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外周血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和免疫球蛋白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对免疫球蛋白的改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中医临床研究》2014,(24):73-75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针刺疗法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3%)显著高于对照组(78.0%)(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研究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体征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滞针提拉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滞针提拉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疗程(6周)。采用House-Brackmann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FDI)调查问卷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FDI躯体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滞针提拉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红光照射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用电针配合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面瘫症状改善及面部残疾指数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光照射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14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8例)采用分期针刺拔罐疗法为主治疗,对照组(64例)行常规针刺为主治疗。结果:30日观察期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期针刺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抗炎、抗病毒、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用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29%,对照组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张建明 《山西中医》2011,27(3):27-27,29
目的:观察通脱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通脱法治疗组62例和传统针刺对照组60例,对2组患者痊愈率和愈显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44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治疗组痊愈率、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脱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加中药治疗)30例和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的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后,经t检验两组患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症状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中医症状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外敷加中药治疗小儿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各30例。中药组给予辨证中药治疗,敷贴组穴位敷贴,敷贴加中药组予以中药与穴位敷贴同时进行。所有患儿均治疗1月,并进行治疗前、治疗1月后、随访3月、随访6月后证候积分比较。结果:随访6月总证候积分:敷贴加中药组与敷贴组、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6月后总有效率敷贴组为70.0%,中药组为80.0%,中药加敷贴组为100.0%,中药加敷贴组与敷贴组、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发作次数:中药加敷贴组与敷贴组、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程长短:中药加敷贴组与敷贴组、中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药加敷贴治疗能改善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儿的临床症状,比单纯中药治疗和单纯敷贴治疗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灸配合中药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例失眠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艾灸配合中药敷贴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中药敷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敷贴配合艾灸治疗失眠效果显著,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1采用温针治疗,治疗组2采用温针配合中药法治疗。观察3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痊愈时间与疗程的关系。结果:对比3组患者治疗效果,温针配合中药热敷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温针配合中药热敷患者获得痊愈的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配合药物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高,治疗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肌电图的变化。方法:将12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采用口服强的松片和阿昔洛韦片,针药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治疗10次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在治疗前后行肌电图检查。结果:针药组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为96.67%,药物组治愈率为20%,总有效率为81.67%,针药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药物组(P〈0.01);肌电图检查示患侧面神经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降低,两组经治疗后较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但针药组对面神经功能改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为针灸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联合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性不孕不育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样本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样本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2.4%,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患者给予中药联合针刺治疗可显著改善内分泌失调状况,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5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讨论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将98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对照组给予TDF灯照射,急性期过后两组处理方法相同,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纽的83.72%(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采用针刺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可缩短恢复期治愈时间。急性期针刺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5例。对照组患者单用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8%(89/9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95%(75/95),且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内服能有效的改善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痰热闭肺型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为84.9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热、痰鸣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可提高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高压氧联合治疗儿童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儿童周围性面神经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儿童面瘫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5%.对照组愈显效率为22%(P〈0.05).结论:针刺、高压氧联合治疗儿童面瘫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短波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强的松片、弥可保、维生素B_1等药物治疗及针刺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张学伟  贾红玲 《河南中医》2014,(11):2262-2262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放血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热型感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拔罐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拔罐放血疗法,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6.7%,观察组有效率为9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平均病程时间及症状明显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拔罐放血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风热型感冒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和胃降逆中药煎剂治疗周围性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顽固性呃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针刺联合和胃降逆中药煎剂治疗;对照组30例予木香顺气丸治疗。2组均治疗14 d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呃逆症状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呃逆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和胃降逆中药煎剂治疗周围性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