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染色内镜(FICE)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经普通胃镜检查后疑似早期胃癌的患者67例,分别行电子放大内镜、FICE染色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检查。对疑似病灶的胃黏膜腺管及微血管形态的清晰程度进行评分比较,并对疑似部位进行靶向活检,比较3种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结果67例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早期胃癌17例。FICE染色放大内镜与电子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在观察腺管结构显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微血管形态方面,FICE染色放大内镜明显好于电子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P〈0.05)。在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方面,FICE染色放大内镜分别为94.1%(16/17)、98.0%(49/50)、97.0%(65/67),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分别为88.2%(15/17)、96.0%(48/50)、94.0%(63/67),电子放大内镜分别为58.8%(10/17)、84.0%(42/50)、77.6%(52/67),FIEC染色放大内镜均明显高于电子放大内镜(P〈0.05),且均与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相近(P〉0.05)。结论FICE染色放大内镜可以更方便地提供清晰的血管图像,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提高活检检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FICE放大内镜对结肠瘤性、非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腺管开口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富士能智能染色内镜(FICE)放大观查判定腺管开口为Ⅰ~Ⅴ型的结肠病变标本(Ⅰ~Ⅴ型各20例),Ⅰ、Ⅱ型纳入A组,Ⅲ、Ⅳ型纳入B组,Ⅴ型纳入C组。对照病理诊断结果,判断FICE放大内镜对结肠病变的诊断价值。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不同腺管开口结肠病变中Ang-2表达情况及MVD值,分析3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FICE放大内镜对非瘤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0%和92.5%,符合率为90.2%;对瘤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8%和91.7%,符合率为93.2%;对结肠病变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2.0%。结肠病变中Ang-2的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在A组(Ⅰ、Ⅱ型合并组)、B组(Ⅲ、Ⅳ型合并组)、C组(腺管开口V型)3组逐渐升高。且Ang-2阳性表达组MVD值明显增高。结论FICE放大内镜对结肠病变腺管开口分型的判断可基本准确区别瘤性、非瘤性病变,结肠病变中Ang-2的阳性表达、肿瘤血管的生成与其腺管开口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分光染色内镜(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的诊断价值。方法疑似GIM患者480例随机分为普通内镜组、乙酸染色组、美蓝染色组、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组各120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方法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差异。结果普通内镜组与乙酸染色组诊断GI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蓝染色组与乙酸染色组的灵敏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组与美蓝染色组的特异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组的阳性似然比、优势比、Kappa值均明显高于美蓝染色组,阴性似然比则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可提高GIM定向活检准确率,显著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且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富士能智能电子分光技术(FICE)结合放大内镜在早期大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普通内镜发现存在大肠黏膜可疑病灶且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共325例,行FICE结合放大内镜及靛胭脂染色检查,部分病变结合放大内镜及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开口分型(pit分型)并与病理诊断对照,pit分型采用工藤分型。结果396个病变中非肿瘤性病变占13.6%(544396);各类腺瘤占76.0%(301/396),其中3例腺瘤恶变,占腺瘤的1.0%(3/301);进展期肠癌41例,占10.4%(41/301)。上述病变黏膜腺管开口类型分析显示在非肿瘤性病变中尤其增生性病变、炎性息肉绝大部分为Ⅰ、Ⅱ型腺管开口,占92.7%(38/41)。在肿瘤性病变中,管状腺瘤及管状绒毛腺瘤之腺管开口以Ⅲ。型为主,而绒毛状腺瘤则以Ⅳ型为多见。在进展期癌中,无1例外地表现为腺管开口的破坏。甚至无腺管结构。将FICE结合放大内镜及靛胭脂染色检查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出:FICE结合放大内镜诊断早期大肠癌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7.8%(361D96)、92.6%(38/41)、99.4%(353/355)、92.6%(38/41)、99.4%(353/355):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大肠癌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7.7%(390/396)、87.8%(36/41)、98.9%(351/355)、1.12%(4/355)、12.3%(5/41);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FICE结合放大内镜可以提供清晰的大肠黏膜血管图像,有助于早期大肠癌的诊断.