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乳腺科2011年3月—2015年3月200例乳腺增生确诊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高频超声影像学进行分类,并观察分析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乳腺增生为实性肿块者多发生于肝郁痰瘀者,液性肿块者多发生于冲任失调症患者,两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豹纹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痰瘀型和冲任失调型在乳房疼痛的性质、肿块的形态、疼痛与月经的关系之间的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增生诊断的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超声诊断为乳腺增生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类,并与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析。结果:单纯小叶增生型与气滞型、囊性小叶增生型与痰凝型、腺性小叶增生型与血瘀型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上极其相似。结论: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医学进一步诊治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与雌孕激素受体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亚玲  楼丽华 《河南中医》2009,29(4):361-363
目的:了解乳腺增生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以明确雌孕激素受体能否作为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标准。方法:对159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术前临床评估、中医辨证分型,术后标本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159例患者中,肝郁气滞型55例(34.6%),痰瘀互结型53例(33.3%),冲任失调型51例(32.1%),各证型之间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有显著差异,雌激素。受体(ER):冲任失调型高于肝郁气滞型和痰瘀互结型(P〈0.05),肝郁气滞型与痰瘀互结型无显著差别(P〉0.05)。孕激素受体(PR):冲任失调型和痰瘀互结型均高于肝郁气滞型(P〈0.05);冲任失调型与痰瘀互结型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雌孕激素受体可以作为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罗姣姣  吴锦洪  姚丽萍 《新中医》2019,51(10):17-20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乳腺增生症749例患者,均在入院后治疗前接受高频超声扫查,并接受穿刺活检或手术术后病理学明确诊断,同时在中医辨证理论支持下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分析乳腺增生类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749例乳腺增生患者中,肝郁气滞证405例(54.07%)、痰瘀互结证136例(18.16%)、冲任失调证208例(27.77%)。两两比较肝郁气滞证、痰瘀互结证及冲任失调证患者年龄及病程,月经异常发生率、生育史、人工流产率、孕次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中以单纯小叶增生比例最高(73.33%),痰瘀互结证以囊性小叶所占比例最高55.88%,而冲任失调证则多见腺性小叶增生(53.85%)。两两比较不同中医证型分组不同乳腺增生类型的比例、增生病灶邻近区域血流信号检出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超声在乳腺增生诊断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价值,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以单纯小叶增生最常见,乳腺增生中医证型中以肝郁气滞证最常见;经高频超声了解乳腺增生类型,并在中医辨证理论支持下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有助于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蓝芳  史伟  宋丹  梁黎黎 《河南中医》2011,31(10):1127-1130
目的:观察320例广西地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脏病理与中医证型间关系。方法:对320例长期居住广西并经肾活检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肾脏病理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其次是IgA肾病;主证以脾肾气虚证型最多见,其中有240例有兼证,从多到少依次为血瘀证、水湿浸渍、湿浊中阻、外感、湿热壅盛;中医主证与病理分型间具有关联性(P〈0.05),辨证为肺肾气虚、脾肾气虚的患者多见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医兼证与病理类型间存在关联性(P〈0.05)。血瘀证在IgA肾病中最多见;中医辨证各组尿素氮、肌酐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方面比较有差异。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各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临床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推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心理应激生活事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心理应激在生活事件上的变化。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研究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证和非肝郁气滞证的乳腺增生患者心理应激生活事件评分的改变。结果肝郁气滞证组患者平均年龄(33.38±6.76)岁低于非肝郁气滞证组(38.36±9.89)岁患者(P〈0.01);肝郁气滞证中度(33.96±7.31)岁、重度(37.43±7.38)岁患者平均年龄高于轻度(31.67±5.39)岁患者(P〈0.05,P〈0.01)。肝郁气滞证组患者生活事件评分(32分)显著高于非肝郁气滞证组患者(22分,P〈0.01);肝郁气滞证患者生活事件评分(分),中度34.69±17.78、重度51.65±20.75,显著高于轻度患者26.57±15.85;中、重度分别与轻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中度与重度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40岁以下是乳腺增生病的高发年龄,乳腺增生病患者属于肝郁气滞证者较多。