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在《管窥篇》写《小大前后》一文(载本刊2005年第8期第30页),对其中的“后”字,谓有后窍(即肛门)义与大便义,总觉“义犹未尽”,今特补此文,说其厕所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马莳注:“腰脊控引睾丸而痛,痛时窘甚,而欲往去后也。”马注“之后”为“去后”,“之”系动词“去”,则“后”当属名词义。此句又见《太素》卷十一《府病合输》,杨上善注:“时急之大便之处也。”以“大便之处”释“后”,则其为厕所义明白无疑。当前常用的两部大型工具书《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后”字条的…  相似文献   

2.
<正> “阴阳并”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历代注家对此解释不一,给学者造成困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医古文》第四版释为:“阴阳偏胜”;第五版又释为“气血逆乱”;全国医古文函授教材释为“阴阳错乱”;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古文讲义》释为“阴阳混淆”。以上对“阴阳”的解释大致相同,而分岐在于对“并”的认识不同。《医古文》四版教材依张介宾之说把“并”释为“偏聚”。从文法上,前后文意上都有些不妥。从文法上讲:并、併、並、竝是通借字,并同併是同义词,而与竝则不是同义词。在作“依旁”“偏聚”讲时,古文中只写作“竝”“並”,而不写作“并”“併”?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读贵刊1982年第3期《“喜伤心”析疑》,颇受启发。但该文在引用《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时,却将“气缓”说成“正是心情舒畅,情和志达的高度概括”。这与《素问·举痛论》的原意是不相符的。《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怒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恩则气结”,这里很明确地是将“喜则气缓”作为一种病理状态提出来的。正确的解释应该  相似文献   

4.
《素问》词义举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渴 <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句中"肠中痛"的"痛"为衍文,当删.<太素·邪客>无此"痛"字.然其"瘅热焦渴"之义,大多释为"舌干口渴".如张琦注:"惟闭不通属热,外症必焦渴也."把"焦渴"释为"外症",指"舌干口渴".  相似文献   

5.
《说文》无“髎”字,穴部有“窌”字(音匹貌切,读如砲;段注订正为力救、力到二切,读如溜、闹),解释“窖也”;“窖”字(音古孝切,读如教),解释“地藏也”。即俗所称地窖。二字古书中通用。《吕览》:“穿窦窌”,《礼·月令》、《淮南·时则》作“穿窦窖”。《灵  相似文献   

6.
“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语出《灵枢·五癃津液别》,原文是:“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综观古今医家对句中“气”字之解释,大致有四:一是释为“后气(屁)”,如马莳;一是“气化”说,以张景岳为代表;一是“呼出之水气”说,如江西何晓晖同志(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36年第10期);另有含糊其词释为“排出体外的水气”者,如现今统编教材。笔者认为,以上诸说有失原旨,此句“气”字当是“涕”,鼻涕也。现考析就教于同道。首先从五液来说,在《内经》论五液尚有  相似文献   

7.
“百病生于气”之说出自《素问·举痛论》。其着重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这段论述说明了三个问题:1、导致气病的原因是:喜、怒、惊、恐、悲、思、劳、寒、炅等,即九气为病。概括了七情、六淫、和劳伤为病。  相似文献   

8.
“■痛”在《金匮要略》中凡二见,一见于《妇人妊娠病》篇的当归芍药散证,一见于《妇人产后病》篇的当归生姜羊肉汤证。对“(?)痛”的解释,注家有两种见解。一认为是急痛,如程云来:“产后血虚有寒,则腹中急  相似文献   

9.
“泾溲不利”在《素问》所见有二:一是《厥论》“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一为《调经论》“形有余则腹张,泾溲不利……”.对此历代医家解释不一,王冰云:“泾,大便.溲,小便也.”吴昆曰:“泾,水行有常也;溲,溺溲也.泾溲不利,言常行之小便不利也.”日·丹波元简则释为:“泾溲即是小便.溲者,二便之通称,加泾字,别于大便.”马莳、张志聪及现今统编教材,或避而不释,或避“泾”不注,释为“小便不利”.鉴于此,实有必要弄清其  相似文献   

10.
“烦”字,散见于《伤寒论》六经诸篇,凡63条次。准确地理解论中“烦”字之义,对于正确领会论中诸条原文,必定大有裨益。《伤寒论》“烦”字之义,大抵有以下几种:其一,《说文》谓:“烦,热头痛也。”段玉裁注曰:“烦,如炎如焚。可见,热乃烦之本义。《伤寒论》用此义的条文很多,诸如121条云:“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  相似文献   

1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五运行大论”中均提出“心生血”之说,而注家则认识不一,有的避而不谈,如高士宗等人;张景岳径把“生”释为“主”,其注云:“心主血脉也”;有的也推崇“心生血”之说,但解释不甚清楚,如王冰注云:“心精气生养血也”,张志聪注云:“血乃中焦之汁,奉心神而化赤。”历次编写的中医专业本科统编教材,对“心生血”都避而存疑。从历代医家的意见来看,支持“心生血”者也不乏其人,《张氏医通》认为:“气  相似文献   

