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应用介入技术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52例小肠梗阻患者,均在DSA引导下应用介入技术放置肠梗阻导管。结果应用介入技术放置肠梗阻导管技术成功率为100%,肠梗阻导管头端均成功置放在Treiz韧带远端空肠内,平均操作时间6 min。49例减压后梗阻完全解除,有效率为94.2%;日引流量1 500~3 600 ml。患者仅有轻度鼻部不适或轻度疼痛,7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恶心、呕吐。无腹部疼痛、胃肠道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引导下应用介入技术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肠梗阻导管在老年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肠梗阻导管组(41例)和鼻胃管组(45例)前2 d的胃肠减压量、腹胀改善情况(24 h腹围减少值)、整体有效率和手术率等临床指标。结果与鼻胃管组相比,肠梗阻导管组在24 h胃肠减压量、腹围减少值、整体有效率均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手术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老年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过程中,肠梗阻导管组较鼻胃管组的手术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减压在老年肠梗阻尤其是老年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中比常规鼻胃管减压疗效更确切有效。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腹膜炎患病率逐年增加[1],临床表现各异,不典型病例较多,临床诊断较困难,特别是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其诊断和治疗更加困难.肠梗阻导管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治疗肠梗阻,特别是黏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措施,但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的报导较少.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8年9月,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老年性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患者19例,并与同期18例采用非肠梗阻导管治疗的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的老年患者进行疗效比较.  相似文献   

4.
小肠套叠所致的肠梗阻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的病例报道较少,本例通过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效果较好,并成功解除小肠套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肠梗阻导管在结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中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肠梗阻导管在急性左半结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科于2007年6月-2007年9月收治2例急性左半结肠癌性肠梗阻病人,急诊肠镜并置入肠梗阻导管,通过肠梗阻导管冲洗管腔.结果 2例病人术后约30 min症状开始减轻,分别于术后17 h、23 h左右症状基本缓解,腹围缩小明显,分别缩小9 cm、12 cm.术后48 h腹部平片较术前明显好转,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行结肠癌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手术切口Ⅰ/A级愈合.结论 肠梗阻导管治疗左半结肠癌性肠梗阻操作简单、有效、经济,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组26例均经以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腹痛腹胀的观察、经鼻肠梗阻导管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全组病例于6~21 d(平均16d)治愈出院。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预测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转归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的小肠梗阻患者67例,根据肠梗阻导管置入前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将患者分为高降钙素原组(H组)与正常降钙素原组(N组)。统计两组患者小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肠梗阻导管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67例患者中高降钙素原组15例,正常降钙素原组52例。肠梗阻导管置入后肠梗阻解除患者46例(H组6例,N组40例),治疗欠佳并中转外科手术患者21例(H组9例,N组12例)。肠梗阻解除患者中,N组患者置管后出现排气排便的中位时间(4 d)较H组(8 d)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是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患者效果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00,95%CI为1.479~16.900,P=0.010)。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能够预测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的转归,PCT水平正常的小肠梗阻患者采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获益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不全性肠梗阻患者经常规治疗无效后安置肠梗阻导管,观察肠梗阻缓解的各项临床指标,即腹胀、腹痛、腹围变化、腹部立卧位平片气液平消失的时间和非手术率的变化。结果 28例患者,肠梗阻完全缓解者21例,时间24~240 h,其中外科手术后所致黏连性肠梗阻16例,克罗恩病1例,肠结核1例,粪石性肠梗阻1例,小肠柿石2例。非手术率75.0%。肠梗阻未能缓解转外科行手术治疗7例,包括结肠肿瘤3例,小肠癌1例,小肠内疝1例,肠道淋巴瘤1例,小肠巨大粪石1例。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不全性肠梗阻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非手术率,为外科手术病变部位定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肠梗阻导管在老年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118例老年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分为实验组60例实施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治疗,对照组58例实施鼻胃管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首个24 h消化液引流量、首个48 h腹围缩小程度等明显增加(P<0.01),肠鸣音、白细胞等恢复时间缩短(P<0.01),手术率明显降低(P<0.01),患者满意度增加(P<0.01)。结论肠梗阻导管治疗老年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在儿童腹腔术后早期肠梗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X线引导下肠梗阻导管置入联合泛影葡胺治疗的8例腹腔术后早期(30天内)肠梗阻患儿临床资料,分析置管成功率、症状缓解率、梗阻解除率、梗阻解除时间、肠梗阻导管留置时长、随访复发结果及置管并发症。结果 置管成功率、症状缓解率及梗阻解除率均为100%(8/8);梗阻解除平均时长3.75±1.58天;肠梗阻导管留置平均时长6.63±2.13天;随访时间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93个月,复发率12.5%(1/8);置管并发症包括鼻部疼痛、鼻腔少量出血以及轻度的恶心、呕吐。结论 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治疗儿童腹腔术后早期肠梗阻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并发症轻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行经鼻肠梗阻导管(n=18)、普通鼻胃管(n=18)减压治疗,分别观察腹围缩小、胃肠减压量、呕吐停止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鼻肠梗阻导管的腹围缩小(16.4±5.2)cm较普通鼻胃管(5.9±3.2)cm更明显,胃肠减压量(1035.6±274.5)ml/d较普通鼻胃管(626.8±304.6)ml/d显著增多,呕吐停止时间(2.2±1.8)d、排气恢复时间(1.8±0.9)d、排便恢复时间(5.2±3.4)d和气液平面消失时间(9.3±7.5)d均较普通鼻胃管显著缩短(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较普通鼻胃管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褚庆明 《山东医药》2010,50(39):67-68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36例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行传统鼻胃管置入胃肠减压治疗,48h后腹痛、腹胀无明显缓解者改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行胃肠减压治疗。观察两组成功率及腹围减少量、胃肠减压量、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成功率、腹围减少及胃肠减压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平均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胃肠减压效果确切,优于传统的鼻胃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梗阻减压导管对结直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对6例肠梗阻患者应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结果经2~5d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6例急性肠梗阻症状均缓解,均可限期行腹腔镜或开腹一期切除和吻合,术后随访1~6个月,中位数2个月,未见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用于治疗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安全有效,同时可减少肠造瘘口和二期手术的痛苦和风险。  相似文献   

