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脏器指数的影响。方法:瘤细胞悬液接种于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0.2 ml/只)以复制S180荷瘤模型。60只KM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环磷酰胺(40 mg/kg,连续3 d)组与灵芝多糖高、中、低剂量(160、80、40 mg/kg,连续10 d)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干扰素(IFN)-γ与白细胞介素(IL)2含量,称定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称定胸腺和脾脏质量并计算胸腺和脾脏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FN-γ和IL-2含量减少,瘤质量增加,胸腺和脾脏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灵芝多糖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IFN-γ和IL-2含量增加,瘤质量减少,胸腺和脾脏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芝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及增强免疫的功能,其机制与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脏器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减毒活菌卡介苗(BCG)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抽取哮喘患者(哮喘组)外周血样本20例,同期健康献血员(对照组)外周血样本10例。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并用BCG(100mg/L)干预培养,于培养前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h1、Th2百分率及Th1/Th2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培养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IL)-4和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经BCG干预前Th1百分率和Th1/Th2均低于对照组,Th2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Th1百分率和Th1/Th2均升高,Th2细胞百分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经BCG干预前IFN-γ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IL-4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干预后,IFN-γmRNA表达水平升高,IL-4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中Th2型免疫应答占优势,卡介苗干预可在基因表达水平和细胞数量上纠正哮喘患者的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在特应性皮炎(AD)发病中的作用和IFN-γ及IL-4 mRNA表达的情况。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及RT—PCR方法检测97例AD患者(AD组)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h1/Th2水平和IFN-γ、IL-4 mRNA表达。结果:AD组外周血Th1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1),而Th2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1);AD组PBMCs IFN-γ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D患者体内存在Th1/Th2的失衡,并提示AD属Th2优势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猴头多糖对荷瘤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荷瘤小鼠S180肉瘤模型进行研究,猴头多糖给药10d后称重处死,摘取瘤体、脾脏和胸腺,计算抑瘤率和脾脏、胸腺指数。结果①猴头多糖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抑瘤率为29.35%、41.50%、19.55%,对照模型组,多糖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②猴头多糖高、中剂量组的脾脏指数对照模型组及环磷酰胺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糖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与模型组和环磷酰胺组差异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多糖中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环磷酰胺组(P<0.05)。结论①猴头多糖对S180生长具有抑制作用;②猴头多糖高、中剂量组能在免疫器官层次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起到间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Th1/Th2细胞免疫平衡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30名作为发作组,选择30名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缓解组,选择30名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静脉血Th1、Th2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患儿血清IL-4、IL-10、IFN-γ水平,比较各组患者Th1/Th2及血清IL-4、IL-10、IFN-γ表达变化水平。结果发作组静脉血Th1/Th2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血清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缓解组静脉血Th1/Th2低于对照组,血清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存在Th1/Th2免疫失衡,其可能是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葡萄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致盲性眼病,其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或自身免疫反应有关[1].糖皮质激素是主要治疗药物,但有严重不良反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许多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的中药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功能,对葡萄膜炎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小[2].本研究通过测定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液中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L)-4和IL-10含量,观察中药色一号治疗前后患者Th1/Th2因子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对哮喘大鼠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亚群反应的影响及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5 0只SD大鼠哮喘模型 ,分为正常对照组 (A) ,哮喘模型组 (B) ,激素对照组 (C) ,川芎嗪组(D) ,联合用药组 (E)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白介素 4 (IL 4 )、γ干扰素 (IFN γ)水平及白介素 4 /γ 干扰素的比值 (IL 4 /IFN 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哮喘模型组BALF中IL 4水平、IL 4 /IFN γ比例显著升高 (P <0 0 1) ,IFN γ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 ;与哮喘模型组比较 ,川芎嗪组和地塞米松组IL 4水平和IL 4 /IFN γ比例均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川芎嗪具有抑制哮喘Th2细胞亚群优势反应和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芪对儿童变应性鼻炎血清Th1/Th2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对变应性鼻炎患儿的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黄芪对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黄芪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颗粒1/2包(7.5g),3次/d,疗程2 ̄6个月。