年龄、生活事件评分可以成为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和肝郁气滞证分级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提倡“用现代的新科技包括西医的新技术作为工具去发扬中医”,并提出了“五诊十纲”理论,影像学检查是中医望诊的延伸,为进一步提高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分类的准确性,此文对近年来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影像学检查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超声、钼靶及MRI对中医辨证分型的价值,以期从影像学的角度为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标准化、科学化的依据及规范化的中医药治疗,开拓现代医学技术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的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 ,建立中医辨证客观化微观指标。方法 :收集临床可触及肿块的腺增生病患者 14 0例 ,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型 2 1例 ,痰瘀互结型 85例 ,冲任失调型 3 4例。通过彩色B超、CDFI、病理等检测手段 ,探讨不同辨证分型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结果 :与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相比 ,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肿块血流信号显示率明显增高 (P <0 .0 5 ) ,血流多为I级 ,肿块周围及内部新生血管Vmax、RI均增高 ,血流频谱为高阻力型。病理显示痰瘀互结型囊性增生、Ⅱ、Ⅲ非典型增生显著增多。结论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能反映出乳腺增生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是建立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微观指标的创新性研究 ,CDFI可能成为乳腺癌癌前病变中医治疗疗效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在重度乳腺增生及癌前病变阶段中医辨证分型与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高频钼钯BI-RADS分级的相关性;分析影像学在中医辨证及癌前病变筛选中的应用,建立健全对乳腺增生病尤其重度乳腺增生及癌前病变阶段中医微观辨证指标。方法针对局限性腺体增厚、临床手检不能检出的亚临床病灶的高危人群301例进行辨证分型,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BI-RADS分级、病理组织学分级等微观指标能否客观反映出乳腺癌癌前病变阶段中医辨证特点和病机演变规律。结果病理进展到乳腺癌癌前病变阶段,中医证候分布集中于痰瘀互结(偏肝郁气滞、偏冲任失调)型,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型比较:CDFI示Vmax、RI增高,BI-RADS分级Ⅲ、Ⅳ级比例增高。结论 BI-RADS分级及血流动力学指标Vmax、RI改变符合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病机由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日久痰瘀互结的演变进程,可反映乳腺病变的恶性倾向,可作为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的微观指标和中医治疗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病中医分型与近红外像关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耀如 《山西中医》2006,22(2):20-21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病不同证型与近红外线透照特征间的关系,探讨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的客观证据。方法:对40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3型,分别观察其红外图像阴影与血管改变的特点。结果:400例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的红外影像分布间存在明显差异(P均<0.01)。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患者的近红外影像分布以VC3、VC2为主,明显高于肝郁气滞型和冲任失调型,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慢性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红外影像特征分布有相关性,乳腺红外探查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及判定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亦提示了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乳腺增生病诊断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不同中医证候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与乳房疼痛分类、疼痛评分、多普勒彩超、钼靶影像表现等客观指标的相关性,为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627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辨证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和冲任失调3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不同中医证候与相关影响因素、影像学检查及乳房疼痛的关系。结果:627例患者中,肝郁气滞型334例(53.3%),痰瘀互结型105例(16.7%),冲任失调型188例(30.0%),其中医证候分布与年龄、病程、学历、职业、经孕产乳史相关。肝郁气滞型患者超声主要表现为一般增生、肿块周围未见血流信号,X线片以密度不均为主要改变;痰瘀互结型超声以囊性增生为主要表现,X线片主要表现为密度不均;而冲任失调型超声以实性增生、肿块周围可见血流信号为主,X线片主要表现为伴有钙化。肝郁气滞型多为周期性疼痛,且疼痛评分高于痰瘀互结和冲任失调证,冲任失调型非周期性疼痛较多。结论:乳腺增生病可结合乳腺多普勒彩超、X线摄影检查、疼痛类型、疼痛评分及询问相关影响因素帮助中医辨证分型,指导中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乳腺增生病患者月经期前后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为乳腺增生病周期治疗提供辨证的依据。方法:对208例患者进行临床调研,对所得资料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乳腺增生病月经期前后临床辨证分型的初始模型。结果:乳腺增生病分为冲任失调型、肝气郁结型、肾阴虚兼血虚型、肝气夹痰型四类。肝气夹痰型的分布在月经期前显著多于月经期后(P〈0.001),肾阴虚兼血虚型的分布在月经期后显著多于月经期前(P〈0.001),虽然肝气郁结型在月经期前的分布多于月经期后(P〈0.05),但仍有75例(36.06%)患者在月经期后可归为此类型。冲任失调型患者所占比例虽然不多,但其分布在月经期前后无差异。结论:乳腺增生病可以采取经前疏肝解郁化痰,经后补血滋肾、兼顾疏肝理气,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都需要注意调摄冲任的方法应用。周期治疗不是一种机械固定的治疗模式,应注意中医辨证论治。应用临床调查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可以建立比较科学的、符合临床实际的中医辨证分型模型。  相似文献   

13.