可提高活检检查的准确性.与靛胭脂染色联用可提高早期大肠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HCE)在诊断大肠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方法581例患者进行常规内镜检查,其中197例入选。分别采用常规放大技术、HCE放大技术及染色放大技术对病变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并与病理学诊断相比较。结果在197例病人中发现新生性病变398个,其中常规放大内镜下发现病变361个(90.8%),FICE放大模式下发现病变393(98.7%)。HCE放大内镜对肿瘤性及非肿瘤性判断符合率为90.2%(359/398),高于染色放大内镜82.4%(328/398)(P=0.001)。结论HCE放大内镜对大肠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高于普通放大内镜及染色放大内镜.有利于发现平坦型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FICE辅助下氩等离子凝固术( APC)治疗肠化型Barrett食管( BE)的效果。方法选择肠化型BE患者72例,随机分为FICE辅助下APC治疗组38例(观察组)、普通胃镜下APC治疗组34例(对照组),分别在FICE内镜辅助、普通胃镜下行APC治疗。分别于BE黏膜完全消除后3、6、12个月进行内镜及病理随访。结果观察组首次治疗后内镜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分别为11、19、4、8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 FICE辅助下APC治疗肠化型BE虽不能提高治疗效果,但能提高首次治疗后内镜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Lugol液染色后取活检提高Barrett食管(BE)的诊断率。方法 内镜下考虑Barrett食管患者72例,其中37例接受Lugol液染色后取活检,35例常规内镜下取活检。结果 Lugol液染色后取活检诊断BE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2.22%、78.94%、76.47%、75.00%。常规内镜下取活检诊断BE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7.50%、63.15%、46.15%、54.54%。结论 Lugol液染色后取活检有助于提高Barrett食管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色素放大结肠镜诊断结直肠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色素放大结直肠镜结合Kudo分型在诊断结直肠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5例病人行常规内镜诊断后,对结直肠新生儿进行染色并结合Kudo分型作出色素放大内镜诊断,取标本作病理检查,将仙和色素放大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观察符合率。结果 在125例病灶中,普通内镜下诊断为炎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结直肠癌的病理符合率分别为:95.6%,80.0%,90.0%和100%,总病理符合率为85.6%;色素放大内镜诊断的病理经分别为100.0%,93.8%,99%和100.0%,总病理经为95.2%。结论 色素放大结肠镜对判断结直肠病变的性质有较高的病理符合率,并能有效提高微小,表浅隆起型病灶的检出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窄带成像技术(NBI)结合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3月至2008年12月经普通内镜发现存在胃黏膜可疑病灶且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共56例,行NBI结合放大内镜及靛胭脂染色检查,对NBI、靛胭脂染色诊断的胃黏膜腺管及微血管形态的清晰程度评分进行比较。内镜检查之后对所检查部位进行靶向活检,将NBI结合放大内镜及靛胭脂染色检查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6例中有16例经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将NBI结合放大内镜及靛胭脂染色检查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出:NBI结合放大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4.6%(53/56)、93.8%(15/16)、95.0%(38/40)、5.0%(2/40)、6.3%(1/16);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1%(51/56)、87.5%(14/16)、92.5%(37/40),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7.5%(3/40)、12.5%(2/16);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BI、靛胭脂染色诊断的胃黏膜腺管及微血管形态的清晰程度评分结果对比显示:NBI与靛胭脂染色在腺管结构显示方面无明显差别,但NBI显示微血管形态明显优于靛胭脂染色。结论NBI结合放大内镜可以提供清晰的胃黏膜血管图像,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可提高活检检查的准确性,与靛胭脂染色联用可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放大结肠镜对大肠息肉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黏膜腺管开口形态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提高大肠早期癌的检出率。方法放大结肠镜检查结合0.2%亚甲蓝染色观察151颗大肠息肉黏膜腺管开口形态,采用日本学者Kudo分型,将其分型与病理学相比较。结果151颗大肠息肉中癌变5颗,放大内镜下1颗表现为Ⅳ型,4颗为V型。