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了解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并阐明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次接受原位经典尸体肝移植手术成人患者,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运用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定义的急性肾损伤(AKI)诊断和分期标准观察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AKI的发生情况;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28 d和1年的预后情况,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重点观察AK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符合人选标准的病例共193例,年龄(48.07±10.02)岁,男女比例4∶1,术后共有116例(占60.1%)患者发生了AKI.AKI患者术后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非AKI患者(15.5%(18/116)比0,P<0.053,1年存活率明显低于非AKI患者(70.7%(82/116)比90.9%(70/77),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非AKI患者(77例)和术后AKI 1、2、3期(分别为58、25、33例)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0.9%、81.0%、84.0%、42.4%,术后28 d死亡患者均发生术后AKI,Cox回归显示,术前高血压及术后AKI、感染、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0分是术后1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高血压死亡危险度(HR)为4.398,95%可信区间(CI)为1.535~12.604;术后AKI的HR为12.100,95%CI为1.565~93.540;术后感染的HR为4.709,95%CI为1.813~12.226;术后APACHEⅡ评分的HR为3.627,95%CI为1.244~10.573(P<0.05或P<0.01).结论 AKI是肝移植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AKI的发生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巩固化疗对第1次形态学完全缓解且微小残留病阴性(CR1/MRD-)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9年3月在CR1/MRD-状态下接受allo-HSCT的155例中/高危AML(不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55例患者中,102例获得CR1/MRD-后接受移植前巩固化疗(巩固组),53例获得CR1/MRD-后直接行allo-HSCT(非巩固组),两组中位年龄分别为39(18~56)岁、38(19~67)岁。巩固组、非巩固组移植后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3±7.5)%、(62.2±6.9)%(P=0.919),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3.0±8.9)%、(61.6±7.0)%(P=0.936),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1.9±5.4)%、(18.3±6.0)%(P=0.942),非复发死亡率分别为(22.4±4.3)%、(28.4±6.5)%(P=0.464)。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是否接受巩固化疗及其疗程(<2个/≥2个)对预后无显著影响。结论中/高危AML患者可在获得CR1/MRD-后直接进行allo-HSCT。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生存与复发危险因素,并探讨AML复发后的治疗选择。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中心行allo-HSCT术后处于完全缓解(CR)期的180例A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移植后生存及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80例患者中,134例(74.4%)存活,46例(25.6%)死亡,40例(22.2%)复发。移植后5年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累积复发率分别为74.3%、42.5%和25.0%。AML危险分层为高危组、伴高危细胞遗传学、移植前为CR2期以及未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影响移植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前为CR2期、AML危险分层高危组是影响移植后EFS的独立危险因素;AML危险分层高危组、单疗程诱导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伴高危细胞遗传学、未发生cGvHD是影响移植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后应用去甲基化药物(HMA)辅以G-CSF动员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维持治疗可提高移植后复发患者的总生存率,2年OS率为62.5%。结论:allo-HSCT可大大提高AML患者的生存率,但移植后复发仍为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应用HMA联合DLI维持治疗可能成为治疗移植后复发患者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LBL)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10例T-LBL患者接受allo-HSCT后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复发及生存情况的观察,分析allo-HSCT治疗T-LBL的临床疗效。结果:10例T-LBL患者,男性6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25(18-41)岁,临床分期为Ⅲ期1例,Ⅳ期患者9例,合并骨髓侵犯者7例。10例移植患者中,非亲缘全相合移植3例,同胞相合移植3例,同胞单倍体相合移植2例,亲缘单倍体相合移植2例。