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岁。心肌炎24例,冠心14例,高心2例,肺心2例,先心1例,功能性7例。早搏性质:房性14例,结性4例,室性32例。根据临床症状分4型:①气阴两虚型22例。治法:偏于气虚者以养心汤益气宁神为主;偏于阴虚者以生脉散益气养阴,敛汗生脉为主。6例显效,10例  相似文献   

2.
64例冠心病所致早搏患者 ,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3 0例根据患者早搏性质 ,予心律平和慢心律治疗 ;治疗组 3 2例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中医辨证分为 3型施治 ;均 3周为 1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0 .6% ,对照组为 70 .0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相似文献   

3.
论治必先辨证,这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采用针灸治病,除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手法外,还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掌握对生理、病理、诊断的基本法则,才能做到辨证明确,论治得当。中医辨证主要是通过四诊收集病史、症侯、体征等临床资料,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纲,来分析归纳疾病的阴阳偏盛,  相似文献   

4.
辨证施治     
记得俺刚学习中医时,听到病人有食欲不振的主诉,马上就在处方上写神曲、山楂、麦芽、莱菔子、鸡内金等字样,服药后有一部分病人收到效果,大多数却不见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在深入学习祖国医学中逐步得到了解决。原来食欲不振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病,而是某些疾病所  相似文献   

5.
颈部结构复杂,病症很多,对其的治疗手法更因不同推拿流派,而众说不一。本人作为黄乐山流派的传人,曾跟随张世坦老师学习黄氏手法,对黄氏及各流派手法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经20余年临床实践,针对颈椎病的不同类型、不同兼证及病程的不同发展阶段,本人整理出一套较系统、有效的颈椎病治疗手法,简称为治颈五法。同时提出因型用法、辨证施治的具体观点,望能为颈椎病手法治疗的规范化提供参考。现介绍如下。1治颈五法1.1松即运用捏、揉、按、弹等手法松解颈,背部较大肌肉的紧张或痉挛,以缓解或解除其对颈部神经血管的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刺激,促…  相似文献   

6.
性交时男方不能控制足够长的时间后射精,致性功能正常的女性在的性交机会中得不到满足。或不能随意地控制射精反射都可称为早泄。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曰:“未充即泄,后乍交即泄。”即指早泄一病。1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早泄的发生与心、肝、肾和阳明经关系密切。多由肝气郁结,肝胆湿热,肝失疏泄,制约无能,心脾两虚,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肾失封藏,固摄无权所致。2 临床证治2.1 肾气不固型性欲减退,临房早泄,精液清稀,阳痿滑精,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频作,头晕目眩,手足不温,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沉细而弱。治则益肾固精。方选:…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般将胃脘痛分为寒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阴虚胃病、瘀血停滞、脾胃虚寒等七个方面。从溃疡病的病因学看来,寒、食与疾病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在溃疡病发生后,这些因素虽又可诱发和加重病情,但多只能处于兼挟证的地位,故在此对寒邪犯胃、饮食停滞二者不再讨论。  相似文献   

8.
高热是常见的急症。不论何故引起的高热,退热都是当务之急。西药的清热药除少数外,只起对症治疗作用;而中医方剂,则是对因与对症二种作用兼而有之。现举四例并作初步探讨如下: 例一,线××,女、40岁,住院号175033。因作剖腹取胎加绝育术于1981年11月28日住院,术后开始发热,体温高达39.5  相似文献   

9.
急性胃炎多属中医“胃脘痛”、“胃痞”、“呕吐”等范畴。根据本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舌脉表现,临床上中医多数按食滞胃脘型、暑湿犯胃型、胃热炽盛型、寒邪犯胃型、肝郁气滞型等对急性胃炎进行施治。  相似文献   

10.
初期:发病1~2天,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呼呼急促,咳嗽,胸痛,舌边尖红,苔白,脉浮数,用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加杏仁、石膏。不恶寒,发热,面红赤,出汗,口干,脉浮数,用银翘散。化脓期:发病3~5天,寒热往来,出汗,口苦,纳差,胸满,胸痛,咳黄绿色浓稠痰,用柴胡枳壳汤或  相似文献   

11.
中风也称之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它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较高,中风病是危害人民健康,威胁生命、影响劳动力的一种常见病,因此必须掌握其发病规律及证治要点。 依据病因及临床不同表现,将中风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证型。  相似文献   

12.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一个比较难以治愈的症状,也是判定其疗效的一个主要标准。用中医学的观点进行分析,蛋白尿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体感受风寒湿邪或过度劳累,导致正气不足,肺脾肾三脏功能受损,遂使精微物质从尿中排泄。久而导致奇经八脉虚衰,特别是任督二脉。  相似文献   

13.
14.
哮喘的辨证施治牛树忠哮喘,实际上是指呼吸困难、喘息、咳嗽而言,临床上常两者并见。哮喘包括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老年性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等。患者定喘易,除根难,故入秋遇冷易犯,也可有遇热而发者,哮喘分实喘、虚喘两种。1实喘1.1风寒哮喘:证见...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对皮肤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风瘙瘾疹、湿热皮疹的治法、方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应用中医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初步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本组30例按《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参考(摘要)》标准(九省市心肌炎协作组修订,198o年,北京)予以诊断。其中  相似文献   

18.
19.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精华。辨汪就是既症求因、审因论治。《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治病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依据四诊索取的症状进行综合归纳、分析、判断,归经分类,采取定性定位,进而查出致病原因。审查其原因施以适当的治疗原则,投以有效的方药。  相似文献   

20.
偏头痛辨证施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神经递质、免疫因素等有关。其特点为原发性,中或重度,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多见于年轻女性,可反复发作,自行缓解,随年龄增长有自愈趋势,可有家族史。本病虽不能危及患者性命,但发作期却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该病在中医学中属于头痛、头风、脑风、偏头风范畴。中医药对偏头痛的防治历史久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根据历代医家和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并结合自己多年的诊治经验,认为:偏头痛在发作期多以实证或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