放大结肠镜对大肠息肉是否瘤性的镜下诊断的灵敏度为94.8%,特异度为89.2%,阳性预测值为96.5%,阴性预测值为84.6%,Kappa值为0.822,具有极好的一致性。结论放大结肠镜有利于鉴别瘤性和非瘤性息肉,镜下判断大肠息肉性质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与染色技术鉴别大肠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间245例入选病例,分别采用常规放大技术、FICE放大技术及染色放大技术对病变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对病变做出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结果 在245例患者中发现新生性病变480个,其中常规放大内镜下发现病变90.0%(432/480),FICE放大模式下发现病变98.8%(474/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CE放大内镜比染色放大内镜更能清晰显示黏膜毛细血管结构形态(P<0.01),在显示腺管开口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CE放大内镜对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病变判断的符合率为92.2%(437/474),染色放大内镜符合率为81.0%(389/480),前者高于后者(P<0.01).结论 FICE放大内镜可以观察黏膜表面微细结构及毛细血管形态,比普通放大内镜及染色放大内镜对大肠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病变鉴别诊断的符合率高,操作转换简便,可指导对病变进行靶向活检,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FICE放大内镜10组波长组合对大肠息肉的观察效果,并选出最佳波长组合.方法: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07-05/2010-05进行常规内镜检查,资料保存完整的大肠息肉患者378例.采用FICE放大技术预先设定的10组波长分别对病变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并对图像清晰度进行评分,选出最佳波长组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数字染色内镜(I-Scan)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878例患者行普通内镜和I-Scan模式下检查,部分筛查出的疑似BE患者行CLE检查及活检,比较普通内镜和I-Scan模式下疑似BE检出率及图象特点,对比分析活检病理及CLE诊断BE结果。结果普通胃镜模式下筛查出疑似BE患者46例(5.2%),I-Scan筛查出52例(5.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3,P〉0.05);普通胃镜模式下SCJ与CEJ间距间可观察到栅栏状血管者21例(45.7%),I-Scan可观察到35例(67.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31,P〈0.05)。19例疑似BE患者进行了CLE检查及活检,CLE诊断BE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和100%。结论I-Scan对SCJ与GEJ间距间栅栏状血管的观察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疑似BE检出率;CLE使实时在体组织学诊断成为可能,诊断B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放大内镜联合端粒酶逆转录酶对胃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Lu XF  Wang ZS  Li YC  Fu JD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7-20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胃黏膜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放大内镜对154例病人进行检查,放大内镜下做出实时诊断,取活组织分别送病理学检查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TERTmRNA的表达。放大内镜下胃小凹分为A、B、C、D、E5型。A型:圆点状小凹;B型:线状小凹;C型:稀疏而粗大的线状小凹;D型:斑块状;E型:绒毛状。结果放大内镜下B—E4种胃小凹形态肠上皮化生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8,P〈0.05),并且肠上皮化生的严重程度逐渐加重(Pearson列联系数=0.531,P〈0.05);C—E3种胃小凹形态与不典型增生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X^2=10.256,Pearson列联系数=0.549,P〈0.05);B、C、D、E4型胃小凹形态间hTERT mRNA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74,P〈0.05)。若以胃癌中hTERT mRNA表达量作为胃癌的诊断标准,病理未诊断为胃癌而放大内镜下表现为E型胃小凹的病人中65%符合该标准。结论放大内镜下胃黏膜微细结构形态可反映病变程度的轻重;hTERT是一重要的胃癌标志物,随访E型胃小凹和高hTERT表达的患者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共聚焦显微内镜下Barrett食管(BE)上皮类型的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胃镜检查疑诊为BE的112例患者纳入研究,对食管下段柱状上皮进行共聚焦内镜检查,实时预测BE上皮类型、判断肠上皮化生的累及范围,随后对所检查部位黏膜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分析普通内镜和共聚焦显微内镜表现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的关系.结果 共计94例患者被确诊为BE,普通内镜下以岛型最为常见(54.3%),短段BE比例显著高于长段BE(86.2%比13.8%),共聚焦显微内镜下可分辨特殊肠上皮化生、贲门腺和胃底腺上皮,其准确度分别为94.7%、89.4%和91.5%.靶向活组织病理检查发现长段BE中的肠上皮化生比例(9/13)高于短段BE(33.3%,x2=4.684,P=0.039),环周型和舌型BE的肠上皮化生比例(11/17和65.4%)均显著高于岛型(15.7%,x2值分别=15.217和19.399,P值均<0.01).