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沈樑  李铭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6):497-498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亚甲蓝染色法,对1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临床研究,并行颈淋巴结清扫,将染色的前哨淋巴结和未染色的淋巴结分别送检,比较两者的病理学状况。结果15例甲状腺癌患者中12例显示了前哨淋巴结,平均每例2.6枚,7例为阳性,其敏感度、准确度、假阴性率分别为87.5%、80.0%、20.0%。结论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测能准确反映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亚甲蓝染色法,对栽3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并行颈淋巴结清扫,将染色的前哨淋巴结和未染色的淋巴结分别送检,比较两者的病理学状况.结果:3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24例显示了前哨淋巴结,平均每例2.6枚,14例为阳性,其敏感度、准确度、假阴性率分别为87.5%、80.0%、20.0%.结论: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测能准确反映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及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用术中注射生物染料方法,定位37例未经治疗的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前哨淋巴结,切除前哨淋巴结分别作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术后石蜡病理,所有病例均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大体标本所有淋巴结均作常规石蜡病理,将三组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7例中有32例成功显示前哨淋巴结,成功率为86.5%。前哨淋巴结每例1-7个不等,多在Ⅵ区、Ⅳ区。前哨淋巴结阳性14例,其中3例前哨淋巴结以外颈部淋巴结转移;前哨淋巴结阴性18例中,1例前哨淋巴结以外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隐匿转移率为46.9%,符合率为96.9%。结论:前哨淋巴结检测结果能正确反映CN0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术式选择有指导意义,前哨淋巴结阳性须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前哨淋巴结阴性可不同期行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4.
李健君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1):1252-1253
目的探讨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1例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原发灶相对隐匿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囊实性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先行淋巴结切除,余19例均在术前通过B超、CT和/或ECT检查得到了初步的诊断,并通过术中冰冻切片确诊后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除1例老年患者术后3年反复局部复发后失访外,余20例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较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目前其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是超声检查,一般采用甲状腺癌的根治手术,如果没有发现别的远处转移,只要处置得当,预后仍然良好。  相似文献   

5.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上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模式和规律.方法 将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颈清扫标本(共42例)的淋巴结术中均按照颈部分区放置并送病理检查.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直径大小.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合分析淋巴结转移特点和规律.结果 平均淋巴结转移数目是6.2个.好发的转移部位依次是Ⅵ区(95.24%)、Ⅲ区(69.05%)、Ⅳ区(57.14%)、Ⅱ区(52.38%)和Ⅴ区(19.05%).副神经以上区域检测到转移占患者总数的7.14%.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数目之间存在回归关系(P=0.02),病人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数目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32). 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从颈Ⅱ区到Ⅵ区间存在很高的淋巴结转移率.甲状腺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患者年龄是影响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重要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7月于瑞金市人民医院行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术治疗的135例DTC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超声检查在D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能;另外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135例DTC患者,病理检查检出36例有淋巴结转移,超声检查检出31例有淋巴结转移。超声检查的敏感度为80.56%、特异度为97.98%、准确度为93.33%、阳性预测值为93.55%、阴性预测值为93.27%。Kappa检验显示:超声检查DTC患者淋巴结转移与金标准检查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822,P=0.000)。转移组有微小钙化、淋巴结长径/短径<2、有囊性或液化区、淋巴结血流丰富、淋巴门消失或淋巴结结构不清的占比分别为83.33%、80.56%、69.44%、86.11%、72.22%,高于无转移组的13.33%、17.17%、20.20%、24.24%、1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近8年来手术治疗的61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多灶性情况、肿瘤是否侵犯包膜、肿瘤直径及病理特征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寻找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566例,滤泡状癌50例.所有患者中,中央区(Ⅵ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3.0%(265/616),颈外侧区(Ⅱ+Ⅲ+Ⅳ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9.2%(118/616).肿瘤突破包膜、直径>1cm者同侧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滤泡状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乳头状癌(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中央区,其次为颈外侧区.初次手术应常规清扫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当肿块直径>1cm、肿瘤突破甲状腺包膜时或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应常规清扫颈外侧区淋巴结.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更高,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评估超声检查的诊断性特征,提高其诊断率。 方法 123例DTC术后患者,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或手术病理等检查结果证实的颈部淋巴结转移40例(观察组),未转移83例(对照组),从5个方面比较2组间治疗前颈部淋巴结超声声像图特征:淋巴结长径/短径之比、微小钙化、淋巴门结构是否存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情况、囊性或液化改变。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并分析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 结果 观察组中33例淋巴结长短径之比<2,对照组9例;观察组中微小钙化17例,对照组2例;淋巴门观察组中7例显示不清,对照组中2例出现显示不清;彩色血流观察组中12例出现血流丰富,对照组中出现3例;观察组4例出现囊性或液化区,对照组1例。此5种声像图表现的阳性比例分别为82.5%、42.5%、17.5%、30.0%及10.0%;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超声下长径/短径<2明显高于未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诊断D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5%、74.7%、77.2%、61.1%及89.9%。 结论 超声检查对D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通过多种特征性的超声表现来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