10例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粒系植入中位时间11(10-19)d,巨核系植入中位时间12(7-19)d。10例患者有5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例患者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 GVHD)。中位随访时间26(11-51)月,3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患者因移植后复发死亡,2例患者各因aGVHD和移植后感染死亡。T-LBL患者行allo-HSCT后,复发率10%,移植相关死亡率20%,总体生存率(OS)70%,无病生存率(DFS)70%,预期2年OS率66.7%。结论:T-LBL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allo-HSCT可以改善T-LBL患者的生存,是治疗T-LBL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分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ic-hematopop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llo-HSCT)相关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OM)与其它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观察80例行allo-HSCT患者预处理开始至移植后患者首次出院时的OM的发生情况,分析其与其它移植相关并发症、移植1年的相关病死率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80例中发生OM 52例(65%),其中Ⅲ级占27%,Ⅳ级占29%,发生时间为移植后第5(3~8)日.OM Ⅲ~Ⅳ级患者与0级及Ⅰ~Ⅱ级者的发热时间、感染率、需全胃肠外营养时间及层流室入住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OM的发生率与感染率、需全胃肠外营养时间及层流室入住时间增加有关(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8、2.7、2.5,均为P<0.05),与移植1年的相关病死率无关(相对危险度为0.55,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OM发生对移植后1年的生存率无影响(相对危险度为0.67,P>0.05).结论:严重的OM是感染率、需全胃肠外营养时间增加、层流室入住时间增加的危险因素,需积极采取措施防治allo-HSCT后OM.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扩张指数在脓毒症休克性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收治的确诊为脓毒症休克且已于液体复苏开始即刻及其后24 h时应用床旁超声测量了下腔静脉吸气及呼气时管径的成年患者62例,按照自液体复苏后24 h时下腔静脉扩张指数(dIVC),dIVC≥9%组为H组,dIVC< 9%组为L组,收集液体复苏即刻及其后24 h时的血肌酐(Scr)值、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APACHEⅡ评分、血清乳酸(Lac)水平并统计AKI发生率、EICU内病死率及其确诊后28 d病死率,观察dIVC对EICU内脓毒症休克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及对其预后所产生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中共有41例发生AKI,其中L组和H组分别为26例、15例,L组AKI发生率高于H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47,P<0.05);所有患者中有23例在EICU内发生死亡,其中L组为16例(48.5%),H组为7例(24.1%),L组明显高于H组(x2 =3.921,P<0.05);两组患者确诊28d后共死亡29例,L组和H组分别死亡18例(54.5%)、11例(37.9%),L组患者病死率虽高于H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11,P>0.05).确诊28 d后死亡的患者中,发生AKI患者23例,而未发生AKI患者有6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6,P<0.05).结论 脓毒症休克性AKI可加重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不良预后,而过低的dIVC可增加脓毒症休克性AKI的发生风险,进而加重其不良预后.所以,在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追求过低的dIVC,以免加重其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血清胱抑素C(SCys C)的肌酐清除率(SCys C-CCr)对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诊断以及预测AKI患者是否需要肾脏替代治疗(RRT)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超过3d的患者,以住ICU期间是否诊断为AKI将患者分为AKI组(21例)和非AKI组(30例),根据每日测定的SCys C和血清肌酐(SCr)分别计算肌酐清除率(SCys C-CCr和SCr-CCr),并统计尿量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的肌酐清除率在AKI中的诊断价值以及与RRT的关系.结果 AKI组入院时、确诊前2d、前1d及当日SCr-CCr和SCys C-CCr均较非AKI组显著下降.其中AKI组在诊断AKI前2d,SCys C-CCr( ml· min-1· 1.73 m-2)较入院时明显降低(70.6±8.4比114.8±15.8,P<0.01),SCr-CCr( ml· min-1· 1.73 m 2)无明显变化(76.4±19.3比78.7±22.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SCys C-CCr较SCr-CCr能更早发现AKI,AKI确诊前2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9和0.664,敏感性分别为90.5%和47.6%,特异性分别为76.2%和81.0%.AKI组中6例行RRT者较15例未行RRT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分)更高(29.6±4.5比17.0±5.6,P<0.05),24 h尿量(ml)更少(740±465比1780±1230,P<0.05),而SCys C-CCr则无差异(50.4±11.2比53.0±8.4,P>0.05).在AKI确诊当日,SCys C-CCr并不能很好地预测AKI患者是否需要行RRT(AUC =0.65).