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例腹部大手术后病人,年龄16-70岁,应用标准的平衡管饲膳Nutrison行肠内喂养,持续7d。使用2-3d后,剂量维持在每天蛋白质80g、非蛋白热能7029kJ。应用前、后营养及人体测量参数表明,Nutrison肠内喂养可使机体维持营养状态稳定,改善负氮平衡,对血液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消化道副反应轻,适宜国人应用,是一种良好的管饲膳。 相似文献
2.
孙伶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0):158-160
目的:观察营养泵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29,营养泵肠内营养供给)与参照组(n=29,传统营养供给方式)。结果:治疗前后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PA、Hb、TRF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过程中,营养泵营养供给与传统营养供给方式均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但是营养泵的运用所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于康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07,15(3):137-138
背景肠内营养输注泵(enteral feeding pump)是一种由电脑控制的输液装置,可以精确控制肠内营养液的输注[1,2]。以往管饲或经造瘘进行肠内喂养通常以重力为动力或采用注射器推注。然而,一些因素如很细的输液管、高浓度(黏稠)液体等均能影响液体速度;患者体位的改变、输注管的扭曲受压等随时都可能改变滴速;而滴速及营养液黏稠度又可影响液滴的大小,从而影响输液的速度及总输液量。目前,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能提供适当压力以克服阻力保证输液速度[2]。输液泵的发展经历了由单纯机械泵到机械电脑泵,直至目前的人工智能输液泵的演进过程,其功能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病人应用三腔喂养管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胃癌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30)术后应用全肠外营养(TPN),观察组(n=60)术后早期应用EN,观察病人术后血清清蛋白(ALB)、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和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ALB、IgA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后应用三腔喂养管行EEN有助于改善胃癌病人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肠内营养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发生各种不耐受的情况,以下就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概念,从疾病相关因素、病人治疗方式和肠内营养的实施三个方面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赵曼伊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12):77-79
目的:分析在为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提供早期营养支持的过程中肠内营养泵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其早期营养支持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0),早期营养支持方法为肠内营养泵鼻饲,参照组(n=50),早期营养支持方法为间歇灌注鼻饲。结果:营养支持后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在体重、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以及免疫功能的比较上差异显著,P<0.05。营养支持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肠内营养泵属于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理想早期营养支持方式,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营养支持效果。 相似文献
8.
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穴EN雪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穴ASP雪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急症手术后或入院后1周内开始实施EN的44例为研究组,行完全胃肠外营养的54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并发症、住院天数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总的并发症发生分别为14例和28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感染率分别为20.45%和40.74%,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住院天数分别为39.5、47.8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死亡率分别为13.64%、20.37%,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ASP患者中实施EN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感染率及死亡率,明显减少住院日。 相似文献
9.
肠外营养在重症胰腺炎中的作用已得到普遍的肯定,但费用昂贵、并发症多;随着对肠内营养理解的加深,其在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中的重要性得到临床工作人员的认可。本文对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营养支持的理论基础及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平衡肠内营养制剂在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例腹部大手术后病人,年龄16~70岁,应用标准的平衡管饲膳行肠内喂养。持续7天。使用Nutrison2~3天后,剂量维持在每天蛋白质808,非蛋白热卡1680卡。应用前后营养及人体测量参数表明肠内喂养可使机体维持营养状态稳定,改善负氮平衡,对血液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消化道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鼻饲营养泵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SAP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试验组给予鼻饲营养泵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Ⅱ)评分和营养状况[人血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淀粉酶(AMS)恢复正常时间和尿淀粉酶(UAMY)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清ALB和H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试验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χ2=6.34,P <0.05)。结论 鼻饲营养泵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用于SAP患者中的疗效优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情严重程度,而且可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在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ICU中65例危重症病人随机分为EEN组(35例)和肠外营养(PN)组(30例),并将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EEN支持后血清清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经PN支持后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对比EEN组病人ALB高于PN组(P<0.05).EEN组在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和上臂肌围(AMC)与PN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Hb及氮平衡方面则明显优于PN组(P<0.05). 结论:对于危重症病人,EEN较PN有更好的营养效果和代谢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ICU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ICU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营养支持组(对照组)各40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营养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方法的肠内营养支持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ICU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ICU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营养支持组(对照组)各40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营养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方法的肠内营养支持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7.
危重病人经鼻-肠喂养管持续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0 引 言尽早对危重病人进行肠内营养 (EN)支持 ,可阻断营养不良与免疫功能低下的恶性循环 ,避免因肠道细菌移位所致的严重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发生 ,并有助于改善肠粘膜的结构和功能 ,维持肠道完整性 ,预防应激性溃疡[1] 。由于危重病人 ,特别是意识不清并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 ,胃麻痹和误吸的发生率高 ,故以选用幽门后管饲途径为宜。我科自 2 0 0 2年 4月至 10月对 11例不能经口进食且有胃动力障碍的危重病人 ,采用内镜引导下置入鼻 肠喂养管 ,早期开始持续EN支持治疗 ,使病人由全肠外营养 (TPN)逐步过渡到全肠内… 相似文献
18.
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在急性重症胰腺炎(ASP)中应用和安全性有效性。方法:以近年来的ASP作实验组,与既往的ASP治疗结果作对比,观察住院天数,各种并发症,死亡率和费用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ARDS和其它感染性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下降,治疗总费用显著减少。结论:EN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9.
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时,肠内营养(EN)支持的应用原则、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7例SAP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2例治愈,5例死亡。21例由肠外营养(PN)过渡到EN,19例应用EN时间超过3周。多数病人在应用EN达3周时,其血清蛋白、体重增加,呈正氮平衡。血清转氨酶、胆红素下降,肝功能改善。结论:(1)SAP初期应以PN支持为主。(2)SAP2-3周左右是应用EN的较好时机。(3)由PN过渡到EN的时间应不少于1周。(4)EN时,口服途径应视为禁忌,24h经空肠造口持续匀速滴入为首选方法。(5)以含食物纤维的能全力效果较好。总之,当病人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时,PN+EN是最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