分化型甲状腺癌近期再手术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近期再手术原因及术式。方法:对甲状腺癌近期再手术76例术式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再手术切除同侧腺叶68例,同侧颈清扫59例,切除对侧腺叶13例,对侧颈清扫2例,全组甲状腺及(或)颈淋巴结总残癌41例(61.84%)。结论:对肿瘤局部切除,颈淋巴结癌转移,甲状腺癌残留及对侧颈都转移等有必要再次彻底切除病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腋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色素法对7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手术中前哨淋巴结作快速冰冻病理,术后常规石蜡连续切片病理对照,并观察比较前哨淋巴结与非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1)72例中70例成功找到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7.22%,总体准确率为98.60%,总假阴性率为3.70%(1/27);其中前40例准确率为97.50%,后30例为100%;前40例假阴性率为5.88%(1/17),后30例假阴性率为0%。(2)70例中前哨淋巴结平均个数为2.99枚,其中前40例平均为3.48枚,后30例平均为2.33枚。70例患者中有27例淋巴结转移,其中仅前哨淋巴结转移者为77.78%(21/27)。(3)前哨淋巴结活检所用时间从最初的35.6min缩短到目前的6.7min即可完成。结论乳腺癌的色素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其检出率、敏感性、正确率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可成为乳腺癌外科治疗上“个体化、微创化”的有益手段之一。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清扫术必须经过30~50例的外科专业培训,保证假阴性率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病早期常合并区域淋巴结转移。前哨淋巴结(SLNs)是指引流原发肿瘤的第一站区域淋巴结。如在术前或术中能检测出SLNs是否被肿瘤细胞浸润,则可有效指导术式和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探查甲状腺SLNs的方法包括核素淋巴闪烁显像和亚甲蓝染色术中活检法。近年来,SLNs超声造影技术的产生为检测甲状腺癌SLNs状态提供了一种几乎无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假阴性患者腋窝阳性淋巴结的分布情况,在腋淋巴结清扫和替代腋淋巴结清扫术以外,探寻一种既可保留腋窝功能,又可不遗漏腋窝阳性淋巴结的新术式的可能性。方法:选取80例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同时行腋淋巴结清扫,将腋窝标本以肋间臂神经最上支为标志分成腋上下两区,并分别病检。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前哨淋巴结假阴性5例,腋窝阳性淋巴结9枚,均位于腋下区。结论:本研究显示前哨淋巴结假阴性遗漏的腋窝阳性淋巴结均位于腋下区,对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补充施行低位腋淋巴结清扫,既可保留肋间臂神经在内的腋窝功能,又可全部清除前哨淋巴结假阴性遗漏的腋窝阳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对判断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应用的可行性及其预测的准确性。方法本组选择临床检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早期乳腺癌患者76例,按癌瘤长径分组,用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美蓝)的方法定位腋窝前哨淋巴结并对其进行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node dissection,ALND)。术后对全部淋巴结行连续切片病理检查。结果76例患者有69例检测到前哨淋巴结,成功率90.79%.69例检测到的前哨淋巴结中65例准确地判断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SLN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0,12.50%,87.50%,94.20%.结论SLNB基本能准确地判断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故能指导cN0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15.
张恒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2):203-204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8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以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3例患者无手术期间死亡,1例患者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81例患者随访3~6年。术后3年对侧腺叶复发1例,再手术后至今无瘤生存。术后后2、2.5、3和4年,同侧颈淋巴结转移4例,再手术后至今无瘤生存。1例患者术后1年死于肺转移。结论: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并在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 T检查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肺转移中的表现及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DTC患者临床资料,均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或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接受胸部CT检查。记录并分析CT检查对DTC肺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观察肺转移患者的CT表现特点。结果此次入组的121例DTC患者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肺转移9例,所占比例为7.4%;CT检查正确诊断肺转移6例,正确诊断非肺转移100例,胸部CT检查对DTC肺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6.7%(6/9)、89.3%(100/112)和87.6%(106/121);6例CT正确诊断肺转移患者均显示病灶直径均3mm,其中病灶为3-5mm者3例,病灶超过5mm者3例;图像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粟粒形结节或肿块影,结节灶密度较均匀且边界多较为清晰,大部分分布于双侧肺中、下野外带。结论胸部CT检查可作为辅助诊断DTC肺转移的有效手段应用于临床诊疗工作中,为后续针对性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增雄 《湖南医学》2014,(4):705-706
【目的】探讨颈淋巴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患者90例,均采用颈淋巴穿刺细胞学检查,其中46例采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颈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90.00%(81/90)。颈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灵敏度为89.13%(41/46),漏诊率为10.87%(5/46);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灵敏度为36.96%(17/46),漏诊率为63.04%(29/46),二者灵敏度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颈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并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昆宪  唐晓丹  牛恒 《医学综述》2009,15(20):3183-318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8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有颈淋巴结转移者104例,转移发生率为56.2%。年龄≤44岁转移率为51.2%(66/129);年龄≥45岁转移率为67.9%(38/5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肿瘤直径<1 cm淋巴结转移率低于肿瘤瘤直径>1 cm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最容易出现颈鞘及气管周围组织淋巴结的转移。对于年龄≥45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尤其是其肿瘤直径>1 cm时,应及时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尤其是应常规清扫颈鞘及气管周围组织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19.
淋巴转移是宫颈癌最重要的转移方式,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是淋巴转移必经的第一站淋巴结.就SLN的临床意义、识别方法和病理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