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Ⅱ组加常伐他汀10mg治疗。结果:两者患者治疗的TC、TG、LDC的含量均下降,HDL的含量升高,再发心血管事件减少,以瑞舒伐他汀的效果更为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月后,2组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TG、TC、LDL—C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月后,治疗组颈动脉癍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而斑块数量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均小于对照纽(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对溶血磷脂酸(LPA)和内脂素的影响。方法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uA的常规治疗。治疗组51例,给予瑞舒伐他汀每晚20mg;对照组49例,给予瑞舒伐他汀每晚5mg。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浆LPA和内脂素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LPA和内脂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LPA和内脂素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血浆内脂素与LPA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LPA和内脂素在uA患者中明显升高,共同参与或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瑞舒伐他汀能有效降低LPA与内脂素水平,而且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效果更加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孙继明 《中国中医急症》2013,(12):2112-211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7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35例作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治疗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栓素B2(TXB2)、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TXB2、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TIA疗效确切,能迅速缓解症状,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郭治平  郭智  叶椿香 《中医药研究》2009,(11):1286-128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应用心脑舒通胶囊治疗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脏超声改变。方法62例冠心痛AMI患者,施行PCI术治疗后。随机分为心脑舒通组和对照组。心脑舒通组在AMI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心脑舒通胶囊。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心脑舒通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脑钠肽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心脑舒通组治疗1个月、6个月与同时间段对照组相比血浆脑钠肽水平下降。治疗1个月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心脑舒通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在AMI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脑舒通胶囊可改善心功能、抑制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构、心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及他汀组(51例),前者仅予心衰常规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y测量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ly中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两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其中他汀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但两组随访ly内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肌病等常见药物副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有助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一步安全有效地改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但不能明显改善CHF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治疗高黏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5侧高黏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口服心脑舒通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阿司匹林肠溶片、藻酸双酯钠治疗。观察两纽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液流变学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脑舒通胶囊治疗高黏血症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42例和常规治疗组41倒,并以35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纽。应用硝酸还原醇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NO水平。结果:尼莫地平纽扣常规治疗纽患者血隶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尼莫地平组较常规治疗组血浆NO水平降低更明显(P均〈O.05)。结论:尼莫地平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提示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成常规组(34例)和阿托伐他汀组(34例)。所有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及用药4周后取血,行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小板胞质内a-颗粒膜糖蛋白(CD62p)测定。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要求采血前两周内未服用任何药物。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ET-1、CD62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两组病人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血浆ET-1、血小板CD62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NO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1),ET-1、CD62p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有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活性作用,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4周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仍然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及血小板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氟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对4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氯沙坦和氟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给氯沙坦治疗治疗后3个月测定三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血脂。结果:两组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显著减低,CCr显著升高,两者与治疗前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O.05),且两组间治疗后比较也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SCr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级综合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抑郁情绪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应用三级综合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护理。病例纳入第4周、第12周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抑郁状态问卷(DSI)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在第12周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12周后DSI评分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在第4周、12周DSI积分无变化(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12周时实验组DS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综合护理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血栓片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病人属瘀血证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脑血栓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片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瘀血型的重要辅助方法,并可有效改变脑梗死恢复期病人血液粘、浓、凝、聚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消栓肠溶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脑梗死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组35例口服阿司匹林片和消栓肠溶胶囊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仅全血黏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栓肠溶胶囊可提高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改善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梗死各证候与梗死后抑郁及认知障碍关系。方法比较脑梗死各证候伴发抑郁、认知障碍。以及同时伴发抑郁与认知障碍的例数,并比较各证候间HAMD与MMSE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和阴虚风动证伴发抑郁的例数多于其他3证(P〈0.05),HAMD评分亦高于其余3证(P〈0.05)。气虚血瘀和阴虚风动证伴发抑郁的例数多于其他3证(P〈0.05),MMSE评分亦低于其余3证(P〈0.05);阴虚风动证同时伴发抑郁与认知障碍的例数,明显高于其他4证(P〈0.05)。结论脑髓空虚是脑梗死后抑郁和认知障碍的发病基础,肝失疏泄是脑梗死后抑郁发病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酸味化痰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1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9例应用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案,治疗组60例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酸味化痰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血黏度、平均血流速度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两组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治疗组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酸味化痰汤能显著降低血黏度,显著增加脑血流量,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并有效降低中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味治疗乳腺癌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乳腺癌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疗程均为6周。两组均在治疗前后第1、2、4、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抑郁状态,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卡氏积分判定。结果:治疗后1周后,对照组HAMD积分、SDS积分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并且较治疗组低(P〈0.05)。治疗2、4、6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积分、SDS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6周时治疗组HAMD积分、SD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当,阿普唑仑较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味显效快,但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味比阿普唑仑片作用持久,且不良反应少,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祛瘀通络汤辨证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8例与对照组168例。治疗组给予自拟祛瘀通络汤辨证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两组每天治疗1次,15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祛瘀通络汤辨证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清肺方治疗脑梗死合并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化痰清肺方。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92.5%,对照组有效率为 8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咳嗽缓解、肺部音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 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化痰清肺方治疗脑梗死合并吸入性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脑梗死患者MMP-9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P-9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天,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继续降低,较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降低更明显,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MMP-9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好,并可以降低MMP-9的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