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以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32例,以多潘立酮治疗。30d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主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IBS—C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固肠止泻汤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固肠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治疗组以固肠止泻汤加味辨证施治;对照组以补脾益肠丸加蒙脱石散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7.5%(P〈0.05)。[结论]固肠止泻汤治疗IRS-D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舍曲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9例在我院治疗的IBS者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舍曲林10mg,2次/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司西酞普兰10mg,1次/d;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临床疗效和单项症状(腹痛、腹泻、黏液便)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对照组的腹痛和腹泻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0.4G和59.3%,治疗组为84.4G和90.6%,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黏液便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2组不良反应包括失眠、食欲不振和恶心,停药后即好转。[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舍曲林治疗IBS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与5-羟色胺转运体(SER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对50例肝郁脾虚型IBS患者与96例健康对照者SERT基因的启动子区(5-HTTLPER)和内含子2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s)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肝郁脾虚型组5-HTTLPR基因频率分布是S/S 40.0%,L/S54.0%,L/L11.1%。健康对照组的分布频率是S/S57.3%,L/S35.4%,L/L7.3%。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郁脾虚型组的L/S基因频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组VNTRs区的多态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拥有L/S基因型可能是肝郁脾虚型IBS的多个易患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疏肝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IBS-D肝郁脾虚型患者按3:1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66例给予疏肝健脾化湿方治疗,对照组21例给予匹维溴胺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疾病疗效评价,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3.94%,西药组为61.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9.39%,西药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疏肝健脾化湿中药能有效改善腹胀腹痛、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等主要单项症状,尤其在改善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上明显优于匹维溴胺(P〈0.01)。[结论]健脾疏肝化湿法治疗IBS-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泻肝健脾方煎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IIkS-D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用泻肝健脾方煎剂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早晚服;对照组64例用易蒙停2mg,谷维素40mg,均每日3次。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8%,对照组64.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IBS-D临床症状,在改善大便性状(稀便)、消除腹痛、腹胀、排便窘迫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泻肝健脾方煎剂治疗IBS-D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6例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胺治疗,50mg/次,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谷维素,30mg/次,3次/d,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对缓解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优于对照组。结论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组可有效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拟疏肝健脾散治疗消化性溃疡(PU)和抗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给予疏肝健脾散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8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肝健脾散治疗PU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确切。目的:观察复方芥氨酰胺肠溶胶囊对腹泻为主型IBS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腹泻为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分别予复厅符氨酰胺肠溶胶囊(500mg,3次/天)和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500mg,3次/天),疗程2周。治疗7天和14天后询问并记录腹泻、腹痛和腹胀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组的总有效率为85.0%,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组为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腹泻的疗效优于二联活菌肠溶胶囊(92.5%对60.0%,P〈0.05),两组对腹痛、腹胀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均对腹泻为主型IBS有效,但前者治疗腹泻的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固本益肠汤联合甲硝唑、肠道益生菌及食物日志指导的饮食调整四联续贯疗法治疗脾虚泄泻的疗效。[方法]108例脾虚泄泻患者随机分为3组,四联治疗(A)组36例,给予固本益肠汤100ml/次,3次/d,联合甲硝唑200mg,2次/d,整肠生0.5g,3次/d及食物日志指导的饮食调整四联续贯治疗;对照1(B1)组36例,给予甲硝唑、整肠生;对照2(B2)组36例,仅给予甲硝唑,治疗剂量及方法均同A组;以上药物除甲硝唑服用1周外,其他服用至第4周,整肠生在甲硝唑停药后开始服用。所有病例均经结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结果]A组治愈率(77.8%)明显优于B1、B2组(41.7%、13.9%)(P〈0.01),而B1组显效率(74.3%)较132组(30.6%)为优(P〈0.01)。停药后A组6周与12周复发率(8.3%、11.1%)均较B1、B2组(25.8%、42.9%,36.0%、52.0%)低(P〈0.01),B1、B2组12周复发率明显高于6周(P〈0.05)。[结论]固本益肠汤四联续贯疗法治疗脾虚泄泻,可提高治愈率及显效率,降低复发率,较单纯甲硝唑及甲硝唑与肠道益生菌联合治疗为优,临床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建立肠易激综合征(IBS)动物模型的方法,并评价其内脏敏感性变化。[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夹尾刺激作为应激原诱导IBS大鼠模型,检测其肠道运动(结肠排便时间、排便颗粒)和感觉(腹壁收缩反射、腹壁肌电活动),并以逍遥散及匹维溴胺进行药物反证。[结果]与正常对照(对照)组比较,慢性束缚、夹尾刺激诱导IBS大鼠结肠转运效应明显增高(P〈0.01),在1.0、1.5、2.0ml不同扩张容量下腹壁收缩反射评分及腹壁肌电活动明显增高(P〈0.05,〈0.01)。而经药物治疗后,可明显降低大鼠结肠转运功能及内脏高敏感性(P〈0.05,〈0.01)。