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脂蛋白血症伴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及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呈正相关,而与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呈负相关,临床认为高密度脂蛋白能够拮抗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保护因子”,因而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能够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脂蛋白血症伴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及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呈正相关,而与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里负相关,临床认为高密度脂蛋白能够拮抗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保护因子”,因而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能够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脂蛋白血症伴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及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呈正相关,而与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呈负相关.临床认为高密度脂蛋白能够拮抗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保护因子”,因而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能够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贺容容  李锦霞  任俊豪  孙辉 《临床荟萃》2022,37(10):950-952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血管壁发生纤维脂肪病变,引起斑块形成的慢性炎症过程,是导致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单核细胞是人体内常见的免疫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体内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s-to-HDL cholesterol ratio,MHR)是一种新的炎症性指标,本文就MHR的定义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发展,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代谢关系密切.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关键因素,特别与血脂代谢关系密切,高密度脂蛋白是重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性因素,在肥胖状态下,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谢水平和功能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从而减弱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进而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择老年脑梗死患者 39例 ,对照组 2 3例 ;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组血清HDL C含量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可能是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监测血清HDL C水平 ,对其进行调控 ,对降低老年人脑梗死发病率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与脑梗塞关系。方法 :选择脑梗塞患者 5 7例 ,对照组 30例 ,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腔隙性梗塞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相似文献   

8.
许多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及其载脂蛋白具有直接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文就它们的相互关系及目前进展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指标已引起临床的普遍重视,但其测定方法学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文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的自动化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化学修饰法,抗体包裹法和选择性抑制法的原理,并对它们的方法学性能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0.
新的研究证据对于高密度脂蛋白(HDL)具有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的假说提出了质疑。由于HDL颗粒构成的异质性和功能的多样性, 对HDL颗粒构成的评估和对HDL功能的检测可以克服单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测量的不足。该文介绍了HDL量、HDL结构和功能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现状, 并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 推测HDL质的评估可能成为未来HDL评估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氟磷酶(paraoxonase,PON)是结合在高密度脂蛋白(HDL)上的一种有机磷化合物水解酶。近年的研究表明PON可以对抗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乳化修饰,从而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现就PON抗乳化机理,PON活性及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12.
血清HDL—C直接测定法与沉淀分离法干扰因素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血清HDL┐C直接测定法与沉淀分离法干扰因素的比较张葵王以立郭群顾光煜(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目前国内大多数实验室均采用Warnik推荐的硫酸葡聚糖-镁法(DS-Mg2+)〔1〕及...  相似文献   

13.
对氧磷酶 (paraoxonase ,PON)是结合在高密度脂蛋白 (HDL)上的一种有机磷化合物水解酶。近年的研究表明PON可以对抗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氧化修饰 ,从而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现就PON抗氧化机理 ,PON活性及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脂蛋白与血管内皮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是心血管领域内最活跃的课题之一。其功能受损或减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维持和恢复正常血管内皮功能对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高密度脂蛋白 (highdensitylipoprotein ,HDL)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 ,最近研究表明 ,HDL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1] 。本文对正常血管内皮功能、HDL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正常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的完整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正常对于维持血管壁的光滑和血流的通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认为正常血管内皮主要具有下列功能。1.1 屏障功能 血管…  相似文献   

15.
张亮  程纯 《临床荟萃》2014,(7):833-837
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是一种与高密度脂蛋白相关性酯酶,具有芳香酯酶、内酯酶活性及水解有机磷化合物等作用。PON1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以及抑制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从而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对氧磷酶1活性受到许多可变及不可变因素的影响。介绍PON1生物化学特性、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及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血脂代谢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应用他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是心血管病患者血脂紊乱管理的基础。近来研究发现,应用他汀治疗且LDL-C水平达到治疗的靶点的患者血管残余风险仍然很高。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残余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且HDL-C水平是独立于LDL-C水平的心血管危险预测因子,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合理治疗目标,低HDL-C在血脂紊乱的心血管病患者中很常见,降低LDL到治目标同时升高HDL-C的治疗策略,可能获得更多的临床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的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及主动脉壁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拟为临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选用健康日本大耳白兔30只,体重2、0Kg左右,随机分为三组:胆固醇组(对照组)、异黄酮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试验期10周,在试验第五周末和第十周末采集空腹血,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并于第十周末分离主动脉,肉跟及光镜下观察三组主动脉壁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1)食用大豆异黄酮,能有效降低血液内丁G含量。(2)大豆异黄酮能够抑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壁内膜泡沫细胞的形成。结论:大豆异黄酮能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内甘油三酯含量来完成。  相似文献   

18.
大量的流行病学及临床数据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相关。许多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试验显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显著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但是,即使经过强化的降脂治疗,很多患者仍有显著的复发风险,这说明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还存在其他的残留风险。学者们用载脂蛋白B,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来估算这种残留风险。本文讨论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冠心病及卒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推荐为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的主要治疗目标。然而,即使通过积极的降低LDL-C治疗,患者仍然存在显著残留心血管事件风险。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包含所有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非HDL-C在预测心血管事件方面优于LDL-C,并且比LDL-C及其他血脂指标具有更多显著优势。该文主要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同期住ICU非脓毒症患者与脓毒症患者各40例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脓毒症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较非脓毒症患者明显降低(P〈0.05),脓毒症死亡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较存活组明显偏低(P〈0.01),且脓毒症死亡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进行性降低。结论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临床可采取系列措施提高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减少脓毒症的发生,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