结论 SCys C-CCr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不高,对有AKI高危因素的患者有助于排除AKI,而在AKI诊断当日SCys C-Ccr并不能预测患者是否需行RRT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年轻(≤50岁)高危多发性骨髓瘤(HRMM)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接受allo-HSCT的14例具有高危细胞遗传学改变或高危疾病生物学因素的年轻(≤50岁)HRMM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 男7例, 女7例, 移植时中位年龄为39.5(31~50)岁。患者移植前中位治疗线数为2(1~6)线, 移植前6例患者未达完全缓解(CR), 5例患者微小残留病(MRD)阳性。14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 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中位植入时间分别为11(10~14)d、13(9~103)d。5例患者发生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2例患者发生中重度慢性GVHD。移植后3个月疗效评估, 所有患者均为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8.9(4.1~72.5)个月, 移植后2年移植相关死亡率为7.1%(95%CI 0%~21.1%), 总生存率为92.9%(95%CI 80.3%~100.0%);移植后1、2年无进展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泊沙康唑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一级预防侵袭性真菌病(IF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5例allo-HSCT无IFD的患者从预处理开始应用泊沙康唑,直至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以上为止,35例以米卡芬净预防IFD患者为对照(对照组),分析2组间IFD易感因素有无差异,比较2组IFD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移植后100 d内共有13例(16%)发生IFD,其中5例(38%)死亡,而67例未发生IFD患者中10例(15%)死亡,2组间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45例泊沙康唑一级预防组中发生IFD者4例(9%),对照组中35例患者发生IFD 9例(26%),2组IF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在IFD风险因素评估和不良反应评估方面,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泊沙康唑对allo-HSCT患者行IFD的一级预防的效果明显优于米卡芬净,且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细胞因子IL-2、IL-6、TNF-α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17例SAA接受allo-HSCT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总体生存率(OS)、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细胞因子水平与OS及主要移植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的SAA患者包含同胞HLA全相合allo-HSCT 78例(66.7%),非亲缘供者allo-HSCT 12例(10.2%),单倍体相合供者alloHSCT 27例(23.1%)。所有患者5年OS率为76.0%(95%CI:64.4%-87.5%)。a GVHD累积发生率为49.6%(95%CI:40.4%-58.8%);c GVHD累积发生率为31.6%(95%CI:23.1%-40.2%)。接受同胞HLA全相合allo-HSCT的患者,其5年OS率明显优于替代供者(82.3%±6.6%vs 61.3%±11.7%)(P0.05)。HLA匹配程度、供者年龄、移植后巨细胞病毒/EB病毒(CMV/EBV)血症是影响a GVHD发生的重要因素。移植前血清IL-6增高的患者,移植后血小板植入较快(14.6±1.8 vs 18.3±2.6 d)(P=0.05);血清TNF-α增高的患者,移植后CMV/EBV血症发生率较低(37.8%±11.1%vs 58.8%±16.8%)(P=0.029)。结论:HLA匹配同胞供者allo-HSCT是SAA患者有效治疗手段;供者选择仍然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移植前血清IL-6和TNF-α水平增高可能预示allo-HSCT后患者血小板植入加快,CM V/EBV血症发生率减低。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资料齐全的149例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旨在探讨移植后发生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评估患者移植前、移植后100 d及移植后1年内血肌酐水平及肌酐清除率,所有患者在预处理方案过程中均未接受放疗。急性肾功能不全定义为移植后100 d内血肌酐水平升高超过正常1.5倍以上,慢性肾功能不全定义为移植后3个月至1年内肌酐清除率低于移植前基础值。结果显示,移植后有41例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其中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21.5%(32/149),环孢菌素A、两性霉素B(P=0.025)、植入综合征(P=0.022)是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移植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13%(18/138)。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P=0.013)、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P=0.012)是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肾功能不全患者2年生存率为39%,明显低于未发生肾功能不全患者(74.1%,P<0.001)。导致肾功能不全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为感染(52%)、移植物抗宿主病(20%)、TA-TMA(12%)、肿瘤复发(12%)。