观察患儿2个月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和用药2个月后血清Th1和Th2基因表达和蛋白产生水平的变化。结果2个月后黄芪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666,P<0.05),用药后黄芪治疗组、常规治疗组血清Th1比例上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用药后黄芪治疗组、常规治疗组Th2比例下降显著(P<0.05),而黄芪治疗组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黄芪能纠正变应性鼻炎患儿体内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提高缓解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_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探讨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状态及其在1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对49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时照组外周血用刺激物刺激细胞,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再加入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较正常时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Th1/Th2平衡失调,Th1型反应模式处于优势状态,Th2型反应模式处于弱势状态。Th1/ Th2平衡向Th1方向漂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学合成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干扰后对细胞因子IFN-γ、IL-2和IL-4分泌的影响,探讨CTLA-4对慢性乙型肝炎的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检测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TLA-4,观察其与HBV-DNA的相关性(P<0.05);根据人淋巴细胞CTLA-4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CTLA-4 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siR-NA-co),电穿孔法转染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方法检测淋巴细胞CTLA-4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淋巴细胞CTLA-4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FN-γ、IL-2和IL-4分泌。结果: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TLA-4表达量与血清HBV-DNA载量有关;CTLA-4 siRNA转染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后,CTLA-4 mRNA及CTLA-4蛋白表达均受到抑制,IFN-γ、IL-2分泌增加,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4分泌没有变化,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TLA-4表达一定程度抑制免疫反应,利于HBV-DNA的复制;利用siRNA在mRNA水平抑制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TLA-4的表达,能够诱导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分泌增加,对Th2型细胞因子IL-4无影响。说明抑制CTLA4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免疫的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将某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共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分娩者60例作为对照组A,选取同期正常非孕者60例作为对照组B,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Th1型细胞因子和Th2型细胞因子.结果:研究组IL-2、IFN-α、IFN-γ均高...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Th1/Th2细胞含量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取诊治的布鲁氏菌病患者5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Real time-PCR测定2组Th1相关转录因子T细胞表达的T盒(T-bet)、GATA连接蛋白3(GATA-3)、维A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蛋白3(Foxp3)及Th1/Th2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mR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TNF-α、IFN-γ、IL-6、IL-10蛋白表达及补体C3、C4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树突状细胞表型、Th1、Th2及T淋巴细胞亚群( 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含量。结果病例组外周血Th1细胞相关转录因子T-bet、RORγt、Foxp3及Th1细胞、Th1/Th2、TNF-α、IFN-γ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h2细胞及IL-6、IL-10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病例组CD8+3、CD8+0、CD8+6阳性的树突状细胞比例、CD4+T细胞、NK细胞及补体C3、C4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CD8+T细胞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TNF-α、IFN-γ含量与CD4+T细胞、NK细胞、C3、C4含量呈正相关性( r值分别为2.879、3.214、3.255和2.978, P <0.05),与CD8+T细胞含量呈负相关性( r值分别为-3.146和-3.011, P <0.05)。 IL-6、IL-10含量与CD4+T细胞、NK细胞、C3、C4含量呈负相关性( r值分别为-2.124、-2.343、-3.423、-2.789、-2.993、-2.566、-3.758, P <0.05),与CD8+T细胞含量呈正相关性( r值分别为3.465、3.129, P <0.05)。结论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成熟树突状细胞数目减少,同时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失衡,且与机体天然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关,这可能在布鲁氏菌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康艾注射液对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Th1/Th2状态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Lovo细胞,待细胞处于指数增长期再分成4组:1组为空白对照,另外3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康艾注射液.