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比较甘草属植物间的形态及化学特性,对中亚地区国家之一哈萨克斯坦的甘草属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于2001年从哈萨克斯坦的Almaty(A)至乌兹别克斯坦的Tashkent等12个地方收集到24个甘草属植物。甘草(Glycyrrhiza rualensis)多数采集于毗邻Almaty的东部地区A、B(A以西15km)、  相似文献   

2.
栽培甘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栽培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ODS柱等分离手段对栽培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NM R和M S等光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光甘草酮(g labrone,Ⅰ)、芒柄花素(form ononetin,Ⅱ)、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 ic ac id,Ⅲ)、甘草查尔酮A(lic-ocha lcone A,Ⅳ)、6,7-二羟基香豆素(6,7-d ihydroxy coum arin,Ⅴ)、甘草黄酮A(licoflavone A,Ⅵ)、美迪紫檀素-3-O-葡萄糖苷(m ed icarp in-3-O-g lucos ide,Ⅶ)、芒柄花苷(onon in,Ⅷ)、甘草素-4′-芹菜糖苷(liqu iritigen in-ap iosy l(1-2)-g lucos ide,Ⅸ)、异甘草素-葡萄糖芹菜糖苷(licuras ide,Ⅹ)。结论其中化合物Ⅲ、Ⅴ为本属植物首次分得,化合物Ⅰ为本种植物首次分得,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栽培甘草中得到。  相似文献   

3.
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从其根和茎部得甘草素并制成制剂。甘草属植物尤指洋甘草(G.glabra L)、甘草、胀果甘草(G.inflataBatal)或小鳞片甘草。培养基为营养液培养的、沙培养的或褐块石棉培养的无土培养基。培养液的pH值为5.0—10.0,温度为5—50℃。  相似文献   

4.
1 中国的甘草资源及现状1.1 野生甘草资源及现状 甘草在中国的自然分布区域为N34°~N48°,E75°~E126°的狭长地带,南北延绵14个纬度,东西横跨51个经度,横贯13个省市自治区,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以南,沈阳、长春、哈尔滨一线以西的三北地区。分布区内太阳辐射总量平均为1357606卡.cm~(~2).年~(~1)年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5.
甘草黄酮的提取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又名甜草、蜜草、美草等,为豆科(Leguminosae)植物甘草属(Glycyrrhiza)甘草(Licorice)的根及根状茎.药典收载的甘草主要包括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和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1-2].  相似文献   

6.
甘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胡耿  黄绮韵  张甜  梅玉丹  唐曦阳  孟鹤  于洋  戴毅  姚新生 《中草药》2019,50(21):5187-5192
目的研究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大孔树脂、硅胶、ODS、凝胶等多种柱色谱,结合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6,7-三羟基-2′-甲氧基查耳酮(1)、3′,4′,5,7-四羟基-8-(3-羟基-3-甲基丁基)-异黄酮(2)、异甘草素(3)、异甘草苷(4)、刺甘草查耳酮(5)香豌豆酚(6)、芒柄花苷(7)、2(S)-3′,5′,7-三羟基二氢黄酮(8)、南酸枣苷(9)、4′,7-二羟基黄酮(10)。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异甘草查耳酮B和甘草异黄酮G,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乌拉尔甘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青  苗文娟  向诚  果德安  叶敏 《中草药》2012,43(10):1886-1890
目的 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聚酰胺、MCI、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RP-HPLC等技术对乌拉尔甘草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7-二甲基甘草黄酮醇(1)、甘草宁Ⅰ(2)、甘草香豆酮(3)、8-甲雷杜辛(4)、2'-hydroxyisolupalbigenin(5)、异驴食草酚(6)、去氢粗毛甘草素D(7)、glycyrin (8)、甘草酚(9)、刺甘草查耳酮(10)、甘草查耳酮B (11)、isoangustoneA(12)、甘草宁G(13)、5,7,4’-三羟基-6,8-二异戊烯基异黄酮(14).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中药甘草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系豆科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其根是最常用中药之一.主要有效成分为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酸等.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甘草中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甘草中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笔者对我国西北地区12个产地的几个主要种类的甘草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某些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废渣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吸附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新疆产甘草废渣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槐香豆素C(1)、3β-O-对羟基-反-肉桂酰-齐墩果酸(2)、3-羰基甘草次酸(3)、3β,18-O-异丙叉-8(14),15-异右松脂烷二烯(4)、3β,18-O-异丙叉-7,15-异右松脂烷二烯(5)。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命名为槐香豆素C;化合物2、4、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作者等曾报告,作为对甘草酚性成分研究的一环,对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的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出4种二苯甲酰甲烷衍生物(glyinflanins A~D),并确定了它们的结构。此次,又对该植物的微量酚性成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与前次同样,对在甘肃采集的胀果甘草的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出已知成分苯丙烯酰苯(5,6),isoderrone,菜豆蛋白、新型二苯甲酰甲烷衍生物(1,2)、2-  相似文献   