14.
柳松 《山东医药》2011,51(34):63-64
目的观察经鼻肠梗阻导管置人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行禁食水、抗感染、抑酸、静脉营养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胃管行胃肠减压,治疗组在DSA监视下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外接负压吸引器。结果治疗6d后,治疗组胃肠减压量平均为960ml,腹部症状缓解时间平均1.6d,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平均3.7d,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平均6.4d,治愈28例(93%);对照组分别为420ml、3.4d、5.6d、8.5d、19例(63%)。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有效,避免了老年患者行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下鼻肠减压管置人技术在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09年1月收治的13例小肠梗阻患者,在使用常规鼻胃减压管治疗无效后在胃镜辅助下放入鼻肠减压管,并进行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置管效果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胃镜辅助下鼻肠减压管置入平均时间19.4min,成功率100%,导管头端到达梗阻上方的平均时间4.3d,经造影观察均能明确病变部位并对病变性质作出初步判断;置管后病人腹痛、腹胀均有显著缓解,引流量增加,腹围减少;7例患者经减压治疗后小肠梗阻完全缓解,6例需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治疗时均能依据导管头端位置准确定位。结论鼻肠减压管治疗小肠梗阻安全有效,应作为治疗小肠梗阻的首选方法;胃镜辅助置人鼻肠减压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术前安置肠梗阻导管与支架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便捷性与有效性。 方法利用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FMRS、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3月,利用RevMan5.3软件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便捷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7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共1 136例患者。其中导管组566例,支架组570例。导管组安置时间、安置费用、安置成功率均优于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70,4.66,3.22;P<0.05);支架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道准备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导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5,2.31,2.92;P<0.05)。两组安置前后肠管内径减小差异、安置后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的漏斗图提示无发表偏倚(P=0.075)。 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安置肠梗阻导管较支架在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过程中,具有经济、快捷和高成功率优势,但缓解腹痛腹胀较慢、术前肠道准备时间和住院时间更久。  相似文献   

17.
我们将鼻胃镜经鼻插入28例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患者十二指肠降段,经活检孔引入亲水性超滑导丝至空肠,退出鼻胃镜,将肠梗阻导管沿导丝送入空肠上段,充盈前气囊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有无缓解、腹围缩小情况及24 h引流量等指标。结果 显示28例患者均1次置管成功,成功率100%。置管时间为10~35 min,留管时间为3~18 d。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4 h引流量480~1 550 mL,平均885 mL;置管24 h后患者腹围(79.1%±20.3%)显著小于置管前(100%,P〈0.05)。可见经鼻胃镜放置肠梗阻导管简便、易行,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疗效确切,应作为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胃肠减压是临床上内科治疗单纯性肠梗阻最有效的方法,传统鼻胃管置入对胃及近端小肠内容物的负压抽吸,达到引流减压从而阻断肠梗阻恶性循环的病理生理过程的目的。然而,普通鼻胃管胃肠减压有效率不高,减压不彻底,复发率及需要手术解除梗阻的比例均较高。近年多项研究证实了长导管置人小肠内直接抽吸减压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疗效,随后陆续出现改良的鼻肠减压管以及各种改进的置入方式。2003年日本研制出亲水性三腔二囊肠梗阻导管,随后成功用于临床,但我国目前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系统临床报道较少。我们对肠梗阻导管进行了探索性的临床应用,并与普通鼻胃管进行了比较,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目前的研究显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nasointestinal tubes,NITs)减压在小肠梗阻(small-bowelobstruction,SBO)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肠梗阻导管置入的时机目前尚无定论.目的对比胃镜下早期(48 h)及延期(≥48 h)经NITs置入术在SBO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01/2018-02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李惠利医院确诊的非绞窄性SBO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早期经NITs置入,对照组采用延期经NITs置入.对比分析两组的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3名SBO患者,其中治疗组65名.两组患者间临床特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肠梗阻导管减压能增加单次治疗有效率(P=0.04),同时减少48 h内急诊手术率(P=0.04),但无法减少6 mo内手术率(P=0.4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P=0.91)和手术并发症(P=0.21)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经NITs置入能够增加SBO患者的单次治疗有效率,同时减少48 h内急诊手术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经肛型肠梗阻导管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高龄结直肠肿瘤合并闭袢性肠梗阻病人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2020年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结直肠肿瘤合并肠梗阻的高龄病人43例,分为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0),其中治疗组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采用禁食、肠外营养等常规治疗.2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