吴利  张静  黄曾  郑玉英 《中国中医急症》2022,(12):2170-2172
目的 对5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中医体质分类及证型的分布规律,探讨LDH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LDH“辨体质-辨病-辨证”三辨诊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王琦体质九分法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LDH的中医证候分类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体质分类和辨证分型。结果 患者的中医偏颇体质以血瘀质(28.84%)、阳虚质(18.60%)和湿热质(15.87%)为主;中医辨证分型以血瘀证(36.01%)和湿热证(26.11%)为主;对中医证型分布和体质分类进行Fisher确切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 <0.01),提示LDH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证型之间有相关性。结论 LDH患者主要偏颇体质为血瘀质、阳虚质和湿热质,主要证型为血瘀证和湿热证,体质和证型之间有相关性,临床治疗时需“辨体质-辨病-辨证”三辨诊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之主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国家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制订原则,通过计算机检索,结合多年诊治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出辨证分型中各型临床主证。以规范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之主证,指导临床辨证及随证取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湿疹患者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设计《湿疹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调查患者体质;设计《湿疹患者辨证分型表单》,由调查者依据患者病情填写表单,调查患者中医证型:并进行体质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300例湿疹患者中,湿热质占16%,阳虚质占15%,阴虚质占15%,气郁质占14.33%,痰湿质占12.33%;湿热浸淫证占23.67%,脾虚湿蕴证占23%,血虚风燥证占37.67%,湿热瘀阻证占12.66%。湿热浸淫证与湿热质正相关(P〈0.01);脾虚湿蕴证与痰湿质、气虚质正相关(P〈0.05);血虚风燥证与阳虚质、阴虚质正相关(P〈0.01),湿热瘀阻证与湿热质正相关(P〈0.01)。结论湿疹患者体质与中医证型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变腹水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56例肝硬变腹水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SAAG检测,通过统计学方法,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气滞湿阻证SAAG值较低,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证与寒湿困脾证SAAG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血瘀证与脾肾阳虚证SAAG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证与肝脾血瘀证、脾肾阳虚证比较,SAAG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湿困脾证与肝脾血瘀证、脾肾阳虚证比较,SAAG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与其他证型比较,SAAG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变腹水中医证型与SAAG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参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评价NT-proBNP、超声心动参数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0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的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行超声心动检查。检验不同中医证型与NT-proBNP及超声心动参数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值越大(r=0.498,P〈0.05);NT-proBNP水平与中医证型亦有相关性,即NT-proBNP水平按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顺序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16,P〈0.05)。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EF)在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与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56.2%)〉气虚血瘀水停证(37.0%)〉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9%);心功能Ⅲ级患者中气虚血瘀水停证(52.5%)〉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34.4%)〉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13.1%);心功能Ⅳ级中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5.4%)〉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19.2%)〉气虚血瘀水停证(15.4%)。结论NT-proBNP、超声心动EF值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能反映中医证型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医证型由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转化,心功能呈现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肝硬化CT影像学结果与中医肝硬化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分析213例肝硬化患者CT影像学资料、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数据,结合肝硬化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果显示,CT影像学分型中,均匀型以湿热蕴结证及肝气郁结证两大证型所占均匀型比重最高(P<0.05),节段型中,肝肾阴虚证所占比重高于其他证型(P<0.01),在结节型中,水湿内阻证所占结节型比重最高(P<0.05);从肝脏血液灌注上看,肝动脉灌注量中以瘀血阻络证与脾肾阳虚证灌注量高于其他证型(P<0.05);而在门静脉灌注量中肝肾阴虚证与湿热蕴结证灌注量低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中医证型变化对应肝硬化不同阶段,肝硬化早期主要表现为肝气郁结,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出现水湿内阻、湿蕴生热、气滞血瘀、脾肾阳虚及肝肾阴虚等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贵阳地区PCOS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总结出其一般规律,为本病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142例PCO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辨证分型及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结果:贵阳地区PCOS肾阳虚证患者月经失调、PCO显著高于其他证型组(P〈0.05);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患者LH/FSH比值≥2,非常显著高于其他证型组(P〈0.01)。结论:贵阳地区PCOS临床特征改变与部分中医证型密切相关,可以作为PCOS患者中医辨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在B超图像中的分布关系。方法对169例乳腺增生病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行B超检查。了解B超检测结果与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腺体生理类型:肝郁气滞证和痰瘀互结证都以Ⅱ型为主;冲任失调证则以Ⅲ型为主。腺体病理类型:肝郁气滞证主要为蜂窝网络型;痰瘀互结证主要为低回声、囊肿型;冲任失调证主要为导管增宽型。结论乳腺增生病不同中医分型的B超图像都有不同的特征,参考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