[结论]慢性束缚、夹尾刺激可以引起大鼠肠道运动增强,内脏敏感性增高,而肠黏膜未见异常病理改变,符合IBS的基本特征,可用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因多态性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及其对药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 YY  Nie YQ  Xie J  Tan HZ  Zhou YJ  Wang H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7):552-555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SERT)基因启动子区域(5-HTTLPR)与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s)多态性在正常人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分布及对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IBS(C-IBS)疗效的影响。方法用PCR检测87例IBS和96例对照者外周血2个基因的多态性;给予41例C-IBS患者4周替加色罗6mg,2次/d,治疗前后评估临床症状及便秘程度。结果IBS组5-HTTLPR基因型频率是S/S:52.9%,S/L:31.0%,L/L:16.1%;对照组分别为57.3%,35.4%及7.3%;IBS组VNTRs基因型频率是STin2.10/10:2.3%,STin2.12/10:17.2%,STin2.12/12:80.5%;对照组分别为2.1%,11.4%及86.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IBS组的I/L频率比对照组显著高(25.0%比7.3%,P〈0.05)。治疗后症状缓解率S/S型为85.0%,S/L型为70.0%,均显著优于L/L型的36.4%(P〈0.05);主体症状评分和单个症状(排便次数、粪便性状、便后排空感等)改善在S/S和L/S型均优于L/L型(P〈0.05)。结论SERT基因多态性总体与IBS发病无关,但L/L型更易患C-IBS。替加色罗对C—IBS的疗效受基因型影响,L/L型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结肠黏膜中褪黑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MR)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对照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BS,D-IBS)23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BS,C-IBS)20例结肠黏膜中MR的表达情况。使用JEDA801D形态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阳性表达面积及光密度(opacity density,OD)。结果MR在黏膜层含量较多,黏膜下层含量较少。回盲部和乙状结肠MR阳性面积及OD值表现为:D-IB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C-IBS(P〈0.05)。与同组IBS乙状结肠相比,回盲部阳性面积增高(P〈0.05);OD值无明显差异。结论MR在D-IBS中高表达,在C-IBS中低表达,说明MR对IBS患者胃肠道运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CAG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用自拟益气健脾汤治疗,对照组21例用三九胃泰冲剂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3.9%,胃镜及病理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66.7%,胃镜及病理总有效率为38.0%,组问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汤疗效明显优于三九胃泰冲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通络方结合口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0例,口服自拟健脾化浊通络方;针刺组,40例,给予口针疗法;针药组,45例,给予口服自拟健脾化浊通络方配合口针疗法;对照组,40例,口服丽珠肠乐。4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主要单项临床症状疗效及综合临床疗效。[结果]针药组主要单项临床症状疗效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针刺组在改善腹胀腹痛、中药组在改善大便性状方面均优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总有效率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通络法配合口针疗法治疗D-IBs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加黄龙汤干预老年便秘患者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老年便秘患者结肠息肉经内镜治疗术后,治疗组服用新加黄龙汤,对照组应用康复新液,比较2组患者在腹胀、腹痛、消化道出血、穿孔、创面愈合等方面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腹胀、腹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延迟性出血、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加黄龙汤能有效干预老年便秘患者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认为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是内脏高敏感,5-羟色胺(5-HT)在内脏高敏感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5-HT主要通过5-HT转运体(SERT)调节。目的:研究内脏高敏感大鼠结肠黏膜5-HT和SERT的表达,并评估中药肠吉安对内脏高敏感的疗效。方法:18只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肠吉安治疗组,后两组制备内脏高敏感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予0.9%NaCl溶液,肠吉安治疗组予0.9%NaCl溶液和中药肠吉安。比较各组腹壁回撤反射(AWR)评分,并取结肠组织行5.HT、SERT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10、20和40mmHg(1mm Hg=0.133kPa)压力结直肠扩张时,模型组大鼠AWR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肠黏膜5-HT表达显著增高(P〈0.05),SERT表达则降低(P〈0.05)。肠吉安治疗后,在较低压力下,AWR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5-HT表达显著降低(P〈0.05),SERT表达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肠道SERT表达降低导致5-HT表达增高,可能是IBS大鼠内脏高敏感的重要机制之一,中药肠吉安可使两者在肠道的表达趋向正常,从而改善大鼠内脏高敏感。  相似文献   

18.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IBS患者结肠黏膜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肥大细胞(MC)的变化及其在IBS中的可能作用。方法:20例腹泻型IBS患者、22例便秘型IBS患者和18名正常对照者纳入本研究.取回盲部、乙状结肠黏膜行SP、VIP免疫组化染色和MC计数。结果:IBS患者回盲部、乙状结肠黏膜SP、VI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较正常对照组增多、增粗,阳性增强(P〈0.05)。IBS患者乙状结肠黏膜SP、VI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与回盲部相比无显著差异。IBS患者回盲部黏膜MC计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乙状结肠黏膜MC计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IBS患者乙状结肠黏膜MC计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低于回盲部(P〈0.01)。结论:SP、VIP和MC在IBS的发病中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脾理肠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便秘型IBS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健脾理肠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便秘型IBS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健脾理肠汤治疗便秘型IBS疗效明显,疗效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脾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将76例CAG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6例予健脾益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子西药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做胃镜和病理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主要症状和胃镜病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采用健脾益胃汤加减治疗CAG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