结论:肾功能不全是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密切监测移植后肾功能水平及环孢菌素A浓度,减少两性霉素B使用,积极防治真菌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及TA-TMA是减少肾功能不全发生,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急性肾损伤(AKI)RIFLE标准(危险、损伤、衰竭、肾功能丧失、终末期肾病)与急性肾损伤网络工作小组(AKIN)诊断标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成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ICU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成人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采用RIFLE标准与AKIN标准对ICU中AKI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定义分期,比较两种标准诊断的敏感性及预测院内病死率的准确性.结果 共入选患者524例,其中符合RIFLE标准的AKI 95例,符合AKIN标准的AKI 135例,两种标准在判断ICU患者AKI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1%比25.8%,P<0.05).AKI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IFLE标准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9 3,95%可信区间(95%CI)为0.600 5~0.858 1,P<0.001;AKIN标准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的AUC为0.777 7,95 %CI为0.666 4~0.889 0,P<0.001;二者诊断AKI的预测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9%比34.1%,P>0.05).结论 与RIFLE标准相比,AKIN标准在诊断ICU成人患者AKI的发生方面更敏感,但是在预测院内死亡方面并未体现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及人类巨细胞病毒血症(Cy—tomegalovirus antigenemla)与巨细胞病毒病(CMVdisease)发生的关系。方法;CMVpp65单克隆抗体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V早期抗原,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47例I{SCT中,17例(36.17%)发生巨细胞病毒血症,7例(14.89%)发生CMV病。基础疾病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和巨细胞病毒病的发生率分别为54.55%和31.82%,而血液系统非恶性疾病的患者分别为20.00%和0.00%,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基础疾病、急性GVHD是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和巨细胞病毒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CMVpp65病毒抗原检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病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及延长移植后长期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针对受者特异性产生干扰素γ细胞 (IFN-γ PC)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方法以37例HLA相合的同胞allo-HSCT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移植前供者、移植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分别作为反应细胞(RC),移植前受者PBMNC作为异基因刺激细胞(allo-SC),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后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针对受者特异性IFN-γ PC,分析其与aGVHD的关系。结果 allo-HSCT前检测受者特异性IFN-γ PC水平, 移植后发生aGVHD组显著高于无aGVHD组(P<0.01);供者针对受者特异性IFN-γ Pc≥20/2×10~5 RC时,发生Ⅱ-Ⅳ度aGVHD的比例显著高于<20/2×10~5RC组(P<0.05)。aGVHD发生时患者针对移植前受者特异性IFN-γ PC水平显著高于移植前相应供者针对受者的水平(P<0.05);亦显著高于 aGVHD患者针对移植前供者的水平(P<0.01)。移植后14天(+14天)和+28天时,aGVHD组受者特异性IFN-γ PC水平均显著高于无aGVHD组(P值均<0.01)。aGVHD患者经过免疫抑制剂治疗7 d后,受者特异性IFN-γ PC较aGVHD发生时显著降低(P<0.05)。结论受者特异性IFN-γ PC的水平能够反映allo-HSCT前后的同种异体反应,有助于临床aGVHD的预测、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1年11月至200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患者151次alloHSCT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受者年龄,供受者性别,供受者性别异同,供受者血型异同,患者移植前巨细胞病毒(CMV)、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疾病种类、状态、病程,干细胞来源,HLA配型,预处理方案[含全身照射(TBI)或不含TBI],GVHD预防方案[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不含ATG],回输CD34+细胞、CD3+细胞数量,早期植活(≤14天或>14天)及移植早期感染(除外CMV感染)等因素与aGVHD发生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发生Ⅰ~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40.2%,发生时间为第1天至第85天,中位时间为第21天,其中43例发生Ⅰ~Ⅱ度aGVHD,17例发生Ⅲ~Ⅳ度aGVHD。完全缓解率为63.6%。