短段BE与长段BE间,岛型、环周型和舌型BE间的肠上皮化生范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共聚焦显微内镜可准确分辨BE上皮的组织类型,镜下形态以岛型多见,但环周型和舌型的肠上皮化生比例更高,长段BE中的肠上皮化生比例高于短段B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食管高位胃黏膜异位(HGM)与Barrett食管(BE)患者在症状、内镜下表现、组织病理学、Hp感染以及细胞角蛋白染色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对2004年2月-2005年9月明确诊断的BE患者152例(BE组)、食管高位HGM患者52例(食管高位HGM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各组患者的症状特点、各型黏膜的常规内镜下和放大内镜下特点;比较各型黏膜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快速尿酶法及Warthin—Starry银染检测病灶部位及胃窦部Hp感染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7、CK20、CK13及CK19的表达情况。结果BE组有反流症状者占64.5%(98/152),显著高于食管高位HGM组的(13.5%,7/52)(X^2=40.36,P〈0.01)。放大内镜下BE黏膜小凹表现为点状46例、条纹状65例、绒毛状41例,而食管异位胃黏膜的小凹全表现为条纹状。组织病理学分型上,152例BE患者中属胃底型56例、交界型39例、特殊肠化型57例;而52例食管高位HGM患者中31例为胃底型、16例为交界型、5例为胃窦腺型,无一例发现有杯状细胞。BE黏膜中中、重度炎症细胞浸润所占比例为63.2%(96/152),显著高于食管异位胃黏膜的28.8%(15/52)(P〈0.01);而两组胃窦部中、重度炎症细胞浸润所占比例分别为44.7%(68/152)、51.9%(2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E黏膜Hp检出率为32.2%(49/152),BE组胃窦部黏膜Hp检出率为48.0%(73/152);食管异位胃黏膜Hp检出率为44.2%(23/52),食管高位HGM组胃窦部黏膜Hp检出率为40.4%(21/52);两组Hp感染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检测中,食管异位胃黏膜以及正常的食管鳞状上皮中无CK7的阳性表达,而BE黏膜的3种类型的上皮中均有表达;CK20和CK19在BE黏膜和食管异位胃黏膜中均有阳性表达;CK1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镜检查对有典型烧心症状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接受胃镜检查的5042例无报警症状的门诊患者,对每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其胃镜检查结果.结果 313例(6.2%)有典型烧心症状,其中99例(31.6%)诊断为糜烂性食管炎(EE),10例(3.2%)诊断为Barrett食管,21例(6.7%)诊断为消化性溃疡,3例(0.9%)诊断为恶性肿瘤(1例食管鳞癌,2例胃腺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男性、体重超重和饮酒是烧心患者中与阳性胃镜表现相关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而年龄>50岁、男性、饮酒和超重是EE的独立危险因子(P值均<0.05);男性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烧心患者中消化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子(P值均<0.05).结论 在我国对有典型烧心症状却无报警症状的患者,仍需行胃镜检查以避免肿瘤的漏诊.  相似文献   

18.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is common in the Western world. Upper endoscopy is needed to characterize the disease. Barrett's esophagus as a complication of GERD is an established precancerous condition which can lead to adenocarcinoma in the distal esophagu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recent advances in the end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Barrett's esophagus using magnification endoscopy and chromoendoscopy. Methylene blue, indigo carmine and acetic acid are commonly used dyes to facilitate diagnosis of Barrett's esophagus. Methylene blue is absorbed in the specialized columnar epithelium, which is pathognomonic for Barrett's esophagus. Indigo carmine and acetic acid are used as contrast stains to highlight the surface architecture. Currently, different dyes ar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es to characterize specific surface patterns of Barrett's epithelium. However, the current proposed classifications are too complex relative to their clinical value. Nevertheless, simplification of these systems will occur over time with increased use of magnifying chromoendoscopy. The value of magnifying chromoendoscopy for clinical practice is not determined yet and curr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 However, these techniques have significant potential to improve diagnostic accuracy in patients with Barrett's esophag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