瘤治疗领域显示出鼓舞人心的结果,并且新生抗原联合其他免疫治疗的方案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这种新兴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在充满医学前景的同时也伴随着复杂的研发、监管等挑战。本文将简要介绍新生抗原的研究进展和监管现状,以期为我国新生抗原的研发、监管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美国Beth Isr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的Avigan将具有完整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全肿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DC)的有效免疫刺激部分相结合来研制新疫苗。 相似文献
7.
王剑虹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1,24(1):14-16
本文介绍了肿瘤免疫疗法的进展,用权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而产生的疫苗治疗转移性肾癌安全、有效,此法可能用于治疗其他肿瘤。 相似文献
8.
9.
史久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99,(4)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癌症疫苗研究进展,包括全细胞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分离抗原疫苗。由于分离抗原分子不能非常有效地激发免疫系统,所以一度被认为没有前途的全细胞疫苗重又引起人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食管癌肿瘤可溶性抗原(TSA)和超抗原(SEC)构建肿瘤疫苗,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CTLs),对肿瘤细胞进行体内外杀伤作用研究,以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经肿瘤疫苗作用,进行体外培养,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实验测定效应细胞杀伤活性;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用肿瘤疫苗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肿瘤疫苗刺激的淋巴细胞组诱导的CTLs对靶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单纯淋巴细胞组(P<0.05),对TSA来源的食管癌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体内研究发现肿瘤疫苗能显著减轻小鼠荷瘤负担,延长生存期。结论肿瘤可溶性抗原与超抗原SEC构建的肿瘤疫苗能产生高效特异性的抗肿瘤效果,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现行天花疫苗和天花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天花疫苗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与天花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扩大天花疫苗储备已成为全球性的需要,传统天花疫苗的有效性已得到充分验证,但会引起很多副作用,需要开发更为安全有效的天花疫苗.人们先后研发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天花疫苗,包括细胞培养的活病毒疫苗、复制型和复制缺陷型的减毒活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DNA亚单位疫苗、载体亚单位疫苗等.结论 减毒活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但其免疫原性相对较低,目前,亚单位天花疫苗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行更多和更深入的研究来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新型天花疫苗的研发对增加使用者依从性、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mRNA疫苗技术的发展受到分子本身不稳定、自身免疫原性高以及体内递送效率低等因素的限制,经过30多年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其稳定性、高效传递系统方面的技术日趋成熟,肿瘤和传染病mRNA疫苗研究进展明显。与传统疫苗技术相比,该技术可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疫苗生产工艺简单、研发周期短、成本低,便于标准化生产,适用于大流行疾病和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的疫苗开发和生产,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疫苗。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本文从mRNA疫苗的特征、疫苗递送系统入手,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mRNA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为后续的mRNA疫苗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肿瘤疫苗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为肿瘤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国内、外研究文献和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及相关专利等信息,对已上市和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肿瘤疫苗的临床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已上市或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肿瘤疫苗以树突细胞疫苗、抗原佐剂疫苗和肿瘤细胞疫苗为主,多用于宫颈癌、黑色素瘤、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疫苗经黏膜接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非侵入性给药方式,可同时诱导系统和黏膜免疫应答,且患者顺应性好,成为近年来疫苗接种的研究热点.以合适的药物输送系统为载体可减少抗原的降解和失活,提高免疫原性,减少接种次数.本文综述了纳米乳、胶束、脂质体、纳米粒、免疫刺激复合物和病毒样粒子等疫苗黏膜输送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梳理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开发、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挑战,为国内此类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针对mRNA疫苗的设计、特点、生产及应用现状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析,介绍国内外对mRNA疫苗的监管采取的相关举措,并对这一突破性平台技术未来产业化应用将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mRNA技术凭借其通用、快速、灵活的特点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疫苗/药物开发,尤其是mRNA疫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上取得了迅速且显著的成效,开启了核酸药物发展的新时代。为了保障mRNA疫苗的安全、有效、可及,部分国家及地区制定了配套的相关法规,并设立了特别审评部门加强对mRNA疫苗的上市监管。由于产品特性、生产工艺的原因,mRNA疫苗产业化在疫苗可及性、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共线生产导致的系统污染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以及新病毒变体的开发等多方面均存在挑战。 相似文献
16.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的预定目标是“功能性治愈”。用目前可及的治疗药物,只有小部分CHB患者得以实现。针对乙肝病毒(HBV)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功能失调被认为是导致HBV持续感染的主要原因,调节宿主免疫系统以加强特定的细胞免疫反应可能有助于清除HBV。治疗性疫苗,包括蛋白质(HBsAg/preS和HBcAg)、DNA和基于病毒载体的疫苗,能够诱导和加强针对HBV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至今已进行50多项临床试验来评估CHB治疗中的治疗性疫苗,其中一些结果显示出免疫治疗的潜力。综述慢性HBV感染治疗性疫苗有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讨论目前临床试验不理想的结果和未来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嵌合型病毒样颗粒(c VLP)疫苗在防治疾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药学研发思路。方法介绍常用病毒样颗粒(VLP)载体,总结cVLP疫苗在防治肿瘤和慢性疾病方面的应用,并从c VLP疫苗的构建与设计、VLP载体与免疫表位的连接方式、结构确证研究三方面开展c VLP疫苗的药学研究。结果与结论 cVLP作为改良型VLP,除构建自我组装VLP针对同源病毒的疫苗外,将VLP作为递呈载体还可呈现除载体外的其他病毒或肿瘤相关抗原表位,实现对多种病毒或肿瘤抗原的共同免疫。且c VLP作为一种技术平台,还可在预防病毒及治疗肿瘤和过敏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核酸疫苗相较传统疫苗,能诱导更加全面、持久的免疫应答反应,且易于快速生产。其中,mRNA疫苗抗原设计精确,耐受性良好,免疫应答强烈,表达机制比DNA疫苗更为安全和简单,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mRNA疫苗稳定性较差,且难以穿过细胞膜,设计能够保护mRNA疫苗并将其运送到靶细胞发挥作用的递送系统至关重要。综述目前应用于mRNA疫苗体内递送的脂质、聚合物、肽类及其他非病毒载体和(或)递送系统的特点及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