11.
代江鹏  蔡一鸣  刘巧珍  高晓霞  朱爽 《中草药》2023,54(9):2907-2916
目的 探究甘草属7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NCBI获取国内已有的7种甘草属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筛选得到49条共有蛋白编码序列,使用codon W1.44、EMBOSS、SPSS26.0等分析密码子偏好性相关参数。结果 7种甘草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不同位置的GC含量均小于50%,共得到了29个高频密码子,其中有28个密码子第3位碱基为A/U,筛选得到的17个最优密码子第3位碱基均为A/U。7种甘草属植物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的ENC值均大于35,密码子偏好性较弱。PR2-plot分析、ENC-plot分析和中性绘图分析结果显示突变压力和自然选择均为这7种甘草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但自然选择对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贡献更大。基于叶绿体编码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基于RSCU的聚类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与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存在一定的联系。结论 7种甘草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第3位倾向于使用A/U碱基,自然选择是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甘草黄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季宇彬  姜薇  范玉玲  尚明 《中草药》2004,35(9):1081-1082
在我国甘草药用历史悠久,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医学认为其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有“十方九草”之说。甘草为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Glycyrrhiza Linn.)多种植物的根和根茎。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记载其原植物有3种,即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e Bat和光果  相似文献   

13.
甘草田小绿叶蝉的为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成新  邓岳宏 《中药材》1992,15(11):9-10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为常用中药材。分布于我国的北方省区,主产于内蒙古伊盟地区及其毗邻省区,近年来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人工栽培。栽培中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Fabricius)]、榆叶蝉(E.bipu-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甘草中甘草查尔酮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使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以甲醇-水-冰醋酸(60:40: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 检测波长为372 nm,柱温 25℃.结果 甘草查尔酮A线性范围0.2~1.0 μg, r=0.999 2;精密度实验RSD为1.51 %;重复性实验RSD为2.54 %;稳定性实验RSD为1.72 %;平均加样回收率98.76 %,RSD=1.94 %.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甘草中甘草查尔酮A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进一步利用甘草资源,为开发安全、绿色和无污染的植物源杀菌剂提供依据,对栽培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Sephadex LH-20)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甘草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甘草素(10)、半甘草异黄酮B(11)、isoangustone A(12)和粗毛甘草素C(13)4个酚类化合物进行了4种常见农业植物病原菌(油菜菌核菌、立枯丝核菌、番茄灰霉菌和小麦赤霉菌)的抗菌活性筛选。结果:从甘草中分离鉴定出14个化合物,半甘草异黄酮B和粗毛甘草素C对农业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较高。结论:本次实验报道了化合物10~13对常见农业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其中半甘草异黄酮B抗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加压膨化前后甘草中甘草酸铵的溶出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菲  王溶溶 《中草药》2003,34(11):999-1001
清音袋泡剂是由甘草、薄荷、桔梗等 7味中药组成的一种茶剂 ,其中甘草为本方君药。由于甘草属根茎类药材 ,其原植物的组织结构致密 ,质地较为坚硬 ,故在制备清音袋泡剂时 ,对甘草进行了加压膨化处理 ,使其木质化结构变得疏松 ,有利于有效成分甘草酸铵在热水中迅速溶出。本实验通过定性鉴别、溶出度的比较 ,发现甘草进行加压膨化处理是可行的。1 仪器与材料RCZ— 8A智能药物溶出仪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 ) ,TPH1 35膨化机 (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 ,电动植物粉碎机 (河北省黄华县科研机械厂 ) ,Lamb-da2 0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仪 ( Perkin …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土甘草中首次分离得到3-phenylcoumarin robustic acid(土甘草A),对其分子构形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方法以90%乙醇提取土甘草,经柱色谱分离,在丙酮中重结晶得到片状结晶;用X-单晶衍射进行土甘草A的分子构形和晶体结构分析。结果土甘草A晶体结构属三斜晶系,晶格参数为:a=9.276(2),b=10.774(2),c=11.810(3),α=102.111(5)°,β=96.956(6)°,γ=105.307(7)°,Z=2。结论确定了土甘草A的分子构形和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甘草为常用中药,在临床上用途较为广泛。甘草来源于豆科(Leguminosoe)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光果甘草Glycrrhiza glabra L;及胀果甘草Glycrrhiza Glycrrhiza inflata Batal的根和根茎。主产于内蒙、甘肃、新疆等产地,其中以新疆产量最大。甘草含甘草甜素(Glycyrrhizin),主要含甘草酸(Glycrrhizic acid G_(42)H_(62)O_(16))的钾、钙盐,为甘草的甜味成份。甘草酸易水解,水解后生成二分子葡萄糖醛酸和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c acid,C_(30)H_(46)O_4),其主要成份含量因产地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含甘草酸5.49%~10.0%,总还原糖。  相似文献   

19.
曾报道在日本采集的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刺果甘草(G.pallidiflora)、刺毛甘草(G.echinata)及G.macedonica的地上部分共163个样品的甲醇提取物显示17个黄酮类和异黄酮类化合物,得到7种不同轮廓的HPLC(H-1~  相似文献   

20.
甘草化学成分植物雌激素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静  邵瑞  王跃飞  王彧 《天津中医药》2017,34(3):212-216
甘草是一种来自于豆科甘草属的重要中药,含有400多种化学成分,以黄酮类和三萜类为主,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植物雌激素活性,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ER)、PI3K/Akt和MAPK等多种信号通路治疗包括乳腺癌、神经性、心血管在内的多种疾病。通过查阅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搜集相关文献,总结了甘草中具有植物雌激素活性的成分,并阐述其相关疾病和作用机制,一方面为甘草中植物雌激素成分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另一方面为开发甘草中新的植物雌激素活性成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