12.
“表有热,里有寒”见《伤寒论》181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历代注家对此争论颇多,如:《医宗金鉴》曰:“王三阳云经文‘寒’字当‘邪’字解,亦热也”。清·程郊倩曰:“此处‘表里’二字错简,里有热表有寒”。明·方有执曰:“里有寒者,里字非对表而称,以热之里言,盖伤寒之热本寒因也。故谓热里有寒,指热之所以然者言也”。笔者认为,“里有寒”之“里”指阳明,“寒”指寒邪;“表有热”之表,是与“里”相对而言,指体表之肌肉,“热”指里热蒸腾于外之热。现将此不同看法,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举痛论》云:“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此指汗证或因阳气蒸发津液所致,或因腠理不密导致津液外泻而来,笔者根据这这些理论用调节阴阳和固密腠理之法治疗汗证,颇觉得心应手。现举验案三则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肺朝百脉”析验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肺朝百脉”出自《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朝”之义:(1)臣见君为朝;(2)聚会;(3)对、向(见《词源》)。“百”谓“百人之长”(《词源》)、在此理解众多、所有。自王冰始至张景岳、吴岷、张志聪、高士宗、马元台等注《内经》名家皆释为  相似文献   

15.
“痓”与“痉”的含义迥然不同,但在《内经》《伤寒论》《金匮》的统编教材及有些参考书中均未将此二字异同点解释清楚,我认为应当明辨其义,现将有关注家及本人的观点,简述如下: 一、认为“痓”与“痉”同字:四版教材的《伤寒论》中大陷胸丸证和《金匮·痉湿暍病篇》的条文中均改“痓”为“痉”;注家徐忠可云:盖痓即痉,强直之谓也,痉病必有背项强直。  相似文献   

16.
《金避·妊娠病》篇曰:“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当以附子汤温其脏。”“其胎愈胀”一句,尤在泾《金匮心典》说:“胎胀者,胎热则消,寒则胀也。”后来许多注本皆从此说,但避“愈”字而不释。现代有注本认为是“胎位不断膨胀”,“自觉胎愈胀大”等。唯何任教授独具见解,认为是“胎气”胀(见《金匮要略新解》1981年第一版)。笔者赞同“胎气”之说,并认为“愈”是“郁”的借字,试述管见如下: 《尔雅》:“郁,气也。”郝懿行《义疏》说:“郁本香草,以为郁鬯,其气芬芳,敝以气言之。《一切经音义》二引李巡曰:‘郁,盛气也’,……《韩诗》云:‘郁隆炯  相似文献   

17.
《素问·经脉别论》(以下称“本论”)曰:“……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论中“府”字究当何释?历代医家各持已见,其观点纳约有四: 一指“玄府”。明·吴昆注:“府上增玄字,毛属肺气,肺属心血,毛脉合精,则行气于府,是为卫气。玄府,腠理也。”二指“六府”。清·张志聪曰:“毛脉合精者,血气相合也。六府为阳,故先受之。”三指“经脉”。现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经讲义》(程士德主编)释为“经  相似文献   

18.
《素问》中“按”一词凡见三次。《素问·金匮真言论》 :“故冬不按 ,春不鼽衄。”《素问·异法方宜论》 :“故其病多痿厥寒热 ,其治宜导引按 ,故导引按者 ,亦从中央出也。”……王冰对“按”词注曰 :“按 ,谓按摩。 ,谓如矫捷之举动手足 ,是所谓导引也。”“导引 ,谓摇筋骨 ,动支节。按 ,谓抑按皮肉。 ,谓捷举手足。”之后历代医家多从王冰注 ,《黄帝内经研究大成》、《汉语大词典》等书 ,对按词的解释也宗王冰之说 ,即言按是按摩肌肉和活动筋骨的保健治疗方法。我认为“”字应当作“踩”解 ,指利用脚部动作在患者身…  相似文献   

19.
“脉痹”一证,出自《素问·痹论》。《张氏医通》:“脉痹者,即热痹也”。笔者认为,脉痹虽以阴虚火旺,热郁血瘀,痰郁气滞为多见,但常有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而以气阳两虚为主的特点。对于此证,选用《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加味治之,常收显效。兹举二例于下。  相似文献   

20.
“热证忌灸”这是在针灸界比较盛行的信条。许多教科书、著作、论文均倡此说。然而,古今大量的临床实践告诉人们,灸法不仅可以用于阴盛阳虚的寒证,也可用于实热证及虚热证。本文就“热证可灸”作一探析,求教于前贤同道。1热证忌灸的起源最先明确把灸法用于寒证的是《内经》、《素问·举痛论》上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又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缩痛则脉绌急,绌急则外行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这两段条文,解释了寒气入袭人体而致疼痛的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