培养72h后,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各组Lovo细胞培养上清中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结果 Lovo细胞与康艾注射液共培养后,上清液中Th2类细胞因子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Th1类细胞因子在各组中的含量变化不大.结论康艾注射液可显著下调Lovo细胞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促进其Th2向Th1逆转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麦芪益肺合剂对系统性呼吸道变态反应性模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1/Th2)平衡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1%卵蛋白(OVA)刺激复制哮喘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哮喘模型和麦芪益肺合剂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外周血(摘除眼球取血)细胞内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IFN-γ)的表达。按最大给药量对小鼠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小鼠症状及体质量改变。结果:模型小鼠表现出明显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征象,而麦芪益肺合剂组小鼠无明显炎症反应征象。与正常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小鼠IL-4明显升高(P<0.0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麦芪益肺合剂组小鼠Th1细胞表达明显增强(P<0.01)。以最大给药剂量灌胃,麦芪益肺合剂组与正常组小鼠症状及体质量无明显改变(P>0.05)。结果:麦芪益肺合剂对小鼠系统性呼吸道变态反应性模型在激发期有干预作用,调节Th1/Th2平恒是其药效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3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毛支组)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前后及10例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对照组)血清白介素(IL)-4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毛支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IL-4水平及IL-4/IFN-γ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FN-γ水平与治疗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细胞处于失衡状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可明显调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细胞失衡,预防喘息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新生鼠和成年鼠辅助性T细胞(Th)1/Th2平衡及肺树突状细胞表型(DC)的影响。方法:新生鼠从出生后连续7 d每天经口给予109 CFU/mL浓度乳酸杆菌10 μL,成年鼠选取满6周的小鼠连续7 d每天经口给予109 CFU/mL浓度乳酸杆菌50 μL,实验第8天进行盲肠内容物培养以确定乳酸杆菌肠道定植情况。干预3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树突状细胞亚型和成熟度。结果:(1)乳酸杆菌干预的新生鼠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增加,而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降低(P<0.01),乳酸杆菌干预的成年鼠肠道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加(P<0.01),但肠道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没有变化。(2)乳酸杆菌干预的新生鼠IFN-γ和IL-10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IL-4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酸杆菌干预的成年鼠IFN-γ、IL-4和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乳酸杆菌干预的新生鼠肺CD11c+CD8α-水平为92.34%±0.94%,较对照组降低(P<0.05);同时干预组CD11c+CD8α+水平较对照组增加(P<0.05)。经过乳酸杆菌干预后,新生鼠肺部14.03%±1.14%的DC表达MHCⅡ类分子,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成年鼠乳酸杆菌干预组CD11c+CD8α-、CD11c+CD8α+和CD11c+MHC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杆菌干预可以促进新生鼠Th1/Th2平衡向Th1方向偏移,而对成年鼠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pG-ODN对哮喘小鼠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中附法(ELISA)分别检测CpG-ODN对哮喘小鼠抗原首次激发后24小时和抗末次激发后24小时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h2细胞因子IL-4和Th1细胞因子IFNγ水平的影响,并与激素治疗组和哮喘组对照。结果:(1)抗原末次激发后24小时,CpG-ODN 血清及BALF中IFNγ水平高于哮喘组及地塞米松组(P<0.001)。(2)抗原首次激发后24小时及抗原末次激发后24小时血清和BALF中IL-4水平低于哮喘组(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抗原末次激发后24小时,CpG-ODN组外周血和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哮喘组(P<0.001)。结论:CpG-ODN不仅有具有与地塞米松相同的下调Th2细胞因子表达和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地塞米松所没有的诱导Th1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说明其可能通过调节Th1/Th2平衡而达到在早期抑制哮喘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匹多莫德和脾氨肽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及Th1/Th2细胞因子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匹多莫德和脾氨肽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的临床症状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RRI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脾氨肽和匹多莫德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清液单核细胞的IL-4、IFN-γ水平,治疗期间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次数和临床症状(发热、咳嗽、扁桃体肿大和肺内啰音)持续时间以及治疗结束时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治疗期间MPP次数显著降低(P<0.01),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1),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的IL-4、IFN-γ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优于脾氨肽,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