发生Ⅰ~Ⅱ度aGVHD的患者早期生存率>90%,发生Ⅲ~Ⅳ度aGVHD的患者早期生存率为4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受者年龄,供受者性别,供受者性别差异,供受者血型差异,疾病诊断,疾病状态,疾病病程,预处理方案(含TBI或不含TBI),移植物来源,回输CD34+细胞、CD3+细胞数量,早期植入以及移植早期感染均与aGVHD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Coxregression)确定HLA配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HC)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与其他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HSCT的250例患者发生HC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2例患者发生了HC,移植后180天的累积发生率为(28.80±0.29)%,其中轻度HC(Ⅰ-Ⅱ度)51例(70.83%),重度HC(Ⅲ~Ⅳ度)21例(29.17%);全部为迟发性(LOHC);中位发病时间为术后33(14—170)天,中位持续时间为[35.0±4.9(3~185)]d。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小于25岁、预处理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疾病高危、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Ⅱ-Ⅳ度、非血缘关系或HLA不相合的血缘关系供者移植为HC发病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急性Ⅱ-Ⅳ度GVHD[相对危险度(RR)=2.75;95%可信区间(CI)=1.63—4.66;P〈0.01]和非血缘关系或HLA不相合供者(RR=2.60;95%CI 1.52—5.20;P〈0.01)移植为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C发生对移植后1年的生存率无影响(RR=0.67,95% CI0.33—1.36)。结论HC是异基因HSCT后常见的并发症,GVHD和非血缘关系或HLA不相合供者移植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髋部骨折手术患者470例,根据AKI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AKI组(276例)和AKI组(194例)。检测两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Hb)、酸碱平衡(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HCO3)、血清钾(K+)、血清钙(Ca2+)并对相关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KI组与非AKI组冠心病、糖尿病、低血压、WBC、ALB、eGFR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均高于非AKI组(P<0.05);AKI组SCr、BUN、住院时间指标高于非AKI组(P<0.05);AKI组 24 h 尿量指标低于非AKI组(P<0.05);AKI组pH、HCO3、K+指标均高于非AKI组(P<0.05);AKI组PaO2、PaCO2、Ca2+均低于AKI组(P<0.05);冠心病、糖尿病、低血压、WBC、ALB、eGFR、住院时间是老年患者髋部手术发生AKI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前具有冠心病、糖尿病、低血压等基础疾病,术后有发生AKI较高的风险,导致患者的治疗难度增大,造成死亡风险增加,对预后恢复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对我院100例行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对aGVHD、cGVHD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及其对复发和生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1例患者发生Ⅱ-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为34.4%;14例发生Ⅲ-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为17.7%。HLA相合程度与aGVHD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曾发生的Ⅱ-Ⅳ度aGVHD是发生cGVHD的危险因素(HR=2.303,P=0.088),女性因素为保护性因素(HR=0.401,P=0.055)。发生cGVHD者复发率较低。发生Ⅱ-Ⅳ度aGVHD为影响总生存率(OS)的危险因素(P〈0.05),重度(Ⅲ-Ⅳ)aGVHD患者的死亡率极高(81.0%),与0-Ⅰ度患者的死亡率(35.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GVHD和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L)尚不能分离,但GVL的益处可能被GVHD相关死亡因素抵消,因此需积极防治重度aGVHD。局限型cGVHD可能是长期生存的有益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进展期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未缓解期难治性AML患者,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24例)或全身放疗+环磷酰胺(7例)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行allo-HSCT,采用环孢菌素A(CsA)加短程甲氨蝶呤(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部分患者加入霉酚酸酯(MMF)。结果27例患者成功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1.0×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10-14)d和13(10-16)d。急性GVHD发生率为42.3%(11/27),可评估的23例患者中8例发生慢性GVHD,均为局限性。移植相关病死率为22.6%(7例),移植后成功获得完全缓解的25例患者中8例血液学复发,其中3例合并髓外复发,复发率为32%。中位随访23(4-93)个月,至今有14例患者无病生存(DFS),2年DFS为45.4%。结论 allo-HSCT治疗进展期难治性AML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挽救手段,其中发生慢性GVHD的患者预后较好,而移植相关并发症及移植后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